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養生

道德養生的哲學至理是最偉大、最崇高、最深刻、最圓滿、最明了、最簡易、最現成、最難可思議的、舉世無雙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方法論!

道德養生的「物質」基礎是先天一氣!道德養生的「上藥三品」是「神與氣精」!(「夫精氣神三寶,則撐持宇宙,總括陰陽。天地得之,而函蓋乾坤。人心得之,劃修仙作佛。」《性命圭旨》)

道德養生人人必須!不拘老幼男女!道德養生覆蓋整個玉宇!不論國內國際!不論地球人間,不論虛空玉宇。

道德養生重視調身調息調心!三調一到,馬上見效!

道德養生有三重原則:首重明理、注重修德、至重煉心!煉心就是為了定心。元始老祖曰:「先學定心。心定氣住,氣住神全,神全形固。綿綿若存而不息,用之不窮而見功,穀神不死,合我真宗。」道德養生貫徹四個湛然:時時湛然,處處湛然,事事湛然,始終湛然。道德養生抓住三個環節:即空心無念,至真顯現;大悲大願,法力無邊;心定志堅,徹地通天。

道德養生的大本營是「空心無念,忘身無我,對境無心,一切相盡,滅識死識,作個死人。」

道德養生 續(2)

道德養生的航標燈是: 身和心,歸空靈。 成人事,順天命。 依道行,隨緣進。 為無為,恆安心。

道德養生的指路標是: 一煉二守破三惑, 四少五不行六會, 六要六要七勤行, 總訣動靜三導引。(具體內容見道心空靈公眾號)

道德養生的共同目標是: 強身健體,防病治病。 開發智慧,開發潛能。 人面桃花,常保青春。 延年益壽,久視長生。 脫胎換骨,超凡入聖。 度己度人,返本歸真。 濟世救民,造福蒼生。

道德養生的護生符是: 大道大德大慈悲, 大仁大義大無畏, 大智大慧大方便, 救苦救難救愚昧。

道德養生的空明道法是: 誦隱諱玉名, 持神咒真經。 用印心口訣, 勤行日日行。 修二功動靜, 隨三部導引。 聽先生錄音, 張顯六條根。 捏手又捏腳, 開合陽與陰。 三招准致勝, 二事定成真。

道德養生 續(3)

道德養生的本文是《空靈心 學》。《空靈心學》共 八條,其文如下: 一.空與靈; 二.空靈定義:空靈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本源和歸宿,空靈是宇宙中萬事萬物、萬有萬類發生、發展、變化的動力和規律。 三.空靈七性: 全非性、萬能性、大悲 性、客觀性、普遍性、 永恆性、本源性。 四.空靈六大: 1. 無窮無盡的宇面道德養生 續(3)

道德養生的本文是《空靈心 學》。《空靈心學》共 八條,其文如下: 一.空與靈; 二.空靈定義:空靈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本源和歸宿,空靈是宇宙中萬事萬物、萬有萬類發生、發展、變化的動力和規律。 三.空靈七性: 全非性、萬能性、大悲 性、客觀性、普遍性、 永恆性、本源性。 四.空靈六大: 1. 無窮無盡的宇宙生命大潛能; 2. 無所不能的宇宙生命大神通; 3. 無所不知的宇宙生命大智慧; 4. 無所不有的宇宙生命大信息; 5. 無邊無際的宇宙生命大法界; 6. 無生無滅的宇宙生命大靈元。 五. 空靈至尊: 空靈是萬佛之祖, 空靈是萬仙之宗, 空靈是萬有之源, 空靈是萬類之根, 空靈是萬道之本, 空靈是萬事之神。 六. 空靈之理: 虛空法界,宇宙乾坤, 除此空靈,一物不存。 有此空靈,無所不能。 七. 空靈經和三部曲。空靈經和三部曲的主要內容就是卷首語和空明七寶。 1. 卷首語:一切相盡,究 竟自在,解脫無為。 2. 空明七寶: 一寶總根泓澄明; 二寶真言:一心空靈,寶 中至寶。大悲大願,要中至 要。全非萬能,妙中至妙。 三寶警語:千修萬行,只 為空靈。一切相盡,即是空 靈。自證空靈,勿與人爭。 四寶日日行: 誦道心空靈,全非萬能。 專氣至柔,觀光觀音。 心息相依,摩光摩平。 四個湛然,三環相應。 舉航標燈,守精氣神。 駐大本營,得大定心。 真意思微,虛寂恆誠。 養成習慣,對境無心。 形成自然,二氣歸隱。 當下承擔,無滅無生。 五寶空明當下: 大腦細胞,千億萬億, 我就是! 萬類靈長,四大之一, 我就是! 天人合一,難可思議, 我就是! 上帝真主,無所不在, 我就是! 大仙大佛,大慈大悲, 我就是! 道貫千古,德合十方, 我就是! 虛空法界,又一又萬, 我就是! 一心空靈,全非萬能, 我就是! 六寶空明實相: 時時全非,處處萬能, 如此境界,方為圓成。 七寶空明神咒: 1.本源神咒; 2.應世神咒。 八.萬法總持: 宇宙乾坤,一條總根, 即心即道,縱橫萬門。 萬門一理,有淺有深。 對號入座,何須紛爭。 道心之中,不過空靈。 空靈全非,空靈萬能。 萬能轉瞬,全非永恆。 空靈潛能,無窮無盡。 空靈智慧,無所不明。 空靈神通,無所不能。 空靈信息,無所不有。 空靈法界,遍滿乾坤。 空靈自己,無滅無生。 一心空靈,寶中至寶。 大悲大願,要中至要。 全非萬能,妙中至妙。 千修萬行,只為空靈。 一切相盡,即是空靈。 自證空靈,勿與人爭。 三招致勝,二事成真。

