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石:收了沙特「大禮包」,中國要給沙特支付哪些報酬?
3月15日至18日,80高齡的沙特國王薩勒曼「豪訪」中國。
之所以用「豪訪」二字,是因為此次沙特國王出訪的動靜,的確不同凡響!兩部鍍金的舷梯、五百多頓行李、25位親王王子、10位部長,150名廚師和八百位各行業隨行人員,光這架勢,就足以讓我大中華吃瓜群眾瞠目結舌。再加上坊間瘋傳,沙特國王到訪期間,將北京全部車行的賓士邁巴赫租用!這份珠光寶氣,這這等豪氣,就算不是絕後,但也絕對是空前了!
而沙特國王的豪氣,不僅體現在陣仗,更反映在實惠中。訪華第一天,沙特便與中國簽訂了650億美元的意向性合同,包括35個項目合作,涵蓋能源貿易、經濟、軍事安全等多個領域。
對這張單,《環球時報》用了「怒簽」二字。雖然《環球時報》一向以雞血見長,但這次用在這張大單上,倒也的確不以為過。而這張大單背後對中國在能源保障、一路一帶戰略、人民幣國際化、外資引進以及資本出海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更是不容低估!
只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沙特國王要急不可耐的來給中國送這個大禮包呢?
這和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以及沙特面臨的結構性地緣困局有著直接的關聯: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沙特系列》中,雲石君曾經分析過沙特的基本國情與國家戰略:雖然沙特靠著石油暴富,但由於國土絕大部分為荒漠,嚴重缺乏常規性工農業開發潛力,所以隨著可預期的石油枯竭,沙特遲早會重新返貧。並且,這種巨大的落差,會使沙特的社會矛盾驟然激化,整體性動蕩乃至暴亂不可避免。鑒於此,沙特必須在趁著石油紅利還在,國家依然殷實,衝出鳥不下蛋的阿拉伯沙漠,將敘利亞、兩河流域等一系列相對富庶的板塊收入手中。唯有如此,待石油枯竭後沙特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戰略空間。
而隨著埃及、伊朗的衰落以及伊拉克的崩潰,中東傳統一流地緣勢力紛紛陷入困境。
這也給了沙特趁虛而入的機會。這幾年沙特上竄下跳,操縱海合會,充當阿拉伯世界老大,甚至暗中支持IS,掀起敘利亞和伊拉克內戰,這一系列動作,背後皆有沙特的影子,是為沙特衝出阿拉伯沙漠做的鋪墊和準備。
只不過,沙特此舉,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在《地緣政治:解碼伊斯蘭系列》中,雲石君說過,中東是這個星球上,與美國地緣關係最為疏離的主要地緣板塊,所以美國在當地的優勢是有限的,它要維持對中東秩序的主導權,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中東不能政治統一,不能出現特彆強大的國家,否則強龍不壓地頭蛇,美國的中東霸權根基就會動搖、甚至終結。
雖說沙特是美國現在的盟友,但一旦它得償所願,滲透進了敘利亞、兩河流域,將阿拉伯世界強勢整合,那美國的麻煩就大了!所以,美國對沙特採取了暗中壓制政策——拒絕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將這個沙特死敵放出囚籠,這些都是為了遏制沙特,維持中東現有的地緣平衡。
美國的這種搞法,當然讓沙特大光其火。但是它又沒法。畢竟沙特雖富,但這都是靠石油賺出來的。滿地黃沙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它根本沒有基本的工農業生產能力,這種國家,嚴重天然缺乏抗打擊能力。這種情況下,要是它敢跟作為全球霸主和中東秩序掌控者的美國直接翻臉,美國要收拾他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甚至只要美國不管,以色列都可以將沙特打的落花流水。
既然不能直接跟美國翻臉,沙特唯一的指望,就是憑硬實力在中東壓垮敘利亞和伊朗這幫敵人。只不過敘利亞背後有俄羅斯力挺,沙特不敢直接出手;尤其是在俄羅斯直接介入後,想靠反對派以及IS來顛覆阿薩德政權,已經沒有任何可能。
而伊朗更糟糕。中東的石油大多集中在波斯灣海域——這是沙特與伊朗兩國的中間地帶。所以一旦兩國直接開打,那沙特的石油印鈔機將毀於一旦。
當然,沙特的石油工業被打沒了,伊朗的也會被打沒。但伊朗好歹有伊朗高原這個中東一流地緣板塊,有一定的工農業持續生產能力;沙特卻除了石油就是沙子。真要玩兩敗俱傷,沙特還真未必比伊朗更能扛。
