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結合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療效觀察

【關鍵詞】 老年皮膚瘙癢症 中西醫治療 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秋冬季加重,夏季減輕,表現為皮膚乾燥瘙癢,呈陣發加重,常影響睡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我院從2007-10~2009-02以來,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本病78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78例均為門診患者,均符合《中醫外科學》[1中的診斷、標準診斷,並排除由內科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症患者。其中男44例,女34例,平均年齡66.7歲,病程6個月~7年。1.2 臨床主要癥狀全身皮膚乾燥,皮膚瘙癢,呈陣發性劇癢,以夜間加重,因搔抓可見抓痕、伴血痂、苔蘚樣變、色素沉著、無原發皮疹,皮損可因情緒、飲食及外界刺激加重。1.3 治療方法根據臨床所表現的證候特點,採用中西藥結合治療。1.3.1 濕熱內蘊型表現搔抓後輕度潮潤、腫脹,伴有心煩、口苦、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以清熱利濕、祛風解毒。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柴胡15 g,澤瀉15 g,車前草15 g,白鮮皮15 g,地膚子15 g,龍膽草9 g,黃芩9 g,黃柏9 g,蒼朮9 g,木通6 g,甘草6 g。1.3.2 血虛肝旺型表現為皮膚乾裂、瘙癢、脫屑,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心煩失眠、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治療以滋陰養血、平肝止癢。用當歸飲子湯加味:當歸15 g,枸杞15 g,生地20 g,白芍15 g,菊花15 g,何首烏15 g,天花粉15 g,防風12 g,柴胡9 g,鉤藤12 g,丹參15 g,甘草6 g。1.3.3 風寒束表型表現為全身皮膚瘙癢以遇冷風時為重,皮膚乾燥粗糙。肢冷畏寒,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治療以解表散寒,祛風止癢。用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桂枝15 g,蛇床子15 g,麻黃9 g,白芍15 g,党參15 g,荊芥9 g,茯苓15 g,柴胡10 g,羌活10 g,川芎10 g,薄荷10 g,蟬蛻12 g,白及15 g,甘草6 g,前胡10 g。1.3.4 氣血不足型表現為皮膚瘙癢時輕時重,皮膚乾燥脫屑,勞累後加重,四肢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療以益氣養血,潤膚止癢。用八珍湯加減:党參15 g,黃芪15 g,茯苓15 g,熟地黃20 g,當歸20 g,白朮9 g,白芍9g,蟬衣9 g,防風9 g,甘草6 g。 以上中藥以水600 ml,煎取200 ml,煎沸後繼續煎10 min。煎兩次混合,分兩次溫服,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所有患者在口服上述中藥治療時,每晚飯後加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劑1片(10 mg)(宜昌長江葯業有限公司產)連服10 d停葯。外用積雪苷霜軟膏(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復方氟米鬆軟膏(香港澳美製藥廠生產)兩種軟膏混合聯合外用,每晚睡前搽患處1次,連續治療1~2周停葯。以後,每天睡前全身外搽雅蜜潤膚露(中國安利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1.4 療效評定標準瘙癢完全消失,繼發皮損消退,無須再用藥物治療為痊癒;瘙癢明顯減輕,繼發皮損明顯改善,為顯效;瘙癢減輕不明顯[2]為無效。總有效率=痊癒率+顯效率。2 結果 痊癒38例,顯效27例,有效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3.3%。3 討論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多是由於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膚老化、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減退使皮膚含水量減少[3],缺少皮脂滋潤,加之秋冬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以皮膚瘙癢、乾燥、皮屑、血痂、抓痕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老年性皮膚瘙癢症屬祖國醫學「瘙症」「陰癢」「風騷癢」範疇。病因大都由風寒濕熱蘊於肌膚或血虛肝旺、生風生燥、肌膚失養或膽肝濕熱下注,或感染滴蟲毒邪,或病久脾虛,肝腎不足,或沖任不調,兼因濕熱內蘊所致[4]。針對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充分發揮西藥起效快、作用強及祖國醫學表裡兼治的優勢。鹽酸西替利嗪片劑為口服選擇性組胺H1受體拮抗劑,無明顯抗膽鹼或抗5羥色胺作用,中樞抑制作用較小、且吸收快,口服10 mg後30~60 min血濃度可達峰值,血中半衰期為7~10 h。藥物毒副作用小,無依賴性。祖國醫學以辨證分型論治。方中桂枝、防風、荊芥、麻黃、羌活、白芍祛風散寒、調和營衛;柴胡、龍膽草、黃芩清瀉肝膽濕熱;黃柏、蒼朮清熱燥濕;澤瀉、車前草清熱利濕;生地、白芍、枸杞、何首烏滋陰養血;党參、黃芪、白朮健脾益氣;鉤藤平肝止癢;熟地黃、當歸養血潤膚。在用上述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的同時囑患者禁用熱水燙洗,盡量減少洗浴次數和持續時間,避免煙酒刺激,忌食辛辣、腥發食物。治癒後全身皮膚長期外用保濕護膚品、防止複發。 臨床觀察結果表明,中西醫聯合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治癒率高,複發率低,效果滿意,可供臨床借鑒。【參考文獻】   [1]陸德銘.中醫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7.[2]鄺 捷,尤振華.診治皮膚病經驗集[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3.[3]趙 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07.[4]趙純修.中醫皮膚病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46.
推薦閱讀:

久病難症必效單方 皮膚科必效單方
犬的常見皮膚病(一)過敏性皮炎|狗狗皮膚病
神經網路診斷皮膚癌超越人類專家?來自醫療界的這篇論文給出了證明
「張建療法」的理論基礎
皮膚腫瘤

TAG:皮膚 | 治療 | 老年 | 皮膚瘙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