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光:中國周邊海洋安全形勢分析 ? 國際 ? 文稿 ? 報告 ? 宣講家
李大光 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
(未經許可,不得複製、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非常高興今天來到這裡跟大家一起交流。當今,我們國家周邊安全可以說是比較複雜的,周邊安全包含的內容很多,但現在特別緊迫的還是表現在海洋安全,因為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從目前來看,海洋對國家的發展,特別是國家的經濟、國家的安全日益重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也就是第一個十年走完以後,第二個十年開始,從2010年開始,海洋的安全可以說越來越凸顯。基於這種情況,今天我主要跟大家進行中國周邊海洋安全形勢的一個分析,主要研究三個內容:第一個是美國多手段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第二個就是東北亞安全形勢複雜多變,第三個就是東南亞海洋安全掀起新波瀾。
一、 美國多手段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
亞太再平衡戰略是美國奧巴馬政權上台以來,推行的一個理念或者是一個戰略,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亞太再平衡戰略核心內容就是兩個,一個是通過遏制與接觸來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那麼這種遏制、接觸,就是對中國的遏制和接觸,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以「空海一體戰」實現它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實際上這是從軍事的角度來推進它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那麼前邊第一個接觸和遏制是從政治和經濟利益這個角度來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是說,我們研究發現,美國做什麼事情,他提出一個戰略也好,或者提出一個什麼思路也好,他都有一些很具體、很可操作的一些東西,這個是值得我們推崇的。那麼我們看他如何從政治和經濟方面來推進他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也就是來遏制和接觸的。
說到遏制和接觸,首先要想到奧巴馬正式就職總統那年,那是2009年,他出訪東亞四國,其中第一站就是中國,11月15號晚上23點,也就是半夜了,我關注這個問題,當時下著小雨,他一下飛機,自己就穿個黑大衣、拿個雨傘下來了。現在可能我們覺得這張圖片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研究的,但是當時那種環境,他這麼做,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給人的感覺很輕鬆,沒有那種前呼後擁的場面。我就覺得,他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所以說當時我印象很深。這個是來華。
他離華之前,跟我們國家領導人,當時是胡錦濤主席互贈禮物,也是非常奇怪,他送給我們國家主席的禮物是一個產自夏威夷的一個圍棋,用檀香木做的一個圍棋。我當時就想,因為圍棋是流行於東方的一個活動,比如中日韓搞圍棋擂台賽,中日韓國家領導人用圍棋作為禮物這個很容易理解,但是美國送給我們一個圍棋,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而且當時我把這條新聞直接提到我的電腦桌面上,因為我覺得奇怪,為什麼是用這個呢?
現在回頭看,美國人這麼做是有寓意的,這就是一種圍棋理論,我在跟你博弈,這就是這樣。現在看來,亞太再平衡戰略也是他這種理念在時政上的一個策略。
我們再看,2014年的4月23號到30號,當時奧巴馬在第二任期上台以來、執政以來,又一次來了個東亞行。這一次東亞行是奧巴馬執政五六年來第六次東亞行,這次東亞行他就圍繞著中國周邊四個國家走了一圈,而沒有到中國來。當時白宮堅稱說是加強與亞太國家外交、經濟、安全接觸,奧巴馬也說:「我們無意遏制中國」。這是他們自己的說辭。
但是你看看,他圍繞著我們周邊四個國家,一個是日本,一個是韓國,一個是馬來西亞,再一個是菲律賓,這幾個國家或多或少都與我們在海洋或者島嶼之間有一些利益或者糾紛,或者有一些衝突,特別是日本、菲律賓,跟我們在島嶼和海洋利益衝突最嚴重。那麼奧巴馬政府自從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後,對中國的圍堵和遏制的思維可以說與日俱增,包括他為日本、為菲律賓撐腰,導致這兩個國家有恃無恐。在釣魚島問題上、在南海問題上,中日之間或者是中菲之間的衝突不斷升溫,同時美國又在亞太地區推動《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協定》,這是一個最新的協定,這是一個經濟組織,叫TPP。這個組織中,以美國、日本為主體的,沒有邀請我們參加,就是從經濟上、從貿易上孤立我們,這是從經濟上的。
我們也應該客觀地看到,他在遏制或者圍堵我們的時候,美國也有和中國接觸的一面,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一個助理國務卿叫拉塞爾,他在2013年7月22號就曾經說過,他說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基本上是基於三個支柱:一個是改進和提升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同盟關係;第二個是深入參與地區機制;第三個就是與地區新興大國構建更好、更牢靠的關係。這種新興大國就包括中國,當然也包括印度了。奧巴馬上台以來,中美的接觸可以說是比以往美國歷屆總統接觸都頻繁,特別是我們新一屆的中央領導集體執政以來,中美接觸不論層次上、領域上、數量上,可以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2013的習奧在美國的安娜伯格莊園的會晤,也就是中美莊園會晤,可以說是中美的接觸達到了一個最高的層次,比如說美國和英國、美國和法國,後來美國和俄羅斯,國家領導人的會晤,最高的層次都是在莊園會晤。那麼這次把我們的習總書記也安排到美國的莊園,以這種形式來實現兩個國家領導人的會晤,就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的這種重視程度,這個也可以看出我們習總書記的一些執政理念已經輻射到外交和處理國家關係的一些層面上了,可以說這也是國家領導人的人格魅力在國外的一種展現。
同樣,在2013年11月份的APEC會議上,因為我們國家是東道國,這次奧巴馬也應邀來參加APEC會議,在會議結束以後,他也對我們國家進行了一個國事訪問。在這個國事訪問中,我們的習總也把他作為我們的一個最高級別的會晤,安排在11月11日晚上,兩國領導人在中南海瀛台的含元殿舉行了一個會晤。這個我理解是我們國家的一個莊園會晤,含元殿嘛,所以我說這是一個殿元會晤,可以說也是我們國家一個最高的領導人的會晤,估計以往還沒有這種形式,我想可能也是對去年的莊園會晤的一個回應吧。
那麼在當今的歷史條件下,這次會晤,包括2013年的莊園會晤和2014年的殿元會晤,中美兩國,包括兩國領導人,包括兩國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共建新型大國關係,實際我們在過去也跟美國提出這種構建新型大國,但是過去美國沒有接你這個茬,或者說沒有呼應你,就因為那是他覺得你跟他還構不成新型大國關係。但為什麼他今天能夠能呼應你或者說能接你的茬?今天我們中國確確實實是一個新興大國,在2012年,我們的經濟GDP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上來講,這兩個大國有這個經濟基礎了。
