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臉讓英國人又愛又怕 示威專用面具(圖)
V字臉讓英國人又愛又怕
蓋伊·福克斯
四百年前的「暴力革命」形象 現代西方的示威專用面具
從紐約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目前已經席捲全球。示威遊行中,不管是在美國還是歐洲,很多示威者都戴了同一個面具,用一副似笑非笑的小丑模樣面對世人。這副面具在歐美社會可謂婦孺皆知,它就是V字面具。
面具人物遭受數百年爭議
V字面具畫的是一個面容蒼白卻又面含一絲微笑的英格蘭中年男子樣貌。英國學生史蒂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個面具其實大有玄機,如果你凝視它一會兒就會感到這個中年男子根本就沒有笑,而是滿臉悲傷。V字面具源自英國,當地人把它稱為「蓋伊面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源於一段英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而主人公就是17世紀英國的一位歷史人物———蓋伊·福克斯。
生於英格蘭城市約克的蓋伊·福克斯不滿當時的英國皇權統治,在1605年的11月5日,他和同夥在倫敦國會大樓的磚石下面埋了36桶炸藥,企圖炸死當時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就在議會召開前的幾個小時,詹姆士一世的衛兵發現了看守地窖入口的蓋伊·福克斯和炸藥,破獲了這起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火藥陰謀案」。蓋伊·福克斯雖算不上是事件的主謀,但卻是負責點燃火藥引信的關鍵人物。1606年他被處以叛國罪中的極刑———絞刑、取內臟加車裂,他的屍體被分送到英倫三島的四個地區示眾。在被處死之前,蓋伊·福克斯曾遭到嚴刑拷打,當時的英國國王希望他死前能說句服軟的話。但他卻總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發一語。
1981年,英國漫畫家艾倫·摩爾在一本漫畫月刊上出版了新作《V字仇殺隊》,讓英國人心中塵封已久的蓋伊·福克斯以一種神秘又夾雜著復仇情懷的形象得以重生。在摩爾的筆下,一個罩著露齒冷笑的面具,身披黑色斗篷,頭戴尖頂禮帽的神秘怪人「V」成為反抗當權政府的鬥士。而這個無名鬥士臉上罩著的面具表情,就是摩爾依照民間傳說勾勒出的福克斯當年受刑時的表情。漫畫在出版26期後就被停刊,但在五年後又重出市場,並在上世紀90年代被打造科幻影片《黑客帝國》的美國著名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看中投拍,在2006年推齣電影《V字仇殺隊》,「蓋伊之臉」也從此紅遍全球。
「蓋伊·福克斯之夜」放焰火
關於蓋伊·福克斯的經歷,英國人甚至寫進了中學教材和外國人入籍指南等,成為每個英國人必知的歷史常識。 11月5日還被命名為「蓋伊·福克斯之夜」,每年這天,全國各地都會燃起焰火,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哼唱甲殼蟲樂隊圍繞「蓋伊·福克斯事件」創作的歌曲《記住》。曲中唱道:「記住,記住11月5日」,而在原唱背景音樂中,你還可以聽到逼真的爆炸巨響。
但英國人究竟想記住什麼,這一點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如果燃放焰火是為了慶幸大本鐘當年沒有被福克斯炸毀的話,英國為什麼又要用一個破壞者的名字來為這個歷史紀念日命名?當地人告訴記者,焰火節表面的含義是紀念英國躲過了一場恐怖襲擊,但同時也讓人記住「蓋伊·福克斯」的名字,知道曾有這樣一個人希望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讓他感到不滿的政治體制,而在這一層面來說,英國人希望後人記住這位鬥士的名字。
英國官方從來不表彰蓋伊·福克斯當年參與的行動,因為他當年試圖刺殺的英王后代至今仍然是國家元首。因此對「大逆不道」的蓋伊·福克斯以及有關他的面具、披風等,一直以來也不會像「蜘蛛俠」或「蝙蝠俠」這些超人主題的面具、斗篷一起擺在玩具店裡銷售。雖然11月5日早已變成「焰火之夜」,但英國一直鼓勵國民把「記住蓋伊·福克斯的罪行」作為焰火節的主題。每到這天,英國人會把之前收集的干稻草或舊報紙塞進衣服和褲子里製作成蓋伊·福克斯的假人,在遊行紀念活動中將其燒成灰燼。
英國人對V字面具心態複雜
「蓋伊面具」可謂英國文化的禁忌之一。戴不戴V字面具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為難的決定。在倫敦,只有到了遊行示威前夕,商店才會擺出這樣的面具。 倫敦最近幾年已經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而記者也只有在這種民眾「忍無可忍」的時候,才能看到頭戴V字面具的示威者。即便如此,和戴其他面具的示威者有所不同,不少英國人總是戴一會兒就把「蓋伊面具」摘下來,不願總是套在臉上。
讓英國人手拿「蓋伊面具」在「戴還是不戴」的問題上感到有些為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副面具畢竟代表著一種暴力。在《V字仇殺隊》中,怪人「V」選擇用極端暴力手段來以牙還牙———炸毀倫敦的國會大樓,率領願意追隨他的戴著相同面具的英國民眾,組建「V字仇殺隊」推翻政府。雖然這樣推倒獨裁統治的做法大快人心,但不少英國人認為,看到這副面具就會想起電影中「把這座建築炸掉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這樣的台詞,而對於經歷過恐怖襲擊事件的倫敦老百姓來說,這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推薦閱讀:
※17赴英必看行前指導
※不止倫敦,驚艷至死的還有這14個英國城市 ?
※28,可笑的危機
※和英國人在中國結婚辦理結婚證指南
※英國童裝品牌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