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經絡、皮肉、筋骨、氣血與津液等共同組成關係
06-15
臟腑、經絡、皮肉、筋骨、氣血與津液 人體是由臟腑、經絡、皮肉、筋骨、氣血與津液等共同組成的一個整體,骨傷科疾病發生後,皮肉、筋骨、氣血津液、臟腑經絡也發生病理變化。 人體是由臟腑、經絡、皮肉、筋骨、氣血與津液等共同組成的一個整體,人體生命活動主要是臟腑功能的反映,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氣、血、津液。臟腑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通過經絡聯繫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組織,構成複雜的生命活動,它們之間保持著相對的平衡,互相聯繫、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不論在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上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此,傷病的發生和發展與氣血筋骨、臟腑經絡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人體的損傷,雖有外傷與內損之分,從表面上看,外傷似乎主要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損傷,但人體受外力影響而遭受的局部損傷,每能導致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素亂,因而一系列癥狀隨之而來。正如《正體類要·序》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明確地指出了外傷與內損、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所以在整個診治過程中,應從整體觀點出發,對氣血、筋骨、臟腑、經絡等之間的病理生理關係加以研究探討,才能認識損傷的本質和病理現象的因果關係。 外傷疾患多由於皮肉筋骨損傷而引起氣血瘀阻,經絡阻塞,或津血虧損,或瘀血邪毒由表入里,而導致臟腑不和;亦可由於臟腑不和由里達表引起經絡、氣血、津液病變,導致皮肉筋骨病損。現分述如下: 一、皮肉筋骨病機 (一)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 皮肉為人之外壁,內充衛氣,人之衛外者全賴衛氣。肺主氣,達於三焦,外循肌肉,充於皮毛,如室之有壁,屋之有牆,故《靈樞·經脈》說:"肉為牆"。筋,是指筋絡、筋膜、肌腱、韌帶、肌肉、關節囊、關節軟骨等的總稱。古代有十二經筋的名稱,配合十二經脈,多起於四肢爪甲之間,終於頭面,內行胸腹外廓,但不入贓腑。《靈樞·經脈》說:"筋為剛",言筋的功能堅勁剛強,能約束骨骼。《素問·五臟生成》說:"諸筋骨皆屬於節。"說明人體的筋都附著於骨上,大筋聯絡關節,小筋附於骨外,筋的主要功用為連屬關節,絡綴形體,主司關節運動。 骨,屬於奇恆之府,《靈樞·經脈》說:骨為干"。《素問·痿論》說:"腎主身之骨髓。"《素問·脈要精微論》又說:"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扼要地指出骨的作用,不但為立身之主幹,還內藏精髓,與腎氣有密切關係,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合骨者腎也,故腎氣的充盈與否能影響骨的成長、壯健與再生。反之,骨受損傷,可累及腎,二者互有影響。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又有"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的說法。 肢體的運動,雖有賴於筋骨,但筋骨離不開氣血的溫煦濡養,氣血化生,濡養充足、筋骨功能才可勁強;而且筋骨又是肝腎的外合,肝血充盈,腎精充足,則筋勁骨強。因此,肝腎精氣盛衰,關係筋骨的成長與衰退。 (二)損傷與皮肉筋骨的關係 皮肉筋骨的損傷,在傷科疾患中最為多見,一般分力"傷皮肉"、"傷筋"、"傷骨",但又互有聯繫。 1.傷皮肉 傷病的發生,或破其皮肉,是猶壁之有穴,牆之有竇,無異門戶洞開,易使外邪侵入;或氣血瘀滯逆於肉理,則因營氣不從,郁而化熱,有如閉門留邪,以致瘀熱為毒;亦可由皮肉失養,導致肢體痿弱或功能障礙。 皮肉受營衛氣血濡養,營衛氣血的生理、病理變化關係到皮肉的消長和病變。傷病之後,若肺氣不固,脾虛不運,則外衛陽氣不能熏澤皮毛,脾不能為胃運行津液,而致皮肉濡養缺乏,引起肢體痿弱或功能障礙的病候。損傷引起血脈受壓,營衛運行滯澀,則筋肉得不到氣血濡養,致肢體出現麻木不仁、攣縮畸形等缺血性肌攣縮的表現;局部皮肉組織邪毒感染,營衛運行機能受阻,氣血凝滯,則鬱熱化火、釀而成膿,遂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若皮肉破損引起破傷風,可導致肝風內動而出現張口困難、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強直性陣發性抽搐等癥狀。後起之秀 2.傷筋 《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中說:"筋也者,所以束節絡骨,絆肉綳皮,為一身之關紐,利全體之運動者也,其主則屬於肝。故曰,筋者,肝之合。按人身之筋,到處皆有,縱橫無算。而又有力諸筋之主者曰宗筋。""筋之總聚處,則在於膝。《靈樞》云:"諸筋者,皆屬於節"。""所以屈伸行動,皆筋為之。"因此,筋病多影響肢體的活動。一般來說,筋急則為拘攣,筋弛則為痿弱不用。凡跌打損傷,筋每首當其衝,受傷機會最多。在臨床上,凡扭傷、挫傷後,可致筋肉損傷,局部腫痛、青紫、關節屈伸不利。即使在"傷骨"的病症中,如骨折時,由於筋附著於骨的表面,筋亦往往首先受傷;關節脫位時,關節四周筋膜多有破損。所以,在治療骨折、脫位時都應考慮傷筋這個因素。忽略了它,就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慢性的勞損,亦可導致筋的損傷,如"久行傷筋",說明入行過度疲勞,可致筋的損傷。臨床上筋傷機會甚多,其證候表現、病理變化複雜多端,如筋急、筋緩、筋縮、筋攣、筋痿、筋結、筋惕等等,宜細審察之。 3.傷骨 在傷科疾患中所見的"傷骨"病證,包括骨折、脫位,多因間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凡傷後出現腫脹、疼痛、活動功能障礙,並可因骨折斷端位置的改變而有畸形、骨擦音、異常活動,或因關節脫位,骨的位置不正常,可使附著之筋緊張而出現彈性固定情況。但傷骨不會是單純性的孤立的損傷。如上所述,損骨能傷筋,傷筋亦能損骨,筋骨的損傷必然累及氣血傷於內,因脈絡受損,血瘀氣滯,為腫為痛。《靈樞·本臟》指出:"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所以治療傷骨時,必須行氣消瘀以糾正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 傷筋損骨還可累及肝腎精氣,《備急千金要方》說:"腎應骨,骨與腎合","肝應筋,筋與肝合,"肝腎精氣充足,可促使肢體骨骼強壯有力。因此,傷後如能注意調補肝腎,充分發揮精生骨髓的作用,就能促進筋骨修復。 