不敢軍事上開打,那就只有打經濟戰了。畢竟伊朗和俄羅斯都是靠石油吃飯。前者經受了幾十年的制裁,已經十分虛弱;俄羅斯也正遭受西方制裁,所以通過打壓油價,倒是有可能讓二者妥協讓步——雖然此舉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所以從2014年開始,沙特率著一眾海合會成員國,堅持石油不減產甚至增產,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瘋狂砸盤,讓油價從一百美元以上,直接跳水到最低30美元。
只不過,沙特的這種做法,並沒有起到明顯效果。面對油價暴跌,伊朗的應對之策就是利用解除制裁的戰略機遇,同樣拚命增產,用產量的上升,來對沖油價下跌的損失——這些擴產的石油,則大多被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工業國統統買走;至於,俄羅斯則是擴大與中國的合作,中國基於扶俄抗美的宏觀戰略,並在獲得了合適的現實回報後,對俄羅斯予以強力輸血,使其能夠繼續維持下去,不至於因為現實的困窘而出賣地緣利益。
總而言之,沙特折騰了一大圈,犧牲了大量的石油收益,結果卻什麼也沒撈著。
而沙特的石油戰之所以會失敗,中國算的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原因。中國對伊朗和俄羅斯能源的埋頭猛吞,在相當程度上對衝掉了沙特打壓油價對二者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沙特應該「制裁」中國才對。
也許沙特「制裁」中國,這個聽上去有點可笑。但實際上,沙特是有這個能力的。在過去的幾十年,沙特以石油為武器,在國際政治場合興風作浪。除了美國外,其他主要國家幾乎都吃過沙特石油政治的悶虧。而對中國,沙特雖然也供應石油,但價格卻長期比西方要高出一截,這種做法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入國每年平增大量外匯消耗,還無可奈何。
只不過,這一次,沙特卻不敢這麼做。之所以如此,與全球經濟大環境和國際能源市場格局的變化有關。
前兩年油價之所以暴跌,除了沙特們的砸盤外,更重要的是整體環境的變化。一方面,全球經濟長期頹靡,能源消費隨之萎縮;另一方面,隨著對伊朗制裁的解除,以及美國頁岩油革命的爆發,全球能源供應量大增。鑒於這一減一增,其影響都是長期性的,這意味著全球能源交易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由以前的供不應求,逐漸轉向供大於求。
這對沙特的影響是致命的。沙特前些年之所以能操弄石油政治,在國際上呼風喚雨,其根本就在於石油供不應求的格局。只有在能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作為主要石油輸出國的沙特們,才能掌握國際能源市場的話語權,以石油為武器,要挾那些實力比自己強的多的國家。可隨著供需格局逐漸發生逆轉,這種話語權,自然也從供應方,逐漸轉向需求方——而這其中,作為全球最大工業國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疑是最具分量的一個。
這種情況下,即便沙特縮減對華能源供應,中國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通過伊朗、俄羅斯等其他供應方來對沖——而沙特的石油如果賣不出去,國家財政就會陷入困境,其所有的宏圖大略也自然就化為泡影。
在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過度的大趨勢下,沙特不僅不能再以石油為武器要挾中國,反而需要改變對華政治態度,緊密雙方的聯繫,以確保石油的穩定輸出。
而除了經濟,沙特對華示好,也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首先,中國與伊朗長期以來,一直維持著十分親密的合作關係。這在以前倒也沒啥。可是隨著石油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過渡,這對沙特就是個巨大的潛在威脅。
一旦買方的話語權達到一定程度,那麼伊朗完全可以憑著自己與中國的交情,借中國之力來反壓沙特——既然石油供應量充足,那買誰多一點,買誰少一點,對買家都是一樣的;可對賣家就完全不同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中伊關係過於緊密,那對沙特這個賣家當然十分不利——雖然現在的石油市場還沒到這種程度,但從趨勢看,這一天未必就很遙遠。所以,沙特必須未雨綢繆,搶先跟中國拉近關係。否則將來油賣不出去砸在手裡,那國家就會有麻煩。而通過引入中資、加大對華投資力度,中沙之間能夠形成穩定的利益捆綁,這樣沙特就能夠為國家的未來,構建起更堅實的保障。
此外,由於沙特拓土開疆的長遠國家戰略,威脅到了美國的中東利益,所以沙特必須要有所改變。