從政治上來講,我們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的這些外交理念,包括一些國際社會的施政方針,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和重視,在這種層面上,我們這種政治影響也是與日俱增,在國際上影響非常之大,所以說從政治上講,也是展現了大國形象。
軍事上,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軍力也是得到了快速發展。近一兩年,我們裝備像下餃子一樣,這就說明我們的武器裝備發展很快,所以說他覺得你稱得上是一個大國。
那為什麼這兩個國家能夠坐下來談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既然這兩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都是在世界上排在前面的,如果這兩個國家不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那就是說按照過去崛起必戰的思維的話,它要代替傳統大國,包括一戰二戰,包括過去的歷史發展,都是崛起必戰,必戰就是新興大國要代替老牌大國,包括當年老牌的英帝國,後來的美國,包括後來的蘇聯。如果按照這種傳統思維的話,對中國和美國可以說都是不利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中美對峙的話,那麼世界經濟的發展可以說就進入了冰凍期,或者是經濟要發生巨大滑坡,中國也好,美國也好,在國際上經濟盤子一個是最大的、一個是第二位的,一旦國際社會經濟滑坡的話,那麼我們國家也好或者美國也好,在國際上經濟發展的權重比,一個是占第一位、一個是占第二位。如果要發展了,那麼受益程度是一個是占第一位,一個是占第二位,反之,經濟要滑坡了或者經濟發生危機了,這個權重比也是一個占第一、一個占第二的,這樣的話,我們這兩個國家誰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所以說這就是能夠構成新型大國關係的一個經濟基礎,現在中美之間在往這個方面做,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一個。亞太再平衡戰略既有接觸,又有遏制,這是從政治和經濟方面講。
第二個就是軍事上來講,就是以「空海一體戰」來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空海一體戰」是奧巴馬在2012年的新年伊始,他在五角大樓公布了一個新的防務戰略指南,在這個指南中,他就向外部推出要推行這個亞太再平衡戰略。當時我們也有人說叫做重返亞太,實際重返亞太是我們一個不準確的說法,最早重返亞太是他那個國務卿希拉里說過的一句話,但是不是重返亞太,是重返東南亞。後邊也講了,冷戰結束以後,他力量都撤出來了,後來他又重返東南亞,他重返東南亞是重返亞太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所以說我們要校正過來,叫亞太再平衡戰略,是比較準確的美國當今的一個戰略。
為什麼他們講再平衡?改革開放30多年,近40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伴隨經濟發展,我們的軍事實力跟過去比,是有一個大幅度提高的,這樣的話,美國認為中國經濟又這麼大,中國的國度又這麼大,經濟發展又這麼快,軍事又這麼大,軍事化又這麼快,他認為就打破了地區之間的平衡。尤其我們周邊一些小的國家,我們發展那麼快以後,他們就按照那種傳統思維,覺得我們對他們構成了一種威脅,由此「中國威脅論」就甚囂塵上。這樣的話,這些國家就需要拉攏美國過來,這時候美國也要通過他的軍事部署,來重新平衡這種由於我們國家發展帶來的、他們認為被打破的那種平衡。
在2013年的6月1號,當時的國防部長,前不久剛宣布辭職,但是還沒有卸任的,也沒有新的人去接任的哈格爾,他就宣布,美國將在亞太地區投入更多空中、地面力量以及高科技武器,以落實在本地區的「戰略再平衡」部署。特別是隨著伊拉克戰爭結束,他們的兵員大部分撤出來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和裝備已經從中東地區,包括中亞地區撤到亞太地區,有的是轉移到太平洋司令部管轄。
現在可以說,美軍在空中,水面、水下、網路等等這些領域,都在推行他這種亞太再平衡戰略。他具體落實到哪個層面?
(一)調整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可以說「空海一體戰」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解決一直以來美軍的一個難題,這個難題是什麼呢?就是他的軍力部署過於集中,這樣的話,他的防控能力差,彈性不足,而且一到戰時的話,他損失就很大,所以說它對這個部署要有調整。所以2009年以來,他就開始調整或者優化他在亞太地區的軍力部署。
到了2012年的時候,他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已經達到了14.54萬人,2013年又達到了15.41萬人,他的兵力規模增加約6%,其中包括他的海軍陸戰隊增加了88000人,他的空軍增加了800人,預計到2020年左右,美國計劃把他60%的軍事力量要部署到亞太地區。
1.擴大美日在軍事基地使用和防控上的合作。在2012年,當時美國的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就與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就是日本自衛隊的總參謀長)舉行會談,雙方就擴大和加強日美軍事基地合作,特別是加強基地使用和偵查情報方面的合作達成了一致。為增強前沿部署,升遷基地的彈性,又陸續把24架「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部署在日本的沖繩普天間基地。同時,他以朝鮮發射「光明星三號」為由,增加了在日本本土和沖繩的愛國者反導防禦系統的部署。
此外,美軍還從沖繩撤出9千多名海軍陸戰隊隊員,陸續部署到美軍的其他基地,其中有5千人部署到關島,還有其他的部署到澳大利亞和夏威夷,這是第一個。
2.加強關島軍事基地的建設和兵力部署。「空海一體戰」重要的一個關注點就是要把關島打造成一個戰略樞紐,加強這個地區的海空力量的部署,提升這一關鍵地區的防控能力,可以說這是「空海一體戰」的一個重要內容。
為什麼美國明顯加大了在關島基地的建設力度?2001年的時候,他們對關島基地的建設經費只有3600萬美金,那麼到了2012年的時候,投資經費就達到了3.6億美金,你看看這個經費投入有多大?這個地區包括有安德森空軍機場、阿普拉海軍港口以及相關保障設施,都進行了一個擴建和改建,提升兵力駐屯、基地保障與防護能力。同時,美軍在關島的軍事部署也進一步加強,現在看,關島基地是美國「空海一體戰」的一個兵力集結中心、作戰保障中心,甚至是他的未來預備指揮作戰中心。這是第二點。
3.加強同東南亞和南太地區的兵力部署。在東南亞地區,美軍在包括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等這些國家,都有一些軍事基地或者是准入港口,有的沒有軍事基地,他的軍艦可以准入、可以進行停泊、補給。另外,近年來美軍還向新加坡派駐了瀕海戰鬥艦,向菲律賓派駐改裝以後的核潛艇,這是在東南亞。
在南太地區澳大利亞方向,美軍從2012年開始,就在澳大利亞駐紮了250名海軍陸戰隊員,以後還要陸續增加,未來可能要達到2500人。人數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已經說明啥?美軍在澳大利亞也在同期布置,也在設點。未來亞太地區一旦有戰事的話,這些布點都將是美軍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或者是軍事節點。