《素問·宣明五氣》指出五臟所主除肝主筋外,還有"腎主骨",五勞所傷除久行傷筋外,還有"久立傷骨",說明了過度疲勞也能使人體筋骨受傷,如臨床所見的跖骨疲勞骨折等。 此外,對《東垣十書·內外傷辨》指出的"熱傷氣","熱則骨消筋緩","寒傷形","寒則筋攣骨痛"等,亦須予以注意。 二、氣血精津病機 (一)氣血的生理功能 氣血運行於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養皮肉筋骨,內而灌溉五臟六腑,氣血與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和各種病理變化密切相關。"氣"一方面來源於與生俱來的腎之精氣,另一方面來源於從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氣"。前者為先天之氣,後者乃後天之氣,這兩種氣相互結合而形成"真氣",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也可以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力量。《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真氣形成之後,沿著經脈分布到全身各處,與各個臟腑、組織的特點結合起來,就成力各種具有不同特點、不同功能的氣,如心氣、肺氣、胃氣、腎氣、營氣、衛氣等等。氣是一種流動的物質,氣的運動形式,只有通過人體各個臟腑、組織的生理活動才能體現出來。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動的推動作用;溫養形體的溫煦作用;防禦外邪侵入的防禦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輸布、轉化的氣化和固攝作用。總之,氣在全身流通,無處不到,上升下降,維持著人體動態平衡。 "血",由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變化而成。《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形成之後,循行於脈中,依靠氣的推動而周流於全身,有營養各個臟腑、器官、組織的作用。《素問·五臟生成》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說明全身的臟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液的充足營養,才能進行各種生理活動。後起之秀 "氣"與"血"兩者的關係十分密切。血隨氣沿著經脈而循行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氣與血兩者有著密切關係,相互依附,周流不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闡述了氣血之間的關係:"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而《血證論·吐血》則比喻為:"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濫。"血的流行,靠氣的推動,氣行則血隨之運行。這些陰陽、內外、守使等概念,不僅說明了氣血本身的特點,而且也生動地闡明了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二)損傷與氣血的關係 氣血與損傷的關係極為密切,當人體受到外力損傷後,常可導致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人體一切傷病的發生、發展無不與氣血有關,氣血調和能使陽氣溫煦,陰精滋養。若氣血失和,便會百病叢生。《素問·調經論》中指出:"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又如《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中所說:"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損傷後氣血的循行不得流暢,則體表的皮肉筋骨與體內的五臟六腑均將失去濡養,以致臟器組織的功能活動發生異常,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所以,氣血與損傷的關係是損傷病機的核心內容。現將傷氣、傷血分述如下: 1.傷氣 由於負重用力過度,或舉重呼吸失調,或跌仆閃挫、擊撞胸部等,以致人體氣機運行失常。一般可分為氣滯與氣虛,但損傷嚴重者可出現氣閉、氣脫等證。 (1)氣滯:氣運行於全身,應該流通疏暢,如人體某一部分、某一臟腑發生病變或受外傷,氣機不利,都可使氣的流通發生障礙,出現"氣滯"的病理現象。《素間·陰陽應象大論》說:"氣傷痛,形傷腫,"氣本無形,故郁滯則氣聚,聚則似有形而實無質,氣機不通之處,即傷病所在之處,必出現脹悶疼痛。因此,痛是氣滯的主要證候,如氣滯發生於胸脅,則胸脅脹痛,呼吸、咳嗽時均可牽掣作痛等。其特點為外無腫形,自覺疼痛範圍較廣,痛無定處,體表無明顯壓痛點。氣滯在傷科中多見於胸脅損傷,如胸脅迸傷、挫傷後,則出現胸脅部的疼痛、脹悶等氣滯證候。 (2)氣閉:常為損傷嚴重而驟然導致氣血錯亂,氣為血壅,閉而不宣。其主要見證為出現一時性的暈厥、昏迷不省人事、窒息、煩躁妄動、或昏睡困頓等。《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有"或昏迷目閉,身軟而不能起,聲氣短少,語言不出,心中忙亂,睡卧喘促,飲食少進"等描述。常發生於嚴重損傷的患者。 (3)氣虛:氣虛是全身或某一臟腑、器官、組織出現功能減弱和衰退的病理現象。在傷科疾病中如某些慢性損傷病人、嚴重損傷的恢復期、體質虛弱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見到。其主要證候是:疲倦乏力、語聲低微、呼吸氣短、胃納欠佳、自汗、脈細軟無力等。 (4)氣脫:損傷可造成氣隨血脫。本元不固而出現氣脫,是氣虛最嚴重的表現。氣脫者多有突然昏迷,或醒後又昏迷,表現目閉口開、面色蒼白、呼吸淺促、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脈微弱等證候。常發生於開放性損傷失血過多、頭部外傷等嚴重損傷。 2.傷血 由於跌打墜墮、輾軋擠壓、拳擊挫撞以及各種機械衝擊等傷及經絡血脈,以致損傷出血,或瘀血停積而產生全身癥狀。一般分為出血和瘀血兩種。正如《證治準繩·瘍醫》中引用劉宗厚所說:"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但須分其有瘀血停積,或亡血過多之證。蓋打撲墜墮,皮不破而內損者,必有瘀血。若金刃傷皮出血,或致亡血過多,二者不可同法而治。"所以損傷後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可出現各種病理現象。主要有血瘀、血虛和血熱,這三種情況和傷氣又有互為因果的關係。後起之秀 (1)血瘀:血液循行於脈管之中,流布全身,環周不休,運行不息。如全身血流不暢或因血溢脈外;局部有離經之血停滯,便會出現血瘀的病理現象。血瘀可由局部損傷出血以及各種內臟和組織發生病變所形成。在傷科疾患中的血瘀多屬於局部損傷出血所致。血有形,形傷腫,瘀血阻滯,不通則痛,故血瘀會出現局部腫脹疼痛。疼痛如針刺刀割,痛點固定不移,是血瘀最突出的一個癥狀。也就是說,瘀血痛與氣滯痛的性質有所不同,瘀血痛常隨瘀血所在之處而表現固定部位,不是痛無定處。