推薦大家讀四書

《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典,它是由《論語》《孟子》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兩篇文章合輯在一起的統稱。《四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的集中體現,記載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在中國思想史上產有深遠的影響,堪稱為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精華。

一、《大學》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就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全文十一章,按三綱八目展開論述。

第一章立論。首先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親民(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在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知止(要達到的目標)而後有定(志向堅定),定而後能靜(寧靜,不浮躁),靜而後能安(心安理得),安而後能慮(思慮周祥),慮而後能得。」

進而提出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同時還強調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的本末關係

第二、三章分別論述了明明德、親民。

第四章講止於至善。文章認為先「知其所止」(知道你應該停在什麼地方)才談得上「止於至善」的問題。文中指出,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區古來就是人們嚮往而聚居的地方。但這還只是身體的「知其所止」,不是經義的所在。經義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要達到「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最後要實現的,就是通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達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第五章講本末關係。這一段以孔子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說才是「本」。這也可以引伸為教化與治理的問題,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第六章講致知在格物。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和研究萬事萬物的原理。主張人要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認識事物。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第七章講誠意。就是使意念真誠,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第八章講修身在正心。修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恐懼、喜好、憂慮就不能夠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第九章講齊家在修身。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於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於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第十章講治國在齊家。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有修養的人在家裡就受到了治理國家方面的教育: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於侍奉君主;對兄長的恭敬可以用於侍奉官長;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於統治民眾。一家仁愛,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第十一章平天下在治國。平定天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以身作則,推已及人,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與財,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如果本末倒置,就會與民爭利。所以「財聚民散,財散民聚」。財不明而得,終將不明而失。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文章還認為,有德的人愛憎分明,如果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性,災難必定要降臨他的身上。所以,忠誠信義,便會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

二、《中庸》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就字面來說,「中」是中間,「庸」是平常。對任何事情的態度,能採取居中或適中的立場,並且又能合乎平常的要求,就是中庸。對中庸的理解有三個層次。第一,不要過與不及,亦即恰到好處。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所把握的接近此意。第二,「中」由中間引申為一個人內在的心意,「庸」由平常引申為恆常。內在的心意表現為仁,恆常的要求必須靠勇,而連繫仁與勇的,正是智。這三者合稱「三達德」,是助人走上正途的方法。中庸原為名詞,所以有「擇乎中庸」與「依乎中庸」的語句。但是它本身也是「方法」,配合《中庸》對「人之道」的解說,就是「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第三,「中庸」「中庸」即是「用中」, 「中」是指人心對善的要求(仁),人心所要求的「善」,就是「人與人之間適當的關係的實現」,也就是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用」指「擇而固執之」。「擇」所需要的是「智」,「固執」所需要的是「勇」,而前面所謂的「中」(人心對善的要求),則是「仁」。合之正是三達德。因此,文章強調「誠之者,人之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即是人之道,也就是「擇善固執」。把握了這四個字,才會進而宣稱:君子之中庸,表現為「時中」,亦即「隨時以處中」,這要靠「智仁勇」兼備。小人之反中庸,就論於「無忌憚」。一個人只要放棄「擇善固執」四字,不就是「肆無忌憚」了嗎?正由於擇善固執是出於一個人的「誠之」,合乎為人之道,所以可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在此,「盡其性」即是指擇善固執到達極點。既然如此,則「人之性」顯然應該是「向善」的。《中庸》說:「率性之謂道」,意思是順著向善的本性走去,即是「人之道」,也正是擇善固執。

本文共有三十三章。內容依序論述了三個重點:

一是中庸(第一至十一章)

第一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文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本章從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本章對「中」、「和」作了正面的基本的解釋,認為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第二至第十一章,提出了「君子而時中」、「小人而無忌憚也」。認為中庸難能可貴。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是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是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井中去卻不知躲避,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下去。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二是君子之道。第十二章開始至第十五章,多次談及「君子之道」,事實上,「君子」一詞在文章中,前前後後共出現三十五次。對君子之道的闡述主要有:「君子之道,費而隱」(廣大而精深)。「道不遠人」(道並不排斥人)。「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君子總是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錯誤實行道就行)。「忠恕」(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君子「素其位而行」(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無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攀援)上;正己而不求(苛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遠必自邇」(走遠路必定從近處開始),「登高必自卑」(登高山必定從低處起步。)

