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恩來為何兩次在重要場合說錯祖父名字

周恩來為何兩次在重要場合說錯祖父名字? 《紅岩春秋》作者:秦九鳳

核心提示: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來利用星期天召來在京親屬,和他們談家史。在這篇由周恩來的嫡長侄女、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周秉德記錄,鄧穎超親筆閱改的《七伯談家史》的第1頁上,周恩來說,「我們和爾輝父親是一個祖父,……我們這同一個祖父名攀龍、號雲門,字殿魁。」這是周恩來兩次在重要場合講他的祖父名或字叫殿魁。

看了標題,您一定會啞然失笑:周恩來是何等精細的人,世界上誰有他那樣超人的記憶力?怎麼可能把自己祖父的名字都說錯了?

1946年9月,周恩來曾在南京接受過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李勃曼的一次專訪。參加這次訪談的共有3個人:周恩來、李勃曼和章文晉(負責翻譯)。這篇訪談記錄發表時周恩來說的是:「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紹興。」(這是原稿。在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二部編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周恩來自述》一書中編入這篇稿件時,已改正為「周起魁」。

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來利用星期天召來在京親屬,和他們談家史。在這篇由周恩來的嫡長侄女、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周秉德記錄,鄧穎超親筆閱改的《七伯談家史》的第1頁上,周恩來說,「我們和爾輝父親是一個祖父,……我們這同一個祖父名攀龍、號雲門,字殿魁。」

這是周恩來兩次在重要場合講他的祖父名或字叫殿魁。

1997年,我們在中央文獻研究室的李海文同志帶領下,聚集北京、淮安和紹興的周恩來研究工作者一起撰寫《周恩來家世》一書。為此,筆者想方設法地先後從杭州、揚州以及我們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區——下同)等地徵集到了周恩來三位叔、伯父周龢鼐、周嵩堯、周家琛的中舉資料和周恩來六伯父周嵩堯親筆撰寫的《周氏淵源考》,以及周氏宗譜《老八房祭簿》的局部,還查閱了清光緒丙子《淮安府志》、《山陽縣誌》和《清河縣誌》等地方志書,中舉資料和《周氏淵源考》我都還複印寄給了李海文同志,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有關周家親屬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地寫了出來。

那年10月中旬,我突然接到李海文同志從北京打來的電話:「老秦,秉宜說周恩來把他祖父的名字記錯了。他祖父後來改的名字叫起魁不叫殿魁。」

聽了電話,我還有些不相信:周恩來那麼細心的人怎麼可能記錯自己祖父名字呢?只是寫作《周恩來家世》一書時,有關周恩來祖父這一篇我是請李瀟同志撰寫的。她雖提出過疑問,可是未能引起我的注意。

秉宜同志是周恩來嫡親侄女,是周恩來近親屬中唯一一位研究周恩來童年與家世的人。她對周家的情況比我們熟悉得多。所以,我雖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當時又負責著淮安仿建西花廳的陳列布展任務,但還是很認真地一頭扎到資料堆中,認真地翻閱、核對起來。

筆者首先找到我們周恩來紀念館資料科1991年從紹興魯迅紀念館複印來的周氏家譜《老八房祭簿》,查閱周家49房和50房「恩」字輩以上的幾代人情況。在周恩來祖父的名下是:「駿龍,又名攀龍,字雲門。五十房,笑岩孫,樵水四子。生於道光甲辰年(公元1844年)六月廿七日寅時,配魯氏。子貽賡、貽能、貽奎、貽淦。江蘇候補同知。」在這頁紙的天頭「駿龍」的右側,還留有毛筆寫下的「更名起魁」四個小字。這就是說,周駿龍曾更名為「起魁」。

周恩來祖父一輩親兄弟共5人,依次為駿侯,乳名康侯,字晉蕃,號逸帆,後更名晉侯;駿昂,乳名亥同,號絳生,字霞軒,後更名昂駿;駿聯,又名官聯,字捷三,後更名聯駿;駿龍;駿龎,又名鳴鹿,字敦甫,後更名子龎。在筆者從浙江省圖書館古籍部徵集到的該館所藏《浙江鄉試同年齒錄》(收藏編號為11905)光緒甲午科(公元1894年)周恩來二伯父周龢鼐的中舉資料上,其「胞叔」欄下為:「聯駿,國學生,提舉銜,縣丞;起魁,國學生,江蘇儘先補用同知,前代理安東(今漣水),阜寧等縣知縣,海州直隸州,賞戴花翎;子龎,國學生,藍翎,五品銜,從九品,前署丹陽縣典史。」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周龢鼐生父是周昂駿,即周恩來二祖父。他是周昂駿的次子,因周恩來大祖父周晉侯無兒子,讓周龢鼐出嗣過繼給周晉侯為嗣子,所以在他的中舉資料上,周晉侯是作為他「父」親介紹的,周昂駿是作為他「本生父」介紹的。而周晉侯和周昂駿分別為周恩來的大祖父和二祖父。所以,他在「胞叔」名下就分別是周恩來的三祖父聯駿、(四)祖父起魁和五祖父子龎了。