血瘀時還可在傷處出現腫脹青紫,同時由於瘀血不去,可使血不循經,出血反覆不止。在全身多表現為面色晦暗、皮膚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脈細或澀等證候。 因為氣血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在傷科疾患中,氣滯血瘀每多同時並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李中梓的註解是:"氣喜宣通,氣傷則壅閉而下通,故痛;形為質象,形傷則稽留而不化,故腫。"在傷科中的形傷腫即指瘀血造成腫脹而言。馬蒔的註解說:"然其為腫為痛,復有相因之機,先有是痛而後發腫者,蓋以氣先受傷而形亦受傷,謂之氣傷形也;先有腫而後為痛者,蓋以形先受傷,而氣亦受傷,謂之形傷氣也。形非氣不充,氣非形不生,形氣相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說明傷氣者,每多兼有血瘀,而血傷瘀凝,必阻礙氣機流通。《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說:"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而忽然跌,忽然閃挫,必氣為之震,震則激,激則壅,壅則氣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處,是氣失其所以為氣矣。氣運乎血,血本隨氣以周流,氣凝則血亦凝矣。氣凝在何處,則血亦凝在何處矣。夫至氣滯血瘀,則作腫作痛,諸變百出。"臨床上每多氣血兩傷,腫痛並見,但有所偏勝,或偏重傷氣,或偏重傷血,以及先痛後腫,或先腫後痛等不同情況,故在治療上常須理氣活血同時並進。 (2)血虛 血虛是體內血液不足所發生的病變,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失血過多或心脾功能不佳,生血不足所致。在傷科疾患中,由於失血過多,新血一時未及補充;或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因筋骨嚴重損傷,累及肝腎,肝血腎精不充,都能導致血虛。血虛證候表現為面色不華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手足發麻、心煩失眠、爪甲色淡、唇舌淡白、脈細無力。在傷科疾患中還可表現為局部損傷之處久延不愈,甚至血虛筋攣、皮膚乾燥、頭髮枯焦,或關節缺少血液滋養而僵硬、活動不利。 血虛患者,往往由於全身功能衰退,同時可出現氣虛證候。氣血俱虛則在傷科疾患中表現為損傷局部癒合緩慢,功能長期不能恢復等。在創傷嚴重失血時,往往會出現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虛脫癥狀。血雖以氣為帥,但氣的寧謐溫煦需血的濡養。失血過多時,氣浮越於外而耗散、脫亡,出現氣隨血脫、血脫氣散的虛脫證候。 (3)血熱:損傷後積瘀化熱或肝火熾盛、血分有熱均可引起血熱。臨床可見發熱、口渴、心煩、舌紅繹、脈數等證候,嚴重者可出現高熱昏迷。積瘀化熱,邪毒感染,尚可致局部血肉腐敗,醞釀液化成膿。《正體類要·正體主治大法》說:"若患處或諸竅出血者,肝火熾盛,血熱錯經而妄行也。"若血熱妄行,則可見出血不止等。 (三)精津的生理功能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即腎的先天之精與水谷後天之精。津液是人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主要是指體液而言。清而稀薄者稱為津,濁而濃稠者稱為液。津,多布散於肌表,以滲透潤澤皮肉、筋骨之間,有溫養充潤的作用,所以《靈樞·五癃津液別》說:"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汗液尿液均為津所化生。津血互生,血液得津液的不斷補充,才能在周身環流不息,故《靈樞·癰疽》說:"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液,流往、浸潤於關節、腦髓之間,以滑利關節,濡養腦髓和骨髓,同時也有潤澤肌膚的功能。津和液,都是體內正常水液,兩者之間可互相轉化,故並稱津液,有充盈空竅,滑利關節,潤澤皮膚、肌肉、筋膜、軟骨,濡養腦髓和骨髓,即所謂填精補髓等生理功能。後起之秀 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轉輸代謝,都需要通過有關臟腑的作用,如脾胃的吸收運化,肺的宣布肅降、通調水道,腎的溫煦氣化,三焦運行下輸等。 (四)損傷與精津的夫系 氣血津液主要來源於水谷之精氣,它們共同組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人體的整個生理活動過程中,氣血與精津相互為用,密切聯繫。 《靈樞·營衛生會》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血液的盈虧與津液的盛衰相互影響,如在損傷大血之後,可出現口乾煩渴、皮膚乾燥和尿少等津液不足的證候,因此《傷寒論》中有"衄家不可發汗"和"亡血家不可發汗"之戒。 損傷而致血瘀時,由於積瘀生熱,熱邪灼傷律液,可使津液出現一時性消耗過多,而使滋潤作用不能很好發揮,出現口渴、咽燥、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苔黃而干糙等症。由於重傷久病,常能嚴重耗傷陰液,除了可見較重的傷津證候外,還可見全身情況差、舌色紅絳而乾燥、舌體瘦癟、舌苔光剝、口乾而不甚欲飲等症。 津液與氣有密切的關係,損傷而致津液虧損時,氣亦隨之受損。津液大量丟失,甚至可導致"氣隨液脫"。而氣虛不能固攝,又可致津液損傷。 損傷後如果有關臟腑的氣機失調,必然會影響"三焦氣化",妨礙津液的正常運行而導致病變。人體水液代謝調節,雖然是肺、脾、腎、三焦等臟器共同的職能,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腎。這是因為三焦氣化生於腎氣,脾陽根源於腎陽,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賴於腎的氣化作用之故。腎氣虛衰時可見小溲清長,或水液瀦聚的表現,如局部或下肢浮腫。關節滑液停積時,可積聚為腫脹。 《靈樞·本神》說:"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平人絕谷》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素問·六節臟象論》說:"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精、氣、神三者,前人稱為三寶,氣的化生源於精,精的化生賴於氣,精氣生而津液成則表現為神;若精氣傷、津液損,則失神,臨床表現為危候,如機體因創傷、失血引起休克時,便會出現神態異常(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精神恍惚、煩躁不安或不省人事)、肢體出汗、皮膚濕潤、尿量減少等徵象。 三、臟腑經絡病機 (一)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臟腑是化生氣血,通調經絡,濡養皮肉筋骨,主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器官。人體的臟腑分為臟與腑二大類。