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二)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二)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六)生起願菩提心的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生起願菩提心呢?
佛經里主要講了五個因素:
第一,是依止大乘善知識,這是最關鍵的。沒有大乘善知識的引導,我們不可能在根本沒有聽過大乘佛法的情況下主動發菩提心,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里沒有菩提心方面的教育。我們的文化,都是圍繞著吃、喝、玩、樂,是以自私為中心而建立的。在大乘善知識的帶動下,我們才能發菩提心,走上真正的菩提道。否則,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走上大乘之道。
第二,是菩薩種姓。本來,每個眾生——包括昆蟲之類的小生命,都有佛性如來藏,但這個佛性要變成菩薩種姓,並進一步成熟,就需要前世的因緣和善根,以及大乘善知識的引導。否則,菩薩種姓就不會成熟。
以什麼標誌去衡量菩薩種姓成熟沒有呢?
菩薩的種姓有兩種:一種是智慧的種姓,另外一種是慈悲的種姓。
《入中論》里講過,對空性有特別的興趣,一聽到大乘佛法裡面的空性、大中觀、光明,不但能理解、不排斥,還會非常激動——汗毛豎立,眼淚直流,有這樣的標誌,就說明大乘智慧的種姓成熟了。
在聽到菩提心、利益眾生、放棄自私等大乘佛法的關鍵詞句,與大菩薩們的高尚行為時,激動萬分——涕淚四流、心潮澎湃,就說明慈悲心的種姓成熟了。
此處所講的種姓成熟,不是指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故而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薩,但已經離菩提心或者菩薩很近了。就好比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時,僅能看到東邊的曙光,但還不能看到光芒四射的太陽一樣。
我們可以自我衡量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僅僅一、兩次不算,倘若經常如此,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大乘種姓成熟了。
如果對空性和利益眾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麻木不仁、充耳不聞,則大乘種姓成熟的曙光都沒有出現,離生起菩提心還有比較遙遠的距離。這就需要精進努力地積累資糧、懺悔罪障,否則就很難成熟大乘種姓。
慈悲種姓成熟的人聽了世俗菩提心方面的法,然後再去修,就很容易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智慧種姓成熟的人聽了空性法門,並遵照修持,至少不久就可以初步證悟。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種姓成熟的標誌,就要趁熱打鐵、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證悟,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與菩提心。
很多人在修行或做其他事情時,經常會諮詢空行母、瑜伽師,自己該如何行事。我們不需要去問,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釋迦牟尼佛都說得清清楚楚。雖然該做的不一定都能做到,不該做的未必都能放下,但這只是自己的問題,在這些關鍵問題上,沒有必要去問誰,任何一個空行母、瑜伽師,都不可能超越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如果有了種姓成熟的標誌,不用問誰,自己肯定已經與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僅有一步之遙,只需乘勝追擊就可以成功了;如果沒有發現這些標誌,就算空行母、瑜伽師說你明天成佛也沒有用。
修行的問題,一定要用佛經——佛的智慧、佛的教導來衡量、印證與判斷。《大藏經》里那麼多的經論,就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第三個因素,是資糧。
任何一個在大乘發心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善事,無論是在聞思修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叫做資糧。資糧包括前世所修的資糧與今生所修的資糧兩種。依靠資糧的力量,我們才有可能生起菩提心。
第四個因素,廣聞大乘佛法。