道德養生 續(4)地球人類的骨肉同胞們:大乘之道的學人們:道德養生的先鋒們:空明先生的有緣們:

2017年7月1日,這個光輝的日子,空明先生和他的先遣隊員們,登上了喜馬拉雅山,攀升上了珠穆朗瑪峰!大家圍坐盤石之上,向天地宇宙,虛空法界,塵寰人間莊嚴倡導了中華民族的道德養生。從那一刻起,空明先生和他學人們,將牢牢地佔居在人類屋脊之上!在那裡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那裡研究中華民族的道德絕學。在那裡證悟元始老祖的大乘之道。在那裡建設起道德養生的大道場 我們將高高舉起前進的燈塔,將標明前進的路線,將會合五洲四海的大乘之士,將恭候三清道君聖駕的降臨,將等待後賢后聖后來居上,將隨元始老祖遊無盡之域。 我們將利用互聯網,利用微信,同大家保持緊密的聯繫。請未來的仙佛們點擊喜馬拉雅,搜索空明先生道德養生系列即可下載,就可以收到空明先生髮出的三清奧典,收到價值萬金的最新消息。就能明了前進的方向,就能獲得前進的動力,就能早日抵達聖境仙鄉和佛地! 等著大家的到來! 我們不見不散!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群真錄要1.道德 <1>道也者,不可以言傳口授而得之。當虛心靜神,道自來也。愚者不知,乃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怨道不慈。 錄於《太上老君內觀經》 2.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是無非,無往無復,淡然寂靜,即是大道。 錄於《六祖壇經》

3.五臟寧,思慮平,筋骨勁強,耳目聰明。大道坦坦,去身不遠,求諸遠者,往而復返。 錄於《通玄真經》

4.老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為而不成?死生同域,不可脅凌。又況天官地府,萬物返造化,含至和而已,未尚死者也。」 錄於《通玄真經》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群真錄要1.道德 <5>夫道者,無為無形,內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與天為鄰,無為無不為。 錄於《通玄真經》

<6>.所謂道者,無前無後,無左無右,萬物玄同,無是無非。 錄於《通玄真經》

<7>.陶煉五行,火之道也。流行無窮,水之道也。八卦環轉,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變化之道也。是以君子體物而知身,體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則不知其孰是孰非。 錄於《譚子化書》

<8>.老君曰:「大道無形,常居杳冥。隨機化物,以應精誠。」 錄於《枕中經》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9>至道在心,心即是道。 錄於《紫清指玄集》

<10>大道之最要,以精為根,以氣為蒂。 錄於《仙籍旨訣》

<11>行忘其所行,道斯畢矣。 錄於《道樞.靈源篇》

<12>一無他,虛而已矣。吾自與子談道,只說得一虛字。煉心,虛也。用意,虛也。採藥,虛也。結胎,虛也。火候,虛也。陽神,虛也。煉虛,以虛還虛也。玄關,以虛覺虛也。千虛萬虛,總是一虛。虛非空空之虛也,乃實實之虛。虛非散散之虛,乃渾渾之虛,故曰一。 錄於《喝道真言》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13>故無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並應無盡。 錄於《通玄真經》