心、肺、脾、肝、腎,稱作五臟;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稱作六腑。臟以化生和貯藏精氣為一般功能;腑以腐熟水谷、傳化糟粕、排泄水液為一般功能。如《素問·五臟別論》中說:"五臟者,藏精氣而下瀉也。""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此外,將某些器官(如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稱為"奇恆之腑"。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它內貫臟腑,外達肌表,網路全身。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以及經別、經筋等。每一經脈都與內在的臟或腑相互連接著,同時臟腑又有相互表裡的配偶關係。故在疾病的發生和傳變上亦可以相互影響。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內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不同的體表組織由不同的內臟分工主宰。臟腑發生病變,必然會通過它的有關經絡反映於體表;而處在體表的組織、器官和經脈本身的病變,同樣可以影響其所屬的臟腑。如"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等。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養;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會發生異常。腎主骨,藏精氣,精生骨髓,骨髓充實,則骨骼堅強。脾主肌肉,人體的肌肉依賴脾胃消磨水谷,化生氣血以資濡養。這都說明人體內臟與筋骨氣血的相互聯繫。在受傷後氣血筋骨受傷的程度以及恢復預後等方面,與臟腑經絡極其密切,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治療上,調整其臟腑的活動功能,有時可使體表組織、器官和經脈的癥狀消失;反之,治療體表的經絡部分,有時也能促使體內臟腑的病變痊癒。後起之秀 (二)損傷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臟腑病機是探討疾病發生演變過程中,臟腑功能活動的病理變化機制。臟腑的生理各有所主,故其主病亦各有不同之見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中指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癰癢瘡,皆屬於心。"說明各種病變與臟腑息息相關。而《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元·張潔古《活法機要》說:"夫從高墜下,惡血留內,不分十二經絡,醫人俱作風中肝經,留於脅下,以風療之。血者,皆肝之所主,惡血必歸於肝,不問何經之所傷,必留於脅下,蓋肝主血故也。"進一步說明損傷與臟腑之間的聯繫。所以《血證論》強調"業醫不知臟腑,則病原莫辨,用藥無方"。 1.肝、腎 《素問·宣明五氣》早就提出五臟各隨其不同功能而各有所主。"肝主筋"、"腎主骨"的理論亦廣泛地運用在治療上。損傷與肝,腎的關係十分密切。 肝主筋。《素問·五藏生成》說:"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瘦論》說:"肝主身之筋膜。"又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提出人至五十多歲,則出現衰老狀態,表現為筋的運動不靈活,並與肝腎虛弱有關。"肝主筋"也就是認為全身筋肉的運動與肝有密切關係。運動屬於筋,而筋又屬於肝,肝血充盈才能使肢體的筋得到充分的濡養,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若肝血不足,血不養筋,則出現手足拘攣、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肝藏血。《靈樞·本神》說:"肝藏血。"《素問·五藏生成》說:"故人卧,血歸於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人體在休息時,各處不需要很多的血液供給,部分血液就歸藏於肝,也即人靜則血歸於肝;當勞動或工作時,血液分布於全身各處,人動則血運於諸經。所以凡跌打損傷之證,有惡血留內者,不分何經,皆以肝為主,因肝主血,敗血凝滯,及其所屬,故必歸於肝,又如跌仆閃挫迸傷的疼痛多發生在脅肋少腹部位,是因為肝在脅下,肝經起子大趾,循少腹,布兩脅的緣故。所以說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養;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會發生異常。 腎主骨,生髓。《靈樞·本神》說:"腎藏精。"《素問·宣明五氣》說:"腎主骨。"《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其充在骨。"《素問·五藏生成》說:"腎之合骨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在體為骨。"都是說腎主骨生髓,骨是支持人體的支架。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所以骨的生長、發育、修復,均須依賴腎臟精氣的滋養和推動。臨床上小兒軟骨軟無力、囟門遲閉以及某些骨骼的發育畸形,是腎的精氣不足所致;腎精不足,骨髓空虛,可致腿足痿弱而不能行動。《諸病源候論·腰痛不得俛仰候》說:"腎主腰腳","勞損於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搏擊,故腰痛也。"《醫宗必讀》認為腰痛的病因"有寒有濕,有風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積痰,皆標也,腎虛其本也。"所以腎虛者易致腰部扭閃和勞損等,而出現腰酸背痛,腰脊不能俯仰等癥候。又如骨折傷必內動於腎,因腎生精髓,故骨折後如腎生養精髓不足,則無以養骨。故在治療時,必須用補腎續骨之法,多採用入腎經的藥物。筋骨相連,在骨折時也必然傷筋,筋傷內動於肝,若肝血不充,無以榮筋,筋失滋養而影響修復。肝血腎精不足,還可以影響骨折的癒合,所以在補腎的同時須養肝、壯筋,多採用入肝經的藥物。由於肝腎與筋骨的關係如此密切,所以,即使素無肝腎虧損的病人,為了促進其筋骨的癒合,都有調養肝腎的必要。因此,在骨折與腰痛的治療中,必須要有整體觀點,注意與肝腎二髒的關係後起之秀 2.脾、胃 脾主肌肉、四肢;脾為倉廩,主消化吸收。《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後人解釋說:"脾胃受納五穀。"所以稱為倉廩;五味入於胃,脾轉輸以養五臟氣,所以稱為"五味出焉"。說明胃受納水谷,脾主運化水谷,輸布精微。它對於氣血的生成和維持正常活動所必需的營養起著主要的作用,故稱為氣血生化之源。此外,脾還具有統攝血液的功能。它對損傷後的修復起著重要的作用。 脾主肌肉四肢。《素問·五藏生成》說:"脾之合肉也。"《素問·痿論》說:"脾主身之肌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脾生肉,……在體為肉,在臟為脾。"《靈樞·本神》說:"脾氣虛則四肢不用。"