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育慢,底線在哪?

日期:[2013年4月17日]版次:[GS01]版名:[親子周刊]稿源:[南方都市報]

指導專家:廣州伊麗莎白婦產醫院母胎醫學中心兒科專家申健

寶寶一紮堆,難免比一比。如果自己的寶寶長得慢,不少媽媽的心中立馬就忐忑了: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專家指出,2歲以前的寶寶,體格、運動、行為感知的發育都有相應的標準,別人家的孩子不是判斷你家寶寶是否發育遲緩的參照系。通過定期的體格檢查和科學的對症處理,只要不是病理性發育遲緩,慢半拍的寶寶也可以趕上同齡人的成長步伐。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發育遲緩?

申健指出,兩歲以前的孩子,是體格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體重、身長、頭圍、胸圍和牙齒的發育情況,並結合0-2歲寶寶的體格生長參照表格,看看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其中,體重是寶寶健康的標誌,身長和牙齒是寶寶骨骼發育情況最直接的反映。頭圍是反映腦的發育,腦容量的大小也是體格發育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胸圍是用來評價小兒胸部的發育狀況,包括肺的發育、胸廓的發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發育程度。

體重

申健說,一個足月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3千克左右;在2.5-4.0千克之間均屬正常範圍。幾乎每個新生兒在生後的最初2-3天內,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這叫生理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在生後3-5天降至最低點,下降幅度可達出生時體重的6%~9%,但最多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以後隨著吃奶量的增加體重逐漸增加,大多在生後第7-10天內,體重可恢復到出生時水平。到滿月時,新生兒體重能增加1000克左右。在生後的頭三個月,體重增加迅速,平均每月增加750克左右。

每次給寶寶測量體重都應作記錄,在注意寶寶體重是否達到參考標準的同時,還應注意體重增長的速度。有的小寶寶出生體重比較輕,但其增長速度已達到甚至超過正常水平,儘管測得的體重還沒有達到參考標準,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寶寶不但生長健康,還在努力「趕上標準」呢。

[小貼士]如何給寶寶稱體重

(1)先用小被單將孩子兜住,用秤稱重,然後減去小被單及包括尿布在內的一切衣物重量,即為嬰兒體重。

(2)家長抱著嬰兒站在磅秤上稱體重,減去大人的體重,即為嬰兒體重。

(3)測體重時應注意,在測量前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盡量給嬰兒脫去衣褲、鞋帽、尿布等,僅穿單衣褲;所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嬰兒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身高

申健說,身高(身長)是孩子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它包括頭、脊柱和下肢長的總和。身高的增長速度和體重一樣也是年齡越小增長越快。在生後第一個月,寶寶身體可長高5厘米左右。在生後頭三個月,身長平均每月增加2.5厘米。

在申健看來,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以及活動鍛煉等等。一般來講,5歲以前,孩子的身高受遺傳的影響不大,主要受營養、慢性疾病和內分泌因素的影響。5歲以後,遺傳因素起一定的作用,父母高大的,孩子一般也長得較高。但也有不少矮個子的父母其子女身高遠超過父母的,這說明除了遺傳因素外,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保證寶寶合理營養,充足的睡眠,一定的活動量,促使孩子健康生長。

[小貼士] 如何給寶寶量身高

讓寶寶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貼上一軟尺。在小兒的頭頂和足底分別放上兩塊硬紙板,讀取頭板內側至足板內側的長度,即為小兒的身長。測量身長時需注意足板一定要緊貼小兒的足底,而不能只量到腳尖處,否則,會使測得的身長大於其實際身長。

頭圍

申健指出,頭圍是反映腦的發育,腦容量的大小也是體格發育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嬰兒出生後頭兩年大腦的發育迅速,頭圍增長也很快。二歲以後頭圍的長速逐漸減慢。出生時頭圍平均34厘米,出生頭三個月頭圍平均每月增加1.5厘米。如果小兒出生時頭圍就比正常小,生後頭圍的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那麼要高度懷疑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是否有頭小畸形的可能。因此,寶寶的頭圍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是不正常現象,家長都應及時帶他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申健說,頭圍的大小和體重、身高一樣有個正常範圍,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頭大肯定大腦發達,小孩聰明,這是不正確的。如果一個小兒出生時頭圍正常約為34厘米,到3個月時頭圍迅速長到42厘米時,這就要懷疑是否有腦積水、佝僂病或其他疾病。