<14>蓋體本至虛,道本至無者准此。而事法唯虛無而已。住作住為,即背自然,去體遠矣,是名小道,志士勿之事也。 錄於《天仙心傳》

<15>瑩蟾子曰:「可道非常道,行功是外功,些兒真造化,恍惚窈冥中。」 錄於《性命圭旨》

<16>先求其有為之道,後求其無為之道,更求其有無不立之道,則修真之事,方能大徹大悟,不至有頭無尾,半途而廢也。 錄於《修真辯難前後編 參證》

<17>能閑暇其身,澄心絕想,三元俱通,仙則近矣。 錄於《仙籍旨訣》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18>夫道,但清靜無為,逍遙自在,不染不著。此十二字,若能咬嚼得破,便做個徹底道人。但信老人言行之,自當有益,決不誤你諸少年。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19>學道無他務,在養氣而已。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20>太虛翕曰:「要知斯也,何道也?返本還原之大道也。其道雖大,至中至庸。一無作為,一無奇異,斯為天仙之道。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至堅至虛,至靈至混。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萬物而不遺,納微塵而勿窄者也。學者如是精體而修之,則功日進,而無好勝神飛之患。 錄於《天仙道戒忌須知》

<21>大道無親,感之即應。 錄於《仙籍旨訣》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22>修道者必不言法而法無不備,但成功既大,修持自難。習法者而法雖成,而去道仍遠,一遇道而法無不破。 錄於《八仙全傳》

<23>聖賢之心,有盡者耶?世界有盡,而聖賢之心無盡。日月有窮,而聖賢之心無窮。故人當登仙入聖之候,便把乾坤大大一個擔子,挑上肩頭。直到大地眾生,各得解脫,然後那個擔子可以安放得下。 錄於《唱道真言》

<24>夫學仙道,自謂為足,定得飛仙上天。乃自知道,不及真人也。學真人道,亦自謂為足,定得真人。乃自知道,不及神人也。學神人道,亦自謂為足,定得神人,乃自知不及大道也。學既得大道,大道之中,當復有尊卑者,謂之不等也。是以言之學,學無有極。 錄於《老君太上虛無自然 本起經》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25>道法自然,隨自然而行,則修道自成。違自然而行,則災禍自明。 錄於《老子演義》

<26>養生者,自然之果也,不可強求。順乎自然,生自可養也。欲順自然,則須煉神。若能守神而不馳,則通自然之道也。 錄於《老子演義》

<27>老子曰:「得道之人,外化而內不化。外化所以知人也,內不化所以全身也。故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屈伸與物推移,萬舉而不陷。所貴乎道者,貴其龍變也。」 錄於《通玄真經》

<28>老子曰:「故靜漠者,神明之宅。虛無者,道之所居。」 錄於《通玄真經》

<29>老子曰:「守清道,拘雌節,因循而應變,常後而不先。柔弱以靜,安徐以定,功大靡堅,不能與爭也。 錄於《通玄真經》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30>老子曰:「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此乃養生之經也。」問曰:「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消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要至完美之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同樂於天而不以為高。不以人物利害而擾撓己心,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而計謀,動不勞神而務事。來不知所求,往不知所欲。此乃養生之經也。問曰:「如此便至於頂乎?」老聃曰:「未也。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烈日而不知暑,冰雪而不知寒,劍戟而不能傷,虎兕而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有,有何人災耶? 錄於《老子演義》

雙 節 日 的 祝 福

恭祝全體有緣身心健康!

恭祝全體有緣全家幸福美滿!

恭祝全體修行者心靈覺醒!早日成真!

恭祝五洲歡騰!四海清平!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31>老聃曰:「大道者,耳不可聞,目不可見,智不可盡,言不可傳也。以耳聞之,無聲也。以目視之,無形也。以智度之,無窮也。以言傳之,無名也。若道有聲而可獻之,則人未有不獻之於君者也。若道有形而可奉之,則人未有不奉之於親者也。若道有盡而可告之,則人未有不告之於兄者也。若道有名而可傳之,則人未有不傳之於孫者也。」孔丘問道:「既如此,人何以學之?」老聃道:「以言傳之,非道也。以事喻之,非道也。然,先生授之,非言不可。弟子受之,非例不解。故先生授之以言,弟子受之以例。之後親身實行之,行中以意會之。會之貫通,萬物之中無可不行。至此,則得道矣。」 錄於《老子演義》

雙 節 日 的 祝 福恭祝全體有緣身心健康安泰!

恭祝全體有緣全家幸福美滿!

