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影火爆:中國離好萊塢還有多遠?
?
摘要 新華網思客 工業化模式製造出來的商業電影,往往並不會打上導演或製片人的深刻印記,卻能夠以速食消費品的方式,批量地迎合著大眾的口味。這些貼近普通中產口味的作品,比那些精雕細琢的藝術電影更能激起共鳴。作者/吳向宏
這個夏天,中國商業電影出乎意料地進入了一個「叫好又叫座」的時代,以《大聖歸來》、《煎餅俠》和《捉妖記》為代表,商業電影不但呼嘯地掠走上億票房,而且從專業影評者到業餘文青那裡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大聖歸來》,這部起初在其他商業大片擠壓下排片和票房都並不理想的電影,通過廣大「自來水」(自發組織起來替人當「水軍」的志願者)口碑營銷,後來居上,一時儼然成為了國產動畫片自我救贖的樣板。
這幾部電影屬於不同類別,有動畫片,有魔幻片,也有喜劇片。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從編劇到製作都採納了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成熟套路。我不是專業人士,不過常年觀看好萊塢商業電影,也總結出幾條規律,歸納一下就是:正能量的主題+經典的戲劇化情節+新潮的觀念+精緻幽默的台詞+演員到位的演繹+有視覺衝擊力的場景。以上六點,如果能做到三或四點,片子大致就不會差到哪裡去。如果能做到五點,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就差不多有了保障。好萊塢商業電影中的大部分,差不多就是遵循這種套路和模式,以幾乎工業化的方式,分工協作,批量生產出來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電影都打上了濃重的「導演」烙印,從所謂第五代的張藝謀、陳凱歌到賀歲片時代的馮小剛,以及後來的賈樟柯以及新晉的韓寒和郭敬明等。很多時候,導演還兼職為製片人,使得影片的個人化色彩更為鮮明。當然,個性電影也不是中國的首創。好萊塢一直就有以導演(甚至演員)為核心的個性化作品,可謂源遠流長。不過,即使在好萊塢,個性化作品也是冒著一定的風險。它們既可能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也常常因為導演個性的過分張揚而不為市場所接受,甚至不知所云。幾乎每個知名大導演都有失敗之作。而今年夏天,陳凱歌的《道士下山》和郭敬明的《小時代4》(在輝煌了三部之後)也不幸陷入了這個誤區。
而《大聖歸來》等幾部電影的製作團隊,卻開始有了分工協作的工業化生產模式的雛形。這種工業化模式製造出來的商業電影,往往並不會打上導演或製片人的深刻印記,卻能夠以速食消費品的方式,批量地迎合著大眾的口味。它們往往有趣、精緻、娛樂和充滿正能量,特別適合城市白領和中產階層的日常娛樂。有些藝術素養特別高的朋友,對此可能不屑一顧。看了《大聖歸來》就撇撇嘴說「也不過如此」。但是這些貼近普通中產口味的作品,卻比那些精雕細琢的藝術電影更能激起共鳴。在朋友圈、豆瓣上成千上萬點贊轉發的那些「自來水」們,大部分正屬於此類。
但工業化生產的商業電影,對於中國電影事業的最大意義,還是它能夠最大限度激發起資本的參與慾望。個性化的電影作品,其導演往往有相對固定的資助方,如張偉平(很長一段時期)之於張藝謀,這就讓電影市場容易被少數資本壟斷,外部資金難以有進入的機會。資本來源的單一化,不利於多樣化、多門類作品的湧現。工業化生產的商業電影則不同。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揣著支票簿,殺入電影產業,只要在每個環節都找到合適的人選,拼湊一支團隊,也就能完成一部不錯的作品。中國電影產業界的投資活動,因此而變得空前旺盛。用我的一位製片人朋友的話說:現在只要有好的本子,根本不愁拉不到投資。
這是讓中國電影產業接近好萊塢的節奏嗎?當然更加接近了。不過,離好萊塢的規模化工業的成熟程度,還是有相當距離。比如說,《大聖歸來》和《捉妖記》這兩部片子,都經過了漫長的籌備和拍攝過程,長達數年之久。這主要就是因為整個製作流程的相關環節還不夠標準化,各個部門的交易和談判的磨合過程比較艱難,拍攝製作的歷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規範行為。尤其在其中一些環節,能夠保障完成質量的團隊並不太多。因此,如果大量外部資金流入,在短時期內,有可能出現各種跟風、模仿的粗製濫造現象。明年夏天,也許我們就會看到諸如《大仙歸來》、《捉鬼記》之類拙劣的偽工業化製品充斥市場。當然,資本自由競爭的陣痛,最終必然會促進整個產業的成熟。我想,只要大環境不變,中國電影工業就會繼續向規模化、標準化的方向不斷進步。這是令人欣喜的歷史趨勢。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73)
※星巴克中國CMO Emily:「O2O」已過時 ,「OO」並舉才是王道
※中國曆朝年號干支紀年對照表-戰國
※中國女人為什麼喜歡讓男人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