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天文曆法-天行健-搜狐博客

2008-01-17|[推薦]周易與天文曆法一:八卦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的,它與天文在紀協同發展起來的,也是古代天文曆數的最初形式(無文字元號)。因此,通過古代曆數,可以證實八卦與天文學的兼融關係。八卦與六十花甲數一起,不僅可以動態地反映天象,而且還能推演曆數。所以八卦與甲子都是象數兼賅的。它們既是天體運行的客觀標誌,又是協調律歷度數,統一紀理年月日時周期的象數符號。八卦與甲子的相繼出現,並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天地陰陽之象,這充分說明,古人認識到它是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稱其為「天道」、「神道」。「曆數」是天時推移的根據和可靠標誌。《史記》曰:「黃帝考定星曆,建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各司其序,不相亂也」可見我國早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了精確的曆法。我國古代是陰陽合曆。它以陰曆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曆,即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始能齊一。也就是說,當太陽視運動為十九周,月行二百三十五周,恰於冬於朔日夜半子時相會。可見,古代是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365日而成歲。平年354日,閏年384日。易學觀念,在描述天地(萬物)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簡單質樸的方法論了。古人以地球為觀測點,日月星辰的視運動為觀測結果。因此,日月星辰每天從東方升起,經過南方(所謂上經天運動),落入西方;此外,日月星辰每年從西向東的運動。北半球人們只能觀察到地平線以上一半天空的天體運行情況,當然還有地平線以下觀察不到的「北方」。所以,古人時空觀念中,是以上為南、下為北、左為東、右為西(所謂面南而立,向明而治)。天體複合運動不論何等複雜,然而,運用太極、河洛、易卦干支體系等極其簡單、質樸、明了的圖象和算式,就能如實地、動態地再表達出來;不論其陰陽曲線、圈與點、陰爻或陽爻、卦、干支等的陰陽位置、性狀,都具有具體、鮮明、時空向量等物質運動的內容。根據《焦氏易林》、《易緯乾鑿度》、漢代卦氣說、爻辰說、月卦說及近人鄒學熹《易學十講》等資料介紹如下:太陽日周期歷十二時辰為一日,合今二十四小時,一千四百四十分鐘。《焦氏易林》依序卦順序一卦值一日,而坎離震兌值二至二分。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濟值癸亥。周而復始,六周盡三百六十日。以一日十二時辰再分,則以乾坤兩卦代表晝夜,乾坤計十二爻,每爻當一個時辰,十二爻當十二時辰。並以十二地支記十二時辰,十二消息卦相配以表示陰陽消長變化之象。再以乾坤兩卦三百六十策,其餘每卦得六策。坎離震兌四卦計二十四策,以演二十四氣。三百六十策合周天三百六十度。《堯典》說:「以閏月四時成歲」。一歲十二個月計三百五十四日,閏年十三個月計三百八十四日。《周易》以乾坤至渙共五十九卦,計三百五十四爻,以當十二月三百五十四日。六十四卦計三百八十四爻,以當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日之數。卦氣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月計七十二候。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餘四卦坎離震兌分主四時。每月五卦計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以當六候;十二月六十卦,以當七十二候。在六十卦中,每月以辟卦為主,故稱十二月卦。以十二月卦表示二二月二十四節氣晷景的變化。從冬至子月起的六個月,晷景從最長不斷縮短,《周易》以復、臨、泰、大壯、央、乾六卦,表示陽長陰消之象。從夏至午月起的六個月,則晷景從最短不斷增長,《周易》以後、遁、否、觀、剝、坤六卦,表示陰長陽消之象。一年四時,每時三個月,四時為十二個月,以春夏秋冬表示之。天球以二十八宿為刻度,四象分布四方。每時更一象限,四時更四象限為一周天。古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離震兌四卦紀四時。春分點在東方,青龍七宿居之,象徵春三月,萬物發陳,故以震卦配之。夏至點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徵夏三月,萬物蕃茂,故以離卦配之。秋分點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徵秋三月,萬物成熟,故以兌卦配之。冬至點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徵冬三月,萬物閉藏,故以坎卦配之。古法還以五星定四時。一年之中,每星各佔七十二日,五星恰好三百六十日之數。乾坤二卦策數亦為三百六十策。土木火三星軌道大而在外,計之恰好乾之策二百一十六;金水二星軌道小在內,計之恰合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古以卦紀年,兩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易緯.乾鑿度》說:「法於乾坤,三十二歲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坼,復於貞也」。就是說,每年兩卦合一歲周天之數,即三百六十度。三十二對卦值三十二年即為:360*32=11520(策)。所以《繫辭》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的說法。此外,八卦的先天圖和後天圖是紀理天文、曆數的總結,反映了天體運行規律即年、月、日、時各個周期(詳見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由此可見,古人正是應用易卦反映了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繫辭》曰:「觀天之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八十年代,朱燦生教授從本世紀月亮運行的百年數據中,發現了現代天文學從未有過的數據規律。將這些數據規律用極座標圖表示,則形成一個太極圖。不僅如此,還發現月亮運動的數據在座標下,總是落在六十四個特徵點上。這些數據規律當完成一個周期才完全重合。朱教授的論文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通過現代科學證明,六十四卦的確是一個反映宇宙規律的動態的自組織、自調節系統。近年來,國外對六十四個遺傳密碼的發現,更充分證明了六十四卦的科學性。二:古代曾以卦紀年,兩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易緯·乾鑿度》說:「法干乾坤,三十二歲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拆,復於貞也。"以上是說,每年兩卦合一歲周天之數,即36O",三十二對卦值三十二年即:360×32=1152O(策)《易·繫辭》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的說法。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有關於一年、十年、六十年三種周期的記載。其中一年分五段,每一段為七十二天;十年也分為五個階段,每段為七百二十天。六十年亦有千四百四十氣,恰合一周六十歲。天干有十個字,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紀年時用天干一個字與地支一個字組合在一起。如甲子年,丙未年等。 因為是十對十二,依次組合,當第一次出現的年如甲子,到第二次出現同一個紀年,正好是60年。故有60花甲子之說。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它以陰曆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曆,即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始能齊一。 古人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 朔望月古稱「朔策」,即月相變化的周期。月亮圍繞地球公轉,同時也自轉,兩者周期相同,方向也相同(這種情況稱為「同步自轉」),因此月亮總以相同的一面對著地球,在人造衛星上天之前的漫長歲月里,人們從來沒見過月亮的後腦勺。月亮本身不發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陽光的一部分反射出來,這樣,對於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隨著太陽、月亮、地球相對位置的變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現出不同的形狀,這就是月相的周期變化。進一步說,雖然月亮被太陽照射時,總有半個球面是亮的,但由於月亮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時時改變著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對著地球的半個球面與被太陽照亮的半個球面有時完全重合,有時完全不重合,有時一小部分重合,有時一大部分重合,這樣月亮就表現出了陰晴圓缺的變化。當月亮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它的黑暗半球對著我們,我們根本無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點形象,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時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陽同時從東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陽光反射到月亮,然後再由月亮反射回來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沒在強烈的太陽光輝中。而當地球處於月亮與太陽之間時,雖然三個星球也是處於一條線上,但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灑在大地上,這就是滿月,也就是「望」。這時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差180度。因為月亮與地球的距離相對於日地距離來說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東移的速度比太陽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東前進13度多點,而太陽卻只前進1度。 因此,朔之後,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陽的東邊,一兩天後,太陽一落下去,西邊的天空就可見到一彎新月,兩個尖角指向東方。此後,月亮升起的時間越來越遲,月亮也逐漸豐滿起來。約在朔後七天,月亮的黃經剛好超過太陽90度,我們看到的月亮是圓弧朝西的半圓,這就是上弦月。以後月亮繼續向東,更加豐滿,升起的也更遲了,直到望。從朔到望,月亮離開太陽的距離越來越大。過瞭望後,月亮逐漸向太陽移近,月面逐漸消瘦下去。 當月亮黃經超過太陽黃經270度時,它又變成了半圓形,但圓弧朝東,這就是下弦月。這時候,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月亮正高懸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們的肉眼這時是看不見月亮的。下弦以後,月亮要到後半夜才從東方出來,它的半個圓面逐漸消蝕下去,變成狹窄的鐮刀形,尖角向西。從望到朔,月亮與太陽靠得越來越近,以至再次與太陽黃經相同,消失在晨曦中。月相變化的周期,也就是從朔到望或從望到朔的時間,叫做朔望月。觀測結果表明,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是固定的,有時長達29天19小時多,有時僅為29天6小時多, 它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3秒。月亮與某一恆星兩次同時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恆星月」,恆星月是月亮繞地球運動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恆星月長,道理與太陽日比恆星日長是一樣的。