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詠春拳學的見解

筆者是黃淳梁系門生,他有寫博文日誌的習慣,香港雅虎博快要關閉,不轉貼一下就可惜了,雖然筆者有些片面,很多觀點只以一派之言去定論,但有不少獨到見解及比喻,還是值得一看的

(詠春不是一代的人才可以成功)

不認識功夫的人,以為耍一套有勁的套拳,做一些利害的表演,便為之勁,為之有料。

其實如果一個人不斷練套拳,日日練,那有不靚的套拳去展示。要做一下單式的表演,日日練,那會做不出一個利害的表演。

只是按著固定的程序,沒有變數下,只要有一定的時日,不斷練習,不難成功。

但搏擊有無限變數,對手出招的先後,根本不可能預料,你的狀態、表現、反應,對應對手的狀態、表現、反應,你的攻擊、防守、抗打、移動,對應對手的…已經是數不盡的可能,就算你對拳手有充足的了解及具備的數據,世界上也沒有一條數學公式可以計算搏擊的結果。

因為搏擊是一門高深的術數,對比一切藝術(例如:音樂、舞蹈)更難。

詠春不同手法有不同功能,而同一處境,可以有重疊的手法,那麼用甚麼手法才對呢?如果有十個方法都可以處理問題,那麼那一個才是最好的方法呢?識小念頭至八斬刀的師傅全球何止一萬,但真正用得精妙就很少了。而實戰就是將一些次好或有問題的方法去除,清楚界定,甚麼用甚麼手法最好,就集中練習該手法去對應該處境,那麼實戰成功機會就高很多了。

但甚麼攻擊用甚麼手是誰界定呢?當然是師傅去界定,師傅所憑的就是前人經驗加上個人實戰經驗去得出結果,黃淳梁師傅有講手王之稱呼,是實戰出名,他一生四十載,已將詠春技術透徹應用,除實戰的理論外,對每一套拳每一手法有清楚的界定,而每招每式已經過實戰證明,當然我不能說黃系不會有錯的可能,始終今日全球一體化,有機會觀摩及接觸其他門派,比上一個年代多許多,所以黃系的水平如果只停留在以前的水平,該術數在今日,仍然有錯誤率的可能,始終以前詠春很少對合氣、巴柔等摔撻功夫,以至這麼高水平的泰拳…

黃系詠春好比是一套好的防毒軟體,但好的軟體如果不update,都會有漏洞,以致被病毒入浸,詠春是一門好的搏擊術,但第一代門人以實戰update以後,就沒有再打去update,以致很多技法已不能對應今日的搏擊環境,國術衰微並不是單單制度問題,不去更新update卻是主因。

即使葉問宗師、黃淳梁宗師,在他們最精壯的時候,時光倒流到今日,面對咁強的泰拳、咁利強的巴柔,都一樣會輸,這幾十年的進步實在太大,詠春好比一種強的抗生素,在以前確是打敗很多強的病毒,但病毒會進步,會產生抗藥性,要研發新的抗生素才能對付,你用七十年的盤尼西林怎對付今日的豬流感呢?以往詠春怎「威水」,是以往的事,人家已經早早有抗藥性,怎樣快速借角度偷膊反擊已破許多所謂無敵日字沖拳,如果你不了解該病毒的抗藥性,你怎破解去研發新葯呢?不去打又怎了解呢!

我這樣說不是要改套拳、改甚麼,而是透過參與賽事,吸取經驗,在現有基礎下,怎樣去用得更精準,詠春是好的搏擊術數,詠春拳學更是update版的實戰搏擊術數,但不要就此就滿足,武術的追尋是永無止境的…

【詠春有走手,怎麼用?】

詠春有所謂「走手」,意思就是在盤手中,透過圈手改變內外門位置,達到攻防的目的。又或者同門師兄弟大家黐手練習,亦可透過走手,立刻轉手練習,十分方便。因應單手或雙手同走,而有「單走手」、「雙走手」。

由於內外門位置突然改變,在黐手中令對手適應不了,往往露出破綻,一舉成功。

但是實戰黐手,沒有這麼多花巧的手法,如果真的要走手,必須有以下條件:

一、一定要有攻擊殺著。

二、貼著對手橋手走。

三、對手橫力。

四、技術比對方高。

否則不斷走手,亦不斷自露出破綻,反被對手進攻,因為盤手中,只要其中一方手法不做足,已有位給人入,何況本來管得好好地的手,突然走,即使走得好的走手是貼著對手橋手,也防守不了,伏手不伏就管不了內門手,攤手不攤就管不了外門手。

