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以後不後悔,現在馬上就給寶寶做感統訓練
知道玩對孩子有好處,但也許你更多地是認同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可以提升認知、多運動可以鍛煉身體... 「多玩」對孩子的意義僅是這些嗎?
以往OK媽一直說大腦、智力發展,前兩天好友和我說了件事,讓我感觸良多,是時候說一說與大腦有關、與智力無關的另一件事了。
[壹]智商130,考試不及格
朋友的女兒現在讀小學三年級,成績一直平平,某一次語文考試以每錯一題倒扣5分的計分制,結果她女兒拿了零分!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朋友發狠帶女兒去做了智商測試,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啊~醫生說她見過最高的也就140分,而朋友的女兒分值卻高達133分!
不是智商的問題,那什麼是什麼導致了學習的障礙?小朋友的視覺、聽覺、注意力都完全正常啊~為了找到答案,朋友繼續帶女兒做了另一項測試——感覺統合測試。結果出來了,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是個什麼鬼?
感覺統合是我們大腦在生活和學習中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一項活動,是大腦對來自各個感覺器官的信息進行處理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以靈活的、不斷變化的方式對各種感覺信息進行比較、選擇、聯繫,增強或抑制,做出綜合判斷後形成可執行指令給到我們肢體。感覺統合失調就是指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障礙。
為何會出現感統失調?
由於天生的原因,如早產,破腹產,或者因為後天的原因,如活動空間不夠,交際機會少等等因素,都會造成孩子的感統失調。
[貳]
靜不下心,平衡感差,膽小又脾氣暴躁...
這些都可能是感統失調的表現
回到朋友這個事情,拿著感統失調這個結論再去反推女兒在學習中的問題,用朋友的話說,那簡直就是條條對號入座,准到爆哇。原先總是不能理解她為啥總會把5和7寫成境像、為何左右結構的漢字老是左邊咪咪小右邊鬥鬥大、寫數字也總會漏掉幾個,看來是粗心大意才不是罪魁禍手。
有了朋友這個案例,我也開始暗自擔心了,我家兒子會不會也存在感統失調?特別想立即去帶兒子做個感統測試,但在腦神經科工作的同學告訴測試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意義並不是特別大,因為藉助的測試項目會相對局限。測試就免了,那還是趕快的開始收集資料,來對號入座自查一下吧。(其實心裡一萬個希望一條都別對上~)
閱讀跳行、書寫漏字——視覺統合失調
如果在閱讀的時候經常出現跳行,審題也總會審錯,甚至於不願意認字,那可能得要考慮視覺統合的問題。視覺統合的孩子在學習中會表現為,書寫容易犯錯,例如寫字會出格、偏旁部首顛倒、多個字或少個字、顛倒順序,或是在計算的時候常把結果寫顛倒。此外,在生活中也會經常丟三落四。
聽不進話—— 聽覺統合失調
「左耳進右耳出」通常是用來諷刺孩子心不在焉、不聽話。如果排除孩子是有意識地在排斥爸媽的「嘮叨」,真的是總會對聽到的信息比較不敏銳,也不喜歡和別人說話,那就得看看是否聽覺統合失調。
聽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會認為聽別人說話是與自己無關的,其實是因為自己注意力不夠,並且隨著長期專註力不夠,記憶力也會減弱。
對接觸過於敏感或者完全無感—— 觸覺統合失調
有些孩子特別不喜歡別人摸他碰他,只要你一個伸手動作他就開始躲;又有些孩子超級喜歡被人摸、喜歡各種表皮的刺激感,這兩種極端都有可能是觸覺統合失調。
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除了在接觸上的過激反應,還有可能會在在精神上會容易感到不安,缺乏自信、自言自語、無法和人溝通,抵觸和外人溝通,不合群、孤僻。此外挑食厭食、拒絕改變環境、害怕陌生環境等也是觸覺失調的表現。
暈車或完全不暈,方向感差—— 前庭平衡統合失調
以前我只知道暈車是平衡感差的表現,但沒想到完全不暈也是有問題的。沒錯,醫生朋友告訴我,除非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飛行員,普通人在劇烈的搖晃中就是會暈的,如果不感到暈就是因為平衡器官對失衡的狀況感知遲鈍。
另外,平衡統合失調的孩子做事協調能力也會比較差,例如容易將鞋穿反、對距離觀測不準、開小電動汽車時掌握不好方向感。前庭平衡差的孩子一般也更能給家長老師添麻煩,因為會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
閉眼會摔倒、表達能力差—— 本體統合失調