這種改變主要是兩方面:
首先,沙特必須盡量擺脫對美國乃至西方的過度依賴。不然真到關鍵時刻,美國就算不直接出手,哪怕只要暗中使點絆子(比如在武器供應方面緊縮一下,讓沙特那些美式軍火無以為繼),沙特都會承受不了。
其次,隨著中國的戰略崛起,其正在逐步加強對北印度洋乃至中東的地緣影響力,這免不了會對美國的中東秩序主導權構成一定的衝擊。這種情況下,沙特通過緊密對華關係,既可以提前下注,為將來中國影響力進入中東做好鋪墊;也可以通過中國之力,削弱美國對自己的遏制能力——如果真能通過與華合作,削弱美國在中東的影響,那套在自己頭上的緊箍咒就會鬆動,自己就有可能利用這種大國博弈,為衝出阿拉伯沙漠拓展出新的戰略空間。
所以,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沙特都有必要向中國示好。
而對中國來說,沙特的這筆大單更是十分受用。
沙特的示好,首先將使中國獲得更穩定的石油保障——對中國這種超級工業國來說,石油的穩定供應,和油價同樣重要。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王權國,佔據了全球石油市場份額的最大部分,如果能與他們建立穩定的供應鏈條,中國的經濟乃至戰略安全,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而且沙特的大單,還有巨大的現實經濟價值——伴隨著這筆大單,中國不僅將引入大量外資、而且還可以推動資本國門。這對正在大力阻止外資出逃,同時又要極力推動中國資本出海的北京而言,可謂一場及時雨。
此外,這筆大單本身對中國來說也有雙重促進作用。畢竟沙特除了石油,幾乎什麼都不產;而中國確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和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所以沙特賣給中國石油所換得的錢,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最後相當部分還是會迴流到中國。
以前沙特把錢捏在手裡,中國光瞅著也只能幹瞪眼。但現在沙特既然把它拿了出來,扔向市場,那中國就有了將其收入囊中的可能。而看簽訂的意向性協議,除了能源貿易,還涉及到軍事、工業、投資等多方面,這等於是把拿過去的錢,又砸還給了中國,這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帶動可以說是十分明顯的。
同時,沙特這筆大單的成交,對人民幣國際化也能起到重大推動——中國正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而石油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戰略物質,成為其市場交易的結算貨幣,對人民幣戰略地位的提升,以及獲得國際市場的普遍認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作為什麼都能造的全球最大工業國,以及除了油什麼都不產的土豪國家,中沙之間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本來就是性價比最高的。以前經貿往來相對有限,雙方政治上也存在一些分歧,所以這種人民幣結算還未普遍鋪開;但隨著中沙政經關係的全面深化與升級,雙邊石油貿易中大規模用人民幣結算在未來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最後,中沙合作,對油價的穩定也有微妙的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油價對中國經濟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從長遠看,油價相對走低是大趨勢,但首先,這種趨勢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現在還遠未到那一步;更關鍵的是,不排除出現某些特殊情況,導致油價出現反彈甚至暴漲。
而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就是有可能引髮油價暴漲的一顆定時炸彈。沙特,以及奉其為尊的海灣阿拉伯王權國,佔據了全球交易原油供應的相當份額;而伊朗同樣也是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而它們的石油,主要都集中分布在波斯灣海域及周邊——而波斯灣又是伊朗與沙特的天然地緣分割線和中間帶。
