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心理】李子勛專欄 ||孩子有問題?還是父母在構建孩子的問題?

聲明shengming

本文資源轉載於"李子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台旨在分享,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合作!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複雜的,不像許多兒童學者認為的那樣簡單。我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卻自以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們處在強勢,經常不自覺地以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棄天賦中的能力,努力學習如何與成人相處,學習成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可笑的是,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教育。也許孩子憑直覺知道如果不這樣或那樣,他就不能與母親很好相處。他的很多自發行為與興趣既有自己的堅持,又需要母親的及時肯定。他把母親當作資源,學習成人的行為規則,並以此在成人的世界裡生存。

如果我們假定孩子對陌生人的讚許需求是即興的,那麼母親對孩子關注別人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讓母親內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親理解的那個樣子,那麼母親的一切心理反應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對孩子需要別人關注的一種嫉妒,後者是母親對孩子不能吸引別人關注的一種失落。她把這些情緒不假思索地投射給了孩子,並通過行為與語言來強化,最終讓孩子被迫認同。這是一個糟糕的建構過程,挫敗了孩子對這個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任。比較合適的做法是要承認我們對兒童心理的無知,當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別人關注時,自己走開,看看會發生什麼。當孩子在別人讚許下飛快地滑下,故意裝著沒有看見的樣子,看看又會發生什麼。其實,孩子的興奮點可能有階段性,面對這個無窮複雜的大世界,孩子的興奮點會很快地游移。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孩子兩歲前由感覺主導,二至四歲由感覺與直覺混合主導。這個階段的孩子與他人接觸時,往往採用類似於與母親接觸的方式,因為當他關注母親的表情並與之互動時,他曾得到許多他想得到的東西。一般說來,四歲以前的孩子是比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讓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親的首肯後,大多可以來一段激情表演。五歲以後就沒有那麼聽話了,孩子已經具有判斷能力與經驗,知道他不幹也不會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談到孩子的笑,我想說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取悅自己而不是取悅他人和環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樣多少有些工具性,因為哭與笑是他可以熟練駕馭的信息技術,他就是這樣來操控父母的。為什麼母親覺得孩子的笑不一樣呢?因為心境不一樣。母親覺得孩子對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為彼此相依相愛,對別人的笑是勉強的,因為對方是陌生人。我以為,孩子對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質上,與對母親的笑沒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這樣的交流技術,更多交流方式還有待時間與經驗去解決。

我更加感覺用成人的心態去解讀孩子內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為這樣總是能發現問題,也總是感覺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樂成長的空間。父母的眼睛在建構孩子的問題,以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時候,其實,可憐的孩子可能會慢慢地失去創造的能力,變得聽話與平庸。對五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任何看似問題的行為對他的成長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為,可能會令孩子的心身發展不順利。

推薦閱讀:

因為遠嫁,你更應該對父母好一點
四個辦法化解生肖不合!再也不怕父母拿這個說事了
有哪些令你對你父母、親戚、朋友、戀人不滿的小事?
感覺父母想「害」自己,怎麼辦?
至今為止,你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TAG:孩子 | 父母 | 心理 | 九州 | 問題 | 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