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化斑湯治黃褐斑

楊牧祥臨證經驗
化斑湯治黃褐斑
□ 於文濤 聶金濤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 楊牧祥名中醫工作室

  病因病機

  黃褐斑,也稱為肝斑和蝴蝶斑,是臨床常見的面部色素沉著性皮膚病,以女性患者居多。中醫學稱之為「黧黑斑」,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稱之為「皯黑曾」,明代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稱「黑斑」。此外,歷代醫家還有「肝斑」、「褐黃斑」、「蝴蝶斑」等記載。

  本病多見於婦女,宋代王懷隱所著《太平聖惠方》曰:「婦人月水久不通,年月深遠,面上皯黑曾。……此由凝血在臟,熱入血室。」宋代的《聖濟總錄·卷第八十九》曰:「女人子臟久冷,頭鬢疏薄,面生皯黑曾」。可見,面部色斑與女子氣血虛弱、月經失調及胞宮寒冷等因素有關。腎屬水,其色黑,腎精虧虛,精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或腎陰虧虛,虛火暗耗,亦可致皮膚色黑不澤,形成黧黑斑。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指出:「面黑皯者,或臟腑有痰飲,或皮膚受風邪,皆令血氣不調,致生黑皯」。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黑干黑曾風邪客於皮膚,痰飲漬於腑臟,即雀卵斑,女人名粉滓斑」。提示風邪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遏水阻,飲停於內,漬於臟腑,氣血失和,不能榮於面部皮膚而生色斑。總而言之,本病病因病機概括為腎氣虧虛,風邪客表,氣血不和,不能上榮於面。

  楊牧祥認為,本病發於面部,病位在肝,並與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肝藏血,喜條達而惡抑鬱,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滯血瘀,或氣鬱日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腎藏精,屬水,水虧則火旺,津血暗耗,不能濡潤於顏面;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虛失運,生化乏源,以致氣血虧虛,不能上榮於面,從而發生黃褐斑。結合多年臨床經驗來看,黃褐斑多見於女性,其一,因女性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的影響極易情志失調,肝氣鬱滯;其二,女子以血為本,各種原因容易導致氣血失和或沖任空虛,精血不足,精血不能上榮於面,以致本病,因此肝鬱氣滯,氣血失和為其主要病機,並強調「有斑必有瘀,無瘀不成斑」。

  遣方用藥

  楊牧祥老師以疏肝理氣、化瘀祛斑為主要治法。在疏肝解郁之劑中,加入養血活血化瘀之品。自擬「化斑湯」,方由柴胡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熟地黃15克,赤芍10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等葯組成。其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氣;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活血祛瘀;升麻、白芷昇陽達面,溫通血脈,以助祛斑。全方共達疏肝理氣、化瘀祛斑的功效。

  臨證時,根據證候不同隨症加減。若血虛較甚,伴見面色淡白,唇甲無華,月經量少,色淡,甚至停經,酌加阿膠10克(烊化),制首烏15克;若血虛不能養心,心神不安,伴見心悸不安,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15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若偏於腎陰虛,伴見腰膝酸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者,酌加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若下焦虛寒,伴見腰膝無力,畏寒肢冷者,酌加桑寄生30克,杜仲15克,續斷10克,懷牛膝15克;若肝鬱較甚,伴見急躁易怒,胸脅脹痛,月經不調者,酌加川楝子10克,鬱金10克,薑黃10克;若瘀血較甚,伴見痛經或經期延後,經血紫暗有塊,舌有紫斑,脈弦澀,酌加丹參15克,益母草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若脾虛較甚,伴見腹脹,便溏,酌加炒白朮15克,炒山藥15克,茯苓15克;若肝鬱化火,肝火上炎,伴見面紅目赤,頭目脹痛者,酌加梔子10克,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

  病案舉隅

  患者劉某,女,已婚,35歲,溫州人,商人,2008年5月6日初診。主訴顏面色顴部、前額、鼻背處可見淡褐色斑片,對稱分布,已有5年。近半年來色斑有加深趨勢,晦暗不榮。平素情志抑鬱,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行經腹痛,伴見乳房脹痛,納差,便溏,舌質暗淡,脈弦細澀。

  中醫診斷:黧黑斑,證屬肝鬱脾虛,氣血瘀滯。西醫診斷:黃褐斑。

  治法:疏肝健脾、化瘀祛斑。

  方葯:自擬化斑湯加味。柴胡10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熟地黃15克,赤芍10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炒白朮15克,炒山藥15克,茯苓10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0克。

  共14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飯後兩小時溫服。囑飲食清淡,忌油膩辛辣之品,保持心情舒暢,睡眠充足,注意防晒。

  5月20日二診:色斑處面積縮小,顏色變淡,飲食漸增,便溏消失,月經如期而至,仍量少色暗,少腹疼痛,舌暗,脈弦細。前方減去炒山藥、茯苓、炒薏苡仁、炒扁豆,酌加丹參15克,益母草15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繼服14劑。

  6月3日三診:面色紅潤,色斑大部分已消退,經行調暢,乳房脹痛,失眠多夢等症明顯好轉,舌淡紅,脈弦細。前方減去紅花、桃仁,繼服14劑,鞏固療效。

  6月17日四診:色斑消退,無新發色斑,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囑其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防晒。隨訪半年黃褐斑未再複發,月經調暢。

  按患者情志抑鬱,肝失條達,肝鬱氣滯,血行遲緩,肝克脾土,化源不足,陰血虧虛,氣血瘀滯,不能上榮於面,顏面失於榮養而致色斑,晦暗不榮。肝失疏泄,故情志抑鬱,乳房脹痛;肝血虧虛,魂無所舍,故失眠多夢;血海空虛,故月經量少;氣血瘀滯,血行不暢,故行經腹痛,色暗,有血塊;肝克脾土,脾失健運,故見納差,便溏。舌質暗淡,脈弦細澀,均為肝鬱脾虛,氣血瘀滯之象。故治以疏肝健脾、補血活血,化瘀祛斑,方用化斑湯,加茯苓、炒白朮、炒山藥,炒薏苡仁、炒扁豆,健脾益氣,祛濕止瀉。二診便溏消失,脾虛改善,但舌質暗,月經不調,考慮血瘀證仍在,故減去炒山藥、茯苓、炒薏苡仁、炒扁豆,加丹參、益母草、紅花、桃仁。

  楊牧祥認為,本例患者既患黃褐斑,又患月經不調,二者呈相關性,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均為內分泌失調所致。從中醫學角度看,均為肝氣鬱滯,脾虛失運,氣血瘀滯所致,故遵循異病同治的原則,予以疏肝健脾、化瘀祛斑之法,不但黃褐斑消失,月經不調亦隨之而愈。

推薦閱讀:

消滅黃褐斑的上、中、下三策,你選哪一策?丨正安
色斑的預防與治療 臉上長黃褐斑的原因
刮痧可以治療黃褐斑嗎
中醫 | 名中醫告訴你:怎樣快速祛「黃褐斑」

TAG:黃褐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