鑒於沙特與伊朗在歷史、教派、地緣層面存在結構性衝突,現實中更是關係極端惡劣(2016年,沙特甚至與伊朗斷交),一旦兩國爆發戰爭,那波斯灣很有可能成為一片火海。這樣一來,全球石油供應將受到極大衝擊,油價迅速反彈到100美元、甚至200美元都有可能。
當然,真到這一步,對沙特和伊朗都是雙輸。但鑒於兩國矛盾如此之深,也難保不出現擦槍走火——而這種局面一旦出現,中國將遭受重大波及。
而反過來,如果沙特與伊朗媾和,也同樣不是件好事。如果雙方因財政問題的惡化,不得不互相妥協,然後聯手縮量減產,以它們在全球石油交易市場中的地位和份額,也會在相當程度上,使油價出現大增——這對中國來說同樣不利。
作為全球最大工業體和石油進口國,中國即需要保障石油的穩定充分供應,也需要將油價維持在合理區間。基於這種邏輯,沙特與伊朗的斗而不破,至少在現階段,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前兩年油價長期低位震蕩,正是沙伊斗而不破的結果。
當然,要維持沙伊斗而不破,這對中國而言,難度還是很大的。畢竟中國是個東亞國家,雖然這些年地緣影響力有所釋放,但在中東這個區域,還是十分有限。雖然中國可以憑著與伊朗的特殊關係,對其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種雙邊關係的變化,光對某一方施加影響是不夠的,還要看另一方的態度。而在以前,中國對沙特的影響明顯不足。
但隨著中沙關係的深入和利益捆綁的加劇,中國也對沙特的影響力自然也會隨之增加。當中國的態度,同時成為沙伊雙方都需要權衡的對象時,中國對波斯灣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力自然也會隨之升級,這樣就能夠更好的維護中國的利益。
綜上所述,這次的沙特國王豪訪,是在國際經濟大環境出現趨勢性變化,以及中國崛起的宏觀背景下,沙特基於自身國家利益,所做的一次重大外交政策調整。沙特通過「豪擲」大禮包,將自己與中國的關係大幅拉近,為自己在未來的政治、經濟利益,謀求更多的保障甚至突破。至於中國,則是順水推舟,在直接笑納大禮包的同時,也趁此機會,達到了推進一路一帶、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增加對中東區域影響力等國家戰略的目的。
而在這次「交易」中,有一點非常重要,卻也是少有評論者提及的,就是這一次,中國並沒有為自己的巨額收穫,而做出什麼實質性的付出。
當然,買石油的錢還是要照付的。但除此之外,中國還收穫了推進一路一帶、推進人民幣國家化、吸引外資及資本出海,還有對中東影響力的提升等等,而這些豐碩利好好處,中國這次並沒有拿出太多實質性的利益來做交換!
為什麼中國這次可以把買賣做的這麼舒服?這就是雲石君以前文章中反覆提到的「大國溢價」——當你強大到有能力對國際形勢施加足夠影響時,這種影響力就可以為你換回豐碩的物質回報。沙特這次之所以「豪擲」,就是看中了中國的強大綜合國力,以及良好的未來發展趨勢,希望通過這次「送錢」的行為,來換得中國對其國家利益的尊重與維護——說的通俗點,這就叫交「保護費」!
在以前,這筆保護費沙特只交給美國。而現在,隨著中國身價的提升,沙特也開始向中國也交納一部分!
這就是「大國」的好處!只有大國,才能享受到不勞而獲的保護費。而像小國,比如韓國、甚至日本,即便其經濟高度發達,但由於格局有限,所以永遠無法享受這種額外收益,每一份錢,都只能靠自己的勤勞雙手去創造!
以前的中國,現實國力孱弱,所以雖有大國之資,卻無法享受大國之惠!所以中國的財富積累,也只能跟韓國這些小國一樣,通過勞動人民累死累活來取得!但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提升到一定層次,現在的它,已經逐漸具備了坐地收錢的資格!而在交保護費的國家中,沙特不是第一個,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隨著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勢力,會向中國上交這筆費用,以便他們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中,得到強者的照拂和器重。而這一筆筆額外資源的注入,意味著中國人可以用相對更少的付出,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更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支付從業經驗,挽回了我的損失
※支付革了誰的命?
※我第一次遭到賣菜大媽的拒絕,竟是因為一張二維碼!
※經常看到「資金沉澱」這個詞,那到底什麼是「資金沉澱」?
※支付戰爭下半場,玩的是二維碼?錯,可能是萬達+銀聯的雲閃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