[小貼士] 如何給寶寶測頭圍

測量頭圍時選用一軟尺,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在左側眉毛的上緣,然後緊貼皮膚經過枕骨結節最高點繞頭圍一圈回至零點,讀取的數值即是頭圍。

語言發育

申健強調,一般正常兒童1歲左右開始說話,喊「爸爸、媽媽」,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二三歲才開始開口說話,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確實,由於語言學習需要較好地注意,而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難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較長時間,因此「開口」的時間相對要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門的機構做一些檢查。

不要以為開口晚才是發育遲緩,語言發育的速度很慢或者語言發育程度比正常兒童低,也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申健指出,正常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年齡,一年裡能夠掌握的辭彙很多,特別是在3~5歲這一年齡段,掌握的辭彙量是呈幾何數增加的。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可能在一年裡只能掌握四五個詞,且需要很大的努力。有的孩子說話只說一個音,如語首音或語尾音;說話有前後顛倒、混淆或省略的現象;辭彙少、說話很幼稚,沒有組織,沒有頭緒;常常使用娃娃語或擬聲語如用「汪汪」代替「狗」;說話斷斷續續,語句不連貫,只有單字,不成句子;從某一時期開始不再學習說話;發音含糊不清,令人難以理解;說話不合語法,沒有助詞、連詞、形容詞、副詞等修飾詞;沒有時間概念,無法區分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等,也是語言發育遲緩的一個表現。

牙齒

申健說,一般寶寶的第一顆乳牙萌出的月齡為4-10個月,20隻乳牙出齊的年齡多數在2歲半,個別人可以遲到3歲。出牙的次序及月齡和出牙的只數寶寶的個體差異很大,所以沒有必要和別人比較。要保證牙齒的萌出平時要讓孩子多咀嚼。在食物方面,平時多吃含有蛋白質、鈣、磷及維生素A.C.D營養豐富的食品,可以幫助孩子乳牙的萌出。

寶寶發育遲緩的原因分析

申健指出,寶寶發育遲緩,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遺傳因素:兒童生長發育的特徵,體質,潛力,限度等都受父母的遺傳因素所制約。比如,皮膚,頭髮的顏色,面部特徵等等。

內分泌生長激素:人體的生長主要是由各種激素所調節的,尤其是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尤為重要。生長激素缺乏時,會出現身材矮小的癥狀;性激素可使骨骼較早融合,影響生長發育,所以青春期提早的青少年,會影響最終的身高增長。

性別:男孩、女孩的生長發育情況各不一樣,一般來說,女孩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要比男孩低。女孩的青春期大概比男孩提早兩年,在這段時間初期,女孩的生長發育較快,但是男孩的青春期發育比女孩持續的時間要長,所以,男孩最終的身高還是要超過女孩的。所以,在分析生長發育的情況時,應該把男孩和女孩分開來研究。

孕母的情況: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情況受母體的生長環境、情緒、營養、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母親如果營養不良,可引起胎兒流產、早產,胎兒的體格和大腦的發育遲緩等。如果孕母在妊娠早期患病,可以直接致使胎兒的畸形。

家長應對

定期體格檢查

看著日長夜大的小寶寶,父母總有點不放心,心存疑慮:我的寶寶長得健康嗎?申健強調,定期帶孩子去兒童保健科體格檢查是解決您心中疑慮的最佳方法。

定期體格檢查,首先可以系統了解寶寶各個年齡段的體格生長情況,通過定期的多次測量,不僅可以知道孩子目前的生長水平是否達到參考標準,也能對孩子的智能發育作出評估,了解孩子的智能發育是否在正常水平。

帶寶寶定期體格檢查,一般來講,6個月以內的嬰兒每隔1-2個月一次;6個月到1歲,每2-3個月一次;1歲到3歲每半年一次;3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全面的體格檢查應包括:一般情況詳細詢問寶寶的進食、大小便、睡眠、戶外活動、疾病等情況。全身檢查體重、身高、頭圍、胸圍的測量及評價;嬰兒前囟的閉合情況、牙齒萌出或患齲齒的情況,眼、耳、淋巴結有無異常,以及胸部、腹部、外生殖器、四肢關節、骨骼、皮膚等全面檢查。發育評估內容包括孩子發育的粗動作、細動作、言語發育、社會適應及與人交往能力等方面。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嬰兒生後6-9個月應進行血色素檢查等。

每一次的體格檢查都應記錄在寶寶健康手冊上,父母應妥善保管好這本寶寶健康手冊,記住不管去何處就醫,均應帶上寶寶健康手冊,以供醫生系統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進程。