很多人聽過《入菩薩行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兩部論典都是非常關鍵的大乘論典。《入行論》從頭到尾一直強調的都是菩提心,《廣論》雖然不是自始至終都講菩提心,但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也是講菩提心的。學了這兩部論典,對大乘佛法的全貌應該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用於指導實修,也是足夠的了。
如果想進一步學習,也可以看看大藏經里的其他大乘經論。
第五個因素,就是修行——反反覆復地修持與菩提心有關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樣獲得的菩提心會非常穩定。
在五個條件都具備的前提下,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是很難。在沒有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之前,受菩薩戒只能積累一些善根,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一定要設法儘早讓自己生起菩提心。
(七)三種菩薩戒
菩薩戒可以歸納為三種,在三種菩薩戒裡面,包含了所有大乘佛法的修持。
第一種菩薩戒,叫做禁惡行戒,也即禁止、斷除違背菩薩戒行為的戒。小乘別解脫戒就包含在這條戒當中。
大乘同樣也有別解脫戒,它與小乘別解脫戒的差別,主要在於發心。小乘行人僅僅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戒,其最後要達到的目標,是自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大乘行人不僅要有出離心,還要有菩提心,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不盜、不殺、不妄語等等。最後達到的目標,是成佛並圓滿地利益眾生。
大乘和小乘在出家的戒律方面也有一些區別,小乘出家人在具備所有犯戒條件的情況下犯了根本戒,是不能恢復的,至少今生不能恢復。大乘佛法規定:如果有不造作的菩提心,不但在家人的戒律可以恢復,而且出家人的戒律也可以恢復。
這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在別解脫戒方面的差別。
藏傳佛教不管是受在家還是出家的別解脫戒,本身儀軌中都有發菩提心的內容,所以這些受戒儀軌屬於大乘受戒儀軌,但倘若受戒者自己沒有發心,僅僅念儀軌還是沒有用。
另外,禁止惡行戒中還包含了菩薩不共的戒律。比如,從文殊菩薩傳到龍樹菩薩,再從龍樹菩薩傳到寂天菩薩等等的,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有十四條的禁止惡行戒;或者從彌勒菩薩傳到印度的無著菩薩,然後從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阿底峽尊者再傳到西藏的四條根本戒,這些都叫做禁止惡行戒。
第二種菩薩戒,叫做攝受善法戒,也即廣行善法戒——為了成佛而廣行菩薩道的戒條。
這條戒律主要是指自己的聞思修。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修任何法,做任何善事,都屬於這條戒。
第三種菩薩戒,叫饒益眾生戒。主要指的是利益眾生,而不是自己的成就。
三條戒的順序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剛開始學佛時,首先要放棄惡行——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不放棄,仍然肆無忌憚地行持與菩提心嚴重違背的殺、盜、淫、妄,就無法發菩提心!在斷除惡行以後,我們的行為會規範一些,所以第一個要放下的,就是殺、盜、淫、妄等惡行。
當我們把粗大的惡行放下以後,是不是就足夠了呢?不是。在戒除惡行的基礎上,還要廣行菩薩道,特別是聞、思、修。通過聞思修來提高自己的覺悟境界以後,才能更好地利益眾生。
以前的修行人都認為,普通修行人先不要急著講經說法,而是選擇一個比較適應的環境自己修行。在菩提心、證悟空性方面都有一定力量的時候,才可以去利益眾生。
關於講經說法,佛經上也講過:在市場或其他場合看到魚、鳥等很多眾生的時候,給他們念緣起咒與緣起咒翻譯以後的意思:「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或者在山上修行的時候,觀想周圍的每一棵植物——花、草、樹木等等跟自己一起念緣起咒,然後迴向一切眾生。在這個偈頌裡面,包含了整個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念誦緣起咒,也可以算作法布施,普通人的法布施就是這樣。
在修行次第上,佛陀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沒有成就的人,不能使眾生成就;自己沒有解脫的人,不能使他人解脫;自己沒有斷除煩惱的人,不能使他人斷除煩惱,這是一個原則。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但要達到這個目的,也需要一個過程。即使今天發了菩提心,明天也不一定能利益眾生,畢竟自己還沒有利益眾生的能力。如果現在去利益眾生,雖然發心很好,但因為沒有能力,所以一遇到困難就不但會望而生畏,反而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從而導致修行上的嚴重障礙,所以佛不讚歎過早利益眾生。所以,我們目前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故而要攝受善法。