以前班裡總有個同學在體育課時會被嘲笑,因為無論是正步走還是跑步,總會同手同腳。現在就能理解了,這種肢體不協調,以及方位感差,容易迷路,閉上眼睛容易摔倒其實就是本體統合失調。
本體統合失調的孩子多數不會跳繩、不善用筷子、手工能力差,或者顯得笨手笨腳。有些情況甚至會表現為語言發展遲緩,表達能力極差,口吃等。
當然我想說,有類似於感統失調的表現,並不一定就是感統失調哦~如果真的希望了解孩子的感覺統合是否良好,可以去神經科醫院做一做相關的檢查。
[叄]
三歲前不明顯,卻是調整關鍵期
因為感統失調在三歲前非常不明顯,既不影響吃飯、也不防礙睡覺,並且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很正常,所以爸媽似乎感覺不到感統失調對自己的威脅。
雖然感統失調不容易在學齡前發覺,但學齡前卻是最黃金的糾正期。2-6周歲是感統學習的最佳預防期,7-12歲是最佳調整糾正期;而超過12歲腦神經基本發育成熟,基本就很難再通過干預來達到訓練效果了。
孩子的大腦在7歲之前主要就是一部感覺處理的機器,對周圍的感受來自感覺印象。小朋友對事物認知沒有高深的概念,他們就是通過碰觸這些東西,移動身體,來增加碰觸感。這時候他們的反應多是肌肉及運動型,而不是心智型。
因此孩子年齡越大,觸感的訓練做起來就越累,如果是要做為糾正的話花費的時間就越長。而藉助寶寶本身就處在行為發展期的時間段,都不用特別以糾正或是訓練為目的,可以鼓勵孩子多攀爬、多玩泥巴、多鑽洞,哪怕是在桌子底下鑽來鑽去,本身都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只要兩個字「放手」,就可以輕鬆地邊玩邊鍛煉。
[肆]
不想感統失調,就讓孩子瘋玩
說白了,感統失調終究就是「嬌生慣養病」,因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刺激太小,爬高不給爬,自己穿個鞋子也被爸媽代勞,孩子應該受到的刺激少了,得到鍛煉的機會也就少了。介紹幾個適合爸媽們自己平時多對寶寶做做的小遊戲,都是相當不錯的感統訓練家庭版哦。
>>> 撓痒痒
讓孩子躺在床上,家長在其腳底、腋下、胸口等部位撓痒痒,和孩子邊遊戲邊問孩子被搔癢位置的名稱,猜對了還可以給個大大的獎勵,如「give me five」 或者「愛的親親」。這個遊戲可以增強孩子觸覺對其身體的影響。
這個遊戲保准孩子百分百配合,不過別在睡覺前玩哦,否則太興奮了反而會影響到睡眠。
>>> 袋鼠跳—— 提昇平衡力
超市裡扛回的米袋子用剩了後,讓孩子站在袋子裡面,人站直、雙手抓住袋口的兩邊,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這個動作就要求有很好的協調性和觸覺,在起跳的同時也要保證兩隻手對袋子有提拉的協同。
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由爸媽幫忙抓住口袋邊緣輔助提著跳起來,5歲左右寶寶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了。
>>> 倒滑滑梯
小區的里的滑滑梯都是免費資源,不僅要讓孩子多玩,還可以多讓孩子倒著滑,也就是頭朝下。有危險?沒錯!很多有點危險的運動都是非常有助提升於本體感的。在大的空間中孩子可以通過方位的變換來感知自己和空間的關係。而家裡被禁止的爬沙發、跳床,如果可以控制在安全範圍,真的不要管太多哦。
>>> 大車輪—— 鍛煉前庭平衡和本體覺
把長寬高大約在1米×0.8米×0.8米的大紙箱(例如洗衣機的空箱就很好)去掉蓋和底 ,平放像一個山洞一樣,0-3歲的寶寶可以用作爬行鑽隧道,2-6歲的孩子可以和家長同方向並列跪趴紙箱裡面,2人臉對著紙箱內壁同時向前爬行,就像大車輪在轉動一樣。 也可以在紙箱內外貼上寶寶喜歡的圖案,這樣多了色彩認知也增添玩的情趣。
箱子裡面狹窄的空間可增強孩子的好奇,同時對空間知覺和方向感的要求比較高,提升孩子大運動能力,鍛煉前庭覺和提升本體感。空間知覺的發展會讓情緒穩定。
PS: 感統訓練太重要,這在過去我們的知識體系里是很少能接觸到的,我知道這些也是在兒子已經快三歲了,因為他的平衡感偏弱、運動能力也不行,所以一直會想著,要是早明白,我可能就會有意識加強他這方面的培養了,帶著他各種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鼓勵他各種攀爬,後來看到資料里說rainbow這種在歐洲國家的傳統玩具對寶寶的感統非常有幫助,我也真的去找來了,想彌補之前的遺憾,當媽的真是操碎心,所幸他很喜歡!今天,我也把他推薦給大家,有興趣的媽媽可以看今天的二條!
0-6歲是感統訓練黃金期,媽媽們一定要抓住,當然也完全不用用太揪心,明白這一點,給他創造放肆玩的環境,找到對路的開放式玩具,放手就好!
推薦閱讀:
※寶寶起名 - 五行屬土的字
※剛剛仿織完工的寶寶蝴蝶圍巾(真人秀)
※7個月寶寶輔食應如何添加、7個月的寶寶吃什麼輔食?
※2個月至1歲寶寶的運動培養
※家長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3歲前的壞習慣影響寶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