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的智慧20090426

《老子》的智慧新民晚報 2009年04月26日

孔子問禮於老子

文徵明繪老子像

于右任手書《道德經》選句

北大校園內的老子像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智者,《老子》這部書在許多西方學者看來,最能夠代表東方的智慧。我們今天嘗試從四個要點對這部智慧之書作簡要的介紹。

  壹

  大道虛無

  「道」是道家學說的核心觀念,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根本真理。因此,它也是人類建立其生活規則的依據。但是,人能夠在何種程度上把握道?老子認為這隻能是有限的。《老子》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這裡第一個「道」是名詞,第二個「道」是動詞,言說之意。道可以言說,而且人只有去言說,道才能在語言也就是人的世界中呈現;但是一旦言說,它就不再是道本身,而僅僅是人所能夠體悟、理解的一部分。

  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一方面,人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言說去追求道,同時又不可能充分地理解它、闡釋它;人只能是不斷在追求那個永恆的東西,追求那個最高的存在和最高的合理性。如果人所言說的道就是道本身,那麼言辭就取代了道,人也就變成了神。「道可道,非常道」,從邏輯推理的必然結果來說,它意味著人不可能一次性闡釋真理,不可能建立永恆規則——這是一個警告。

  什麼叫「大道虛無」?魏晉時代的玄學曾經用「無」和「有」這兩個概念來分別指稱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有」好解釋:這一學說的主要功能在於確立社會的秩序與價值,而秩序與價值是明白和清楚的。道家思想為什麼是「無」呢?這跟道的本質有關。道的本質就是虛無。但這裡的「虛無」不是指什麼都沒有,而是不具有確定形態和無窮可變的意思。那麼引申開來說,人類的世界也是處在無限變化的過程中。

  《老子》第一章還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你站在「無」的立場上,才能知道事物的微妙——事物的關係是不確定的,善未必就是善,惡也未必就是惡;但世界畢竟是有秩序的,你又要站在「有」的立場上,看到事物的界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虛無是沒有用的東西嗎?老子認為恰恰相反:「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所謂「有」只是提供了便利和條件,「無」才是真正發生功用的地方。他舉例說,一個車輪是用輻條來支撐起來的,車要運轉則是靠「轂」,即中間空的地方;團弄泥土做成一個陶器,「有」的那一部分,只是為了形成中間的虛空,「無」才發生盛水的功用;再說造一所房子,牆有什麼用呢?還不是為了構成可供居住的空間!美國人賴特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他的設計思想就是強調空間,就是老子說的道理:「當其無,有室之用。」

  而老子的思想是要引向更重要的方面:如果說社會需要一定的法則,它的價值不在於對人的行為作出細密的規定,而在於提供了虛無的空間。所以老子反對儒家所珍視的禮,因為它注重於限制和規定,只知道有不知道無。許多西方哲學家認為《老子》包含著一種古典自由主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此。

  簡言之,「大道虛無」主要關涉兩個方面:一是世界的永恆的法則是無限可能和無窮變化的,二是社會生活不需要過度的限制和過分繁瑣的規則。

  貳

  道法自然

  《老子》中講到世上有四個偉大存在:天、地、人,加上道。它們的運行規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效法之意。在農業社會中,人要根據土地的條件來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是「人法地」;大地上萬物生長、盛衰的變化受制於日月運行、四季流轉、風風雨雨,所以是「地法天」;天之上還有更高的存在,就是作為世界本原的道,所以是「天法道」。那麼,道效法什麼呢?「道法自然」。自然一詞,指不受外力影響的本然狀態,道無所法,它以自身為法。用宗教語言來解釋,好比上帝為世間萬物立法,誰為上帝立法?上帝本身就是法。

  這段話真正的意義要倒推過來理解:既然道是以自然為法則的,天法道而地法天而人法地,貫穿其間的根本法則都是「自然」。也就是說,對人類生活而言,自然的狀態就是最完美的狀態,自然的人性同樣本身就具備了完美性質,一切人為設計的規則,從外部強加的東西,其實不具有真正的價值,倒是很有可能破壞了人的自然性,帶來無窮的困擾和麻煩。魏晉時嵇康宣稱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意思就是要擺脫儒家名教的束縛,使人性得到解放,而回復自然。

  《老子》這本書不是又叫《道德經》嗎?他講德也是這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說最高的德性表現,並不是特意地去做有德的事,不是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在自然的狀態下,順隨天性而行。譬如說孝是一種美德,但真正的孝不是依據社會的準則,而是基於對父母的感情,如王弼《老子注》所說的以「自然親愛」為孝。它不需要做給別人看。下等的德性卻不是如此,它是依據社會和他人的標準行動,人謂之「德」,便刻意地去做,但這種德其實是無德。譬如漢代推崇孝行,「孝」得好甚至「孝」得出奇,便會受到社會的表彰,進而可以弄個官來做做,這跟敬愛父母反而沒有多大關係,又算什麼「德」呢?