另外,在澳大利亞位於北印度洋的一個海外領地,叫做科科斯群島,部署無人偵察機,用於監視南中國海以及周邊的島嶼、周邊海峽,通過這種調整,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前沿兵力的部署,可以說更加分散了,更加安全了,而且彈性更高了。因為現在導彈攻擊,就是遠程打擊已經遠遠超過了機械化戰爭,他過去那種部署是按照機械化戰爭的模式部署的,也就是說一旦戰事發生的話,他的前沿部隊就損失很大,這樣調整以後,就可以避開這種第一輪的導彈攻擊了。所以說它彈性大了、安全性高了,這樣有利於美軍自身的生存,也有助於「空海一體戰」所提出的要遠程封鎖以及力量投送的目的,這是第三點。
4.在亞太地區部署陸軍專屬部隊。「海空一體戰」好像沒陸軍的什麼事,實際上它是主體力量,陸軍也是有任務的。隨著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結束,美國從那兒撤出的陸軍就部署到亞太地區,其中海軍陸戰隊第一和第三遠征軍以及陸軍的第25步兵師已經返回到太平洋地區基地,那麼其中陸軍只派第一軍就充當了亞太地區專屬部隊,什麼是專屬部隊?就是專是在亞太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部隊,這是兵力調整。
(二)武器裝備的重新部署。伴隨著人力的調整,武器裝備也跟著進來了。
1.空軍在亞太地區的部署。當時的國防部長哈格爾在2013年的6月1日,就是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2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就重新平衡亞太軍力宣布,美國空軍六成海外軍力將轉移至亞太地區。大家注意,這個60%是美國空軍在海外部署的力量的60%,不包括本土。
那麼在亞太地區,他要優先部署美軍最先進的一個戰鬥機裝備,並相應地調整亞太地區太空力量和網路力量,從而強化其空軍的行動速度、作戰範圍和靈活性。為此,美國空軍就在亞太地區採取了一些不尋常的武器裝備的戰略部署,就空軍力量而言,2012年開始,美軍空軍就先後將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部署到日本,同時還將華盛頓號航母電子戰鬥機也替換為「咆哮者」電子戰飛機,過去是「徘徊者」,就是EA-6B,現在也被這個飛機取代了。
另外前面講了,他有24架M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另外還有6架P-8A「海神」反潛巡邏機和部分的直升機,都轉到亞太地區。美國還在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部署了60架F-22戰鬥機。大家知道,F-22是第五代戰鬥機,當今來說,這種第五代是屬於名副其實的第五代,其他的機種說是第五代,其實有的戰機指標達不到第五代。此外,美國還計劃在2017年的時候,在日本部署F-35戰鬥機,可見他在部署方面的一招一式都做得非常實。
具體我們看一看,首先美軍在2012年7月,在日本厚木基地,就部署了EA-18G,叫做「咆哮者」電子攻擊機,這種飛機可以說是當今最先進的電子戰飛機,它既能對我國的電子情報系統實施電子干擾,又可實施電子偵察。一般性的電子戰都是干擾,而它既可以干擾,又可以偵察,說明這種飛機的電子戰能力是非常強的。
2012年12月,美國又向日本三澤基地部署了一個中隊的「咆哮者」,這樣的話,美軍已經有兩支「咆哮者」中隊部署到日本。另外,由於「咆哮者」電子戰飛機不僅可以在陸上進行很好的攻擊,執行作戰任務,而且還可以在海上、在航母上完成這些攻擊任務。所以說「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又被部署到美軍在亞太地區唯一的航母上,也就是華盛頓號。華盛頓號原來有六架「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現在被替換成「咆哮者」,可見美國在東北亞部署武器之先進。
其次,美國從2012年10月起,又在日本普天間基地部署了M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這種運輸機可以說是當今最先進的運輸機,它的飛行速度和續航距離都要比傳統的運輸機有很大的提高,作戰半徑可以說是傳統直升機的五倍。現在已經部署了24架,日本跟我們的釣魚島糾紛,一旦有戰事的話,這種飛機對釣魚島的支援作戰和資源保障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再次,就是在日本部署了P-8A「海神」反潛巡邏機。2013年11月29號,美國海軍兩架P-8A「海神」反潛巡邏機都到日本沖繩的嘉手納基地部署。這是美國首次在海外基地部署這種最先進的飛機,以後還要繼續部署四架,英國人要部署六架,它主要是取代P3C反潛巡邏機。這種P-8A比P3C更先進,這個飛機是用波音737改裝而成的,體積大,電子裝備也很多,技術也很先進,它這個機腹裝有深水炸彈魚雷,另外還有一百多個聲納浮標,可以說它是集電子偵察、情報收集、反潛攻擊於一體的多種用途的反潛巡邏機。它的機翼下面掛有四枚中程導彈,可以打擊200公里以外的艦船和地面目標,可見,這種飛機它的作戰能力可以說是非常之強的,對我們威脅很大。
我們知道,我們國家海軍的殺手鐧裝備就是潛艇,那麼他部署這麼先進的反潛巡邏機,其意向和指向性可以說是非常之強。
此外,美軍還在亞太地區部署了第五代新型的F-22隱形戰機。我們都知道,現在只有它稱得上第五代戰機,美國已經在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部署的60架,來加強東北亞的空中力量。F-22還不定期地飛往關島駐訓,在2014年1月14日,美軍第五航空司令部就宣布,將在美軍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臨時部署12架F-22隱形戰鬥機。
根據從五角大樓發出的信息稱,2017年美軍將在亞太地區完成F-22、F-35和B2隱形戰略轟炸機的部署。這樣的話,當今最先進的三種飛機,都雲集在亞太地區了。這是空軍。
2.海軍裝備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已經紛紛奔向了亞太地區,為了落實「空海一體戰」,美軍也在2012年就宣布,計劃用十年時間,將海軍60%的軍力轉移到亞太地區,空軍是海外的60%,海軍則包括本土的力量,就是說海外和本土所有的海軍力量的60%要部署在亞太地區。因為亞太地區是海洋為主的地區,所以說海軍部署的裝備更多一些。
那麼在水面艦艇方面,首先替換部分的導彈巡洋艦。美國海軍使用安體坦號導彈巡洋艦,替換了同級別的「考佩斯」號導彈巡洋艦。安體坦號巡洋艦是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中最先進的一個巡洋艦,這是已經經過現代化改裝、改進的,作戰能力、作戰指標也是非常高的。
其次就是替換部分的兩棲攻擊艦。他使用查理德號兩棲攻擊艦,替換同級別的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並常駐日本。好像查理德號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中作戰能力最強的一個艦種,也是經過現代化改裝的一個艦種。
再有就是部署濱海戰鬥艦。在2013年4月,美國首艘濱海戰鬥艦就是「自由號」就抵達了新加坡,並展開輪換部署。此後又陸續地部署了四艘這種艦艇。濱海戰鬥艦是美國「空海一體戰」 的一個重要利器,這種艦種,具有全隱身、高航速、適航性極強、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特點,主要負責近海的巡邏、支援作戰、特等戰鬥等業務。它的供給目標一般就是游擊戰性質的小型艦艇,也就是說這個艦艇是針對性非常強的,因為我們國家跟周邊國家有一些島嶼爭端,包括近海有一些爭端,那麼這種濱海戰鬥艦就適合於這種島嶼爭端,在近海易發生衝突的地域使用。我們可以看出,美國這種裝備部署確實都是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的。