恆星月與日常生活關係不大,而朔望月卻因為是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與地球上漲潮落潮有關,與航海、捕魚有密切的關係,對人們夜間的活動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在宗教上月相也佔有重要位置,所以人們自然地以朔望月作為比日更長的記時單位。三:太陰曆法太陰曆又叫陰曆,也就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曆法。它的特點是每個月的平均長度等於或接近於"朔望月"因此任何一天都有月相的意義,例如逢初一必定看不到月亮,一年十二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計有354天.太陽曆法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目前通行世界的公曆,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陰陽曆法陰陽曆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周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制定的曆法。陰陽曆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是一種「陰月陽年」式的曆法。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它的缺點是歷年長度相差過大,制歷複雜,不利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節氣就實質而言是屬於陽曆範疇,從天文學意義來講,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二十四等分點,兩等分點相隔15度,每個等分點設有專名,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屬,逢單的均為「節氣」,通常簡稱為「節」,逢雙的則為「中氣」,簡稱為「氣」,合稱為「節氣」。現在一般統稱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立完善起來的。我國周朝和春秋時代是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來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土圭測影,就是利用直立的杆子在正午時測量日影的長短。秦朝《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所記載的節氣已增加為八個,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還有一些記載是有關驚蜇、雨水、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的萌芽:一月「蟄蟲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到了漢朝《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與今天的完全一樣。  我國民間有一首歌訣:  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穀雨)天,  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小暑)相(大暑)連,  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寒。 上 半 年 是 六 廿 一 下 半 年 來 八 廿 三 每 月 兩 節 日 期 定 最 多 不 差 一 二 天  這一歌訣是人們為了記憶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各取一字綴聯而成的。                                 我國農曆的主要內容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回歸年為準的,但一個回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製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為什麼採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回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回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曆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七個閏月安插到十九年當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講究的。農曆閏月的安插,自古以來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盡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為什麼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農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只剩一個節氣了。上面講過,古人在編製農曆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雨水是正月的標誌,春分是二月的標誌,穀雨是三月的標誌……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誌。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回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個中氣, 而農曆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了。由此可見以無中氣之月置閏方法的科學性。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十分複雜。其實。農曆還是有一定循環規律的:由於十九個回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四:公元1987--2050年農曆閏月表------------------------------------------------------------------------ 1987年閏七月 2001年閏四月 2014年閏九月 2028年閏五月 1990年閏五月 2004年閏二月 2017年閏六月 2031年閏三月 1993年閏三月 2006年閏七月 2020年閏四月 2033年閏七月 1995年閏八月 2009年閏五月 2023年閏二月 2036年閏六月 1998年閏五月 2012年閏四月 2025年閏六月 2039年閏五月--------------------------------------------------------------------------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古代對星空的劃分,它源於周.秦以前,這個星體系是在確定日月行經規律的過程中建立的.可以認為古人對全天星宿的認識,經過長期的協調和改進,最終獲得統一的標準,即:三垣三十八宿體系.三垣是指北天極周圍紫徽垣.太徽垣天市垣.古人選定周天在赤道附近的桓星,共計二十八個恆星,稱二十八宿.並將分布於黃道和白道近旁環天一周的四個象限稱為四象(也稱四宮)分開各含七宿,它們是東方蒼龍之象,包括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之象,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西方白虎之象; 包括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北方玄武之象,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二十八宿在中周曆法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是古人觀測天象的基礎,它的重要性還在於,自古以來天文學觀察恆星就依靠它,並且還是特殊天象出現時記錄方位的根據。十二建星建,徐,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統稱「十二建星」又稱十二辰。是中國古代曆法用於紀月,紀日的一種循環符號,它的循環排列是按十二建星的位置由月建和日辰地支推得。正月建寅,這個月「節」後的寅日即為「建」。所謂「節」即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二十四節氣從立春開始,逢奇數為「節」,如正月「立春」,二月「驚蟄」,三月「清明」等。逢偶數為「氣」,如正月「雨水」,二月「春分」,三月「穀雨」等。如正月建宣,「立春」後的第一個寅日即為「建」,以後各日建星即按順序循環排列,但每逢下一個「節」,節前的一日逢某「建星」則重複一次,如驚蟄前一日為「執」,則驚蟄當天也為「執」。 日食與月食日月食原理:為什麼產生日月食,實際上就是由於大陽.月亮.地球的相對位置變化而產全的現象.當月球運行至大陽和地球之間,月亮擋住了大陽,就發生了日食,而月食是月亮運行到大陰的對面,地球在中間,月球就會進入地球的本影而產生月食.日食月食被作為檢查曆法正確性的手段.因為日食必定發生在「朔日」(即農曆初一)。而月食必定發生在"望日"(即農曆十五十六七);日食是一種十分壯觀的天文現象,尤其是日全食,更是使人敬畏,終生難忘。陽光燦爛的白天,光焰無際的日輪突然被一團黑影逐漸蠶食、吞噬,當黑影把目輪完全擋住的時候,天空的亮度驟然下降一百萬倍。原來的太陽位置,變成暗黑的月亮圓面,奪目的貝利珠耀眼而出。剎那間,夜幕降臨,本來明亮的天空,變得繁星似錦,昏暗的大地上涼風習習,氣溫陡降,日全食發生時當地的溫度通常會下降至少20度以上,動物和鳥常常準備睡覺,或者行為異常。雞犬驚叫著逃回自己的巢穴,有時空中的飛鳥也會失去自控而墜落到地上。日食可以為研究太陽和地球的關係提供良好的機會。太陽和地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當太陽上產生強烈的活動時,它所發出的遠紫外線、X 射線、微粒輻射等都會增強,能使地球的磁場、電離層發生擾動,併產生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應,如磁暴、極光擾動、短波通訊中斷等。在日全食時,由於月亮逐漸遮掩日面上的各種輻射源,從而引起各種地球物理現象發生變化,因此日全食時進行各種有關的地球物理效應的觀測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並且已成為日全食觀察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觀測和研究日全食,還有助於研究有關天文、物理方面的許多課題,利用日全食的機會,可以尋找近日星和水星軌道以內的行星;可以測定星光從太陽附近通過時的彎曲,從而檢驗廣義相對論,可以研究引力的性質等等。此外,日食對研究日食發生時的氣象變化、生物反應等都有一定的意義。日食和月食的「季節」日、月食的發生必須是新月和滿月出現在黃白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這個界限就叫做「食限」。計算表明,對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8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6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日食發生。對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點的交點附近12度左右的範圍內,就可能發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10度左右的範圍內,則一定有月食發生。 我們可以把一年中日、月食所可能發生的次數歸納如下: 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兩次,而且這兩次都是日食; 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會發生(如1980年);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兩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1982年)。一般說來,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上面這些情況只是對全地球來說的。至於對地球的某個地點而言,一年內能看到日、月食的機會就要少得多。 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性

