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06-15
http://www.gmw.cn 2011-03-25 15:41:58 來源:《紅旗文稿》武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大清皇朝的覆滅。民族平等、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呼聲在中華大地回蕩。空前的民主氣象,競辦實業的浪潮,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局面。國體改變了,政體改變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實現了;辮子剪掉了,服飾改換了;龍旗扔掉了,五色旗飄起來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然而,大盜竊國,帝制復辟,中國又陷入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有識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人們不禁要問: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辛亥革命有著怎樣的功績?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敗得失?對此應該具體分析。一、辛亥革命有著怎樣的功績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為中國資本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經濟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取得勝利了。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首先仿照美國的共和制度,確立了總統制,成立了臨時參議院,並著手制定國會組織法和選舉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正式憲法制定前的國家根本大法。《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等自由。《臨時約法》以美國、法國的「三權分立」、「代議政治」原則為指導,規定了參議院、大總統、國務員、法院等各自的許可權,確立了「責任內閣」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創舉。它徹底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在中國人民面前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民主共和體制,為使中國從封建專制政體轉軌到近代民主共和政體作了法律上的保障。總統、國會、憲法,這三者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象徵。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建立起了近代西方式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毅然決然地將中國納入到民主共和的軌道上來。為了將中國逐步引入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軌道,孫中山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三個多月中,頒布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法令,進行政治、經濟、教育和社會等方面的變革。孫中山不愧為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民主共和政體的創建者、經濟現代化的強力推進者和社會風俗的積極變革者。「自由儘是新風尚」,這是對民國初年中國社會習俗改良的最好的概括。禁纏足、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禁止販賣人口,倡女權,易服飾,倡導自由婚姻,等等,成為一股時代性的社會潮流。1912年3月5日的《時報》上,有人發表了以《新陳代謝》為題的文章,其中寫道:「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製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髮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墮馬髻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愛華兜興,女兜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陽曆興,陰曆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卡片興,大名刺滅;馬路興,城垣卷柵滅;律師興,訟師滅;槍斃興,斬絞滅;舞台名詞興,茶園名詞滅;旅館名詞興,客棧名詞滅。」「皇帝倒了,辮子割了」,這八個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對當時社會變化的體驗之詞,它形象地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兩大歷史功績: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辮子的命。當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漸傳入中國。從不滿君主專制、羨慕民主政治到反對專制政體、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從忠君愛國到抑君愛國再到叛君愛國,先進的中國人逐步把目光和心思從唐虞盛世轉到了中國之外的另一個世界。他們從救亡圖存出發,用進化論來論證民主政治取代君主專制的歷史必然性,以天賦人權論、社會契約論、自由、平等、博愛等近代民主思想為理論武器,對君主專制主義展開了猛烈批判,力圖在中國建立起一個西方早已出現的民主政體。戊戌維新就是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嘗試,但失敗了。而辛亥革命則以革命暴力手段推倒了封建帝制,代之以中華民國,為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隨著封建帝制的廢除,附生於封建帝制的種種醜惡制度也被次第掃除,例如世襲制度、太監製度、包衣制度,等等。所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實際政治影響和思想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政治體制的革故鼎新,社會習俗的除舊布新,的確使民國初年的中國政治和中國社會面貌為之一新。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敗得失針對有人貶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只不過趕跑了一個皇帝」,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時感慨地說:「對於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並不為怪,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過去皇帝是最神聖不可侵犯的、至高無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麼還有什麼陳舊的腐敗的東西不能丟掉呢?《臨時約法》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確宣布:「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普通老百姓從歷來的「子民」、「臣民」、「蟻民」,一下子變成國家的主人,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變化!它在整個社會生活和人們頭腦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動是可想而知的。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辛亥革命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為此後的中國革命打開了通道。這種不朽的業績,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辛亥革命以民國取代帝國,誠然來得過於急驟,無論從思想上還是政治上、組織上都缺乏充分的準備,但卻是合乎世界政治現代化運動的主流和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義成了正統,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變成了人民的公敵,正如梁啟超所云:「任憑你像堯舜那樣賢聖,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樣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樣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這無疑是中國政治現代化進程中一個質的飛躍。