筆者在徵集到的浙江圖書館所藏《浙江鄉試同年齒錄》丁酉科(公元1897年,收藏編號為11926)周恩來六伯父周嵩堯的中舉資料上,周嵩堯的「胞伯叔」名下是:晉侯;聯駿;起魁,花翎,江蘇同知,前代理安東、阜寧、桃源(今泗陽)等縣知縣,海州直隸州知州;子龎。這就是說,周恩來祖父曾任過桃源縣知縣。

周嵩堯是周恩來二祖父周昂駿的三子,在他的中舉資料上,周昂駿作為「父」親介紹,這也說明「起魁」就是周恩來祖父。為此筆者還連夜從淮安圖書館查找到周雲門任桃源知縣的記載,剛好與周嵩堯中舉資料上記載的相吻合。

在筆者徵集到的周恩來從堂叔周家琛的中舉資料上,因他上溯到周氏遷浙14世祖周孟班時才與周恩來他們為一家人,所以他在「從堂伯」名下的排列為:晉侯、昂駿、聯駿、起魁、子龎……這種排序很清楚地說明,排在第四的「起魁」是周恩來的祖父。

從上述四份原始資料上可以看出,周恩來的祖父無論是「字」、「名」或「號」都沒有使用過「殿魁」,而是「起魁」。

周恩來為什麼會記錯祖父的名字呢?我的分析是:

一、人世滄桑。清光緒24年(公元1898年)周恩來出生時,其祖父可能已經去世。對祖父輩的名字,他只能是聽大人說的。而且,由於在封建社會裡,晚輩是絕不允許直呼長輩名字的;寫上文字時,還要在祖、父輩名字之前加上一個「諱」字。周恩來小時未見過祖父,而且是「少小離家,老大未回」,也就不可能見到自己祖父遺墨、簽名等真跡。

二、名字太多。以周恩來祖父為例,他譜名駿龍,又名攀龍,字雲門,後又更名起魁。周家其他祖父輩也大多如此。這樣,在父子、祖孫和族人口頭相傳中,難免說錯和聽錯。

三、確有殿魁。從《老八房祭簿》上看,周駿聰是周恩來二曾祖父周光燾的長子,又恰巧與周恩來的祖父周駿龍同齡,只是小月份,是駿龍的嫡堂弟弟。他譜名駿聰,字子明,後更名「殿魁」。

四、左右混誤。由於駿龍、駿聰這對堂兄弟是同年所生,在家譜上就剛好排列在一起,當時我們國家的文字無論印刷還是書寫都是自右向左豎排,而家譜又是按年齡序齒。所以,駿龍在前,駿聰在後。後來兩人都改了名後,後人在續寫家譜時均將改後的名字外加在譜名的右上方,即這兩個改名都分別添加在「駿龍」的右上方和左上方。這就使1939年春周恩來在看到這份家譜時很容易看錯。加之他時間緊,工作忙,不可能去仔細研究,也就容易造成左右混誤了。

五、前人已錯。周恩來的六伯父周嵩堯是位清末民初的碩學名流。他是光緒丁酉科舉人,做過淮安府總文案(相當於今秘書長一類職務);還曾擔任過清政府的郵傳部郎中;入民國後他曾做過袁世凱的大帥府秘書和江西、江蘇督軍李純的秘書長;建國後為中國文史館首批館員。他對周家家譜研究得也比較深透。但他在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錄寫和續寫的《周氏淵源考》一書附錄的第二張《本支世系圖》上,也清楚地將周恩來的祖父名字錯寫為「四、殿魁、雲門」,而不是他早年中舉資料上的「起魁」。而他在建國初經常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廳作客,他的這一錯訛很容易對侄兒周恩來有所影響。

從上邊列舉的大量史實看,周恩來確實說錯了祖父的名字。即他的祖父後來更名的是「起魁」而非「殿魁」。


推薦閱讀: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她的名字應該叫紅
給寶寶取名字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有那麼多取名為「華聯」的商家?「華聯」是什麼意思?
詩經取名中的硬傷淺析(三)
請看名字跟屬相是否關聯好(羊)

TAG:名字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