由於地球繞太陽和月亮繞地球的公轉運動都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發生也具有其循環的周期性。早在古代,巴比倫人根據對日食和月食的長期統計,發現了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有一個223個朔望月的周期。這個223個朔望月的周期便被稱為「沙羅周期」,「沙羅」就是重複的意思.223個朔望月等於6585.3天(223 ×29.530588),即18年零11.3天,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有5個閏年,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這段時間內,太陽、月亮和黃白交點的相對位置在經常改變著,而經過一個沙羅周期之後,太陽、月亮和黃白交點差不多又回到原來相對的位置,因此便會出現同上一次情況相類似的日、月食,在我國漢代也發現日、月食具有一個135個朔望月的周期。135個朔望月等於3986.6天,約等於11年少31天,也就是說日、月食每過11年少31天重複發生一次。這個循環周期記載在漢代的「三統曆」中,因此也稱為「三統曆周期」。此外,人們還發現日、月食還有其他的循環周期。比如以358個朔望月為周期的紐康周期(合29年少20日),以235個朔望月為周期的米頓周期(合19年)等等。

金木水火土五星薈萃太陽系裡一共有九顆行星,按照大陽由近及遠排列,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因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離我們地球較近,在遠古時代人們就注意和以識它們了,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五行學說有著廣泛的形響,而古人知道的行星恰好只有五顆,於是近五顆行星的名字就留下了五行之說的顯著痕迹。這五顆行星繞著大陽運行,不斷改變在恆星之間的位置,因而造成許多特殊天象,如行星掩恆星,行星互掩,行星會聚,五望連珠,還有和月亮的掩和等,星占學家將這些變化多端的天象附會在一些就形成了行星之占,唐代之前,中國星占學之大成(開元占經)全書120卷,而行星占就佔了42卷之多,不難看出行星占星學在我國古代占星學中的地位.由於五星同時在一小片天空相聚的機會不多,被古人認為是非同尋常的大事,這一天象可說是大凶大吉,說好說壞都有,合言之為"對有德者為大吉,對無德者為大凶。

星期的由來"星期"是公曆中一種特殊紀日方法,即七天為一周期,星期紀日的方法遠在公曆產全之前就被人們使用,據考證,我國在周代初期也曾把一個朔望月分為四等份,並分別命名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但這種紀日法沒有流傳下來.曆書上的二十八宿紀日與星期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