恭祝全體修行者心靈覺醒!早日成真!

恭祝五洲歡騰!四海清平!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32>老聃曰:「欲得大道,須求事之本而剝事之表也。」 錄於《老子演義》

<33>賢者學道,當知曉虛無自然。守虛無者,得自然之道,不復上天也。常在世間變化,現生死,為世人師。守神者,能煉骨肉形為真人,屬天官,當飛上天,此為中自然也。守氣者,能含陰陽之氣,以生毛羽,得飛仙道,名為小自然。 錄於《老君太上虛無自然 本起經》

<34>靜以養心,明以見性,慧以觀神,定以長氣,寡慾以生精,致虛以立意。此要訣也。靜則無為故心清。明則不昏故性見。慧則能照故神全。定則常存故氣舒。寡慾則一元固,故精生。致虛則萬緣空,故意實。此要訣中之要訣也。 錄於《唱道真言》

<35>至若煉虛,全要胸懷浩蕩,妙至忘身,無我無人,何天何地。覺清空一氣,混混沌沌中,一點真陽,是我非我,是虛非虛,造化運旋,錯行代明,分之無可分,合之無可合,是曰煉虛。煉虛者,以陽神之虛,合太虛之虛,而融洽無間,所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者也。此出胎以後之功,分身以前之事也。 錄於《唱道真言》

雙 節 日 的 祝 福恭祝全體有緣身心健康安泰!

恭祝全體有緣全家幸福美滿!

恭祝全體修行者心靈覺醒!早日成真!

恭祝五洲歡騰!四海清平!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36>夫道之要,不過一虛。虛含萬象。世界有毀,唯虛不毀。道經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道無他,虛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虛也。 錄於《唱道真言》

<37>子如今好將二字為供養其神之具。如何是二字供養?曰靜曰虛。 錄於《唱道真言》

<38>大道之要,盡於一虛。虛之一字,萬法該焉。從虛而有,斯為真有。從虛而實,斯為真實。元始天王之寶號,曰虛無自然。雖萬聖萬真,不能出此四字。 錄於《唱道真言》

<39>心空無礙,則神愈煉愈靈。身空無礙,則形愈煉愈清。直煉到形與神而相涵,身與心而為一,方才是神形俱妙,與道合真者也。 錄於《性命圭旨》

雙 節 日 的 祝 福

恭祝全體有緣身心健康安泰!

恭祝全體有緣全家幸福美滿!

恭祝全體修行者心靈覺醒!早日成真!

恭祝五洲歡騰!四海清平!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40>凡神仙者,以養性保心為主,而輔以法術。養保心性以成自己不壞之身,修鍊法術以為濟人度人之用。 錄於《八仙全傳》

<41>神仙之道,世人之所以不樂為,不以為愚,必以為邪。大修行人,外圖內方,混俗和光,正為此耳。 錄於《修真辯難》

<42>至於道之極處,有無俱不立,天地悉歸空。不獨有為用不著,即無為亦用不著。 錄於《修真辯難》

(43>若知是用假以返真,則便是修真正路矣。 錄於《修真辯難前後編 參證》

<44>故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可名之名功名顯,而非素真也。 錄於《雲笈七籤.七部語要》

<45>關君子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玄。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玄。 錄於《文始真經注》

<46>離有離無謂之道,非有非無謂之神,有而無之謂之聖,無而有之謂之賢。 錄於《黃石公素書》

<47>蓋微妙要道者,悟如返掌,迷隔天地。 錄於《真元妙道要略》

<48>老子曰:「知道者,天不殺。含德者,地不害。道德相抱,身不衰老。」 錄於《胎息精微論》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40>凡神仙者,以養性保心為主,而輔以法術。養保心性以成自己不壞之身,修鍊法術以為濟人度人之用。 錄於《八仙全傳》

<41>神仙之道,世人之所以不樂為,不以為愚,必以為邪。大修行人,外圓內方,混俗和光,正為此耳。 錄於《修真辯難》

<42>至於道之極處,有無俱不立,天地悉歸空。不獨有為用不著,即無為亦用不著。 錄於《修真辯難》

(43>若知是用假以返真,則便是修真正路矣。 錄於《修真辯難前後編 參證》

<44>故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可名之名功名顯,而非素真也。 錄於《雲笈七籤.七部語要》

<45>關君子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玄。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玄。 錄於《文始真經注》