由於全身的肌肉營養,依賴脾胃的健運。一般人如果營養好則肌肉壯實,四肢活動有力,受傷以後容易痊癒;反之,則肌肉瘦削,四肢疲憊,舉動無力,傷後不易恢復。所以損傷以後還要注意氣血的懦養情況,調理脾胃的功能。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脾胃運化機能正常,消化吸收旺盛,水谷精微得以生氣化血,輸布全身,傷後也容易修復。如果脾胃失去健運,則化源不足,無以滋養,勢將影響氣血的生化和筋骨損傷的恢復。所以有"胃氣一敗,百葯難施"的說法。若傷後,脾胃機能減退,生化和轉輸功能障礙,日久則出現肢體軟疲乏力、肌肉消瘦等現象。這就是因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四肢皆稟氣於胃的道理。 3.肺、心 氣血的周流循環,還有賴於心肺的健全,因肺主氣,心主血。心肺調和,則氣血循環輸布得以正常,才能發揮煦濡的作用,筋骨損傷才能得到痊癒。《素問·五藏生成》說:"諸氣者皆屬於肺"。肺主一身之氣,如果肺氣不足,不但會影響呼吸功能,而且也會影響真氣的生成,從而導致全身性的氣虛,出現體倦無力、氣短、自汗等癥狀。《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主要是指心氣有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血行脈中,不僅需要心氣的推動,而且也需血液的充盈,氣為血之帥,而又依附於血。因此損傷後出血太多,血液不足而心血虛損時,心氣也會隨之不足,出現心悸、胸悶、眩暈等症。 4.經絡 《靈樞·本臟》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指出經絡有運行氣血,營運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的作用。《靈樞·經別》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可以說人體的生命活動,疾病變化和治療作用,都是通過經絡來實現的。經絡的病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臟腑傷病可以累及經絡,經絡傷病又可內傳臟腑而出現癥狀;二是經絡運行阻滯,影響它循行所過組織器官的功能,出現相應部位的證候。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中說:"損傷之患,必由外侵內,而經絡臟腑並與俱傷。"在醫治傷科疾患時,應根據經絡、臟腑學說靈活運用,調整其內髒的活動和體表組織、器官的功能。因為經脈內聯臟腑外絡支節,布滿於全身,是營衛氣血循行的通路,所以一旦受傷就使營衛氣血的通路受到了阻滯。《傷科真傳秘抄》說,"若為傷科而不知此十二經脈之系統,則雖有良藥,安能見效,而用藥、用手法,亦非遵循於此不可也。"《證治準繩·瘍醫》說:"察其所傷,有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聖濟總錄·傷折門》也說:"若因傷折,內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治宜除去惡瘀,使氣血流通,則可以復完也。"進一步說明了損傷疾患,必由外侵內,而使經絡臟腑並與俱傷,治療的方法,亦必於經絡臟腑間求之。發 揮 病機是指傷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基本機制及一般規律。因此,在傷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從整體觀念出發,了解傷病發生的各種病理生理現象和它們之間相互交替、轉化的因果聯繫。這對我們認識傷病,有效地進行辨證施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後起之秀 人體是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和皮肉、筋骨等器官組織和物質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以臟腑為中心,通過經絡網路全身,聯繫四肢百骸、五官七竅,並通過衛氣營血、精津等物質來進行人體的生命活動。在臟腑之間、臟腑與各組織器官之間保持著相對的平衡關係,即一種互相連接、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的整體關係。因此,骨傷科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與臟腑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 人體發生傷病時,局部皮肉筋骨受損,必然會由表達里,內傷氣血、經絡,引起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了一系列癥狀。正如《正體類要》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反之,若臟腑受病或功能失調,則可由里達表,引起經絡、氣血改變而導致所主的皮肉筋骨病變。因此,在診治傷病時,特別是嚴重創傷患者,必須從整體觀念出發,注意機體對創傷的反應,注意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注意人與環境、社會因素的關係,對皮肉、關節、肌肉損傷機轉的特點加以深入研究,才能達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疾病的目的。 一、皮肉與損傷的關係 (一)皮肉的生理功能 皮肉是人體的外壁,起著保護的作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其外有衛氣保護。《靈樞·本臟》指出:"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說明皮肉有衛氣的衛護、充養、潤澤,才使腠理緊密,開闔正常,汗出有度。維持機體正常體溫,使內在的臟腑保持正常功能。平時肺氣的宣發使衛氣和津液輸布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脾主健運,生化有源,肌肉得以充養則發達豐滿,故皮毛肌肉與肺脾關係極為密切。 (二)損傷與皮肉的病機 1、腠理不固 營衛和則腠理開闔有節,營衛不和則腠理開闔失司,腠理不固,猶如藩籬鬆散,外邪容易入侵,而導致營氣阻滯,皮肉失榮,筋脈拘急。此時常需調和營衛,祛風通絡治之。 2、皮肉失榮 肌肉使機體維持正常的姿態和完成各種運動。在充足的氣血津液濡養下,肌肉強健有力,不易損傷;若氣血不足,津液虧耗,則肌肉萎弱,動作遲緩無力,常易發生損傷。傷後未能及時治療,氣血不暢,經脈失充,可導致肌肉萎縮無力。有時損傷後,血瘀內阻,氣血不足,皮肉失榮,則皮膚枯槁,肌膚麻木不仁。 3、皮肉瘀阻 外傷後,血溢脈外,瘀積不散,則局部為腫為痛,或皮下青紫瘀斑,且可郁久化熱而出現身熱口渴、尿赤便秘、煩躁不安或熱盛肉腐,傷口潰破,膿血外溢等。 4、皮肉破損 若損傷直接造成皮肉破損,則猶如壁之有穴,牆之有洞,無異門戶洞開,外邪易於入侵,尤其風邪的侵襲,如《正體類要·正體主治大法》指出:"風症善行數變,入臟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間。"故應防止形成破傷風疾患。損傷的發生與發展與筋骨氣血、臟腑經絡等都有密切的關係。 二、筋骨與損傷的關係 (一)筋骨的生理功能 筋是筋膜、筋絡及筋腱等的總稱。