實戰黐手,只有在對方力流錯誤,不是直力,而是橫力,才可以走手攻擊,稱之謂「漏手」,因為當對方的力流不是直力,而是橫力,即使甩手,對方亦不成為威脅,所以才可以放心走手攻擊。

記著詠春黐手,不是為了黐而黐,是為了打,所以黐手不是遊戲,而是搏擊訓練。

〖詠春拳對付移動目標〖

早前講過用尋橋步及標指步去追擊目標,這次講的是手法。

在套拳中,小念頭是入門的基礎階段,概念是「朝型」,幻想對手在自己正前方的應用。尋橋是進階課程,概念是「追型」,幻想對手移動目標的應用。所以這裡所講的是進階課程。

學過尋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追型拳,與小念頭的連環拳不同,小念頭的日字沖拳是同目標同位置,而追型拳是不同目標位置,如果學完尋橋,都是朝了型才出招,那麼只會返回小念頭的水平,變了「白鶴派」(白學派),一定是手法在前,身法在後,黃淳梁師傅已提醒門人,為何詠春不學拳擊搖動身體及頭部,就是因為手一定比身快,如果我們今日要追型,要朝了型才追,又怎會追到呢?(幻想就可以,實戰不可能)

假設前問後護樁頭,左手為問手,右手為護手,如果敵手由你的正前方攻來,或你要正前方攻向敵手,是「朝型」,冇問題,一般門人都可以做到。但當敵人急向你的左方移動,詠春門人都會懂得「朝型」向著敵人,再作部署,如果小念頭水平,可以接受,尋橋水平不能接受。

如果面對泰拳拳手,一早死了,對手一側步,右勾拳已到,就算朝型問手到,勉強只能消極防守。其實人的視點有180度,所以除了正前方,左右有90度的視點,當對方向左右方移動,你一定可以知道,實戰搏擊,所有動作都是有意式有動機,對方一移動一定是偷位進攻,而且一定是同步進行,所以必須在對方一動,問手即出向敵,一步到位(一個步驟),一是化拳掌攻擊,一是化手法防守,至第二擊才會朝型。

時間及空間是敵我雙方共有的,問題是你怎樣運用。而且對方是先法制人,你是後法先至,你的動作一定是慢過對方動作(因要加上你的反應時間),朝了型才做野,是不可能,「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對方一動,問手便不必考慮化拳攻擊,生死大戰,就不是講同情心的問題。

可能又會有人問,如果對方動作是冇意式又如何?其實都不要緊,對方半渡擊之,正合乎兵法,勝率極高。

但有一點要小心,尋橋追擊手不一定是前方的問手,要看情況而決定。假設左前問右後護的樁頭,敵方向你左邊移動,左問手要追擊,但若果是向你右邊移動,右護手要追擊,可能你會問:左問手是最接近敵人,為何不用?因為追擊手會比朝型更快才能起作用,所以左問手伸盡但朝型未跟足,距離上是打不到人的,以左手去擊右邊走的敵人是行不通的,必須由右護手去做追擊手。

〖詠春正身樁頭只屬入門版本〗

電影<葉問2>一片,令我們印象深刻,而這種前問後護進退馬的方式就是實戰樁頭的其中一種方式,有許多詠春門人公認的前問後護的正身二字拑羊馬,只屬入門版。

正身二字拑羊馬,要守四門,每一門可能性是25%。

但我們還要考慮前後區域。

於是得出結論,要守擋八個區域,包括:

1. 高外側前擋

2. 高外側後擋

3. 高內側前擋

4. 高內側後擋

5. 低外側前擋

6. 低外側後擋

7. 低內側前擋

8. 低內側後擋

每一門可能性12.5%,兩隻橋手守八區,是不容易的,而且我們的選擇越多,反應時間便越慢,成功率便越少,戰敗機會越大。

(黃淳梁師傅示範側身馬前問後護樁頭)

實戰詠春樁頭只有兩種,一是側身馬前問後護,二是進退馬前問後護,其特點都是一樣,同樣是單重心,而守四門方面,是將其中兩門收窄至接近一橋手闊度,而將另外兩門拉闊至差不多八成,意思就是引對手必須由闊的兩門進入,令對手意向全在掌握,即使對手偏向窄門入,亦因為門只有橋手闊度,卻已被問手全占,對方強攻,亦全無優勢,既然優勢在彼,戰勝機會自然大增。