世間人卻與此相反,從來不想想怎麼提升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而是整日琢磨著:我的電腦要升級;我的職位要提升;我要賣掉舊車,換一輛新的高級轎車;我房子太小、太舊、環境太差,我要買一套新房子,始終考慮的,都是身外之物的升級。
佛陀教育我們,身外之物升級不升級並非事關重大,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的身心兩方面升級。
怎麼升級呢?首先學習升級的方法,這叫做聞思。聞思好了以後,就去修行,修行就是給自己的身心升級。當有力量面對普通人不容易面對的問題時,就可以適當地利益眾生。真正利益眾生的標準,是證到初地的時候。
修學菩薩道,受持菩薩戒一般是不能公開的,因為現在的人都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當他們知道菩薩不圖回報地放下自私去利益眾生的行為時,不但不能理解,甚至還會產生反感,繼而誹謗、攻擊。菩薩道是很偉大的法門,對菩薩道產生反感或誹謗的人必定會墮地獄,所以菩薩戒、菩薩的學處一般不能公開。
我認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菩薩的學處更不能公開。比如,假如一個單位有一個人發了菩提心,而其他人都不發菩提心,一旦他公開自己的發心,別人就會覺得他與大家格格不入,繼而因成見而形成衝突,所以,在外表上,我們還是要隨順世間。
在隨順世間方面,佛陀也會示現一些方便:本來佛陀早已抵達不受衣食控制的境界了,但他表面上仍然會像常人一樣吃東西、穿衣服,生病的時候還要吃藥等等,這樣世間人就會對佛產生一種親切感,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人,離我們很近,他可以做到的事,我們也應該可以做到。這樣大家就會主動隨學佛陀。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表現像神仙一樣超凡脫俗,大家都會覺得:佛陀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的境界太讓人望塵莫及了,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的,從而拉開了佛陀與眾生的距離。很多人在佛法上不努力,也與這些原因有關。
所以,在不恰當的場合或者有必要的時候,該保密的還是要保密,該隨順別人的還是要隨順。不過,如果感覺對方有可能接受,甚至有可能學佛,在同事、同學之間講一些佛教道理,宣說一點佛的偉大思想也未嘗不可。公開還是不公開,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饒益眾生戒為什麼要放到最後呢?雖然這是菩薩修行的唯一目標,但實際上還是要到修行有一定成就的時候,才能真正利益眾生,在此之前雖然有想法,但能力還很欠缺。
全世界六十多億人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呢?能在利己的同時利益一部分人,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利益所有的人甚而所有的生命。與所有的生命數量相比,人類所佔的比例是極其微小的。僅僅想利益全人類,都是難乎其難的,要想利益所有的生命,更是普通凡夫無法企及的境界了。
要承擔這麼偉大的事業,一定要首先提升自己,所以佛陀就把饒益眾生戒放在了最後。
作為非專業的外行去看佛經,就很難領悟其中的次第。比如,為什麼六度中布施在最前面,持戒在後,智慧在最後?這些順序不是隨便制定的,其中都蘊含了很深的意義。只有真正的善知識講解以後,我們才會明白。這三種戒律的順序規定,就是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修行的時候,就要按照次第來修。
二、細說菩薩戒
菩薩戒分三個層次,分別是針對利根、中根和鈍根修學者的。
第一種,是龍樹菩薩所說的戒律。這種戒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是十四條。在此基礎上加上不舍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條戒後,名義上就成了二十條戒,其實是十四條戒加上最後兩條,一共十六條戒。
第二種,是無著菩薩所說的戒律。從動機或發心的角度來說,只有四條戒;但從行動的角度來說,還是可以分成八條戒。雖然中根者的戒條比上等根基的少一些,但受持起來也不一定很容易。
雖然二十條戒和八條戒在戒目的條數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二十條戒也可以歸納在八條戒中。
第三種,是下等根基者的戒律。只受持願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的決心。