此外,未來美軍還想在亞太地區部署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這種艦是美國新一代的超隱身的、多用途的驅逐艦,它幾乎全部使用超越當今所有艦種的技術,是一個新型艦種,可以說是現代高科技的一個集合體。2014年7月28號,美國海軍部長馬布斯就說,美海軍將把最新隱身驅逐艦、瀕海戰鬥艦以及一個兩棲預備群派往太平洋。這是在水面艦艇。
在潛艇方面,美國是全面加強潛艇的替換部署。比如說美國海軍已經完成用「芝加哥」號核潛艇來替換「休斯敦」號核潛艇,用「基韋斯特」號核潛艇替換了「布法羅」號核潛艇。2014年10月,美國又在關島部署了一艘洛杉磯級的叫「托皮卡」號核潛艇,這是一種攻擊型的核潛艇。加上前面部署的核潛艇,美軍在這個地區部署的核潛艇已經突破了過去3艘的限制,現在關島地區已經達到了4艘洛杉磯級的攻擊核艦艇。
另外,美國還在向關島部署第四艘,叫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2013年4月,美國利用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把夏威夷號攻擊型核潛艇駛進關島,使這個地區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也達到了四艘。夏威夷號攻擊型核潛艇,是一種攻擊能力非常強的潛艇,它可以攜帶24枚重達兩噸重的魚雷,可以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我們知道,近幾場局部戰爭,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都是戰時首先使用的一個打擊武器。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是美軍第一種專門為應付冷戰後威脅研製的潛艇,這種潛艇也可以說是一個多功能的潛艇,它既可以在近海實施對岸攻擊或者是運輸特種部隊,又可以在遠海、遠洋獵殺彈道導彈核潛艇。未來美國大約有2/3這一級別的核潛艇要部署在亞太地區,美國海軍計劃要訂購30艘這種弗吉尼亞級潛艇,按2/3計算,那就是要有20艘部署在這個地區。可見美軍在這個地區海軍的力量之強。
3.調整其他裝備在亞太地區的部署。除了我們現在講的海軍和空軍裝備以外,美國在亞太地區其他的軍事裝備也在陸續部署。近年來,美國不遺餘力地在構建和部署用於「第一島鏈」附近的「遠程預警雷達跟蹤網」、「導彈防禦系統網」、「水下監聽基陣網」,以及「電子偵察衛星和海洋偵察衛星監視網等等。可以說美軍在亞太地區正在逐步建立一個全立體、全方位、全時空的一個搜尋監視和信息收集的體系,這個從信息角度來部署,可以說是一個遠殺傷的武器鏈。
另外,美國還不斷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反導防禦系統的部署。反導防禦系統是美國冷戰以後重點發展的一個裝備,以前是在歐洲進行了部署,受到了俄羅斯的反對和抵制,這次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後,他計劃把90%以上的反導系統部署在亞太地區,就是說現在他陸陸續續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都在推行這個目標。2014年10月,美國就在日本開始部署第二個X波段雷達,2006年已經部署了一個,未來他還要在菲律賓部署第三個X波段雷達。另外他還要求韓國也要跟他一起建反導防禦系統,韓國因為考慮到中韓的關係,沒有答應,但是韓國也在建自己的韓版的導彈防禦系統。美國要求韓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要跟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要有良好的互聯互通性,一旦互聯互通以後,可以說跟韓國加入美國反導防禦系統就大同小異了,或者實質上已經進入了美國反導防禦系統了。
美國構建反導防禦系統,不是簡單地構建這個系統,只要你加入之後,實際上就跟他形成了一個軍事同盟關係。因為反導防禦系統的信息,包括作戰的指揮鏈都是連在一起的,如果這個系統要建成的話,哪個國家加入了,實際上跟他就是一個軍事同盟。這樣的話,相當於在我們周邊建了一個有實質意義的軍事同盟,就是說有指揮鏈的、有作戰鏈的這種軍事同盟,這種軍事同盟,就是一體化的軍事同盟。
(三)調整亞太地區的聯盟戰略。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或者落實他的「空海一體戰」,也要考慮自身的實力,光憑他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美軍,無論是財力還是物力都負擔很重,所以他要推行聯盟戰略來落實他的「空海一體戰」。
1.打造日韓澳鐵杆盟友。也就是說他要加強同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軍事同盟關係,來落實他的「空海一體戰」。現在他已經跟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在基地的使用、港口的使用、機場的使用等方面都達成了一些協議,來支持他的「空海一體戰」。
我前面講了,過去美國跟澳大利亞沒有那麼多的軍事同盟關係,近年來,美國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部署了他的海軍陸戰隊,包括未來要構建反導防禦系統等等,一招一式都在加強他跟澳大利亞的關係。2014年8月11日,美國的國務卿克里又到澳大利亞進行訪問,在澳大利亞參加外長防長2+2會議,雙方簽署了為期25年的協議。協議規定,美軍駐澳大利亞人數要達到2500人,此外,作為加強美國同澳大利亞防務關係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國還考慮輪換更多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到澳大利亞。可見,美國現在對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部署也是很重視的。這樣的話,他把軍力分散到澳大利亞,就避免了軍力和裝備在日本關島,包括韓國相對集中、容易被攻擊的問題。
2.加強同東盟國家的盟友或者夥伴關係。美國過去在東南亞、東盟國家有一些基地和傳統盟友。冷戰結束以後,美國陸陸續續就撤出來了。隨著亞太再平衡戰略和「空海一體戰」的落實,特別是中國在南海與菲律賓等一些國家,包括越南有一些衝突和糾紛的時候,這些國家就非常希望美國重新回到東南亞。所以說當時美國的前國務卿希拉里就說過一句話,美國要重返東南亞,就是基於這個背景。
現在,美國同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這些國家,都保持不同層次的盟友關係或者是夥伴關係。在菲律賓,美軍已經重新獲得了蘇比克灣海軍基地的使用權,並將對蘇比克灣機場進行擴建,為他的空軍部署創造條件。
3.構建與印度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過去美國跟印度可以說沒有太多的軍事交往,印度跟俄羅斯和前蘇聯都有些軍事交往,近年來,美國也加強了同印度的交往。在2007年,美國就以11億美元售給印度六架大力神運輸機。2013年8月,美國又向印度出售了總價值為8.8億美元的145門M777輕型榴彈炮,這種榴彈炮適合在山地部署,就是中印邊境地區部署。2013年9月,美國還向印度輸送了41億美元的10架C-17「環球霸王Ⅲ」戰略運輸機。可見,美國不但要在軍力、裝備方面進行調整和部署,也把他的裝備向我們周邊國家,特別是跟我們有一些領土爭端、島嶼爭端、海洋利益爭端的國家出售。印度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印度和我們國家至今在領土劃界問題上有爭端,而且領土爭端也是比較大的一個國家。