五:古代曾以卦紀年,兩卦值一年,六十四卦恰值三十二年。《易緯·乾鑿度》說:「法干乾坤,三十二歲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拆,復於貞也。"以上是說,每年兩卦合一歲周天之數,即36O",三十二對卦值三十二年即:36×32=1152O(策)《易·繫辭》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的說法。上述用六十四卦演繹的三十二年是公度年,實際上的回歸年三十二年不足,朔望年三十二年有餘。而干支周期每年皆閏(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則為三十。1152O÷36O=32(公度年)1152O÷365=31.56(回歸年)1152O÷354=32.54(朔望年)11520÷384=30事實上回歸年即干支年,31.56回歸年亦即31.56干支年。而這裡為了求其可公度性,特以閏年計之。總之,六十四卦作為可公度性、全息性的數學結構模式將回歸周期與朔望周期嚴謹有序地統攝起來:23O4O÷360=64(公度年)23O4O÷365=63.13(回歸年)23O4O÷354=65.08(朔望年)23O4O÷384=60干支與公度法密吻(6O×6= 360°)。然而干支日與回歸年欠5天,5.25×70=367.5天(多2 天 )。可見,七十年干支與回歸周期大致吻合。關於三十年與六十年周期,《素問·天元紀大論》論之更詳:"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氣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孟喜與》:"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變。十有二變而歲復初。"古代物候五日為一候,五日又是時辰干支之周期。5×6=30天( 360時辰),而卦氣六日七分為一卦,一月五卦,6×5=30天,再乘十二月為歲式。這樣,卦氣與干支周期融為一體。而三十年為月干支甲子周期之六周(五年為一周),六十年為月干支周期之十二周,亦為年干支周期之全數。三十年與六十年中含七百二十氣與千四百四十氣。氣即節氣,1個節氣為十五天,那麼求其一年公度:720×15=1080010800÷30=360o1440× 15=216O02I600÷60=360o由上可知,上述方法皆採用360o公度年測量方法。內經以七百二十氣,凡三十歲而為一紀;一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 擴而大之,以三百六十年為一大運,六十年為一大氣。五運六氣迭乘滿三千六百 年為一大周天。(地球上有四時六氣的小周期循環;太陽 系在銀河系中,銀河系在宇宙中同樣有周期性的運行規律。周期有大小而已。醫壇所言四大家,四家學說正如同四時六氣用藥式,皆為應乎天時的正道。)

六十年周期之法與《內經》完全相同,無須討論。我們看一年與十年之法:72天×5=360天720天×5=3600天上述一年、十年五分法合之為360天與3600天,非天也.乃度也。亦即:72o× 5=360o720o× 5=3600o這樣,周天360o 恰為一個公度年,3600o 恰為十個公度年。這羊,我們重溫六十四卦卦紀之辭,就會豁然開朗,疑團頓失。如易傳·乾文言》初九曰"不見是",日中為"是"(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是)。子午線之上為正南方,下為正北方,日中影必正,影正則左右自分為兩,即左陽而右陰。而乾卦初九處地之下,潛藏之象,故曰"不見是"。又如《周易·未濟》上九爻日"有孚失是",未濟上卦為離,日中則昃,上九已亢,故曰"失是"。以上言64卦、384爻以乾初九、未濟上九(亦即易之第1爻與第384爻),以此"是"為始終,的確意味深長。進而言之,在64卦公度年中,朔望已過65年,而回歸卻也過63年,不見太陽回歸,何能見是,故曰"不見是","有孚失是"。因未濟卦之後,復又從乾初九始,按5 天×64=336天,尚須行 336°始能合六十四回歸大數。在此之前,不見太陽回歸,何"是"之有?而既濟為第63卦,正合63回歸年,故《雜卦傳》曰;"既濟定也,未濟男之窮也"。即濟卦辭"初吉終亂",皆與大周期吻合。再以渙卦與節卦為例,渙卦為 59卦,節卦為60卦。59×6=354°,60×6=360°,渙卦恰一個朔望年周期,而距回歸年尚缺11天,故謂之渙卦(渙者,離也,散也)。而節卦360爻(360°),恰好一個公度年,"度數,節也",故名節卦。而至未濟卦384爻,恰為置閏之年。讓我們以帛書64卦與通行本序卦對照,發現二個本子只有三卦序號相同;即乾卦(帛書名鍵)、恆卦及中孚(帛書名中復),亦即乾(鍵)卦l、恆卦32、中孚(中復)卦61。我們這裡不論帛書序卦與通行本序卦何以如此大異,而問二個本子何以第1、第32之第61卦完全一致?乾為天,"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故為第1。恆卦為64卦之半,亦64公度年之半:32×360°=11520以公度年乘32,恰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故謂之恆。至於中孚(中復)61(61公度年)恰合60回歸年大數(亦60干支年周期),恰在冬至夜半。由此足證六十四卦公度法確為上古聖賢之法。《周易》之名,實指周期循環,終則有始的宇宙天象運行規律。三代易學家尚秉和力主此說,他在《周易尚氏學》中指出:"周易之理,十二消息卦,周也;元亨利貞,周也;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周也;彖傳分釋元亨利貞既畢,又曰首出庶物,即貞下啟元也,周也;古聖人之卦氣圖,起中孚終頤,周也;此其理唯楊子云識之最深。《太玄》以《中》擬《中孚》,以《周》擬《復》,終以《養》擬《頤》,其次序與卦氣圖絲毫不紊。而於玄首,則釋其所以然,其罔、直、蒙、酋、冥,即元亨利貞,故以中羨從為始,更晬廓為中,減沈成為終。循環往來,無不周之理。"總之,易卦、干支、律歷、物候、節氣、星宿等等皆統攝於周天框架之中,以公度法來推衍其周天循環之道。我國彝族少數民族古代曾使用太陽曆,彝族古典《宇宙人文論》記載有以六十三年為周期的太陽曆,這與六十四公度年不謀而合。