三是誠。第十六章到二十六章,「誠」成為主導觀念。先借孔子對鬼神的論述說明道無所不在。接下來闡述了只要修身而提高德行,總有一天會受命於天,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第二十章哀公問政是全文的精華,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與人的修養的密切關係,從而推導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項倫常關係,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三種德行,即:「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治理天下國家的九條原則,即:「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招納)百工也、柔(優待)遠人也、懷(安撫)諸侯也。」最後落腳到「真誠」的問題上來,並提出了做到真誠的五個具體方面,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中,「為政在人。取(選拔)人以身(自身的修養)。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等觀點,為大家所熟知。

三、《論語》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由其學生編輯而成。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鍊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一)提出了「為政以德」的思想原則。

孔子認為道德與政治有密切關係,強調道德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在孔子看來,以德為政,就可以像北極星那樣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們的愛戴和擁護。

孔子認為,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註:《論語·里仁》。)在孔子看來,如果能以道德禮讓來治理國家,那麼治國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禮讓來治國,只是在口頭上談「禮」,則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孔子認為,「政」與「德」是不可分割的。 「政者正也」「正」即正直、公正,這本身就是道德的重要內容和要求。孔子以「正」釋「政」,說明孔子是把治理政務同道德要求聯繫起來看待的。孔子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他還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都反映了孔子對為政者的道德修養及其品行的重視與強調。

當然,孔子在倡導德治、仁政的同時,並不完全反對刑罰,相反,他充分肯定了刑罰的社會作用。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恰當);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孔子所反對的是刑罰不公正、不得當,他反對獨任政刑,迷信政刑,對百姓不先進行教育便加殺戮。在孔子那裡,「德治」是行政的主要手段,而刑罰則是輔助手段。孔子還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認為在審理訴訟案件方面自己同別人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希望通過道德教化消除爭訟。正因為如此,在行政的「寬」與「猛」的問題上,孔子既主張「寬政」,認為「寬則得眾」,同時也不否認「猛政」的作用。他說:「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他主張「寬猛相濟」,以「寬政」得眾,又以「猛政」糾正「寬政」可能帶來的弊端,以此達到社會的安定和諧。

孔子不但倡導「德政」,而且還主張「以德導民」,要求為政者注意社會道德教化,並把道德教化視為治國之本。當冉有問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時,孔子回答說:「教之。」這裡的「教」,主要的還是指倫理道德方面的教化。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作為一個實踐範疇,包括道德活動和道德行為在內;「忠」即忠誠老實、誠實為人等道德品質;「信」主要是指講究信用、誠實不欺,它與「忠」一樣也是一個重要的倫理道德範疇;「文」雖然主要是指文獻知識,但也包括為人處事方面的道德知識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和儀態風貌,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包含這方面的意思。

孔子對道德教化與政令刑罰的不同社會作用曾作過精闢的論述。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認為道德教化比政令刑罰還重要,以法制禁令引導百姓,以刑罰統一其行動,百姓只是畏罪而不越軌,卻沒有羞恥之心,而以道德引導百姓,以禮制統一其行動,百姓就會有羞恥之心,並且自覺地遵從一定的社會規範和規章制度。在孔子那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以人倫」,培養為當時社會所需要的「士」或「君子」。

(二)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

1、仁。在孔子的倫理思想中,「仁」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他甚至還說:「當仁,不讓於師。」由此可見,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孔子倫理道德規範體系中的基本原則。樊遲問仁時,孔子回答說:「愛人。」還有一次孔子回答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張問仁時,孔子回答:「恭、寬、信、敏、惠。」等等。可以說,孔子提出的一系列倫理道德規範,都是「仁」的具體展開和體現,同時又都可以歸結於「仁」。在孔子提出的愛人、忠恕、孝悌、禮、讓、中庸、信、義、寬、敏、恭、惠、勇等道德規範中,始終貫穿著「仁」的思想和要求。或者說,「仁」是一個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範疇和概念,孔子倫理道德規範體系的基本原則就是「仁」。