就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來看,辛亥革命確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它一方面結束了中國的傳統社會,另一方面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後一個方面的意義越來越突出。由於辛亥革命在中國歷史上畢竟是前無古人的盛事偉業,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憑藉,於是我們便不難看到一個極其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辛亥革命的客觀效果與主觀意圖每每嚴重背離,雖然尚不能說它使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喪失了一次重要的機會,但畢竟由於其實踐的客觀效果不佳而給20世紀的中國投下了許多陰影,從而使人們有理由懷疑,資產階級的共和革命是否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在中國是否有其發展前途?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在當時是否必然要推翻帝制?然而,懷疑歸懷疑,只要略加考察辛亥以後民主共和制度被一步步破壞的歷史,就會發現問題的本質所在。自袁世凱取得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後,民國政壇上風雲不斷。客觀地說,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建立的中華民國共和政體,對當上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的袁世凱來說,確實具有很大的制約力,特別是《臨時約法》中規定的「責任內閣制」及同盟會在責任內閣中掌握實權的格局,多少限制了袁世凱的權力。這當然是力謀專制統治的袁世凱所不願接受的。這樣,在辛亥以後,封建專制勢力與革命民主勢力便圍繞著獨裁與民主、專制與共和、復辟與反覆辟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1913年3月,袁世凱採取卑鄙的手段,派人暗殺了宋教仁,孫中山動員革命黨人發動「二次革命」,以維護民主共和政體。然而,由於革命黨的渙散,二次革命失敗,共和勢力遭到重創。鎮壓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強令第一屆國會選舉自己為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隨後,他設立御用機關政治會議和約法會議,廢除了具有近代資產階級民主色彩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公布了充滿封建獨裁專制色彩的《中華民國約法》。1914年12月,他頒布了《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為10年,可連選連任終身;總統繼承人由現任總統推薦。這樣,袁世凱不僅可以做終身的總統,而且還可以傳之子孫。至此,辛亥革命所建立起來的民主共和制度完全被破壞,只剩下「中華民國」這塊空招牌。就是這樣一塊空招牌,袁世凱也力圖將它最後砸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正式發表接受皇帝位電令,次日接受百官朝賀,12月31日將總統府改為新華宮,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當上了中華帝國的洪憲皇帝。辛亥革命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民主政體被袁世凱徹底踐踏了。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挫折呢?歷史的發展自有其內在的邏輯。辛亥革命畢竟是一場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它包括民主思想的大規模傳播和民主主義革命行動的急風暴雨似的推行。民主思想的大規模傳播,為民主主義革命的推行起到了極其重要的輿論動員作用;而民主主義革命的實現,使全國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極其難得的民主主義的實際教育和洗禮。人們逐漸懂得了以往認為天經地義的皇帝的專制統治,是要不得的,是可以推翻的,是可以用民主的方式來代替的。這種民主的方式,主要是一種資產階級參與統治的方式,是較之已往的封建專制更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統治方式,對於近代中國所經歷的那種深刻的社會危機和國家存在的危機來說,它又是一種救國方式,是一種可能推動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方式。正因如此,推翻封建專制,推翻皇帝統治,這種大規模的社會革命,對中國一般人的民主教育,是比較深刻和直觀的。辛亥革命的意義就在於:為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開闢了一條通路,斬斷了中國社會任何後退的可能。經受過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洗禮的人們,自然不會容忍袁世凱如此背叛共和與復辟帝制。袁氏稱帝,激起全國民眾憤慨。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發動「護國戰爭」,孫中山也號召全國人民起來為重建民國而鬥爭。僅僅做了83天皇帝夢的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憂憤而死。袁世凱竊據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成果,居於統治的巔峰,掌握著龐大的軍事機器,控制了從中央到各省的政權,其統治權威,實際上比前清皇帝還要厲害。但是,他要從共和倒退到帝制,很快就失敗了。袁世凱反對民主、背叛共和失敗得那麼慘那麼快,原因何在?這顯然是辛亥革命用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普及了民主知識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沒有失敗。歷史發展儘管不是那麼筆直坦蕩,但歷史發展按照一定規律朝著某種不變的方向前進,又是不能改變的。袁世凱的失敗,再次證明了這個歷史發展的真理!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一直有著不同的議論。列寧說:「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列寧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頁)辛亥革命雖然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成功地推倒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愧為一場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沒有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新社會,但它全面推動了20世紀中國的社會變遷和民族的發展進步,促進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了基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把中國人由皇帝的臣民、奴隸變為國家的公民和主人,即使只是從形式上,也可以說是翻天覆地。中華民族正是從辛亥革命開始大步邁向現代化的潮流,促進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全面進步。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邁向獨立、富強的一個新起點。版權聲明:轉載須經版權人書面授權並註明來源[責任編輯: 辛忠 ] [字體:大中小] [列印] [關閉]相關內容·揭秘:陳獨秀如何評價辛亥革命?( 2011-03-23 15:16:56)·《中國1911》:用新史料解讀辛亥革命( 2011-03-23 10:43:38)·從歷史性思維看辛亥革命何以發生( 2011-03-21 12:10:36)·辛亥革命時會黨為何走向了革命?專靠袍哥不能成大事( 2011-03-21 10:39:12)·中山市「辛亥革命百年採訪團」抵達美國舊金山( 2011-03-18 17:36:36)·《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中國人走過一段極不平常的路( 2011-03-18 15:47:26)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為何要寫瘋子最後全愈了?
※相同歷史背景下 為什麼資產階級具備軟弱性和妥協性 而無產階級不具備局限性 並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西班牙革命與內戰》第十八章 新政權的組織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之下,無產階級有革命成功的可能嗎?
※陳延年——視死如歸的革命者(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