美國實施「空海一體戰」可以說既是一種戰略訛詐,也是一種真實的戰略圍堵,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軍事領域的具體落實。一旦部署完畢以後,美國並非就一定要對我們實施所謂的軍事打擊,而是通過以「巧實力」為先導,實際他是避免與我們發生正面衝突,但是他可以挑動包括日本、東盟、印度與我們對抗,更深層地支持我們內部的一些異己力量和疆獨分裂勢力。近幾年來在我們國內已經反映出來了,他開始更多地重視隱形戰場上的作用,通過施加綜合的戰略壓力,期待我們中國內亂,最終導致我們衰落或者衰敗,以達成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這個我覺得是他更深層次的目的。
因為我們講了周邊海洋,我就沒講裡面的,實際上近年來,我們裡邊的事情也是有很多的這種危機在裡面。現在正在發生的香港「佔中」事件,香港反對派或者他們叫民主派,組織一幫力量,以學生為主,佔領香港中環。香港中環是香港的核心道路,中環癱瘓了,香港整個的交通運輸就處於癱瘓狀態,這對香港的社會和香港的經濟發展影響非常大。這個「佔中」事件不是今天才想出來的,兩年前他們就開始策划了。
二、東北亞安全形勢複雜多變
主要講兩個內容:一個是中日釣魚島的爭端泛起東海的波瀾;再一個就是朝鮮半島南北關係緊繃。
(一)中日關於釣魚島爭端引起的東海爭端。
1.釣魚島爭端說起來從撞船事件開始升級。過去中日之間也有釣魚島一些矛盾和糾紛,但是沒有那麼凸顯。從2010年9月7日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以後,中日之間釣魚島爭端就開始升級了,9月7號上午,我們的一艘漁船在釣魚島海域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生相撞,日本隨即扣押了中方漁船船長。9月9日,日本石恆簡易法院就批准扣留我們的船長十天。後來我們就開始跟他們進行外事交涉,我們駐日大使,從外長到國務委員,紛紛出來說話,讓日本儘快放人,但是日本按照他們國內的一些法律對我們進行審判,沒理我們這個茬。延押十天以後,9月19號,他宣布再延押十天,就是到9月二十幾號。
實際在2010年8月16號,當時美國的國務院發言人,關於中日釣魚島問題就表態,他的表態非常含糊,說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他是中立的。他表面上這麼說,但是另一方面卻向國際社會說,他說釣魚島問題適合於美日的安保條約,這是撞船事件之前他就這麼表態。撞船事件發生以後,美國的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就宣稱,說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是沒有立場的,希望中日兩國和平解決爭端。但是在9月14號,這時候日本放不放人,也是在舉棋不定的時候,美國的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就到東京去訪問了。
阿米蒂奇是對美國政壇非常有影響的一個人物,他是最早主張把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當時他到日本以後,也是給日本打氣,所以有日本又延押十天的舉動。
後來,包括當時的國務卿希拉里,防長蓋茨,還有參聯會主席馬倫,先後都表示,美國對亞太地區負有安全責任,暗示美國不會對中日可能發生的衝突袖手旁觀,實際都是在慫恿或者是在挺日本。這是撞船事件。
2.日本右翼分子掀起了釣魚島購島風波。2012年4月16日,當時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在華盛頓宣布要以東京都的名義募捐,購買釣魚島。這個事件一宣布以後,可以說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民眾也響應他的號召,紛紛募捐給東京都,讓他購買釣魚島。
石原慎太郎是一個什麼人物?這個人在日本是有一定影響、一定知名度的右翼分子,現在已經80多歲了,當時他當東京都知事時年近80,但是他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他有多重身份,首先是作家,最早寫的一本書叫《日本可以說不》,當時這本書影響很大。日本可以說不,就是對美國可以說不,因為日本戰敗以來,一直受美國管束,所以上世紀80年代,這本書在日本得到了很多的擁護者。
他又是個政壇的「不老松」。年近80歲,擔任東京都知事。日本2011年發生3.11地震和海嘯以後,他說日本是遭到天譴了,說日本應該受到懲罰,當時日本老百姓對他一片罵聲,讓他滾出日本去。這個購島鬧劇在日本引起了較大反響,可以說他這一動,又把日本政府綁架過去了,怎麼說呢?因為這個人是個說得出、做得到的人物,他說他一旦把這個島買了之後,他要在這個島搞旅遊、建燈塔,重要人物都可以到上面去視察。日本政府一看,如果他真的把這個釣魚島購買去的話,整個釣魚島問題就失控了,後來日本野田佳彥政府看到這種狀況,就宣布在2012年的9月購買釣魚島,就是把釣魚島收歸國有化。日本這一做,就踩了我們的底線了,因為釣魚島主權是我們的,你收歸國有化,完全違反國際法。當時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糾葛或者衝突已經達到了頂端,甚至當時有人擔心中日之間有擦槍走火的危險,可見釣魚島當時是危機四伏的。
中日之間的釣魚島風波實際就是美國暗中推動的,我們現在來冷靜分析一下,日本東京都知事要購買釣魚島,他完全可以在日本宣布一下就完了嘛,他到美國去宣布、到華盛頓宣布,美國華盛頓是國際新聞的一個集散地,日本在那說出以後,影響肯定是波及全球的。所以說這種居心是非常險惡的,一下在國際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現在看一看,中日關係之所以鬧得這麼僵或者走到這種局面,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上了美國人的當或者是受了美國人操控的,所以我就說美國這種戰略手法確實是比較高端的。
2014年的4月23號,奧巴馬第六次東亞行,到達了東京,對其進行訪問。24號的時候,他在記者會上就表示,《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就包括日本政府管轄下的任何地方,包括釣魚島。大家看用詞,研究國際法的都知道,管轄和領土還是不一樣的,因為美國也知道釣魚島是日本管轄,不是日本的領土,說管轄,說明釣魚島這個地區也適合於《美日安保條約》。這也是美國政府最高首腦的表態,過去是沒有這個表態的。可以看出,美國這個時候還是很挺日本的。
3.釣魚島問題來龍去脈。釣魚島問題實際上就是美國出於自身戰略利益的考慮,在中日之間埋下的一個禍根。追溯釣魚島問題的根源,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釣魚島本應該作為台灣附屬島嶼歸還給中國,但是二戰以後,美國託管沖繩,1951年根據所謂的《舊金山條約》,美國就把釣魚島劃入沖繩。1971年的時候,美日兩國在簽署歸還衝繩協議的時候,就私自將釣魚島授予了日本,當時這個交易公布以後,中國是強烈反對,因為美國知道這個是中國的所有權,所以他當時就說,把釣魚島歸還衝繩,是給他施政的權力,就是管轄權力,不對主權有任何的影響。這就說明美國當時還承認主權是歸中國的,日本只擁有對釣魚島的施政權,而沒有主權,主權應該歸屬中國。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施政權實際掌握在日本手裡,主權歸我們,所以說這是給中日之間留下的一個禍根,只要有需要,美國就會不時地挑起這種爭端來。現在看,中日之間的爭端也與美國有關係。
4.安倍內閣將中日關係推向了低谷。我們知道安倍晉三是一個右翼分子,他的家族也是個右翼家族。他第二次上台執政以後,應該說中日關係在他前任已經走入低谷了,他上台以後,可以說又把中日關係推向了一個低谷。
