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番茄炒蛋背後,是中國人的三個生活軟肋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講究吃,從吃飯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很多很多美食之外的東西來,比如今天席捲朋友圈的一盤「番茄炒蛋」,有人看到了「愛」,有人看到了尚未斷奶的「媽寶男」,還有人看到了中國式的家庭教育。 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盤番茄炒蛋的背後,還牽扯著三個中國人的生活軟肋。 一大早發現微信朋友群被一段視頻刷屏: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 大致情節如下:一個男生在海外留學,參加同學聚會做番茄炒蛋,於是打電話向母親求助,半夜父母爬起來為他錄視頻演繹番茄炒蛋……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走心的微電影,戳中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也戳中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淚點,因為大部分中國孩子都有這樣的體會:長大之後,父母常常如接聖駕般等你的消息,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就如同接到聖旨般不敢怠慢,於是才會有如此催人淚下的視頻,絕對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表示這有點不正常。 坦白講,堂堂五尺男兒不會做番茄炒蛋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剛剛走出家門,獨立不久,之前沒怎麼做過飯。但關鍵是思維方式,不少網友表示:番茄炒蛋的做法如果在網上查,可以查出一堆來,可偏偏不少中國孩子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找媽,哪怕遠隔千山萬水,十二小時的時差。

而很多中國父母也絕對配合,絕不會掛電話說:「我在睡覺,你就不會自己上網查?」,而是半夜一骨碌翻身爬起來,親自下廚,精心做成視頻為兒子演繹……這還不算完,還得靜候佳音,否則就無法安心入睡……這大約就是傳說中的情感默契。

忘了有回說起什麼,在微信上和一個小夥子聊天(一個挺帥挺可愛,一米八幾的年輕人),談到了疊被子,他驕傲地說:「俺從來也不疊被子,俺媽說將來等俺結婚了讓俺媳婦疊。」 當時就非常嚴肅正經地告訴他:「現如今,不會疊被子是很難找到媳婦的。」 因為很可能你媳婦也不會疊,人家小時候也是被爹娘捧在手心裡,當「小公主」養大的,一心想著找顆大樹替她遮風擋雨。 搞不好倆人結婚後,雙方父母都爭著搶著要跟過來,當老媽子天天追在後面伺候才放心。 再比如自己的小侄子上小學時,有天偷偷帶了香噴噴的糖炒栗子到學校,結果發現居然吃不到嘴裡,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剝……平時吃的都是媽媽親自剝好的,他只負責張嘴就好了。 於是不知從何時起,中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變成了這樣你儂我儂,膩膩呼呼,瓊瑤劇般的情感大戲。

從而導致了以下三個中國人的生活軟肋: 1、婆媳關係日益惡化。 在網上隨便轉轉,就會發現「怨婦」特別多,以抱怨老公和婆婆為主。比如夫妻半夜睡覺時婆婆進去給蓋被子,老公把家裡的鑰匙擅自給了公公婆婆,老公「愚孝」,是他媽的聽話乖寶寶,婆婆三天兩頭插手小夫妻的家務事,不是催著要孩子就是催著要二胎……更有甚者,婆媳間爭風吃醋,把男人夾在水深火熱之中,導致矛盾升級,就有了這樣的人間慘劇:「老人幫兒子帶孩子遭埋怨抱著孫子跳樓」,注意,這是已經發生不止一次的新聞標題。 2、年輕人離不開父母 很多年輕人明明已經成年應該自立,可一談起買房,結婚,生娃……沒有一件事情不是需要「家裡」贊助的。所謂的「家裡」,其實就是父母。估計全世界再沒有被中國父母更累的家長。除去負責供孩子讀書,還負責準備房子首付、彩禮、嫁妝……子女生孩子時不僅要掏錢,還要負責免費照看直到上幼兒園。

網友評論 如果萬一做不到,則有可能成為一輩子的把柄,不妨聽聽有多少網友吐槽抱怨:「我們結婚,他家裡沒掏一分錢!」「我生孩子,爺爺奶奶只給了幾百塊錢的紅包!」「孩子從生下來就是我自己帶大的,他家什麼忙都幫不上!」「結婚時連幾萬塊錢的彩禮都拖欠……」 事實上,我們這個以「孝道」而聞名的民族,目前很多中國老人的地位就是這樣的。辛苦勞累一輩子就為養孩子,等孩子長大後還要負責給他們買房,結婚,上趕著要去照看孫輩,然後自己的地位一不留神也就成了「孫子」。 所以就出現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詞語:啃老。 3、父母對子女的情感依賴嚴重 身邊一個朋友,是個孝子,常常跑很遠很遠的路,不為別的,就為去看他媽一眼,因為母親每天都在盼著「這一眼」。所以哪怕工作再忙再累,他都會去,哪天萬一沒去就心生內疚。 一日,朋友加班忙,手機靜音狀態,沒聽到母親的電話,事後他發現,媽媽正在打電話到處找他,他以為出了什麼大事,打過去才發現,其實只是:「找不到你,所以媽有點著急了。」

網友評論 孩子小時,也常常會看到中國媽媽對著孩子撒嬌:「等媽老了,你會不會常來看媽啊?」「將來你結婚後,會不會把媽媽接過去一起享福啊?」「將來讓媽幫你帶孩子好不好?」 從而父母在潛意識裡就為孩子心裡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時刻敲打著孩子:「天底下我最愛你,你可別忘了我。」 可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本應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感,當老人的幸福完全捆綁在孩子身上時,對兩個當事人其實都是災難。那就意味著有一雙眼睛時時都在期盼著你,分分秒秒在等待你的陪伴……這種愛無疑對孩子而言就成了一種無形的枷鎖和負擔。 由此可見,中國父母和孩子從一開始就在相互欠債,父母欠孩子諸多,得一點點還,到十八歲甚至長大成家後都遠遠不算完。 中國孩子打來到這個世上也開始欠債,而且是一筆永遠都還不清的情感之債。視頻中那個男生,在接受了如此情深義重的番茄炒蛋後,又讓他怎麼吃得下飯?怎麼開開心心地放下那份「母子情深」,輕鬆自如地去和同學談笑風生?

甚至,這份「番茄炒蛋式的心理陰影」(請原諒我這麼說)會一直籠罩在他以後的日子裡,橫插在他未來的家庭生活中。每當發生家庭矛盾時,他很可能會反覆提醒自己和妻子:我父母他們特別特別愛我,為了我付出的太多太多,甚至大半夜給我做番茄炒蛋…… 可沒準他太太也有類似的經歷。 由此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中國家庭永遠都是大家庭,不是一家,也不是兩家,而是三家:一對小夫妻,帶著各自的原生家庭,在現實生活中矛盾重生,六個人焦頭爛額,磕磕碰碰,一點都不和美,談不上任何圓滿,單單為除夕夜在哪家吃飯就可以年年鬧彆扭,鬥智斗勇。 所以,在此提醒諸位:這種中國父母的愛心泛濫,以及中國式的,濃的讓人喘不過氣來的親情紐帶,是不是也該往回收一收,適當克制一下?
推薦閱讀:

我讓冬天不抑鬱!
戲說乾隆如今還值得一看嗎?
除了手錶,這6樣禮物也很適合送男朋友
你曾經最懶的時候,到什麼程度?
說說你永遠不會回購的文具?

TAG:生活 | 中國 | 中國人 | 番茄炒蛋 | 背後 | 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