六:

回歸年(Tropical year):從地球上看,太陽繞天球的黃道一周的時間,即太陽中心從春分點到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又稱為太陽年。1回歸年 = 365.24220日 = 365日5小時48分45.5秒。 回歸年和恆星年(Sidereal year)並不一樣。恆星年是指地球公轉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時間,1恆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時9分鐘10秒,它應用於天文,而不是曆法。至於為什麼恆星年會比回歸年稍長一些,我記得小時候看《十萬個為什麼》的天文分冊里有講過:那是由於月球、太陽和行星的引力影響,使赤道部分比較突出的橢形地球的自轉軸繞黃作緩慢的移動(相應的春分點治黃道以每年50.24分速度西退,差不多71年西移1度,大約25800年移動一周),即歲差現象。「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涼風冬有雪」。四季更替謂之「年」。每年1月正值北半球的寒冬,可此時,地球卻是過近日點,而7月北半球盛夏時節地球正過遠日點。難道靠近太陽反而冷,遠離太陽反而熱嗎?其實,日地距離的變化只是使整個地球從太陽接受的總熱量產生一些微小的差異,這一點差異並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節變化。真正的原因是地球在軌道上歪著身子走路,從而太陽赤緯隨時在變化,也就是說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發生有規律的變化。每年3月21日左右,陽光直射赤道,這時太陽在春分點,太陽赤緯等於0度。此後,太陽赤緯開始加大,太陽光直射點逐漸向赤道以北移動,北半球所得的熱量逐漸增多。 6月22日左右,太陽運行至夏至點,太陽赤緯等於黃赤交角,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天北半球各地,中午太陽位置最高,白晝時間最長,黑夜時間最短,接受的太陽光和熱最多,日出和日沒點偏北的程度最大。夏至後太陽光直射點南移,9月23日左右太陽運行至秋分點,陽光再次直射赤道。 12月22日左右,太陽運行至冬至點,陽光直射南回歸線, 對北半球來說此時的情況與6月22日恰好相反。冬至後陽光直射點開始北移,到3月21日,又直射赤道。這樣,對於地面上的某一地帶,在一年中的不同日期里,日出和日沒點的方位不斷變化,白天太陽在天球上所走的距離長短不一,即白晝長短不一,於是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就不同。正午太陽的高度也不斷的變化,陽光與地面的傾斜角度也隨之變化。太陽光照射時間、照射角度的變化使某一地帶所接受的太陽光和熱就有多與少的差別,從而形成春暖夏熱秋涼冬冷的氣候變化。四季構成的一年,就是回歸年,它的天文意義是平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是根據長期的天文觀測得出的結果。

2008-01-18|[推薦]六爻與天文 如果說物理學現在把我們引向一種在本質上是神秘主義的宇宙觀,那麼從某方面來說,就是返回到2500年前的起點上。

——著名物理學家F·卡普拉《物理學之道》

一(一)周期運動的時空結構 古代先民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天象觀測,逐漸認識到日月星辰等天體複合運動周期,形成了天時的周期變化。這種周期變化,六十四卦及六十甲子的發明,終一誕生了世界上唯一的具有普適規律的基本理論。 干支不僅是我國古代記錄年、月、日、時的象數符號,而且同八卦、二十八宿等相結合,成為劃分天球區域的時空標誌。干支系統是以陰陽五行象數模式來反映天文、曆數、氣象、物候的運動變化規律,體現了時空統一下的宇宙萬物生命信息生長收藏節律、生命的自然時間空間的統一。干支之數具有推衍年月日時的時空向量的功能。《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說明通過干支相合的六十甲子,可以推究歲運的盈虛、氣令的早晏,萬物之生死榮枯。 八卦與甲子周期的完善,並融為一體地反映天地萬物陰陽之象。這說明,古人認識到它是物質世界萬有客觀規律,具有統一性、簡單性、和諧性。可以簡單到一目了然的程度,「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簡從。易知而有親,簡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信,有功則可大。」這種令人嘆為觀之數學質樸性的「出入以度」之法即「易之序也」,故尊其為「天道」、「神道」。《易·繫辭》:「觀天之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根據現代天文學研究的成果,一個近點月周期為27.55455天,一個朔望月周期為29.53059天,二者的公倍數為: 27.55455天×15=413.31825≈413.32=1P29.53059天×14=413.42826 二者相差0.11001天。以朔望月為主,近點月為輔。 60年干支周期與日月地複合運動密切相關。儘管日月地複合運動異常複雜,但古人通過干支其簡練的方法加以解決,關鍵是掌握了近點月和朔望月的公倍數(P)。甲子年開始從0點計,根據日、月、地複合周期看,需要經過60年才能在第61年(甲子年)初時,日、月、地三體相對位置近似地恢復到第1年初所處的位置。60年日、月、地複合運動關係如下: 1.月地關係:一個回歸年過4特徵點,形成四季。60年過240個特徵點,共240季; 2.日月關係:月球在地球的帶動下,每年在黃道面上下運行53個點,構成連續的類餘弦曲線。每年超前90°,四年構成一個小周期,共212點,60年共15周,3180點; 3.日月地關係:15個近點月(60個特徵點),也即日地連線的大體重複周期(P),亦即14個朔望月。60年中月行53P,共3180點特徵點,中含795近點月,亦即742個朔望月。 以上僅就日月地複合運動與干支周期關係簡為論述,其它天體與干關係不贅述。 甲子周期中最重六十年與三十年。甲子六十年周期中,包含許多周期,如45年、30年、15年、12年、10年、6年、5年、4年、3年、1年。還有52.5年、37.5年、22.5年、7.5年、20年、40年、26.25年、18.75年、11.25年、3.75年。還有540天、531天、413天、405天、180天、90天、30天、1天等周期。60年之上還有120年、360年等等更大範圍的周期。干支周期表現各種周期運動,其數學規律性是一致的、簡單的、極其明了的。描述時間可長可短,如近應時日(甲子60時辰為五日一候,甲子60日為兩個月),遠應年期(甲子60月為五年,甲子60年等等)。 地球繞日公轉一周為一年,即約365.25天(我國1608年測算出365.242190日,比現代理論推算出來的當時值僅差2秒多。)。古人謂「日復星為歲」,即為太陽視運動年周期。太陽日行一度,365.25天恰行周天一圈。月亮每日過28宿之一宿,一年之中就通過365宿次; 一年有十二個月。日月必在每月的朔日會合一次,所以全年就形成了大約十二個日月會合周期。因月亮大約28天通過二十八宿,太陽每月旅居黃道十二宮之一宮,於是形成日月一月一會,一年十二會。陰曆一個朔望月周期為29.53天,一年十二個月為354.36天;已知太陽回歸年周期為365.25天,結果比一年十二個朔望月多10.88天。於是古人用「積余置閏」的方法使陰陽曆相合,這樣,閏年十三個月的日數為383.89天。按四捨五入原則當為384天,恰合《周易》64卦384爻之數,從而也證明了64卦384爻之數,也可表示一年之數。此外,斗綱月建一年十二指,也是十二大數。水星(辰星)也追隨太陽,一年通過十二宮;木星(歲星)一年旅居黃道之一宮,約十二年通過十二宮。所以《周禮·春官》:「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二十八宿位,辯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辯四時之敘」。由此可見,不論12年周期、12月周期、12日周期、12時辰周期,都可以用全息尺度12地支表示。以上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12循環數,是天地複合運動的客觀反映。古人云:「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臟;天有十二會,人有十二經;天十二辰,人有十二節。」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太陽回歸年周期形成24個特定點,即24節氣。《淮南子·天文訓》:「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而這24個特定點是以斗柄所指來確定的,於是有了「二十四向」之說。書中詳述了以八卦配干支表示24向。24向的內容,主要是太陽和斗柄,其中包括月亮、五星、二十八宿的影響。所以天有24氣,人有24經脈,地有24向。