(1)修改和平憲法,妄圖擺脫戰後的體制。和平憲法是1946年頒布的,是日本戰後在國際社會監督下,就是當時美國佔領軍麥克阿瑟組織日本編寫的,當時規定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者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就是放棄使用戰爭手段來解決國家衝突,他把這個憲法叫和平憲法。日本也就是利用這個和平憲法,在戰後走和平發展道路。戰後不久,日本經濟得到騰飛,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所以說日本還是享受到和平憲法的紅利的。
但是近年來,特別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推行以後,美國就慫恿日本要修改和平憲法。安倍晉三上任以後,因為安倍晉三是右翼色彩比較濃的一個領導人,一直想推進修改和平憲法,加上美國的慫恿,他上台以後,就公布了「三步走」的修改憲法的路線圖。第一步就是贏得2013年7月參議院選舉的勝利,這個達到了;第二步就著手推進憲法第96條的修改工作,這個現在也在進行著;第三步就是在行使自治權問題上改變憲法,這個也在逐漸往這方面靠近。
(2)不斷擴張軍力、強化軍事力量。日本是一個戰後受國際社會管束的國家,經濟上發展很快,但是軍事上確確實實受到和平憲法和國際社會管束,軍力發展是受到限制的,而且相對來說,規模是比較小的。比如說日本的自衛隊,是不可以有軍隊的,只能以自衛隊的形式來發展軍力。日本現在的自衛隊也不過20幾萬人,陸海空自衛隊加起來不過20幾萬人,可能相對人口不是很大,但是他的自衛隊是非常精銳的,編製、裝備、人員、官兵比例等等是非常精銳的。一旦發起戰事或者需要擴軍的話,他短時間內就可以擴充成規模很大的一個軍隊。而且安倍一直想把自衛隊改成軍隊,在他第一次當首相的時候,2007年的時候,安倍就把他的防衛廳,當時日本的防衛廳是在政府機關,是一個廳的規模,安倍就把防衛廳改為防衛省,省就是相當於我們省部級。過去廳是廳長,廳長就是縣,現在是防衛省,省就是相當於我們省部級,就是說把防衛力量提格了,他對軍事建設的地位就提高了。
在第二次執政期間,2013年底,安倍就出台了一個所謂的安倍「安保三箭」,先後出台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後來媒體把它叫做「安保三箭」,從戰略、策略和措施三個層面上改變國家安全策略和防衛政策。
也就是說,日本的防衛走向已經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新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是未來五年日本裝備發展的一個具體計劃。從2014年開始,在五年內,日本自衛隊將引進17架傾轉旋翼運輸機,就是MV-22「魚鷹」隱形運輸機。同時強化島嶼的防衛計劃,購買三架無人機和52輛水陸兩用坦克。水陸兩用坦克對於島嶼的攻防是很有作用的。還計劃引進99輛可空運的配有大炮的機動戰車,這都是屬於適合島嶼作戰的。購買28架最新隱形戰機,就是F-35。未來五年,日本還要增加軍費開支5%,而且還要增設什麼機動師團、旅團、離島部隊建設等等。可以說日本在軍力、軍事上外向型發展已經很明顯了。
另外,2014年4月1號,安倍又推動日本政府以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來替換過去的武器出口三原則,這樣的話,日本就解禁了武器裝備的出口。實際上武器出口三原則,基本上限制了日本跟外界武器裝備層面的交流和交易。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頒布以後,日本就可以進行武器裝備的出口和交易了。2014年4月到9月,五個月的時間,有一系列的大單跟日本簽署了,7月初日澳兩國就簽署了,日本要向澳大利亞出口蒼龍級的潛艇技術。蒼龍級潛艇是日本先進的潛艇,也是最近服役的潛艇,7月17號,日本國家安保會議又批准向美國企業出口導彈零部件,以及同英國共同研製戰機上的導彈技術,並且希望購買日本武器的一些潛在的買主也在不斷增加,包括跟我們有領土爭端的菲律賓和越南、東盟一些國家。
2014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又到日本去訪問,他與日本簽訂了一個購買水陸兩棲飛行艇US2的協議。你看,武器裝備出口三原則打破以後,日本裝備跟外界交流就增加了。日本這個國家工業化非常強,而且他的技術非常發達,他的裝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常先進的。過去因為限制沒有向外出口,這一下出口了,既可以通過賣軍火來加強跟這些國家軍事關係,也可以擴大他的外貿市場,提升國防工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這對日本提高軍事、軍力是很有利的。
另外,日本把武器賣給相關的國家以後,就要對這個國家進行培訓,就要加強跟這些國家的軍事交流和軍事交往,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種軍事上的關係,當然也不一定是同盟關係,但起碼加強了軍事關係,這對我們都是非常不利的。
(3)否認歷史,參拜靖國神社。安倍晉三上台以後,他對日本的侵略歷史一直是持否定態度的,2013年3月12號,他在國會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回答諮詢的時候就說,戰時日本領導人(我們說戰犯,他們叫戰時領導人)不是經過日本人自己的手,而是根據聯合國一方戰勝國的審判來定罪的。安倍就覺得這是屬於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審判,是戰勝國強壓於戰敗國的一個枷鎖,所以甲級戰犯不能被稱為戰爭罪人,在日本國內法不是戰犯,是國際社會、聯合國對戰犯的定義。
另外,2013年4月23號,安倍在參議院回答諮詢中再次拋出「侵略定義未定論」,他覺得日本二戰時期不是侵略,因此他的教科書也好,或者說日本內部的一些教材也好,包括他對中國、對華的侵略,都叫進入支那。他就不說是侵略,他叫進入支那,所以說他在語言上搞文字遊戲,都是避開侵略。
在對待靖國神社問題上,安倍又是獻祭又是參拜,可以說頻頻表現出他對戰犯的紀念。在2013年春季和秋季大祭和8·15戰敗日紀念的時候,安倍三次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品,祭品都是他以個人的身份、個人的名義花錢來紀念、供奉的。2013年年底,12月26號,安倍晉三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竟然帶領大批政要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可以說在國際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壞的。當時中國,包括韓國,包括東南一些國家提出了強烈抗議。
(4)承襲家族政治,繼承右翼的DNA。安倍推行現在的政策和策略,或者說是右翼的一些政策,也並非偶然,因為他生長在日本的一個政治家庭,這個家庭是一個右翼的政治家庭。
我們知道,日本的政壇是一個世襲政治,如果出身不是在那種政治家庭,很難進入日本的高層,因為日本政治講人脈、講地盤、講金錢,你沒有這些東西,很難進入政界。安倍的外祖父,就是他的外公岸信介,是日本戰後一個首相,是一個右翼首相,對日本的政壇影響很大,所以安倍晉三很小的時候就說,他說我非常崇拜的政治家就是外祖父岸信介。
這個岸信介是何許人也?岸信介在二戰時期,他沒進入日本軍隊,他在日本的政界、政府機關,最早的時候他進入過東北,是從事經濟建設的一個官員。他在滿洲國的時候,就跟東條英機認識了,因為當時東條英機是侵華日本軍的總司令,東條英機回到日本政府以後,擔任首相以後,就把他從滿洲國請回來了,就當他戰時的日本經濟產業相,就是負責日本軍隊的後勤建設和補給。日本戰敗以後,他作為戰犯嫌疑人,被美國收押了,後來美國在審查的時候,又把他從戰犯嫌疑人解除了,他又重回了日本的政界。在美國佔領日本的時候,有一個規定,凡是被定為戰犯的,就不可再重新進入政界。岸信介從戰犯嫌疑人解除以後,他就可以重新返回政界,1957年到1960年,當了日本的首相。因為他是個右翼的,他非常支持美日安保協定,在他那一屆政府時就簽訂了《日美共同合作與安全保障條約》,之後因為受到日本人民的反對,在日本人民的反對聲中下台了。這是他的外公。
