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線原創】教育「三境」


如何對待後進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教師對待後進生有三種境界。對待後進生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就是教師「修鍊」自我,最終達到「涅槃」境界的過程。

境界一:把後進生當作「差學生」

從現實情況看,把後進生當作差學生是許多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於後進生的稱呼,以前人們稱為「差生」,現在仍然有許多人這樣稱呼。也有許多人主張不要這樣稱呼,而是改稱「學困生」「困難生」「慢讀生」「問題生」等。如果教師對待後進生的境界不提升,無論稱呼怎樣改變,後進生的處境也不會從實質上或根本上改變。因此,我不太關注這些稱呼的改變,我關注的是教師能否不斷提高自己,真正轉變對待後進生的態度,真正使自己從對待後進生的第一種境界提升到第二種境界,甚至是第三種境界。

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把後進生當作差學生,這是教師不能民主地、平等地、和諧地對待後進生的表現,是教師不尊重後進生的表現,是教師缺少職業修養和教育智慧的表現,也是教師對後進生認識上有偏見、情緒上急躁、態度上冷漠的表現。

教師對待後進生處在這種境界,必然會對後進生產生消極的影響。處在這種境界的教師往往對後進生缺乏應有的關注、接納、尊重和信任,後進生常常會遭受到教師的冷眼、輕視、挖苦、諷刺、嘲笑、體罰或變相體罰。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後進生缺乏人格的自尊和成功的自信,缺乏上進的意識和進取的精神,缺乏學習的興趣、動力和積極性。這種境界對後進生的轉變、發展和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有位後進生寫道:「請相信我,我也是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可我的腳下全是乾乾的泥土,樹葉萎落,使我變得光禿禿,沒有蝴蝶飛舞,沒有蜜蜂追逐;我的夥伴也已乾枯,陪伴我的只有孤獨。我盼望著園丁,給我澆水,為我耕鋤。請相信我,我需要您的幫助,請相信我,有了您,我也會長成參天大樹!」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後進生處境的艱難和對改變自身處境的渴望。

境界二:

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

許多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加強自身修養和完善自我,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必然會產生強烈的職業情感,特別是產生愛學生的情感,也必然會提升自己對待後進生的境界,從而使自己從第一種境界提升到第二種境界,即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

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是教師對後進生有「愛心」的表現。教師要把後進生當一般學生對待,給予後進生與其他學生同樣的愛,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如果沒有對後進生的一顆「愛心」,那是不可想像的。作家冰心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師有了對待後進生的這顆「愛心」,就會有對待後進生的積極心態,就會熱愛後進生,願意為後進生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教師高舉「愛心」的燈塔,就能夠指引後進生的航向,使後進生不至於在人生之旅中迷航;教師高舉「愛心」的旗幟,就能夠促使後進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教師高舉「愛心」的大傘,就能夠給後進生撐起一片希望的晴空!

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是教師重視後進生生命的表現。把學生的生命當成生命是教師倫理的核心,它要求教師有熱愛生命的心態和行為。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也就是把後進生的生命與其他學生的生命一樣看待。

後進生的生命也有一種獨特的美麗,教師要學會欣賞;後進生也是一株稚嫩的幼苗,教師要懂得呵護;後進生的生命也是一塊希望的土地,教師要用心耕耘;後進生的生命也是一座儲量豐富的金礦,教師要善於開採。直面、尊重、關懷、呵護後進生的生命,提升後進生的生命質量,是教育的真諦所在。

把後進生當作一般學生,是教師真正具有平等意識的表現。在一個具有平等意識的教師的心目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是沒有高低貴賤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截有待雕刻的珍貴樹木,是沒有什麼「朽木不可雕」的。教師對待後進生的這種平等意識,給予後進生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安慰和寧靜、人格上的尊重和自信、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以及行為上的進步!

境界三:

把後進生當作好學生

原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特級教師霍懋征認為,「沒有好學生、壞學生、先進生、後進生之分,只有內向外向之別,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學生」,這就是把後進生當好學生,這是教師對待後進生的最高境界。許多教師雖然難以達到這種境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去追求這種境界,也並不意味著絕對不能達到這種境界。恰恰相反,教師應該努力追求并力求達到這種最高境界。

把後進生當作好學生,是教師高度「愛生」的表現。有人說:愛學生是人,愛後進生是神。把後進生當作好學生的教師就是神!能成為「神仙」的教師畢竟是少數,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名師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教師能夠真正愛後進生是很難的。把後進生當好學生的教師,不是一般的「愛生」,而是能夠做到高度「愛生」。能夠高度「愛生」的教師,必然具有美麗的心靈,包括豐富的氣質內涵、健全的人格魅力、健康的心理素質、無私的奉獻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

把後進生當作好學生,是教師具有高度素養的表現。把後進生當好學生的教師,必然有熱愛生命的心態,有寬厚、紮實的文化底蘊;必然有對教育內涵和本質的深刻領悟,有對現代教育思想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必然有教育後進生、轉變後進生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必然有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縝密的組織管理能力,靈敏的應變能力,靈活的交往協同能力,冷靜的自制能力,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敏於探究、強於反思、敢於開拓的能力;也必然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

提出對待後進生的這三種境界,是希望廣大教師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儘早從第一種境界提升到第二種境界,甚至提升到第三種境界,即追求對待後進生的「涅槃」境界。教師對待後進生境界的不斷提升,是後進生之幸,是家長之福,是教育之喜,也是民族之樂!

我們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有「修鍊」自我,以擁有「涅槃」境界的意識、勇氣、信心和決心!

(山東省臨沂市實驗中學 王有鵬)

文章來源:《教育文摘周報》2018年第20期


推薦閱讀:

大空間智能消防水炮安裝於學校案例
機器人大面積取代教師,將在多少年內發生?
英語口語學習之朗讀訓練法
你是如何改變自己,擺脫「醜陋的中國人」的劣根性的?
2018教師資格認定指南17問,全面解析教師認定

TAG:教育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