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節氣與民服 |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同時,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

  消夏避伏:夏至到了,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開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雲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到了節日,族裡的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舉行集會,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到了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擦爾瓦,彝語音譯,意為「披氈」,是彝族傳統服飾。用羊毛編織而成,有較好的保溫避水性。它無領無袖,像一口鐘,長至膝下,顏色多為黑色,也有白色、灰色等。並織有方格紋、斜紋、水波紋及南瓜籽紋等花紋。縫製一件擦爾瓦,需7或9幅毛料,上端採用羊毛編成的粗繩縮口,下端有數目眾多的長達30厘米的流蘇。彝族男女老少不論寒暑,終年披用擦爾瓦。它白天可用來抵禦風雨,夜間則可用來作被子蓋。不論在家居住,還是野外宿營,均可席地而鋪,裹著睡覺。

  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和雲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


推薦閱讀:

馬年節氣養生(1)
節氣令
老北京立秋的這些講兒,您知道嗎?
驚蟄丨春天,唯有愛你和春困掩飾不住
當二十四山遇上二十四節氣

TAG:節氣 | 彝族 | 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