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 陳道明,「前半生」的直男邏輯令人齒冷

時下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人氣飆升,不但收視率登上各省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率的冠軍寶座,豆瓣評分也達到7.3分,與之前熱播的《歡樂頌1》基本持平。加之最近各路推廣軟文劇評遍地開花,這部自詡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都市倫理愛情劇大有叫好又叫座的趨勢。

不過但凡是亦舒的忠實讀者,無不感到氣餒。馬伊琍演繹的羅子君和原著中的女主存在本質差異,既失了一半骨血里天然的驕傲,又多了不少惹人生厭的戾氣,這樣的中產階級太太在當下大陸一線城市隨處可遇,卻決不能被冠以「亦舒女郎」的名頭。

把原著與電視劇放在一處來回對比的梗我嫌老了,但為「亦舒女郎」自白的衝動尚在。其實原著最大的看點從來不是子君失婚的經歷,而是蓬勃在一位中產階級太太血液中的自我認同與堅定自持。亦舒的筆鋒時時處處醞釀著一種情緒,這種情緒高度自我,讓讀者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女主的心緒之上。對於孩子、丈夫、情敵的描繪雖然生動,但無不是為了塑造女主的精神世界。我鍾愛原著里那個靈魂冷峻的獨立女性,她的存在不依附原生家庭(原著並未提及子君的原生家庭),也沒有被負心的丈夫與可憐巴巴的小孩困住,自我意識從沒死去,只是在優渥安逸的生活中淺淺睡著。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按照自己的路數,為原著增補了兩位關鍵男性角色,一是靳東飾演的男主角,即唐晶的男友賀涵,二是陳道明飾演的日料店老闆老卓。這兩個男人在經典的低開高走的情感倫理劇中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賀涵代表的男性角色像救世主般對剛剛失婚幾度失業的子君百般照護,對其他人的心理變化洞若觀火;而老卓就像被《深夜食堂》里的老闆附身,被推到台前說著直抒中心思想的台詞。

該劇從出品人到監製都是男人,這就不難理解貫徹在故事主線中的直男邏輯。表面上看劇中的主角是高自尊低情商的羅子君,但實際上真正掌控全局的卻是靳東飾演的男一號,不知道這與靳東的出品人身份是否有關。這個人物的設定在成就了收視率的同時,也造成了劇本改編的嚴重失格,頗有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味。

在原著里,子君因為女兒的引見遇到了自己新的感情歸宿,而這位代替前夫走進女主感情的男人在整部小說中至多算是第五號人物。既然旨在警醒女性不該過度依賴男性依賴家庭,那麼就不該將男人與感情放在生命中絕對重要的位置之上,像劇里的子君那樣「剛出蘿蔔地,又進鹹菜缸」,才脫離了不幸的婚姻不忠的丈夫,就又把未來託付給了自己閨蜜的男朋友。彷彿沒有男人就難以為繼,失去這個男人就急於抓住下一個男人,這種戲碼強加上女權覺醒的標籤,這是非女權主義者對女性獨立的牽強附會。

該劇還有個謎一樣的問題,就是國民男神陳道明到底因為什麼原因接演老卓這個角色。老卓的出現不僅醬油打得很是勉強,更是打散了劇情的整體感,像是在《我的前半生》里硬生生嫁接了《深夜食堂》,日料店老闆好像都在一夜之間擔當起了心理醫生的兼職,個個機智犀利,句句台詞直戳心窩,彷彿他就是編劇老師在劇情里的代言人。

不論是讓自視甚高的女主愛上對自己肝膽相照的閨蜜的男人,還是讓一個大陸頂級男神穿著其他劇組的服裝跑來友情客串,都讓一部本該圍著女主情感脈絡與生活走向排布的劇本充溢著格格不入的男權色彩。我不理解為什麼思想最成熟最值得仰賴的一定得是個原著里不存在的男人,為什麼提攜點撥過女人的男人就一定要收穫女人的愛與崇拜?如果請來陳道明、靳東參演只是為了博得「大叔控」們的青睞那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真的覺得這才是現代社會兩性關係應有的邏輯,那真是教人覺著可悲。

其實我始終相信,亦舒筆下的《我的前半生》立意絕不在於描繪香港女性的情感群像,而是在平靜講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在情感沉浮間應持以怎樣的姿態。當今社會情感偏好日漸多元,「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幸福實屬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感情失和都伴隨著背叛與決絕,真正需要被放在道德審判席上的永遠不會是感情,沒有人有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俯衝別人的情感經歷。

所以,電視劇根本不需要塑造出一個個經典的「原配」和「小三」形象引得觀眾對號入座。在把感情程式化地處理為「劈腿與被劈腿」或「背叛與反背叛」後,我們會因為被抽離了情感發展中的美好過程而陷入一種無力感。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愛恨,都是無法被類型化的,每個人的情感故事都是一部獨立的戲文,從狗血的劇本里,我們讀不出有用的人生道理。

文|邵公子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推薦閱讀:

苗苗被邀跳舞:用陰謀論解釋一切的人都是垃圾
陳道明和王志文、陳寶國三人誰的演技最好?
從吃不飽飯的群演到和陳道明同台飆戲,出道26年,這個老戲骨詮釋了什麼叫做投胎式演技!
陳道明斥責楊洋過億片酬:小小掛傷就喊疼,三個替身輪流用
陳道明: 「娛樂打倒一切」是另一種八股

TAG:邏輯 | 陳道明 | 靳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