其實這種方式在某些格鬥比賽都有出現,例如跆拳道比賽,有些拳手會將橋手下垂,引對方出手,但已經設下陷阱,待對方一出招,奇兵盡出,立分高下。

當然即使有作戰的戰略,合適的樁頭,亦不代表一定贏,只不過能夠限制可能性,迫使對手按自己定下的劇本進行,可以提高戰勝的機率

【實戰詠春,招式越少越好,越實用可靠】

一般人都以為識得越多越好,有多幾張文憑、多幾個學位,找工作都會易點,升職都會易點…但功夫卻不一樣。

學位、文憑…考了就是自己,功夫要不斷維持才能。所以你招式越來越多,要維持得好就越來越難,在緊急時應用亦會難於第一時間使用。

所以在同一處境,最好選擇一個自己最好的方法或招式,不斷操練,要練至100%,在實練才可以應用。

舉一個例子,足球員每一個都認識各種技術,但最終會用自己最好的方法,發揮自己最好,甚至最好的位置去打…才能發揮所長。碧咸都系七旋斬及射罰球利害,不會是全能,其他球員亦一樣。

詠春都是一樣,「面疾手」便用「破面疾手」破,只練一式,練至100%滴水不漏才算成功。一個處境有許多方法去解決,實戰有無限的可能,人始終是有限的受造之物,要在有限制的環境下發揮,亦要將方法限制化,縮小其他可能性才能成功。

側身膀手的後護手,豈不需要管著條軸,跟著人的重心去走,管死一邊兩門,令對方一定由空的一邊攻來,若護手如小念頭在人正身的心臟位,永遠好過無,但就要管足四門,不合實戰,再者已不是正身馬,而是側身馬,人的軸心已改變,但手法不變,任你學了尋橋也無用,技術水平仍是小念頭。(永遠不打,就永遠不能驗證)

就好像泰拳一樣,拳腳肘膝已經縱橫天下,沒有多餘的,出色的拳手,更有一招絕技。而傳統武術,套路極多,其實不過將拳腳重新組合,表面上好像越多套路,就越能適應變化莫測的格鬥處境。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格鬥世界有無限的可能,而你的第一個反應,永遠是你最熟悉及熟練的動作及招式,所以任你練百萬個可能都是沒意義的,反而選擇越多,反應越慢。

詠春手法有的具有同樣的功能,有的有獨特功能,最大問題是同樣功能,那個手才是最好呢?除了考慮招式外,個人發揮及技術水平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人家施以面疾手攻,你不用破面疾手破是絕對可以的,只要你技術夠就能,如果用外門拍手沖拳,突擊性更好,但你必須比對手技術好一點才能。我選個老婆最好,不代表你都認為最好,所以我常常強調一切的手法都只是建議,你才是詠春的主人,招式是死,人是生,你要靈活運用,才能致勝。

詠春好比一優良的布匹,主要看你怎樣做一件合自己的衣服,如果技術差,就好比手功差,怎會做得靚呢?基礎手都做唔好,更何談搏擊呢?

【實戰格鬥決定勝負的0.02秒】

(黏手訓練是建立後天反射神經,加快反應時間)

人的反應時間介乎0.2-1秒之間,學過車的人都會知道,要有2秒距離,原因就是人在接收反應,由感覺神經傳入大腦,再由大腦作出反應命令運動神經,時間約需1秒,而控制車輛的動作又需1秒,所以便需2秒時間。

由於搏擊與駕駛不同,不必考慮所控制的車輛,所以反應時間就是0.2-1秒的時間。不過老實說如果真的用一秒作反應,在搏擊中,一定只有死亡。因為職業拳手的反應時間是0.16秒(資料來自泰拳職業拳手的研究),而業餘拳手約是0.18秒,勝敗就是相差的0.02秒,時間雖少,卻是勝敗的關鍵。無論多個國家的頂尖拳手,均想挑戰泰拳職業拳手,不過大部分都冇工而回,主要原因是反應慢。(如果不從個別武術分析)

而詠春的黏手訓練是希望建立後天反射神經,打破這個時間定律,如果有甲的刺激,就可以不經思想、思考而有對應甲的反應,就好像有人用針刺你,你便很快便「縮」開,不小心碰到非常熱的東西,你便很快「彈」開一樣。一個經過嚴格詠春訓練的,對任何拳法,任何方位,任何力度的進攻,都能不需思考,便作出最佳的手法去還擊,所以如果在黏的層面上,詠春是有絕對優勢,如果合氣道拳手能固對手手腕便有八成的勝券,柔道破對重心便有八成的勝,那麼詠春一進入黏手狀態便有九成勝券了。

但是黏手不需反應時間是不可能的,一則黏手的訓練是後天反射神經,並不是先天反射神經,不是神造人已經存在,而是後天訓練出來,所以就算訓練到幾敏銳,都是後天,不是先天,先天反射神經可以不經腦部,由脊髓作出反應,後天反應,訓練至不需思考,亦不過是小腦的記憶反應,所以時間上有差距,反應再強亦不會超過職業拳手的反應。

假設一名詠春拳手可以將黏手反應訓練至0.16秒的反應時間,但開身式的反應是業餘級的0.18秒,面對訓練有數的職業泰拳拳手(0.16秒),始終仍難挑戰!不境是職業與業餘的分別吧!