月亮每日旅居一宿,二十八日周遍28宿;太陽視運動日周期(地球自轉一周)一日游遍28宿;土星一年旅居一宿,二十八年周遍28宿;太陽、水星皆一年周遍28宿。基於以上知識,《靈樞·五十營》說:「有日行二十八宿,人體經脈二十八條,脈長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並評述了日行遍28宿,人體營氣恰行五十周而終的同步測定數據。

《周易》卦畫是如何反映這些天體運行之數呢?

從乾卦至渙卦共59卦,恰為354爻,以當一年十二個月354天;

從乾卦至中孚卦共61卦,恰為366爻,以當太陽回歸年之數;

六十四卦合為384爻,以當置閏十三個月之數。

至於「十二數」,亦可用卦畫表示:如十二辟卦既可表示一年十二個月的周期,也可以表示一日十二個時辰的周期。關於「二十四」數,既可用64卦中的震、離、兌、坎四正卦(四卦共24爻,以當24氣)表示;也可用八卦四維(艮、巽、坤、乾)八干、十二支合二十四向表示。至於「二十八」數,《周易》序卦結構與此有關,在此不述。

古人認識到客觀世界中存在著普遍的相似性,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事物,都具有和宇宙整體相類似的全部特性。於是,作《易》者通過仰觀俯察,按照天地人三位一體互相對應的原則,從而揭示了天運地化、人隨盛衰的萬有規律。

古人始終認為,萬事萬物的變化無不依循同一個規律進行,這個規律就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全息元。洛書九宮講天盤、地盤、人盤,是典型的全息盤!其內含陰陽五行生剋機蘊,變化莫測,不可一端。只有把它看作為多維的、立體的宇宙空間造型,才能入其奧竅。八卦正是一個內含「六虛」的模擬天球,人事萬物皆在其中。古代各種預測都是基於這種全息觀念,從中把握時空節律點上的吉凶。

按照《周易》的觀點,宇宙萬物有著共同的發生史和節律周期。64卦既可標示宇宙統一場中64種場態,又可以表示生物體的64個遺傳密碼子;既可反映宇宙演化過程,又可以代表人生複雜經歷。人事萬物和宇宙有著相同的變化節律,可以由同一卦象動態地表示出來。所以《內經》云:「人與天地相參也」,「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周易·繫辭》:「易之為書,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由此可知,64卦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全息性質。這是借宇宙運動變化規律以應人事變遷的法則,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易傳》認為,宇宙世界的全部變化規律都囊括到64卦中。書中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一部《周易》之中,貯存了關於宇宙的全部信息,是一個包羅萬象、不所不有的信息庫。這種以卦爻反映宇宙萬物的全息特性的方式,使《周易》成為一個典型的全息系統。這在人類認識史上是一項極其偉大的思維工程。

《內經》:「上古真人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三國管輅說:「術是數成」。術數,實際上記載了宇宙場數和宇宙信息,是宇宙自然場必然呈現的狀態。《周易》是探討宇宙生命信息的學問,是一個超巨的記憶銀行。它不僅記載了各種原始的場氣數和所有年代的宇宙信息,而且是未來世界各種信息的集大成者。因此是一門囊括古今未來的超智慧學。通過卦辭、爻辭或分析卦象,提取相關信息的來龍去脈和因果關係,據此而通權達變、趨吉避凶,「以通天下之志,以斷天下之疑,以定天下之業。」

(二)《周易》與天文曆數的關係

八卦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的,它與天文曆紀協同發展起來的,也是古代天文曆數的最初形式(無文字元號)。因此,通過古代曆數,可以證實八卦與天文學的兼容關係。八卦與六十花甲數一起,不僅可以動態地反映天象,而且還能推演曆數。所以八卦與甲子都是象數兼賅的。它們既是天體運行的客觀標誌,又是律歷度數,繼往開來紀理年月日周期的象數符號。八卦與甲子的相繼出現,並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天地陰陽之象,這充分說明,古人認識到它是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稱其為「天道」、「神道」。