特殊門診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還必須結合其生理年齡。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語言癥狀,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認定他存在語言發展遲緩,最好送他到專門機構進行檢查。

通常,語言發展遲緩是伴隨其他問題出現的,如顱腦損傷、智力落後、聽覺障礙或聾、情緒困擾及呼吸器官、發聲器官的運動機能障礙等,因此,在檢查時,應盡量確定造成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原因不同,語言干預的措施也不同。

如果孩子確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家長應在專家的指導下儘可能地消除或減少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雖然針對不同原因語言干預的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些原則卻是相同的。不管是哪類原因造成,父母都應該牢記:你們是孩子學習說話的最好的老師。因為你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與兒童相處,給予可模仿的語言對象,而且你們也是孩子最親的人,只有你們才能給予孩子充分戰勝困難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信孩子通過努力是有可能追趕上同齡正常兒童的。

[實用支招]

1、孩子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兒說話,訓練小兒模仿成人的語言發音,要鼓勵小兒敢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2、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比如,開始要孩子喊「媽媽」,如孩子不喊媽媽,媽媽應微笑點點頭,如再不喊媽媽仍用微笑點頭以示意,最後,孩子突然喊「媽媽」了,就應熱情地擁抱或親吻孩子。

3、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會使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自然就有說話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很好發展。

神經心理發育

申健提醒,除了體格發育,寶寶的神經心理發育同樣不可忽視。寶寶從1個月開始,已初步具備感知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視覺

1個月的嬰兒可注視物體並且目光隨著物體移動,但在最初的兩個月里,只能看到20~30厘米以內的東西。兩個月時已能調節視焦距,並且分辨不同波長的顏色,到3個月時,調節範圍擴大,頭眼協調好,頭部可靈活轉動,轉向有光亮、色彩鮮艷的地方盯著看。對顏色視覺已接進成人,喜歡紅色、黃色、橙色。

聽覺

研究表明新生兒已有良好的聽覺靈敏度,稍響一點聲音會引起寶寶一些細微的動作改變,如眨眨眼睛、動動嘴唇,或加快呼吸等。1個月左右已能分辨人的言語聲和環境發出的非言語聲。小嬰兒喜歡聽和諧、輕柔的聲音,媽媽的聲音對寶寶來說是最動聽的音樂。一般嬰兒到3個月時能感受不同方位發出的聲音,將頭轉向聲源。

嗅覺和味覺

1個月的寶寶能區分母乳的香味,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到2-3個月時碰到難聞的氣味會扭頭避開;嬰兒天生喜歡甜味,嘗到甜味會露出愉快的表情,不喜歡苦、酸、鹹味的食物。3個月左右的嬰兒已能區分食物的細微改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小寶寶習慣了媽媽的奶香味後,不喜歡吃其他奶粉的原因之一。

觸覺

寶寶全身皮膚都有靈敏的觸覺。小嬰兒的觸覺非常發達,當身體不同部位受到刺激時就會作出不同的反應。當您抱起寶寶時,他們喜歡緊貼你的身體,依偎著你。當寶寶哭的時候,媽媽溫暖的手輕輕撫摸他的面部、腹部或背部,大多能使寶寶逐漸安靜下來,停止啼哭。在平時,父母應學會用皮膚接觸來表達自己對寶寶的愛護和關懷。

胸圍

新生兒出生時胸圍約32厘米,比頭圍小1-2厘米,出生第一年增加迅速,平均可增加12厘米。一般情況下,小兒在1歲以內頭圍比胸圍大,1歲時胸圍逐漸超過頭圍。

申健特別提醒,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煉及衣著有關。小寶寶正處於迅速生長時期,穿束胸衣物可能會束縛寶寶胸廓的發育,時間一長可導致寶寶肋骨下陷、外翻,胸圍過小。因此,家長應注意給寶寶穿寬鬆的衣褲。同時,經常給寶寶做被動操鍛煉其肌肉和骨骼。

[小貼士]如何給寶寶測胸圍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兩手自然平放,將軟尺零點固定於乳頭下緣,使軟尺接觸皮膚,經兩肩胛骨下緣繞胸圍一圈回至零點,讀取的數值即是胸圍。

D01、08版采寫:南都記者米春艷實習生宋麗麗李曄至

推薦閱讀:

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
人類強在哪?大象腦袋那麼大為何不如人聰明?
外國人永久居留好在哪?
二十幾歲住在哪裏對妳有多重要?
窮人與富人的差距在哪些?主要看四個方面

TAG:寶寶 | 發育 | 底線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