2、愛人。「愛人」是孔子關於「仁」的道德原則的理論基礎和第一要義,也是人們在實踐「仁」的過程中的首要的指導思想和道德要求。在孔子看來,以「愛人」作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紐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可和諧融洽;如果整個社會都建立在「愛人」的基礎上,那麼社會自可安定太平。樊遲問「仁」時,孔子回答說:「愛人。」他還說:「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泛愛眾,而親仁。」。「愛之,能無勞乎?」「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些都反映和體現了孔子的「愛人」思想。

3、孝悌。孔子把孝悌看作「仁」的本源和基礎。孔子的弟子有若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孔子那裡,孝悌是指孝順父和敬愛兄長。具體地說,「孝」是指後輩對前輩的孝順,用以維繫宗族中縱的關係;「悌」是指平輩中年齡小的要尊敬兄長。孔子正是從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骨肉親情出發,推及其宗族,要求尊敬長輩,厚待親友,並由宗族關係推及「泛愛眾」。孔子提出:「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他要求學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等道德品行的修養放在第一位,而把書本知識的學習放在第二位。

關於如何做到「孝悌」,孔子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就「孝」來說,孔子認為,首先,要善事父母,承擔贍養義務,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了能及時照顧和事奉父母,還要做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其次,要服從、繼承父母的事業與志向。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他還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第三,不但要在生活上照顧和贍養父母,還要關心其精神生活的需要。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在孔子看來,對父母只養不敬不是孝。所以,孔子所講的孝,不僅是指對父母物質上的供養,而且還包括對父母的愛戴和尊重,包括對父母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需要的關心和滿足。

4、忠恕。孔子從「仁」這一根本道德原則出發,還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規範。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一貫之道」是什麼?曾子解釋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的基本要求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和要求:首先,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次,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要具有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精神。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此外,忠恕還有忠誠、信實、寬恕、容人的意思。

5、禮。孔子所講的「禮」,既是一種規章制度,也是一種道德規範。孔子關於「禮」的論述很多,他說:「不學禮,無以立。」。「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他還提出「約之以禮」,並認為「恭而無禮則勞(煩勞憂愁),慎而無禮則葸(膽小怕事),勇而無禮則亂(魯莽惹禍),直而無禮則絞(尖刻傷人)」。孔子認為,「禮」的核心是「正名」,即要求名正言順。而「正名」的具體內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要有為君之道,臣要有為臣之道,父要有為父之道,子要有為子之道,這樣才符合「禮」。孔子從密切人們的倫理關係出發,認為社會成員都能遵守一定的「禮」,才能達到改善人們的社會關係,求得社會安定和諧的目的。所以孔子強調人們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禮」的要求,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孔子還提出:「禮,與其奢也,寧儉。」人們在遵循「禮」的要求時,要注重「禮」的精神,而不是它的繁文縟節。

6、義。孔子關於「義」的論述很多,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見義不為,無勇也」,等等。在孔子的思想中,義既是一項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仁人君子應具備的一種道德品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義以為上」,「君子義以為質」。孔子認為,仁人君子要懂得大義,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義」的要求。一是要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如「君臣之義」、「使民也義」等。二是要正確處理義利關係。在義利觀上,孔子是重義輕利的,他所講的「見利思義」、「見得思義」都說明了這一點。

7、信。孔子關於「言而有信」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之一。如「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則人任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道千乘之國,敬事而有信」等等。孔子認為,人們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規範,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使自己的行為取得滿意的效果;否則,如果不講信用,虛偽欺詐,就會寸步難行。

8、中庸。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孔子不但把中庸看作一項重要的道德規範,而且還將其提到「至」的地位。中庸這一道德規範要求人們的言行要「固執其中」,保持在無過無不及的理想狀態。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狂即狂妄,狷即拘謹,是兩種對立和品格。人們按照中庸的道德要求去選擇自己的行動,就應當不狂不狷,做到「樂而不淫(快樂而不過度快樂),哀而不傷(哀痛而不過分悲傷)」,「惠而不費(給別人好處而不損害自己),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有慾望但不貪求),泰而不驕(心胸寬廣不驕傲),威而不猛(威嚴而不兇悍)」,「溫而厲」,「恭而安」(莊重而安詳)。