《靈樞·經脈》中說:"筋為剛。"說明筋堅勁剛強,可約束與聯絡骨骼。《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筋者,皆屬於節。"指出人體的筋都附著在骨與節上,經筋相聯以配合肌肉與骨骼完成各種運動功能。《素問·痿論》曰:"肝主身之筋膜。",《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都說明胃的受納,脾的吸收,肝的輸布使筋得以營養。因此,肝的功能正常,筋也強勁有力。否則,肝氣虛弱,不能淫筋,則筋萎弱無力。 骨為奇恆之府,其主要作用是支持人體,有支架作用;保護內臟。如《靈樞·經脈》說:"骨為干。"《素問·痿論》說:"腎主身之骨髓。"指出骨內藏有精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合骨者腎也,故腎氣的充盈對骨的生長、發育、癒合有重要意義。若是腎氣不足,則骨痿不用,骨傷難愈;若骨受損傷,亦可累及腎,致骨氣受伐,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出:"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當然,隨著成年人年齡的增長,腎氣也逐漸由強而弱,故老年人腎氣虛衰,骨骼亦脆弱,易受損傷。後起之秀 肝主筋,腎主骨,筋骨是肝腎的外合,肝腎同源,肝陰與腎陰互相滋養,因此兩者的關係極為密切,肝血充盈,腎精充足,筋脈合順,則筋勁骨強。 (二)損傷與筋骨病機 1、傷筋 凡閃挫扭捩,跌仆附墮,筋受暴力作用而易發生扭挫傷。"所以屈伸行動,皆筋為之。"因此,筋傷後多影響肢體的活動。一般來說,筋急則為拘攣,筋弛則為萎弱不用。 (1)筋斷碎裂 若暴力迫使筋急劇或金刃所傷皆可致斷裂,也可合併骨折、脫位,形成筋斷骨錯。如膝關節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斷裂等。若由於長期勞損,可造成氣血虧虛,筋脈失養,久而痿弱,亦可發生斷裂,與《素問·宣明五氣》篇指出的"久行傷筋"是相符的。如臨床上常見的岡上肌腱脆性斷裂等。 (2)筋縱弛軟 是指筋軟鬆弛乏力。肝氣充足,則筋堅韌有力;損傷而致肝氣虛弱,則筋失濡養而筋軟鬆弛,並可導致骨節不穩。 (3)筋攣拘急 正常時筋剛柔相濟,則活動靈活協調;若筋失柔韌,可出現筋攣拘急。《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毛髮病源流》曰:"筋急之原,由血脈不榮於筋之故也。"說明由於營衛不和,氣血不暢,經脈阻滯,筋失其榮為筋攣拘急之原因。臨床上由於外固定過緊,而造成缺血性肌攣縮症等。再如因外固定等原因,關節不能經常運動,亦可造成關節僵硬。 (4)筋離其位 在外力作用下,筋離其位,則難司其職,而導致關節活動的不利。《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的"筋翻"、"筋轉"、"筋離"的記載均屬筋離其位,只是病損程度不同。 2、傷骨 骨傷多由墜墮、跌仆、撞擊、壓軋、刀刃等外來致傷因素引起,臨床多見骨折與關節脫位。骨折並不是單純和孤立的損傷,尤其是傷骨能及筋,筋傷亦能動骨,骨傷與肝腎及氣血等關係也是非常密切的。 (1)骨骼折裂 此損傷常為暴力作用於骨骼,而使骨質斷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凡骨之跌傷錯落,或斷而兩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亂,或岐而旁突,"指出了外力作用下骨骼發生折損的種種表現。因暴力的大小及性質不同,骨傷的程度及性質也不相同,或合併關節脫位等。由於筋腱及氣血等損傷而出現腫脹、疼痛、畸形、異常活動及骨擦音等。長期勞損亦可導致骨傷,如《素問·宣明五氣論》指出:"久行傷筋"、"久立傷骨"臨床所見疲勞性骨折,即由慢性勞損引起。 (2)骨骼錯縫 骨縫是指骨與骨之間連接處之縫隙。外力可使骨與骨之間的接觸面和位置發生改變,當骨關節接觸面完全離位稱為脫位;當其發生微小錯位時則稱骨骼錯縫。骨骼錯縫多發生於胸背及腰部小關節、骶骼關節等部位。早在唐·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說:"凡左右損傷,只相度骨縫,仔細捻捺,忖度便見大概。"又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有"或因跌仆閃失,以致骨縫錯開"等關於"錯縫"的記載。 三、氣血與損傷的關係 (一)氣血的生理功能 1、氣 人體的氣源於與生俱來的腎之精氣和從肺吸入的空氣,以及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前者為先天之氣,後者為後天之氣。這兩者結合而形成"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氣在全身周流不息,以維持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其主要功能有:推動、防禦、溫煦、固攝及氣化等方面。這些作用雖各有不同,但又是密切配合、相互為用的。 2、血 血由脾胃水谷精微所化生,如《靈樞·決氣》中指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液的化生,還有營氣的參與,而且營氣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血的正常循行,是各臟共同作用的結果。心主血脈,心氣的推動使血液布散全身,還有賴於脾氣的統攝、肝藏血及疏泄功能的調節。血循於脈中,周流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故對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有濡養作用。後起之秀 3、氣與血的關係 氣與血的關係極為密切,正如《血證論·吐血》指出:"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宗,氣得之而靜謐。"血隨氣沿經脈循行全身,相互依附,周流不息。血的運行,靠氣的推動,氣也只有依附於血才能運行周身,故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之說。另外,氣還能生血與攝血,氣存血中,血以載氣的同時,血可為氣的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故氣不能離開血而存在。 (二)損傷後氣血病機 人體一切傷病的發生、發展無不與氣血有關。如《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所說:"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損傷後氣血不得流暢,皮肉筋骨與五臟六腑均失去濡養,而產生一系列病理變化。 1、傷氣 一般可分為氣滯和氣虛,但損傷嚴重者可出現氣閉、氣脫等症。 2、傷血 主要有血瘀、血虛和血熱,這三種情況又有互為因果的關係。 3、氣血同病 氣血相互依存,氣病可影響及血,血病可關聯及氣,故常見氣血同病。主要有氣滯血瘀、氣血兩虛、氣不攝血和氣隨血脫等證。 四、津液與損傷的關係 (一)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是人體內各種正常水液的總稱,和氣血同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清而稀薄者稱為津,濁而稠厚者稱為液。