<46>離有離無謂之道,非有非無謂之神,有而無之謂之聖,無而有之謂之賢。 錄於《黃石公素書》

<47>蓋微妙要道者,悟如返掌,迷隔天地。 錄於《真元妙道要略》

<48>老子曰:「知道者,天不殺。含德者,地不害。道德相抱,身不衰老。」 錄於《胎息精微論》

雙節日空明先生衷心祝福您全家健康吉祥,幸福美滿!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49>然虛心之道,力有深淺。深則兼被於形,淺則唯及於心。被形者則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覺而已,身不免謝。 錄於《坐忘論》

<50>牢擒意馬鎖心猿,慢著功夫鍊汞鉛,大道叫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枉然。 錄於《規中指南》

<51>靜中妄念強除不得。真體既顯,妄念自息。 錄於《高子遺書》

<52>修道成真者,必先去乎邪僻之行,外事不幹於心,端坐內觀,念起則滅之。雖然,唯滅動心,不滅照心。唯凝虛心,不凝有心。欲行此者,當受三戒:一曰簡緣,二曰無欲,三曰靜心。簡緣者,擇要去煩也。經曰,少則得,多則惑。無欲者,斷貪求也。經曰,常無欲,則能觀其妙矣。靜心者,正熄游浪也。經曰,除垢止念,靜心守一,其斯之謂歟。 錄於《道樞.坐忘篇》

雙節日空明先生衷心祝福您全家吉祥安泰,幸福美滿!

道 德 養 生 精 髄一.眾真錄要1.道德 <53>凡初學道,截自今日,以往俗事,不得掛心。若有絲毫未除,則道不固。既往事不思,未來事不念,且據目前為現在,便是無事人。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54>道人不厭貧。貧乃養生之本。飢則歺一缽粥,睡來鋪一束草,襤襤褸褸,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計。故知清靜一事,豪貴人不能得。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55>凡作道人,須是剛腸男子,切莫狐疑不決。但念性命事大,力行不退,期於必成。若兒女情多,煙霞志少,非所謂學道者也。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56>道人心性,塵俗之事,切莫隨逐。若拖條藜杖,嘲風詠月,陶冶情性,有何不可?至於巡門求乞,推來搶去,恰是道人日用家風也。 錄於《丹人真人語錄》

雙節日空明先生衷心祝福您全家吉祥安泰,幸福美滿!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57>祖師道:不得著好衣,不得吃好飯。唱歌打令,只要心頭物物不著。 錄於《丹陽真人語錄》

<58>我嘗在俗中時,稱肉戽(音戶)酒,今己戒之十數年矣。若食酒肉,亦做神仙,只是較遲了些。若心不懷道,又嗜酒貪膻,徒羨口腹,罪極難逃,終為下鬼之類也。 錄於《丹陽真人語言》

<59>吾子既已發願入我玄門,須做真實功夫。從自己本源上勘驗,根塵凈盡還未凈盡?心體圓明還不圓明?方寸位中,七尺軀內,果能一無所有,如一座水晶塔子、琉璃寶瓶否乎?果能如是,再於靜中求靜,志上加志,硬著筋骨,挺著肚皮,卧繩床,坐蒲席,有見若無見,有聞若無聞,去摸索身內玄關妙竅,位置金鼎玉爐,採取元陽真氣,勿助勿忘,日增月長,將如水底之珠,石中之璞,精華自然蘊結,光耀自然發越。一年十個月內,嬰兒透出靈胎,仗此元陽一氣,撞得天頂門開,此豪傑大丈夫之事也。 錄於《唱道真言》

道 德 養 生 精 髓一.眾真錄要1.道德 <60>子何必舍切實功夫,而希心於玄渺之境,是自走歧路。雖曰求道,轉與道遠。雖曰求仙,轉與仙隔。豈吾來度子之初心乎?修真之士,越遇難求之境,越要降心抑氣,怡然順之。山之阿,水之濱,茅龕(音刊)容膝。一瓢一笠之處,更無他物。風雨蕭蕭,煙火不舉。萬壑(音和)松聲,洞門積雪,道人破衲不完,蒲團污敝。結跏瞑坐,屢空宴如,與凍鶴為群,寒猿作伴。此是何等境界?庸夫俗子以為清苦難堪,吾以為極樂國土,清靜海中也。 錄於《唱道真言》


推薦閱讀:

羅一笑事件中,是否有人涉嫌詐騙罪?如果是,誰有資格起訴?
劉智峰:政治腐敗是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
趁火打劫還是袖手旁觀?——讀《十一字殺人》
哲學與人生(二):道德問題
5-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卷之五

TAG:道德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