詠春攻擊技術:滲透勁與衝擊勁(攻擊之法)

在我們那個年代,是很受李小龍的功夫熱影響,即使是動畫,亦有李小龍的影子,當時所看的原哲夫的「北斗之拳」,北斗百烈拳不就是詠春的連環日字沖拳抄出來嗎?而故事當中有北斗及南斗兩個拳術,北斗拳法是善長內部爆破,南斗拳法善長外體破裂,雖然這不過是故事,但正好反映拳法的兩種攻擊技法,一種是滲透勁、一種是衝擊勁。(可能其他門派有其他名稱,不要緊的)

滲透勁是力量滲透內體造成內部傷害(不會將對手擊開),衝擊勁是力量直接造成外體損傷(將對手擊開)。一是傷之在內,一是傷之在外。

大部分的外家拳術(洪拳、蔡李佛),都是以衝擊勁為主,力量剛猛,由外在鍛鍊筋骨皮的作法開始。而內家拳術(太極、詠春、形意、八卦等),講究的是一氣貫串,技巧性較強,練習者往往要很長的修練時間才能領悟及發揮,鬆柔要求特別高,由內練到外,先從呼吸、站樁等較為意念的方式開始。(像詠春的初級拳套小念頭)

詠春在徒手實戰中,以滲透勁為主,但亦要按實戰而隨機應變(這亦是黃淳梁詠春的特色)。一九六九年底,英文星報編輯帶來世界重量級職業拳手基高與黃淳梁對戰,對方是白俄羅斯人,世界排名第五,身高六尺四吋,體重約二百五十磅,雙方體型相差懸殊,對方更有身高、手長、抗打力強、拳重及豐富的擂台搏擊經驗的絕對優勢,黃師傅改變打法,並不執著用詠春打法發拳,因為力度放鬆去彈出,雖可減輕反作用力,使拳打得較快而打的焦點較小和力度較集中,但估計打在對方身上並非數下便可奏功,為了保持空間連續發拳,改為將拳使硬,加大反作用力,擊中後可急速後退,以保持有利距離。

但在大小懸殊下,黃師傅已打中基高多拳,但對方若無其事,黃師傅根據當時情況,對方身型太高,若打面部,自己面部也大開,只有專攻胸部,維持詠春的要害理念,集中攻擊同一目標,果然對手突然叫停,心臟受不了連環重拳,最終快速取勝久經職業訓練的拳手。

上述放鬆打出的日字沖拳,拳速較快、力量集中、反作用力少,力滲於內者,就是滲透勁。而將拳使硬,增大反作用力,力滲於外者,就是衝擊勁。這場決戰,兩種力交替使用,利用衝擊勁來擊開對手,或借反作用力,急速後退,避開對手反擊,利用滲透勁,使對手內部受損,因而取勝。

詠春攻擊技術:九節勁(關節用力之法)

有人稱九節骨發力是包括:腕、肘、膞、腰、髖、馬…跟著又謂:計埋手指三個關節,合共九個關節,腰是指脊髓整條骨當一個關節計…所以謂之九節勁。

首先,什麼是關節?關節是骨與骨的接駁位置,為一組既穩固又能夠活動的架構,透過肌肉槓桿原理而產生動力。

所以整條脊髓不算是關節,骨與骨的接駁位才算。手指的三個關節,確是骨與骨的接駁位,但如果硬要計埋手指伸展時的三個關節,豈不是一定要標指才用到九節勁?

