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心理學 讀書筆記(這才是心理學)書評
06-15
我是2009年在豆瓣標記「想讀」的,當時這本書還叫《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但一直沒讀,直到今年發現俞軍老師推薦了《這才是心理學》,才買來看,發現已經是第10版了,一本書能到第10版,這已經是一個不用懷疑,看了不會後悔的標誌。
回憶當時沒讀的原因,應該是看到這本書里的主要觀點其實都是常識,特別是對於一個典型的理工科學生來說,但工作了十多年以後,離這些學校里的「科學素養」訓練日漸疏離,看這本書複習一下也好。
我覺得她講得其實不是心理學,而是一種科學思想,只不過將這些思維應用在了評判「這不是心理學、這才是心理學」的領域上。
下面就說部分,我認為值得時刻牢記於心的科學思想,想看全部的還是賣書去吧。
- 實證主義,即可以被「觀察」證實,而不是僅僅存在於假說,如「天圓地方」,但,受限於觀察能力,我們可能出錯,好在科學是樂於被「證偽」的,而不是像「浙大玉泉的毛主席打車雕塑,當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主席會把手放下來」這類的說法無法證偽。
- 公共性,即結果可重複,可以通過、樂於接受同行評審。江湖術士嘗嘗避開科學出版的常規渠道(而這個渠道並不窄),而選擇直接通過媒體公開各種「發現」。他們的常見說辭中還經常表現出被主流科學「打壓、迫害」。
- 可證偽性,某些所謂的心理治療就沒有,比如「有效了就是治療的效果,無效是因為心不誠???」。人類害怕被證偽是為了追求一種安全感,從而提出各種無法被證偽的解釋,而心理學並不追求那類事後能解釋一切,但事先無法做出任何預測的理論,對這種解釋系統的追求是以知識發展的停滯為代價的。
- 「個案研究」和「見證」價值有限(書中更絕對,用了「毫無價值」一詞)。個案的鮮活性能對人們的評判產生巨大的影響,這與科學方法是相悖的,一個有趣的案例:朋友開車送你去機場,起飛前祝你一路平安,但從概率上講,他開車回家死於車禍的概率大於坐飛機的你。如果你想證明某種謬論或者反對某種理論,總能找到個案和見證,所以,個案與見證只能用於闡述觀點,而不能用於證明觀點,即證明的過程需要用科學的方法論。
- 相關不一定有因果,這個老生常談了。這個例子很有意思,私立學校學生成績好於公立學校,是因為教學質量好?還是因為選擇私立學校的家庭本身的特點?再來個例子,美國空氣質量很好的亞利桑那州,呼吸系統疾病導致的死亡率明顯高於平均水平,怎麼解釋?原來是患病者都搬到了這裡,然後死在了這裡。
- 控制組與對照組的試驗方法。很多人難以理解,沒有對照組的情況下,A療法使得癥狀好轉,並不能證明A是有效的。這裡還可以擴展出「雙盲實驗」、「三盲實驗」的概念。我們做產品時,用的AB Test就是這一科學方法的延展。
- 關聯性原則:一個新的科學理論,不僅僅要解釋新的事實,還要兼容舊的事實,即理論解釋效力的範圍被拓寬了。比如愛因斯坦的理論可以兼容牛頓的理論(低速運動下的近似)。所以,要警惕「全新」,「推翻原來所有」。
- 聚合性原則:科學很少躍進,很少通過某個實驗一錘定音。在科學中,證據融合的過程就像投影儀慢慢對焦,起初,屏幕上的模糊影像可能代表任何東西,隨著調整焦距,雖然圖像仍然不能被清楚地識別出來,但許多其他的可能假設會被排除。
- 多因素原則:很少有某一行為只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更多是多因素的,不過單一原因解釋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多省事啊。比如美國政壇對財富兩級分化原因的辯論:到底是:新移民,非熟練工;全球化,崗位外包;工會話語權降低;減稅政策?其實,也許都是原因。
- 個案無法否定概率結論。比如,「隔壁老王16歲就開始一天三包煙,現在80多了還很硬朗」,無法否定「吸煙者更容易死於肺癌」。順手把「某某人」當成一種工具,只是把與自己觀念相悖的事實屏蔽掉,自我欺騙而已。
- 很多科學只能預測群體概率,無法預測個體的具體情況。他做了這個治療以後,多久能好?我們這兒接下來哪天會有地震?我應該選擇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有前途?哪一家共享充電寶的公司會最終勝利?都是無法回答的。
- 賭徒謬誤:把原本無關的事件看成是有聯繫的。我們經常強行解釋一些現象,很多事也許真都是偶然性起到了很大的因素。比如我前幾天發的那篇《權力的距離,BAT的宿命》是典型的反例,很高興有不少同學還是能指出問題所在。但,可悲的是,這樣內容的點擊率反而更高。
最後,一些零散記錄與思考:
- 大眾一提到心理學,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名字很可能是「佛洛依德」,但,他的精神分析並不被主流科學派的心理學家認可,主要原因有「不可證偽」、「過於依賴個案研究」、「不做控制實驗」、「只能解釋,不能預測」……佛洛依德提出了一種很有趣的假設,但並未做真正的檢驗。
- 大眾眼中的星座、屬相、血型、玄學、人生哲理和各種雞湯完全不在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內,因為不滿足「可檢驗」的標準。
- 心理諮詢,我對本書的理解,貌似也處於一個爭議很大的邊緣地帶,當然,「是否屬於科學範疇」和「是否有效」不是一個概念。
- 亞里士多德:受過教育的標誌是可以去思考一種思想,而不是去接受它。
- 認知失調理論,仍然處於科學爭議當中。
- 科學的獨特優勢並不在於它是一種不會犯錯的過程,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消除錯誤的方式,它能不斷消除我們認識中的錯誤。
- 關於家庭排列、NLP、薩提亞等,我認為他們屬於非科學的範疇,但我也依然有興趣帶著心裡的問號去了解一下。
- 本世紀以前,整個醫學史只能說是安慰劑效應的歷史。
- 大腦是貪得無厭的意義製造者,書中把墨跡實驗當做反例。
- 重大災難後的「緊急事件應激」,也是存在爭議的,但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都很少能被理性客觀的談論其有效性。
- 賺錢、減肥和擁有更好的性生活是老百姓永恆的三大主題。
- 為什麼心理學的爭議比其他科學多很多?作者的解釋是,大多數科學成熟於精英控制社會結構的年代,那個時候普通人的意見沒有影響力。而心理學則產生於一個民主的傳媒時代,忽視公眾意見會危及自身。
推薦閱讀:
※風水筆記(三十七)
※《思考快與慢》與用戶體驗
※客廳擺件與風水(雲龍筆記)
※筆記工具思考與功能設計
※讀書筆記,含全文精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