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空襲觸發中東尖峰對決|時事話題
進入十月中旬,俄羅斯在敘利亞持續兩周的空襲觸發巨大軍事漣漪,英國數家報紙11、12日相繼披露,英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空軍飛行員已獲授權,「一旦面臨生命威脅,可以在伊拉克空域與俄羅斯戰機相遇時向其開火」。這一事態意味著敘利亞和伊拉克乃至整個中東,正醞釀著未曾經歷的大國軍事尖峰對決。
針對北約「開火令」,俄羅斯國防部緊急召見英國武官討說法,俄羅斯駐英大使還憤怒地指責倫敦挑撥是非,稱俄英戰機分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上空行動,彼此缺乏交集,針對俄戰機的「防守反擊」令毫無道理。據報道,目前在敘利亞作戰的俄羅斯戰機多達34架,包括蘇34、蘇-24M和蘇25SM等機型,出動頻率從每天20至25架次翻番為64至67架次。此外,俄軍還動用可以干擾300公里高空間諜衛星的「卡拉蘇哈」-4地面電子戰系統。敘伊戰區早已是美國各種戰機以及法國「幻影」和英國「旋風」等空中利器穿梭的熱戰場。
世界軍事頂尖對手從未在中東如此短兵相接。自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起,蘇聯和美國至少兩次進入全球警戒,劍拔弩張,彼此威脅;中東也一直是蘇美先進武器的大賣場和試驗場。然而,從地面坦克、裝甲車、大炮和導彈對攻到空中各式戰機廝殺,兩強間的大比武從來都經由代理人阿拉伯和以色列軍隊進行。今天則明顯不同,雙方軍人直接上陣操縱,進而為中東呈現沒有先例的高水平和高風險軍事對峙。
俄羅斯兩周來的猛烈空襲不僅引發北約的緊張和預警,而且刺激美國加快武裝敘利亞反對派力量。美國11日向敘利亞北部反政府武裝投放50噸輕武器,以遏制政府軍反攻並彌補俄軍空襲造成的損失。俄羅斯加大對中東軍事介入並不止於空襲和為巴沙爾政府輸血補鈣,而是與對抗美歐和阿拉伯產油國的什葉派力量加強聯手。據報道,俄羅斯已與伊拉克、敘利亞在巴格達組建聯合反恐中心,被視為俄外長表態願意參與伊拉克反恐戰爭後的第一個實際行動。這標誌著中東合縱連橫格局更加涇渭分明,也顯示美國已逐步失去對伊拉克的控制和影響力,換言之,顛覆薩達姆政權,客觀上給伊朗和俄羅斯勢力擴大做了嫁衣。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可謂高招妙棋,其得益於敘利亞精準情報配合的高密度高效率空襲令人耳目一新,反襯出美國及其夥伴的散漫、低效和無能,使其持續一年並由40多國參與的反恐行動相形見絀。不僅如此,俄羅斯還取得輿論戰上風,以主動求合作的姿態公開讓美國難堪。普京甚至抨擊奧巴馬等西方領導人「一腦子漿糊」,既拒絕向俄提供可以襲擊的黑色清單,又無法開列不希望俄軍空襲的白色清單,缺乏反恐合作誠意。這種消極和被動,只能放任俄羅斯對敘利亞政府的敵對勢力,不管是反政府軍還是恐怖組織,一律放量痛宰。美國拒絕俄羅斯派團討論合作反恐的最新表態,進一步使自己陷入輿論與道義被動。
儘管尖峰對決態勢呈現,但大可不必擔心兩強直接開戰。俄羅斯核心訴求直截了當,即確保巴沙爾政權並迫使反對派談判,實現危機的政治解決。美國戰略重點已偏離中東,也不願被其拽回泥潭,因此,儘管雙方對峙烈度之高聞所未聞,但不至於直接大打出手,更別說再現冷戰時期的全球警戒。當然,無論「伊斯蘭國」武裝跨境割地建國立都,還是兩大軍事力量空中襲擊,敘利亞和伊拉克早已合併為一個戰場,狹小空域同時出現來自對立面的高速戰機和導彈,畢竟迂迴和避讓空間有限,增加了擦槍走火的概率。
俄羅斯近期不排除將戰場擴大到伊拉克境內,以擴大軍事和政治優勢,幫助盟友收復失地擴充實力,但是,維持當前投入水平和轟炸密度,每月將多開銷一億美元,這對經濟困難、收入銳減且因烏克蘭危機出現軍費赤字的俄羅斯而言,同樣不可持續。也許峰值期僅能維持數月,但俄羅斯不允許巴沙爾政權垮台的底線已一清二楚。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中東反恐美麗的幌子下,俄羅斯和美國都不會主動撤離戰場,把主動權讓給對方;也不甘心代理人一敗塗地;而彼此施展腿腳又難免碰撞,出路還在於攜手合作,划出彼此勢力範圍和活動半徑,保持大致平衡而相安無事。這種妥協前景,也許能為地面力量對比營造出某種均勢,進而推動敘利亞危機由戰場走向談判桌。誠如是,那將是敘利亞和平的一線曙光。
推薦閱讀:
※特朗普中東之行的前因後果
※微看台丨普京中東再出手,美俄「軍事競賽」進入白熱化!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得更微妙了
※【占豪】中東之局已劍拔弩張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