在沒有受戒之前,首先要了解每一個戒條。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受那種戒。
這些戒律都是佛制定的,只有以佛經為證據,才能確定是否會犯戒。除了佛以外,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修改或制定戒律。在《集學論》、《入行論》等論典中,收集了大量菩薩戒方面的教證,如果想廣泛、完整地了解菩薩戒,就要學習這些論著。此處由於篇幅有限,我們暫時不引用佛經教證。
(一)下等根基者的學處
首先,下等根基的戒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要有堅定不移的度化一切眾生的念頭。這個念頭來源於真正的慈悲心。第二,為了利益眾生,自己一定要成佛。成佛以後,才能給所有眾生指一條解脫之路,並最終讓他們獲得解脫而成佛。這兩個決心必須是不造作的。
有了願菩提心以後,無論吃飯、上班或做其他事,都要盡量再三思維,不能忘失菩提心。每天都要把修菩提心的善根供養諸佛菩薩,並祈請諸佛菩薩把自己供養的善根迴向眾生,同時發願:但願以此善根的力量,能讓所有眾生早日成佛,往生極樂世界等等。
這個學處的緣起,是一位國王。這位國王經常被俗事纏身,可謂日理萬機,實在無法受持太多的戒條。釋迦牟尼佛告訴他:「雖然你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平時非常忙碌,但你也可以學一條學處——只要你時刻修願菩提心,隨喜諸佛菩薩的所有功德,將隨喜的善根供養給佛菩薩及聲聞緣覺,祈請佛菩薩將此善根迴向一切眾生,僅僅依靠這條戒,也可以圓滿成佛的資糧!」
現在很多人雖然不是國王,但也像國王一樣忙碌。所以也可以這樣先受一條戒,有進步以後,再受其他戒。
儘管相對而言,願菩提心發起來比較容易,釋迦牟尼佛也說這是最簡單的,但對我們來說也並非易事,要真正發起不造作的願菩提心,還是需要通過依止大乘善知識聞思修行,積累眾多資糧才行。
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克服一切困難做到這一點。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就根本沒有辦法進入大乘佛門。倘若此生沒有機會進入大乘佛門,什麼時候才有這樣的機會呢?一萬年、十萬年、百萬年、千萬年之後有沒有都很難說。所以今生至少要打一個基礎——能夠證得初地或者成佛當然是最理想的,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生起願、行菩提心。否則問題就非常嚴峻了。
我們不能忘記,一切都是無常的。如果在了知菩提心的利益之後,卻一拖再拖、死不著急,總念叨著手頭永遠處理不完的雜事。總想著現在還不著急,等事情處理完以後,再修菩提心也為時不晚,那就是無常沒有修好的標誌。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修菩提心、受菩薩戒、行菩薩道的機會。
說實在話,在家人完全沒有錢財,生活會很困難,但這也不是大問題,最基本的生活怎麼都能湊合。最大的悲哀,是沒有慈悲心和智慧。雖然錢與權暫時可以解決一些眾生短暫的痛苦,比如放生、布施等等,但用錢財給他眾帶來的幸福也是微不足道的,在最關鍵的問題上,錢是無能為力的。只有智慧和慈悲心給自他雙方帶來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永久的幸福。
無論千萬富翁還是國家元首,假如缺乏了慈悲心、菩提心和智慧,不但沒有下一世的成就,連今生的錢財也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幸福。我們經常會在電影、電視與報紙的新聞里看到這方面的報道,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修行材料。
我們不能因為經書上說是這樣,就認定是這樣。經書上說的當然很重要,但最關鍵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收集修行材料,這個力量才是最大的。
所以我們務必要往這方面努力,聽聞大乘佛法,然後投入地修行!否則我們永遠都不會成就。除了佛菩薩的化身以外,普通人都有很嚴重的毛病——煩惱、自私、我執。世上所有不好的事情,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都是自私心導致的。如果沒有清除自私心,以後的世界會更可怕!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讓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佛法,但我們自己必須接受。接受並不是僅僅相信與不排斥,而是要修行,把佛宣說的智慧與慈悲融合在我們心裡。如果不修行,就不能解決任何煩惱。
推薦閱讀:
※《菩薩戒修學法要》講記 第五卷
※慧燈之光七:菩薩戒淺釋(五)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五卷
※菩薩戒修學法要(第5至6講)——凈界法師講授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