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衣冠禽獸」——明代文、武官員服飾
衣冠禽獸是一個含有貶義的成語,出自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
衣冠禽獸一詞,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衣冠禽獸原指的是當官的,它是褒義詞,後來怎麼成為貶義詞了呢?因為明代中晚期某些當官的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為非作歹,自然就成為貶義詞了。
「衣冠」的本意,代指公共權力。人類社會往往就是「衣冠社會」,有光腳兒的,也有穿鞋的;有騎馬的,也有騎驢的。衣服穿戴始終法度森嚴,極有尺寸,就像梨園那句行話:「不怕穿破,就怕穿錯。」特殊階層,非常重視「衣冠」標誌。
▲明《出警入蹕圖》局部明代文官像
明代服制規定:
文官一品緋袍,綉仙鶴;二品緋袍,綉錦雞;三品緋袍,綉孔雀;四品緋袍,綉雲雁;五品青袍,綉白鷳;六品青袍,綉鷺鷥;七品青袍,綉鸂勒;八品綠袍,綉黃鸝;九品綠袍,綉鵪鶉。
武將一品、二品緋袍,繪獅子;三品緋袍,繪老虎;四品緋袍,繪豹子;五品青袍,繪熊;六品、七品青袍,繪彪;八品綠袍,繪犀牛;九品綠袍,繪海馬。因此,人們稱文武官員為「衣冠禽獸」,這就是「衣冠禽獸」一詞的來源。
當時,「衣冠禽獸」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讚美詞,只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官場腐敗,「衣冠禽獸」才演變成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貶義詞。
明代官服上的禽獸被綉在兩塊正方形的名叫「補子」的織錦上。使用時將它縫在官員的服裝上,前後各一塊,所以官員的服裝也叫「補服」。
「補子」是明代官服上新出現的等級標誌,可以說是一個少有的天才創意,所以,「補子」被明代以後60年的官場所沿用,成為封建等級制度最突出的代表。
▲明代文官像
明代官員服飾除了別具匠心的「補服」外,還有幾種作為特殊恩賞的服裝也是別具一格的,如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這三種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不屬品官服制之內,是明朝內使蒙恩特賞的賜服。
蟒服中的「蟒」與龍很相似,但是為了區別皇帝和其親屬服裝上的五爪龍紋,就稱之為「蟒龍」。因為蟒服和皇帝的龍袍很像,所以是絕對不可以隨便穿著的,只有重臣權貴蒙賜才可以穿用。
相比蟒、蟒補、過肩蟒、過肩雲蟒、百花蟒等,鬥牛服和飛魚服就寬鬆多了,一品、二品官都可以穿。鬥牛服中鬥牛的身體與龍也很相似,既有鱗也有爪,就是頭部的角向下彎曲,和龍有所不同。而飛魚則是根據《山海經》中的鰩魚形象想像而成的,它有蛇的頭部,魚的身子,左右各有一個翅膀。可是到了後來便混亂起來,百官甚至宦官都有穿著飛魚服和鬥牛服的,甚至許多人在繪製這種圖案的時候,還有意無意地向蟒袍靠近,嘉靖帝於是下令百官不許擅自使用蟒衣、飛魚和鬥牛服以免發生僭越的事情。
鑒於當時服制出現混亂現象,嘉靖七年時便參照古時玄端服的制度制定了「忠靖」烏紗帽,故用忠靖之名,勉勵百官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要忠君愛國,不能有貳心。
▲明代烏紗帽(山東博物館藏)
(原文來源:今日頭條 )
推薦閱讀:
※[i·寧德] 炎炎夏日,蕉城的納涼聖地
※日本果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社會嗎?
※對人類影響最大,智商最高的人是誰?
※人生有哪三種學問?
※用味蕾去感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