岸信介的親弟弟叫佐藤榮作,後來在1964年到1972年歷任日本的首相,任職時間達到八年的,是戰後日本政壇上當首相時間最長的一個人物。我們知道,日本的首相前幾年可以說一年一換,或者是半年一換,但是他幹了八年,是在日本政壇上時間最長的一個首相。在他當首相的時候,日本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且一躍達到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是在他這一屆。而且他當時又提出了一個無核三原則,在聯合國演說中提出無核三原則,這種無核三原則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在1974年又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這個無核三原則,就是不引進、不擁有、不輸入核武器,可以說也是日本和平憲法里一個重要內容,對於和平憲法的落實,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日本政府還是沒有完全遵守,2014年上半年,美國還敦促日本要歸還一些核原料。當時日本以科研的名義引進了一些核原料。美國現在敦促他歸還,說明他還是有一些其他目的的。這是安倍的叔外公。
安倍晉三的父親叫安倍晉太郎,安倍晉太郎是日本前外相,也就是中曾根康弘當首相時的外相,後來他差一點點也競爭當首相,但因為得癌症去世了。人家說他是個悲劇首相或者預選首相。但是他培養了他的人脈,因為日本講究世襲,包括森喜朗,後來的日本首相,包括小泉,實際上他們都是「岸系」。日本政壇講究派系嘛,他是岸系,就是岸信介這個系的人。安倍就培養了森喜朗和小泉,那麼小泉又培養了安倍晉三,安倍晉三就是小泉一手培養出來的一個日本的政治家。那麼小泉我們知道,也是一個右翼人物,在他執政期間,中日關係也是最差的時候。這就是介紹第一個問題。
(二)朝鮮半島關係緊繃。我們知道朝鮮半島是一個被稱為冷戰活化石的地區,這個地區目前是處於一種緊張狀態。
1.朝鮮一直堅持強硬的路線和政策。我們知道朝鮮這個國家,從現在看已經世襲了三代了,金正恩是第三代。金正恩上台以後,在國際社會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接掌政權的時候,才28歲,是一個年輕人,但是他在執掌國家政權上,跟他的年齡完全不相符,他的成熟和老練程度可以說遠遠超過他的年齡。在對外關係上,他仍然堅持強硬的路線進行博弈,最明顯的就是在2012年4月發射衛星的時候,當時受到國際社會的反對,他仍然堅持發射衛星,而且還邀請了一些國家和媒體進行現場參觀,這在朝鮮這種封閉國家裡,是從來沒有的。
2012年4月13號發射衛星失敗以後,金正恩很坦然地向國際社會承認發射衛星失敗了,但是到年底,他又要發射衛星,這時候國際社會又反對,但是他仍然堅持發射衛星。這次發射衛星,他一舉成功,而且他成功,他使用一種障眼法,因為當時美國、日本和韓國都反對他,而且又主張要攔截等等,所以他用了障眼法。第一次把這個衛星豎起以後,他向國際社會說,這個衛星發生故障,要撤下來,因為衛星豎起以後,美國的太空監察系統都能發現,但是一撤下來,包括美國、韓國和日本,覺得他的技術可能不一定能達到,所以就相信了,而且當時韓國就有媒體說,當時12月份了嘛,說朝鮮在本年不會發射衛星了,可能要推到2013年了。可能也放鬆了警惕。
結果在12月12號晚上,朝鮮突然就把這顆衛星發了出去,美國北美導彈防禦系統發現這顆衛星上天、進入軌道,結果當時韓國,包括日本沒發現。國內對這個反應很強烈,覺得這麼強大的一個偵察系統都沒有發現,很沒面子。
第二個就是這個年輕人,把他父親金正恩託孤給他的七個老臣,陸陸續續全部給剷除掉了,都換成了他自己的心腹,不到兩年的時間。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他的親姑父,叫張成澤,是朝鮮二號人物,在金正恩上台的時候,畢竟是家族嘛,對他進行了極大的扶持和幫助,但是可能後來由於政見,包括一些施政方略都有分歧了,2013年12月8號,在黨中央擴大會議的時候,就突然宣布張成澤為反革命分子,給予逮捕。8號逮捕, 12日就處決了。你看看,金正恩的手段也是非凡的吧,親姑父就給處決了。現在看,他已經穩穩地掌握了朝鮮的政權,而且現在他的「先軍政治」,他的出訪,包括朝鮮媒體披露的一些,大部分都是視察軍隊。
當然了,他現在也注重經濟,他所用的一些人,大部分都是有經濟建設背景或者經濟方面比較強的一些人物。所以說現在朝鮮的經濟跟過去比,還是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是朝鮮。
2.韓國。也是因為多次受到朝鮮的挑釁,韓國也在強烈地反擊。
(1)天安艦事件。對韓國來說,他是很受傷的,天安艦是在2010年3月26號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然爆炸,當時艦上104人,死了55個人,韓國說是朝鮮乾的,朝鮮當然不承認了。這個事件以後,兩國形成對峙,這時候韓國就把美國請來,準備在黃海舉行軍事演習,當時我們國家對他進入黃海演習也是表示強烈反對,包括外交部、包括我們的軍方都有一些明確的表態。迫於我們中國的反對,後來美國和韓國演習,原來計劃是在韓國的西海岸演習,後來就到日本海,韓國的東海岸進行演習。
(2)延坪島炮擊事件。2010年年底,11月23號,朝鮮和韓國在延坪島又發生了炮擊事件,使南北雙邊關係驟然緊張,這個時候,11月28號,美國的華盛頓航母就通過我們南海,直接殺到黃海,就跟韓國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進入黃海的演習,這個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
韓國的女總統上台以後,朴槿惠對朝鮮的一些舉動和挑釁,就採取了一些強硬的反擊。朴槿惠也是政治家庭產生的一個人物,她的父親叫朴正熙,是冷戰時期的總統,他是靠政變上台的,他把當時的李承晚(韓國的一任總統)給推翻了。他在韓國執政18年,在韓國他推行兩個政策:一個是獨裁政策,對韓國進行獨裁管制;第二個是經濟發展政策,使韓國出現了所謂的漢江奇蹟,韓國一躍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
另外,在他執政期間,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反腐。這個人是平民生長出來的一個總統,當時既有很多人擁護他,又有很多人反對他,他執政期間,夫人被一個朝鮮籍的人給暗殺了,他始終就沒有再續弦,就把他的女兒從法國叫回韓國,讓她女代母職。就是說,凡是有外事活動,需要女賓陪同的,都讓他的女兒朴槿惠來陪同,所以說朴槿惠很小就受這種政治影響,可能也有一定政治家的天分吧。
在上世紀90年代,1998年的時候,東亞發生了經濟危機,是從韓國引發的,當時韓國就懷念朴正熙時期的漢江奇蹟,這時候,民眾就希望朴槿惠出來競選總統。在競選期間,她受到一個人的攻擊,被毀容了,這個人就是她父親執政期間受到制裁的一個人,對她父親仇視的人,因為競選的時候都是接觸老百姓嘛,他突然就用刀子把她臉給划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她參政的意志,後來終於當成了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也使韓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這種家族兩代總統
朴槿惠上台以後,走了一個親華路線,因為韓國的總統上台以後,第一訪問的國家都是美國,但是她第一訪問的國家是我們中國。2013年,她到中國訪問,2014年,我們習總書記也到韓國去訪問,所以說中韓關係也是非常好了。這就是東北亞問題。
三、東南亞海洋安全掀起新波瀾
東南亞主要涉及我們的南海問題,這裡主要介紹兩個內容:第一個,東盟某些國家逐漸染指南海;第二個,菲律賓和越南是南海爭奪的急先鋒。