津液的生成、輸布和代謝由臟腑所主持。《素問·經脈別論》指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是對津液的生成與輸布的簡要說明。此外,由於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血脈為心所主,故亦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津液主要有滋潤、濡養的作用。津液多布散於肌表,滲透並潤澤皮肉筋骨,有溫養充潤的作用,見於外則為淚、汗、唾液等;多藏於骨節、筋膜、顱腔之間,以滑利關節,充養骨髓,滋養腦髓。 (二)損傷後津液病機 津液與氣血等共同組成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人體的生理活動過程中,三者相互為用。當津液的生成、輸布、調節、轉化、代謝等因損傷、外邪侵襲及其它致病因素影響而失常時,不僅直接影響皮肉筋骨、關節孔竅的潤澤和濡養,且可形成水濕、痰、飲等病證及導致氣、血、精髓等方面的病理變化。一般可概括為津液虧損、水停痰聚兩個方面: 1、津液虧損 指體內津液不足,多因攝入生成不足或津液耗損過多而引起。骨傷科常見於損傷失血過多、大汗,或久病精血內奪,或治療不當,誤用辛燥之品等,以致臟腑津液虧損,組織器官失去滋潤和濡養,進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損傷而致血瘀時,由於積瘀化熱,熱邪灼傷津液,使津液大量耗損,常引起血瘀津耗;重傷久病,亦常嚴重耗陰液,此時除表現有較重的傷津證候外,還可見全身情況差,舌絳而干,舌體瘦癟,舌苔光剝,口乾而不欲飲等症。 津液虧損,影響臟腑的氣化功能,可導致氣不化津,津氣失調,津液的生成減少或運行受阻,甚則因氣無所依附,發生氣隨液脫的病理變化。而氣虛不能固攝,又可致津液損傷。若津液虧耗過多,陰液乃至真陰消亡,可產生亡陰;陰陽互根,亡陰則陽無所附,導致亡陽。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脈微欲絕等症。 2、水停痰聚 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於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理變化。《景岳全書·雜證謨·痰飲》指出:"痰即入之津液,無非水谷之所化,……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氣血即成痰涎。"津液的生成、輸布、調節、轉化和代謝,離不開肺、脾、腎、三焦、膀胱等的氣化功能,如氣化失司,水液停留,氣血濁邪熏蒸凝聚,則形成痰、飲、水腫;反之,水液停留,痰飲積聚,亦可阻礙氣機流通。它既是疾病的病理產物,又是引起病變的致病因素。後起之秀 痰濁隨氣升降於人體各部,無處不到,可引起種種病變。骨傷科不少疑難怪症的辨證,亦常與痰有關。痰流於筋骨關節,經脈受阻,氣血失和,則見局部漫腫,不紅不熱,或皮色暗青,甚則蝕骨腐筋,瘺管形成;痰在皮里膜外,可形成各種痰塊,如痰核、瘰癧;痰阻於肺,則見啐喘、氣逆、咯痰、苔膩,脈滑濡等,胸部損傷時常見;痰迷心竅,症見神識模糊,喉中痰聲,胸悶甚則昏迷不醒,苔白膩,脈滑等;水飲外溢,滯留於四肢肌肉,可見肢體重痛,甚則浮腫,關節滑液停積,可積聚為腫;水飲留於脅肋,絡道被阻,胸中氣機升降不利,則胸膈痞滿,轉側呼吸均牽掣作痛,水飲迫肺,則肋間脹滿,氣短息促。 有必要指出:由於津血同源,而痰為津液之變,瘀為血液凝滯,故病損嚴重時常互相影響和轉化,導致痰瘀互結。或因痰而致瘀,或因瘀而成痰,或互為兼挾,辨證時應予注意。 五、經絡與損傷的關係 (一)經絡的生理功能 1、溝通人體上下內外 經絡如網路,縱橫交錯,十四經脈呈縱行分布,絡脈雖橫形走行,其浮絡、孫絡網路全身,經別溝通十二經脈,經筋聯綴四肢百骸,經隧深入五臟六腑,手足諸陽經皆上頭面,上達五官七竅,十二皮部遍及全身皮膚,使人體成為上下相連,內外相通的有機整體。 2、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經絡能周而復始、川流不息地將氣血輸布全身,使人體的皮肉筋骨、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五官七竅得到氣血的濡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如《靈樞·本臟》指出:"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3、護衛機體,防禦病邪 經絡和皮毛是人體的外衛,是機體的第一道屏障,故有防止病邪入侵的作用,正如《靈樞·本臟》說有:"衛外而為固"的作用,當機體強壯,正氣存內,衛外堅固時,外邪不能入侵,像《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 (二)損傷後經絡病機 損傷時首先引起局部經絡阻塞,導致氣血凝滯而發病,可出現"氣傷痛,形傷腫","不通則痛"以及損傷部位運動障礙等證候。《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說:"損傷之患,由外入內,而經絡臟腑並與俱傷","亦必於臟腑經絡間求之。"《諸病源候論·卒腰痛候》曰:"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其經貫腎絡脊,風邪乘虛卒入腎經,而卒然而腰痛。"由此可見,經絡的病變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傳注病邪,經絡傷病可內傳臟腑而出現癥狀,反之,臟腑傷病可以累及經絡。二是反應病候,經絡循行阻滯,影響循行所過組織器官的功能,出現相應部位的癥狀。 六、臟腑與損傷的關係 (一)臟腑的生理功能 臟腑是生化氣血,通調經絡,濡養皮肉筋骨,主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器官。臟腑不僅指人體內的一切內臟實質器官,還包含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人體是由臟腑、氣血、經絡、皮肉、筋骨、精和津液等共同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個整體各組織之間,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繫,而構成了複雜的生命活動。 1、心與小腸 心位於膈上、胸中,列各臟之首,《素問·靈蘭秘典論》稱之為"君主之官"。心主血脈,主神志,主宰人的生命活動。小腸位於腹中,上與胃相連,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它能受盛經過胃腸腐熟後的飲食水谷,經過化物而泌別清濁。清者由脾布輸全身,水歸膀胱;濁者經大腸而排出體外。心與小腸有經絡相通,小腸須藉心火溫煦,才能分清泌濁,故心與小腸有臟腑相合的表裡關係。 2、肝與膽 肝居脅下,主藏血,有貯藏血液和調節氣血的作用;又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調節氣機升降出入。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即肝以陰血為體,以疏通為用的生理特點。由於肝腎同源,兩臟多可同治。膽附於肝,內藏膽汁,屬奇恆之府。