「曆數」是天時推移的根據和可靠標誌。《史記》曰:「黃帝考定星曆,建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各司其序,不相亂也」。可見早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了精確的曆法。

我國古代是陰陽合曆。它以陰曆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曆,即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始能齊一。也就是說,當太陽視運動為19周,月行235周,恰於冬至朔日夜半子時相會。可見,古代是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365日而成歲。平年354日,閏年384日。

易學觀念,在描述天地(萬物)方面,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簡單質樸的方法論了。古人以地球為觀測點,日月星辰的視運動為觀測結果。因此,日月星辰每天從東方升起,經過南方(所謂上經天運動),落入西方;此外,日月星辰每天從西向東的運動。北半球人們只能觀察到地平線以上一半天空的天體運行情況,當然還有地平線以下觀察不到的「北方」。所以,古人時空觀念中,是以上為南、下為北、左為東、右為西(所謂面南而立,向明而治)。天體複合運動不論何等複雜,然而,運用太極、河洛、易卦干支體系等極其簡單、質樸、明了的圖象和算式,就能如實地、動態地再表達出來;不論其陰陽曲線、圈與點、陰爻或陽爻、卦、干支等的陰陽位置、性狀,都具有具體、鮮明、時空向量等物質運動的內容。

八卦的先天圖和後天圖是紀理天文、曆數的總結,反映了天體運行規律即年、月、日、時各個周期。由此可見,古人正是應用易卦反映了宇宙萬有客觀規律。故《繫辭》曰:「觀天之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三)古代曆法

曆法是古代一切自然科學中的最初成果,又是天文學的結晶。

古人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規律,總結出包括節氣、置閏等內容的年月日時周期節律,用曆數予以表示。

陰曆以月球盈虧周期變化(朔望月)來計年,陽曆則以太陽視運動周期(回歸年)來計年的。陰陽合曆則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大小月置閏之法來調節陰陽之歷。由此可見,陰陽合曆是最為精確實用的科學歷。比如一年必為365.25日,每月初一必為朔日,十五必為滿月,而且春夏秋冬井然有序。我國古代的陰陽曆又加入干支、節氣等內容,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

通過朔望月相變化周期,可推出日地系統的陰陽變化,朔望月運動與回歸年周期相距90°,形成四個特徵點,故四年為日月小周期。如此周而復始,經過15個為期四年的小周期,終於出現了日月會合的60年大周期。因此,為期60年的大周期中,朔望月中四個特徵點構成一組四象,經過15次的四象編碼,日月終於會合。而八卦反映四象節律,64卦中的60卦構成了60年的日月會合。

四年小周期源於兩方面:一是太陽四年積盈百刻而足一日,二是月亮四年四個90°而足一個月周期,於是,四年構成日月共有的小周期。

此外,太陽視運動15小周為60日,月亮運行15小周為60年,皆以六十甲子表示之。

朔望月與回歸年的60特徵點會合周期,若以一卦代表一點,所用為60卦,與前4卦合為64卦。60卦對應著周天360°,60卦包含360爻,一爻著一度,一卦對應六度。

所以爻辰說以兩卦代表一年,64卦代表32年。其中,一爻代表一月,一析代表一日,三十析代表一月。

若以日周期論,則一卦當六日,一爻當一日,60卦當60日,一年60卦循環六次則歲功畢,故有「天以六為節,六六三十六,以為歲式」之說。

上述卦爻表述日月周期的同時,六十甲子也相配其中,故《易》曰:「乾乘六龍以御天」,「時乘六龍以御天」之說。六龍者,六甲也;時者,周期之謂也。《彖》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太陽回歸周期從時空上講,以六段劃分,因此,卦爻干支系統構成了天運自然節律的原型,故曰「易與天地准」。

《易緯·通卦驗》:「陰陽律歷皆祖於《易》」。這是說,古代先哲通過世代不絕地觀測日月五星複合運動規律,通過易卦干支象數模式作為宇宙天運自然規律的原型,進而形成了天文曆法。

原始形態的曆法是以八卦、六十四卦符號系統、干支系統以及與之相配的北斗七星、二十八宿星辰所組成的「宇宙大鐘」構架,從時空上講,再配以周天公度(360度)和日夜百刻計時系統(類似百分比法),從而形成三代以前簡練精緻的曆法。這種曆法,以卦爻為核心,動態地反映了宇宙運行規律,比之後來的曆法,從宏觀上講,誤差要小得多。王弼曰:「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也。」可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日為太陽,又為一日之日;月為月亮,又為一月之月;一年稱歲。《易·繫辭》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日往月來則形成日夜交替,月相變化則形成朔望周期,陰陽寒暑相推而形成歲功。乾為天,坤為地,人在地上,表示以人為本的天地定位宇宙時空。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於是有了年、月、日、時等時空概念,這就是曆法的實質。

《易·繫辭》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易緯·乾鑿度》進而解釋說:「法於乾坤,三十二歲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析,復於貞也。」

我們知道,乾坤之策合之為360,稱之為「當期之日」。可見360策,也可稱為360日,或360度。這就是說,1日等於1度,周天360度亦即360日,這樣,周天公度既可以表示空間長度,又可以表示時間長度,在時空上是繼往開來的計量工具。而時空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年月日時以及任何時空周期皆可用周天公度這個活性尺度去運算。

再以爻辰說證之:32年用完64卦,384爻,11520析,之後又回到原來的起點上,亦即360策的乾坤數,又合11520析的萬物之數。

用萬物之數除以32年,正好得360周天公度:11520÷32=360(公度)

反之用11520除以360,正好得32年:11520÷360=32(公度年)

公度年360天如此,回歸年、朔望年如何呢?