9、恭。「恭」主要是指言行舉止端莊嚴肅,為人要溫厚和善。孔子多次講到「恭」,如「其行己也恭」、「居處恭」、「貌思恭」「與人恭而有禮」等等。這裡都是要求人們的行為要適度,要和善穩重。要使自己的舉止言行達到「恭」的要求,就要反對花言巧語、行為輕浮。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吾亦恥之。」孔子還說:「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在孔子看來,要做到端莊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禮」來加以約束。

10、寬。「寬」即寬厚、寬容之意。孔子說:「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他還說:「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和。」這裡所說的「寬」,在倫理道德意義上,也就是指待人寬宏大量的意思。孔子關於「寬」的道德要求,與「愛人」、「忠恕」等道德規範的要求是一致的。

11、敏。「敏」即聰敏、勤敏之意。孔子多次講到「敏」,如:「敏於事而慎於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則有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等。「敏」要求人們對待學習和工作要勤勉努力,而不能懶散懈怠。所以,當宰予白天睡覺時,孔子氣憤地斥責說:「朽木不可雕也」。孔子認為,只有以勤敏的精神對待學習和工作,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將一事無成。

12、勇。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所講的「勇」即勇敢、勇猛之意。在孔子倫理思想中,勇與仁、義是聯繫在一起的。他說:「仁者必有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從這些思想觀點出發,孔子主張「見義勇為」,在關鍵時刻要敢於挺身而出,捨生取義。

除以上主要內容外,孔子還提出了其他一些倫理道德規範,如溫、良、儉、敬、剛、直、毅、木、訥等等。如前所述,在這一系列道德規範中,始終貫穿著「仁」的精神。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說:「能行五者於天下者為仁矣。」其具體內容即「恭、寬、信、敏、惠」。他還說:「剛、毅、木、訥近仁。」由此可見,孔子關於倫理道德規範的理論和學說,都是圍繞著「仁」而展開的。

(三)總結了一套關於道德修養的理論和方法。

孔子認為,一個人能否將外在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內在的道德素質,使自己成為有仁德的人,關鍵在於能否自覺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修養。他明確指出,人與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強調人的道德品質修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孔子所提出和闡述的道德修養方法,內容非常豐富:

第一,強調「博學」。他主張通過學習,來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學習是掌握道德理論的基本途徑,也是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孔子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果廣泛的學習古聖遺文,再用禮來約束自己,就不會有背離仁道的行為。他還說:做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會循規蹈距。他的學生子夏進一步指出,「君子學以致其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第二,提倡「慎思」。他主張通過「內省」和「自訟」改正過錯。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發脾氣要想到後果),見得思義。」他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他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見,孔子及其弟子是非常重視「內省」這一修養方法的。自訟作為對自己已經產生的過錯進行自我批評、自我責備的方法,比內省更難做到。所以孔子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自訟者也。」他認為,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內省和自訟的目的,就是要把檢查出來的過失加以改正,棄惡從善。他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則勿憚改」。他還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第三,孔子主張言行一致,身體力行,即把所學的道德理論和道德知識付諸實踐。孔子在講到對自己的評價時曾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他認為,就書本上的學問而言,自己和別人差不多,在身體力行、躬身實踐方面自己還沒有達到君子的標準,實在沒有什麼心得。在孔子看來,行是比知更為重要而且又更難做到的。道德修養的目的不但是「學」或者通過「學」而獲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體的實踐。所以孔子又特彆強調言行一致、知行統一。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從「聽其言而信其行」,到「聽其言而觀其行」,反映了孔子對躬行實踐的高度重視。孔子還教導他的弟子要「訥於言而敏於行」,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還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等等。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很有意義、很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得知識的方法。

1、孔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君子儒」。他認為要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個體的修養,不斷完善自我,以達到「仁」的境界。

2、關於教育對象,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教育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

3、孔子對教育內容進行了重要改革。他研究整理了我國古代的大量文獻,排除了重巫、重祭的宗教文化成分,注入了春秋時代的人文主義精神,選出《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部經典,作為教科書,並主張重點實施「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歷史知識的學習,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養。