九節骨發力是指人體由下至上共有九個大關節:腳、膝、胯、腰、背、肩、肘、腕、指,當中亦包括了關節和關節之間的筋骨及肌肉,故上下相隨必須意識將九個關節連在一起,節節貫串,力由地起、其根在腳、發之於腿、塌胯松腰、氣貼背部、沉肩墜肘、坐腕形指,方為真正的九節勁。

【實戰徒手搏擊,詠春要在近距離決定勝敗】

在網誌:限制文章:黃淳梁詠春拳學(四)中,提到雙黐手的特點:「雙黐手可以成為踢、打、摔、帶四擊之間最快接軌和轉換的編組地帶,因此,雙黐成了近體戰一向存在的空白。」

這裡說明黐手的重要性,其實其他門派亦有黐,只不過名稱不同,用法有異,太極稱「推手」,亦有的稱之為「靠」。可見在武術界的重要性。

搏擊距離可分為四:遠距離、中距離、近距離、零距離。

踢管遠距離、拳管中距離、黐手管近距離、摔撻管零距離。

講一講詠春怎管這四距離:

遠距離:好的詠春腳是用最短的距離發動,沒有刻意屈曲膝關節發力,是借地下發力,威力極大,可以達到「一擊必倒」的效果,但是由於發力距離短,攻擊有效距離短,要短距發力,但又不可刻意屈曲膝關節發力,所以練難、用亦難,中更難。

由於真正具威脅只有吋短的距離,要掌握攻擊時機,還要踢得很准才有用,所以不少詠春退而求其次,刻意屈曲膝關節,讓初學者較易掌握,當然這樣做,就不是正宗詠春腳,由借地力變為借身力,但易練、易用、亦易中。

中距離:詠春的拳是以密度取締力量,不是說沒有力量,但由於要近距離發力,拳沒有充足距離加速,所以同樣時間修練時計算,詠春的寸勁拳是無法與外家、以至泰拳、拳擊比較的。

不過你要知道,拳的威力,不是用先進儀器量度下去決定,在實戰環境,打中才計。打不中的拳,一千磅都無用,詠春的連環日字沖拳,就是用別人一拳的時間一個機會,變成兩個機會,一拳打失,另一拳立刻補上。

連環的威力有幾強,讀下歷史你就會知道,拿破崙發現士兵上彈需時,發射之後,就會有空隙被人攻擊,於是命令前排士兵發炮後,立刻跪下上彈,由後排補上發射,故能征服歐洲。

單炮威力的問題,希特拉希望用列車炮征服世界,但並不成功,因為移動困難、準確度有限、亦易成被攻擊目標…。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強火力的戰艦,德國的俾斯麥號,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強火力的戰艦,日本的大和號,均未能改寫德、日兩國戰敗的命運。

(日本皇軍最後的希望「大和號」,於1945年3月19日被美軍戰機圍攻,最終沉沒。巨炮主義時代亦告終結。)

一個人就算抗打力很強,但如果短時間在同一處受連環攻擊,也是受不了。好像黃公大戰二百幾磅拳手,世界排名第五,亦是連環重擊其心臟,最終對方感到不適認輸。

近距離:黐手是我方橋手與敵手橋手的第一個接觸,從防守而言,是守著尾門,好像足球的籠門,只要守得住,只會和,不會輸。從進攻而言,黐手是踢、打、摔、帶的最快轉換地區,如果對手沒有經過黐手訓練,一旦進入這區域,贏面是極細。

零距離:傳統詠春一向最弱的區域,是以詠春一直難以派出拳手與巴柔一較高下。至師公黃淳梁,一反傳統,發展出「抗摔」、「破摔」的技術,並不執著詠春傳統馬步,至家師已應用在散打擂台,對摔技聞名的善仆營拳手,毫不手軟,即使被摔亦使對手一同失重心、一同倒地,讓對手浪費體力,最後以攻擊技破之。

分析在不同距離的攻擊,詠春腳是搏擊的「狙擊手」,出擊不多但要精準的「一擊必倒」,對比泰拳腳法,每擊必倒、下下攞命,未見優勢。詠春連環日字沖拳是搏擊的「機關槍」,發揮連環攻擊的優勢,但面對重拳或蔡李佛的連環掛哨,詠春亦不敢掉以輕心。至於「抗摔」是不被對方摔倒,是較消極的防守,即使是做到一同倒地,我方亦無優勢,只不過散打賽例使對方不得分亦消耗對方體力,如果在「終極格鬥」或實戰搏擊,就會進入「地戰」,巴柔以最強的打法對詠春,只會將詠春陷在苦戰,而要避免進入這個「死地」,必要「破摔」,有「以打破摔」及「以摔破摔」,詠春用「以打破摔」較佳。

所以,詠春只有在「近距離」是有絕對優勢,要在這個戰場決定勝敗。


推薦閱讀:

大六壬實戰精選案例(2)
田秋信老師新華社太極拳實戰技擊講座 答拳友問
民間子平八字實戰命例---高銘
大成拳實戰技擊擒拿法和抖放法
奇門實戰:美女懷孕了

TAG:詠春 | 實戰 | 詠春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