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孝道的教育

  現在孩子們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現在做小皇帝,可能都不太滿意。基本上六個人捧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六個人捧著一個小寶貝,所以他就是家裡的太上皇,要啥得給啥。  有時候偶然的出去走一走,經常看到有很小的小孩,也就是一歲多不到兩歲,那就跟大人耍,擱地下拖著,連哭帶鬧帶打滾的,就要某一個東西,你不給我買,我就是得鬧。  沒辦法,那些爸爸媽媽就說:好好好,買買買!趕快去給買,遞到手裡,眼淚一擦站起來啥事沒有。都是這麼慣著這孩子,將來可是個問題。

  一個母親六十多歲,得了癌症,卧床已經好幾年了,家裡的那點積蓄都花光了,沒辦法找親朋好友去借。誰去借?老爺子出去借。老太太有病了,老爺子出去借,兒子是不幹這個事的,不管他媽媽的死活。

  所以爸爸就出去管親朋好友借了一點錢拿回來,準備用這個錢過兩天去醫院給老伴治病。這個時候兒子回來了,問他爸爸,你借錢了嗎?他爸爸說借著了。給我。他爸爸說,這個錢是給你媽媽看病的,我不能給你。兒子立刻就火冒三丈,把他爸爸打得滿身傷,還斷了三根肋骨。  就這樣的一個兒子,他將來會受什麼樣的報應?這個兒子被抓進去拘留了。媽媽是癌症卧床不起,爸爸又被他打成重傷,他又被抓進了拘留所,爸爸媽媽是什麼心情?爸爸對著電視機的鏡頭說了一句話,不知道這個兒子聽了有什麼感受,爸爸說,求求公安機關把我兒子放出來,有狠心的兒子,沒有狠心的父母。  老人說得滿臉是淚,不知道他兒子能不能看到這個鏡頭。把老爸爸打成這樣,老爸爸還要求公安機關把他放出來,因為他不忍心讓兒子去蹲拘留所,不知道老爸爸的這個行動能不能感化這個狠心的兒子。  現在有個名詞叫空巢老人。就是兩個老人在家,或者就一個老人,沒有兒女在身邊,身邊沒有人照顧。電視有個公益廣告,過年過節時老人做了一桌飯菜等著兒女回家來吃,然後兒子電話進來了,告訴媽媽我今天回不去了,妳自己吃吧。過了一會姑娘又來電話了,我今天幹什麼幹什麼,也回不去了。最後一個一個電話都進來了,全都是不來了,老人瞅著這一桌飯菜兩眼發獃。  作為兒女的,就不能常回家看看老人,如果這個常做不到,工作忙,可以降低點標準,常不了,能不能抽空回家看看。如果說抽空也抽不出來,也沒有空,能不能打個電話聊幾句,對父母也是一種安慰。  有的說,打電話的工夫也沒有,那真是無話可說了。將來到你老的那一天,肯定你的境況和這是一樣的,一報還一報。你這樣對待你的老人,你的兒女必定這樣對待你,到那天你可能比現在的老人還孤獨、還寂寞。

  「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有老不養,甚至對老父老母做出不敬之事,時有發生。而未成年的小學生、中學生,不憐惜父母,連為生病的母親遞杯水也不情願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實際上,面對不孝的孩子,尤其是面對沒有孝心的未成年人,父母的責任應當追究。父母理當反思:在對孩子的教育課題里,是不是缺了孝道教育這一課?  「百善孝為先」,我們也常常用孔子的話來為孝道之地位舉證:「孝,德之本也。」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在本質上是在培養孩子的德行。  從實踐哲學角度看,有沒有愛父母之心,是檢驗其愛他人之心的真實性的試金石。因為愛自己的父母沒有什麼功利,是發自內心,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他不會愛任何人,愛你也是騙你的。  真正的愛,理性的愛,是出自一種理解,出自一種感同身受的愛。它可以培養人的耐心,培養人細膩的感情。只有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才會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所包含的意義,也才會對父母激起真誠的愛。  沒有孝心的人,不可能是人格健全的人。缺乏孝道教養的家教教育,是不完整、也是危險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能給為父母者安全感的家庭教育,家長們需要謹記!


推薦閱讀:

關於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
1900琴師海計劃(9):大眾鋼琴教師三三
新版校園話題頁,更好地獲取你想知道的信息
給孩子報樂高課程到底有沒有用?
名思老師分享試卷分析講究的四個策略

TAG:教育 | 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