後起之秀 3、脾與胃 脾胃同居中焦,脾為陰,胃為陽,互為表裡。脾主運化,主統血;胃主受納,脾升胃降,燥濕相濟,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說明脾胃能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亦稱為後天之本。 4、肺與大腸 肺居胸中,主一身之氣。肺朝百脈,依賴於肺氣的敷布,輔助心君,推動和調節血液運行。外則溫潤皮毛,抵禦病邪侵襲。《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治節既概括了有節奏的呼吸,又調節氣的升降出入,輔助心君調節血運,主宣發和肅降,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等。大腸上接小腸,下端為肛門。大腸為"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接受小腸下注的濁物,再吸收其中多餘的水分,使食物殘渣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 5、腎與膀胱 腎位於腰部,左右各一。腎藏精,主骨生髓,與人體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骨是人體的支架,是人體賴以發揮體力的基礎。腎又主水,主納氣,腎中所藏的元陰與元陽,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本,兩者均宜固秘,不宜耗泄。腎與膀胱相為表裡。膀胱位於下腹,主要有貯尿和排尿的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二)損傷與臟腑的病機 人體遭受外界損傷因素的外因與內因的影響後,可破壞臟腑,乃至整個機體的協調平衡,如陸師道在《正體類要·序》中指出:"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所以外傷與內損,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故只有從整體觀念出發,才能認識損傷疾病的本質及因果關係。損傷疾患可由皮肉筋骨病損而引起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津液虧耗或瘀血邪毒由表入里,導致臟腑病變;亦可由於臟腑不和,由里及表,引起經絡、氣血、津液的病變,導致皮肉筋骨病損。臟腑在損傷時出現的病理變化如下: 1、心與小腸 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及痰飲、外傷、瘀血等皆可引起心臟病變。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心經火熱下移可發生小腸病變。 2、肝與膽 "損傷一症,專從血論",肝藏血,故損傷與肝的關係極為密切。《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亦說:"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3、脾與胃 脾不統血,素體脾虛,血不循經,溢出脈外而見皮下出血、衄血、尿血、便血、月經過多等。若遇損傷則易出血不止,甚則氣隨血耗,形成氣血雙脫重症。 4、肺與大腸 瘀阻氣道,多因胸脅部損傷、肋骨骨折或胸脅部擠壓傷,而致經脈損傷,氣滯血瘀,肺失清肅。可見胸痛咳嗽,喘息氣短,不能平卧,痛點不移,甚者可有咳血、呼吸困難等。 5、腎與膀胱 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腎精虛少,骨髓的生化不足,不能營養骨骼,則發育遲緩,筋骨痿軟不舉,輕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甚者骨痿軟弱,出現肢體彎曲畸形,骨折後,亦易遲緩癒合或不癒合。"腰者腎之府",腎虛腎精不足不能溫煦濡養腰膝。如《醫宗必讀》認為,腰痛"有寒有濕,有風熱,有閃挫,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景岳全書·雜病謨·腰痛》亦說:"腰痛之虛證,十之八九。" 總之,臟腑的損傷病機中以肝腎與筋骨損傷的關係最為密切。肝藏血,主筋,主運動。《素問·五藏生成篇》說:"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說明肝與筋的關係非常密切。肝為血海,具有藏血、調節血量的功能。《靈樞·本神篇》說:"肝藏血。"《素問·五藏生成篇》說:"故人卧,血歸於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若肝血不足,調藏失司,則筋失所養,可出現筋肉萎弱或拘攣、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症。故中醫認為,大凡損傷之症,必氣血凝滯或惡血留內,不分何經之傷,從其所屬,必歸於肝。血者,皆肝所主,是因為肝主血的緣故。《醫學發明》說:"諸痛皆屬於肝,木既敗血,凝冱從其屬,入於肝也。"故在一切損傷治療中,必須專從血論。可見,肝與損傷、疼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腎藏精、生髓、主骨、通腦、出技巧,為先天之本。《靈樞·本神篇》說:"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在體為骨。"這說明腎具有藏精、生髓和主骨的功能。若腎氣不足或功能失常,則對人的生長發育和骨骼有重要影響,可出現發育障礙、骨骼先天變異和筋骨痿軟等症。腎髓充則骨髓生化有源,骨得髓充養而強壯有力,腦得髓而技巧靈活。反之,腎精不足,則腎髓、腦髓不足,骨不得髓充養,髓海虛空而出現骨痿或腰腿痛癥候。 腰為腎之府,主腰腳。《諸病源候論》說:"腎主腰腳。"《濟陽綱目》說:"夫腰者腎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轉移闔辟者也。蓋諸經皆貫於腎,而絡於腰合腎,氣一虛腰必痛矣。"《景岳全書》說:"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不足,最宜以培補腎氣為主。"《醫林繩墨》說:"腰痛之症,因於勞損而腎虛者,甚多。"這說明多數腰腿痛疾患與腎的精氣不足有關,故在慢性腰痛或勞損治療中,應注意補腎。必須指出的是,由於肝腎同源,分主筋骨,筋骨相連,故在筋骨損傷中,雖傷損氣血、經絡,必累肝腎。傷筋必動骨,損骨必傷筋。因此,在辨證施治中,多肝腎、氣血同治為宜,只是主次有異而已。在顱腦和脊髓損傷中,也與肝腎密切相關,故在治療時也應從肝腎著手。 唐代,孫思邈應用多種補腎葯治骨傷,認為補腎葯能長骨髓,首先發展了《內經》的理論。藺道人治療骨傷的系列中藥中也廣泛應用補腎葯。後世醫家多尊此法。元代,楊清叟依據《內經》腎主骨的理論,於《外科集驗方》中,論述了骨癰疽的根源是腎虛,提出了"腎實則骨有生氣"的論點。力主補腎陽治療骨病。楊氏這一觀點,不但精闢地指明了腎對骨的生長修復和抗病能力上的滋養關係,而且對後世運用補腎葯治療骨、關節疾病頗有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練太極拳與人體十二經絡關係主要是修心
※林中雨露的文件夾【活用經絡】
※十九、中醫經絡特色講解—膀胱經2
※【經絡穴位】尋找穴道的訣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