4、孔子還主張從現實生活方面得到知識。他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恥下問」等等。

5、孔子概括總結了一套教育與學習方法。如「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所以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他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我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講而講不明白時,我不去開導他;舉一個道理而他不能類推出三個道理,我就不再教誨他了。孔子還強調在實行啟發誘導的基礎上,注意循序漸進。

此外,學習論語還能感受孔子的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孔子認為天道無形無狀,然而四季的運行與萬物的長成,都在天的法則之中,天無言而有作為,人看不見天的作為,而能見天的事功。人唯一能做的是以行為來契會天道。孔子強調天人合一,主張畏天命。他認為人的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人須稟持天道而行,不可胡為妄作。孔子自稱「五十而知天命」,認為君子「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所以他認為大概只有天才了解他。

四、《孟子》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推到了與《大學》、《論語》等同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一)「民本」思想

他明確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決定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政治基礎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歸服是統一天下的決定性因素,「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於這種觀點他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仁政」思想

1、養民。一要制民之產,「是故明君必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民之為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決土地、衣食、教育、土地問題等基本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仁政,必自經界始(行仁政自劃清田地開始)。 」二要使民以時,休養生息。 孟子認為統治者在徵用勞役時就以「不違農時」為前提,同時也反對濫捕亂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cu四聲)罟(gu三聲)不入洿(wu一聲)池(不用細密的網捕魚),魚鱉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則反映了注重保護自然資源的可貴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張薄稅輕斂,取民有制。 「省刑罰,薄稅斂。」即不能濫征,不能搞苛捐雜稅。他把這看作是富民之道,說:「易(治)其田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他把「十一之稅」描繪為最理想的稅制,認為這種十分抽一的稅率不能再提高,而且還須根據實際收成情況而減征或緩徵。他列舉當時賦稅繁多的情況說:「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征布、征糧,還要征勞役,三重負擔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他要求對這種重稅加以寬減,君子用其一,「君子用其一,緩其二。」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屢屢說:「謹庠(xiang二聲)序之教(辦好學校教育),申之以孝悌之義。」他認為教化是保證社會和諧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倫」。

3、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三)「王道」思想

孟子認為民本與仁政能否實現,關係到能否實現「王道」這一目標。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舉商湯、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正因為孟子把實現王道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國者,便都被他視為「獨夫民賊」,遭到他的猛烈抨擊。

(四)「性善論」思想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論是其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吾養吾浩然之氣。孟子認為,人的本性與動物本性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義、禮、智等道德品質,人們都有一種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意思是說,兩三歲的孩童,愛他們的父母的,等到長大了,愛他們的父母的,等到長大了,又沒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長的。親愛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為了使人們確信人性本善的結論,孟子進行了論證:「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在孟子看來,沒有同情、羞恥、辭讓、是非之心的人,簡直不是個人。人有這種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樣,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義禮智這些美德,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過人們不去想它罷了。

(五)「盡心知性」思想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構建起了他的心性之學的思想體系。在孟子看來,「盡心知性」是成為堯舜這樣的「聖人」的一個必要途徑。所謂「盡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擴充到極致;所謂「知性」,即指對本性中的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有準確深刻的認識,並且付諸實踐。「盡心」和「知性」二者關係密切,「盡心」是前提條件,只有做到「盡心」才有可能實現「知性」。在孟子看來,只要在「寡慾」、「內省」、「養氣」這三方面下功夫,就有可能實現「盡心知性」。「寡慾」要求淡泊物慾。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他認為修養心性沒有比減少慾望更好的辦法的了。他認為人如果慾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會失去很多;人如果慾望很多,那麼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保留的也不會很多。「內省」要求反求諸己。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他認為任何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都要反省自己。養氣的目標是「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對「浩然之氣」的解釋是「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孟子認為浩然之氣,必須與義和道相匹配。否則,就顯得軟弱乏力。它是義在內心積累起來所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而取得的。簡而言之,孟子心性之學的根本目的即是塑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這對於蛆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對中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推薦閱讀:

《女四書》之首:《女誡》
快點扔掉三字經,四書五經
國學解惑:《四書》《五經》應該怎樣學
四書近指下
四書讀本節要

TAG:推薦 | 大家 | 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