  當然,老子的看法不是沒有問題。因為人的「自然」沒那麼可靠,人有時自然而然地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所以社會還是要提倡一些東西,禁止一些東西。有時候,所謂「虛偽」並不是毫無價值毫無必要的。但老子所說的裡面包含著一種理想,即人不是因為外加的強力而趨向於善,而要在他自然天性中達成一種完美。而且老子還看到了一種危險,即在依據社會規則來評價人的時候,有可能造成人的虛偽;尤其是,當道德成為獲得利益的手段時,真正的德反而受到嚴重的破壞。這實在是很糟糕的事情。

  叄

  無為而治

  這部分較多地牽涉到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這部書基本性質是政治書,其預設的閱讀對象是帝王。只是它把所有問題都放在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中來論述。

  所謂無為而治,首先也和道的性質聯繫在一起。《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是一種虛無狀態,它不具有特別的意志,不像西方宗教里的上帝,要以自己的意志去裁決凡間的事務,支配人類的生活,所以它是「無為」的;但這並不是什麼也不做,它化育了萬物,又順應萬物的特性,助成萬物的生長變化,所以是「無不為」。

  因循於道而形成的合理的政治,是一種無為的政治。老子把強加的東西叫做有為,而無為政治最大的特點就是順應自然。「侯王」即最高統治者如果能夠遵循道的性質來做事情,「萬物將自化」——循照其自身規則來運行變化。

  《老子》書中對統治者提出了鄭重的告誡:「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取天下」意思是佔有天下,老子認為「天下」是不應該也不可能被某些人佔有的。如果帝王採取佔有和支配的姿態統治國家,把天下看作實現個人意志的對象,表現自己之「偉大」的場所,就非常危險。對帝王來說,他會遭遇失敗,而對老百姓來說,他們將為之付出嚴重的犧牲。

  上面一段引文中提到「天下神器」,這裡的「神」是神妙的意思。天下為何是「神器」呢?魏晉時代王弼的注非常簡賅,謂之「無形以合」,意思說社會是多種力量以不確定的方式聚合在一起的變化結果,不是任何個人意志的結果。我常常把「天下神器」和「無形以合」這兩句話放在一起說,覺得這兩句話代表著中國古人對社會對政治一種非常深刻和富於智慧的理解。

  其實不僅僅天下是神器,一個社會群體也是神器,不是你一個人的意志就能夠扭曲它,改變它的。在一個人群裡面,有多種力量、多種意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以一種不可測的狀態、不固定的方式來運行。

  無為而治自然就意味著政令簡單,規則鬆散。老子說話的時候,是農業經濟的背景,並且他覺得最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小國寡民」。現代社會跟老子的時代完全不同,法令當然要嚴格地多。但老子所講的道理並不過時。

  上善若水

  《老子》以「道」為核心貫穿始終的思想關涉的方面很多,從天地宇宙到國家社會,還論及個人修養。「上善若水」,你可以理解成屬於個人修養的內容,也可以理解為取得成功的方法。

  我們常說的一句成語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子的念頭恰恰相反,他告訴我們,甘於低下體現了最高的修養、最高的德性,所謂「江海所以能成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為什麼要自甘低下?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善於容納,而唯有善於容納,才能形成宏大的局面。大江大海處於低下的地位,才吸引了眾水奔赴,百川匯聚,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彷彿總是孤零零站在山頂上,還能容納什麼東西?所以理想的統治者想要居於高位來統治人民,那他必須把自己放在比人民更低的位置;想要站在前面領導人民,那必須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後面。

  這種自甘低下或者說謙讓的姿態,有時也可以成為一種獲取成功的手段。因為你謙讓,所以得到別人擁戴,所以你獲得最大的成功。當你把細小的利益都推讓給別人時,你反倒可能獲得最大利益。但從老子本意來看,他主要不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統治者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助成他人的人。縮小到一個單位來說,理想的領導人應該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成功。所以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謙退可以自全,可以成功,這是從正面來說。老子也常常從反面告訴人們,什麼樣的人是最容易失敗的,那就是喜歡誇張、喜歡顯露、處處與人爭勝的人。所以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總是顯示出盈滿的狀態,好像什麼都到頂了,那很危險,這時候你不如趕緊停下;一把刀,你把它打造得尖利而單薄,那用不了多久就會殘缺。

  這裡還牽涉到老子的一個重要的哲理:柔性、謙退、收斂的狀態,在老子看來不僅僅是一種修養或手段,它還顯示著生命的韌性與彈性,這是富於生命力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才有持續發展的希望。那麼打擊敵手最好的手段是什麼?不是用強力去擠壓它,而是誘使它自我誇張、自我膨脹,直到完全失去彈性。就像一個「洋泡泡」,吹得越大,離爆炸越近。所謂「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這些話聽起來有點陰謀氣息,但當我們從哲學上去理解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有意味。

  我講的以上四點,不能完全概括《老子》的全部內容,但約略可以窺其大要;而對《老子》的智慧,由此也能獲得深刻的印象吧。

  本文據作者在「靜安白領學堂·國學與文化沙龍」的演講節錄整理


推薦閱讀:

7種智慧 決定女人一生
【智慧背囊】母愛的力量
《紅樓夢》格言智慧(正版)
【禪心慧語】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對眾生慈悲 你就開發了轉煩惱為菩提的智慧

TAG:智慧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