11520÷365.25=31.54(回歸年)

11520÷354=32.54(朔望年)

陰陽合曆就是要使回歸年與朔望年統一協調起來,而二者一年相差將近11天之多,這給運算帶來一些麻煩。而用公度年恰好解決了這一矛盾,平衡點找了出來。這樣,64卦在周天公度中的作用凸現出來。用兩個萬物之數去處理,會發現這個秘密:

23040÷365.25=63.08(回歸年)

23040÷354=65.08(朔望年)

23040÷360=64(公度年)

二:

六爻的縱向性意義

六爻體現出的是三維宇宙的大道全息模式,在上古智者的精心設計下完美地與六十花甲程序、全息周期的公度程式等築成三維時空特點的大一統。六爻最重要的一個象徵意義就是詮釋著《易學》的三維動態模型,它以三維時空自然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象徵著宇宙事件無不以螺旋形擴展軌道來展開其「以六為節」的全息周期律動。一爻象徵著全息階段里的一個周期運變,隨著螺旋軌道的盤升,經過六個周期的運變,獲得三維宇宙一以貫之的全息元運變。因此,六爻就是由六個延續性的周期單位組成的一個三維結構的全息整體。如果我們將這種由六個螺旋周期組成的軌道拉成一直線,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它所展現出的事物呈縱向性、遞進性、延伸性、節律性的發展趨勢。通過六爻這個模型,宇宙無頭無尾、一如既往的無限延展一下子就被簡約到六個遞進節律發展的階段變化之中,無論宇宙還是其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多麼的亢長,神奇的《易學》僅用六個階次發展趨勢之認識就可以掌握所有宇宙事件的發展規律。大道如斯哉!這種階次發展的本質構造,賦予了六爻縱向性運變的象徵意義。如初爻象徵事件(三維的)初期階段的運動變化,二、三、四、五爻分別象徵著這一事件不斷深入的運動變化,上爻則表示該事件全息階段的終期運動變化。事件一旦完成全息階段的運動變化,就進入到《易學》意義上的太極或無極狀態,兩者的發動則凸現出事件不斷演化過程中的蛻變意義。在六爻縱向性的象徵意義下,古人以六十花甲程序來註解事件全息周期框架中運變的特徵態勢,通過干支系統特定的象徵意義歸納出事件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的運變規律。如古代的「納甲學」、「爻辰學」都隸屬這一範疇。

六爻的橫向性意義

六爻是三維時空的大統性全息律,既是時間的一統性意義,更是空間結構的一統性意義。時間的一統性意義體現在全息周期的縱向性形式中,空間的一統性意義則體現在六爻的橫向性意義上。所謂橫向性意義,就是構成一個三維空間的自穩結構所依賴的六個軸向力矩的意義。一爻表示一個力矩,六爻恰好可以詮釋一個三維結構的力矩意義。三軸六向由於是建立在一維結構的基礎上,所以同軸的力矩兩兩相持、互存。力矩的空間相持性體現在六爻之中就是初爻與四爻對持、二爻與五爻對持、三爻與上爻對持,古代的「世應說」、「應爻說」等,其基本的原理就在於此。而力矩對持的屬性則體現出正態或負態的軸向性意義,這種意義推廣到爻身上,就是陰或陽的屬性定義。同理,三維空間特定的象限必須要三個軸向力矩的屬性才能定義,所以三維的《易》象也必然是由三爻組成一個卦象。在《易學》運用中單憑一個卦象是無法開展研究的,只有在「主」和「客」的關係推理中才可實施,於是兩個卦相重就可以開展彼此關係的比較研究。而兩卦相重正好又是不多不少的六爻,這就為我們在一個六爻結構里同時開展卦象和爻象的運用、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空間條件。爻象象徵這個三維空間的六個力矩,因此我們往往通過六爻間關係比較的分析獲得爻義乃至整個重卦的意義。卦象則象徵著三維屬性的表現特徵,因此我們往往通過兩個象限特徵的關係比較來分析雙方主體的狀態和意義。

六爻正「天度」、「氣數」的象徵意義

六爻作為三維時空的全息周期單位,具有著超乎想像的作用和內涵。其道法自然,勾勒宇宙運動變化規律之妙絕儼然天成,這正是它可與天地齊的原因所在。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與天地齊的。《易學》的三維全息元是360,用360主要就是獲得全息、周期的大統一效果。360與六十花甲程序配合,生成以六為節的《易學》大道模式(三維的)。如以年為全息元,則360天為這種模式運用的標準天數,即為公度年。公度年的一大好處就是能夠協調回歸年(以地繞日為準)與朔望年(以月繞地為準)的日差,使諸法都歸為一統。天度可以理解成回歸年,一歲行365.25天,比公度年多了5.25天。氣數可以理解為朔望年,一年行12月計354.37天,比公度年少了5.63天。將兩者小數點後的餘數視做整數「1」來處理的話,一個多出六天,一個則少了六天,這樣「以六為節」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六天之內是《易學》發生模式的全息量,六天之後正好又是新一輪的全息運變,如此不管是回歸年還是朔望年都不會對單位內的全息量產生影響,從而獲得正天度、正氣數的特殊效果。六這個數在《易學》的數構模式中總是左右逢緣、變幻莫測,我們再來看看通過六所產生的乾坤之策數。三維空間的意義全數(參見第五章)是1~10數構,10數也就是一個單位的基本變數。用這個單位變數來理解六十花甲程序,則一花甲共有六甲,每甲含十個花甲子。俗語說「身懷六甲」就是暗指懷孕有一個周期了,其中以六個單位變化來統括一花甲的周期量,從這一點也可以佐證出古人有用「六甲」的習慣和傳統。一花甲的變化單位是六甲,一年就是六六三十六個變化單位,六年就是三十六乘上六共有216個變化單位。而在六年這個單位里氣數的變化單位累計為二十四節氣乘上六得144氣,正應坤策之數變;


推薦閱讀:

國外有哪些關於SEO的資深博客?
關於中國日曆部分演算法---摘自別人Blog - qsd007的專欄 - CSDN博客
財 位 論 - 旺財助運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博客的死亡是否是因為「太長不看」的心理?
程序員怎樣才能寫出一篇好的博客或者技術文章?

TAG:曆法 | 博客 | 周易 | 搜狐 | 天文 | 搜狐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