(一)東盟某些國家染指南海。我們目前在南海的島嶼,可以說受到東盟一些國家的瓜分,現在統計一下,在南海這幾十個島嶼中,越南占的最多,佔了29個,菲律賓佔了9個,馬來西亞佔了3個,印度尼西亞佔了2個,還有一個被汶萊佔領。我們國家控制9個,準確地說,台灣還控制2個,我們實際就控制7個。這就是南海島嶼被瓜分的情況。
現在南海的一些申訴國也紛紛在置疑我們的九段線,2014年6月,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就發出庭令,要求中國對菲律賓提出的中菲兩國南海領土爭端做出抗辯。目前是否採取國際司法解決這個爭端,部分的申訴國都堅持與我們國家到國際法庭來解決這個問題,前兩天我們外交口對這個問題還表示了我們的態度,因為這個是屬於我們兩個國家的糾紛,我們不準備按照他們的想法在法海牙法庭上那楊做,我們通過兩個國家的協商解決。現在這種局勢,南海的問題可以說已經是國際化的問題了,所以說解決南海爭端,確確實實我們要用我們的智慧進行多謀善斷,否則的話,我們的利益就一點點就被人蠶食了。
(二)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爭端上,這兩個國家是急先鋒的角色。首先是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首先發難,這個是在2012年4月,當時菲律賓軍艦襲擾我在黃岩島正常作業的中國漁船,導致中菲在黃岩上對峙,對峙將近一個月。2013年5月9號,我們台灣一個漁船叫「廣大興28號」又遭到菲律賓警衛隊沒有預警的射擊,造成一名船長身亡,可以說菲律賓警方也是踐踏國際法,粗暴執法,導致我們船員的死亡。後來台灣,這個事情也跟菲律賓進行了交涉,後來菲律賓也派出人員到台灣進行道歉。
在2013年5月9號,菲律賓又派出三艘軍艦向仁愛礁駛去,故意要打樁、加固,做他們仁愛礁一個舊的軍艦,2014年8月14號,菲律賓軍方又推出所謂的「南海六島渡輪游」,就是在南海六個島嶼,包括中業島、仁愛礁等等六個島嶼搞所謂的旅遊。這個就是向國際社會展示,這個地區都是我的勢力範圍,我可以搞旅遊、搞一些活動,就是處處向國際社會展示他管轄的勢力。
特別是2014年上半年奧巴馬東亞四國行的時候,在4月28號,奧巴馬又代表美國政府和菲律賓正式簽署了為期十年的叫《強化防務合作協議》,這個協議就是加強了美菲軍事多相協議,從法律上保障美國對菲律賓軍隊的支持。後來阿基諾三世又出訪歐洲等一些國家,包括對日本的訪問,包括2014年8月在東盟外長會議上,菲律賓也和美國一唱一和,把矛頭都是指向我們國家。所以說在對華南海爭端上,菲律賓是走在前面的,處處表現出這種急先鋒的作用。
再就是越南百般維護他在南海的既得利益。我們知道,越南在南海已經佔有了29個島嶼,而且開發了大量的油氣資源。越南過去是無油國和無氣國,自從南海發現有石油、有油氣,他佔領29個島嶼以後,就大量地引進一些發達國家的石油勘探和鑽井的一些專業公司,到越南開採原油和油氣,現在的燃油和油氣成為越南國家創收GDP的一個重要的來源,而且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在南海島礁爭奪上,他也是跟我們發生了很多的矛盾和糾紛。2014年1月,越南又從俄羅斯引進了「基洛」級的一艘潛艇「河內」號,這艘潛艇對越南維護自己的海洋利益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增加了它在南海爭奪的底氣。他還從俄羅斯引進了蘇-30戰機、超音速巡航導彈、導彈護衛艇,而且成立了新的潛艇部隊,可以說都是圍繞南海爭端來提升他的軍力。越南稱2014年5月以來,與我們國家南海的爭端又起波瀾,針對我們國家981鑽井平台,他從5月3號到7號,短短5天內,就派出35艘民用船隻,對我鑽井平台進行騷擾和破壞,導致我們平台建設受到干擾。
5月13號,越南在國內又掀起了反華的浪潮,對在越的華商、華資進行打砸搶燒,導致我們一些人員受傷和公司建設的損失。越南這些行徑,他後來也覺得有點過分了,後來我們中國對他也進行了一些抗議,他也感到一些壓力,所以在2014年8月26號到27號,他們派出了特使到中國訪問,表示願意改善中越關係,也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包括對我們一些受害的企業和人員進行賠損,對他一些打砸搶燒的暴亂分子也進行了鎮壓和抓捕。
我們現在看來,南海問題上始作俑者還是美國,2014年的上半年以來,美國總統一周的東亞行,與這四個國家訪問,處處都是圍繞著與我們國家有糾紛、有矛盾的進行訪問。特別是下半年,美軍的一個參聯會主席又在43年以後訪問了越南,對越南進行訪問。我們知道,在上世紀60年代,美越發生了越南戰爭,兩個國家可以說沒有什麼軍事的來往,冷戰結束以後美越關係得到改善,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是建立關係也沒有軍事上的來往。從2014年開始,美國的參聯會主席到越南訪問,時隔43年,可以說美國已經加強了對越南軍事上的交流,他的用意大家一看,肯定是有他的指向性。
2014年8月14號,美國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對越南進行了四天的訪問,他表示,由於越南人權問題等等得到改善,美國準備要解除對越南的一些武器出口禁令。而且鄧普西四天的訪問行程中,與越南的總理、防長和其他一些國家領導人進行了交流和會談,又訪問了越南的軍港,叫峴港。2010年的時候,美國的軍艦就實現了對峴港的訪問,這個峴港在越南戰爭期間曾經是美國的空間基地,當時美國空軍存放著一種化學毒劑叫橙劑就存放在這裡,所以說美國對這個峴港還是情有獨鐘的。
鄧普西訪問的時候,兩國在南海問題上也達成了一些共識。南海對美國的國家戰略越來越重要,他把越南作為在南海問題上一個重要的棋子,越來越重視,所以這個軍事交流也在升級。
美國攪動南海,可以說是長久謀劃的一個結果,這個我們可以從退下來的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出的自傳中看出一些東西來。希拉里的自傳叫《艱難抉擇》,這裡面,她主要講她四年的外交生涯,有兩章是講對華關係的,其中一章重點講南海問題。從她的講述可以看出美國對待南海問題還是別有用心的,其中有一個細節,清晰地表述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些態度和考慮。第一個,她講了美國發難南海,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第二個,美國如此殫精竭慮地作出上述安排,是為了扭轉中國在這個地區所謂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這種發展對美國來說是咄咄逼人。第三個,美國更多考慮的是要打消這個地區對美國領導能力的置疑。就是一些東盟國家覺得美國現在的領導能力是不是不行了?所以說他這麼做,是顯示美國的領導,因為美國始終強調他是領導世界的,在這個地區,他也仍然具有領導能力。所以說在南海問題上出現這種情況,也是與美國有很大關係,。
近年來,東海、南海潛在的爭議點相繼浮出水面,可以說背後,應該都是有美國慫恿的影子,包括日本、菲律賓、越南等等,不僅行動尺度大,而且對華態度也相當地囂張,聯合形成了對我們一些地緣政治的壓力。對此,我們必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認真研究中國周邊海洋的安全形勢,而且對於一些具體問題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以維護我們國家的海洋權益、海洋利益和國家安全。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獨家:解析中國國際形象排名緣何下滑
※安倍頻頻訪問俄羅斯,最終都是「白跑路」
※「親信干政」案結案公判,朴槿惠會出庭嗎?
※日本明仁天皇提前退位,警告安倍不能再走戰爭的老路
※努力的生命最美麗——功德迴向索達吉堪布,建立國際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