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華探微》(35)釋迦牟尼佛

《法華探微》(35)釋迦牟尼佛

這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對佛懇請道:「世尊!我們也想瞻仰得見這位多寶佛的佛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佛告訴大樂說菩薩:「當初多寶佛有一個深重的願:『將來寶塔踴出時,如果想讓會中的四眾得見我在塔中的全身,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這位演說《法華經》的佛,他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分身諸佛,都要歸集到這個會場上來,我才會現身。』」也就是說,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在演說《法華經》,需要釋迦牟尼佛在十方世界的所有分身佛全都集合到這個會場來,多寶佛才會現身。

「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準備集齊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分身佛。大樂說菩薩等眾人也希望得見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並行禮拜供養。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頗梨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遍張寶幔,寶網羅上。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遍滿諸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並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這時佛放出一束白毫相光,大家就看見了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國土中的諸佛。這些國土都非常清凈莊嚴,那裡的諸佛以大妙音廣說諸法,還有無量千萬億菩薩協助佛說法度眾。東方世界的情況是這樣,白毫相光照到的南、西、北方,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上方、下方也都一樣。這十方世界的諸佛,各自告訴座下的菩薩:「我即將前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並供養多寶如來塔。」

可能有人會問:「釋迦牟尼佛的分身在別的國土,那些國土怎麼比這個娑婆世界莊嚴得多呢?」這個問題在後面的〈如來壽量品〉里會解釋,他在裡面告訴我們:「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所以,可以肯定地講,本師釋迦牟尼佛也不是第一次成佛。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凈,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燒大寶香,曼陀羅華遍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這一段很有意思。平常我們家裡如果要來客人,我們都會整理房間、安排座椅,特別是人數多的時候,更得好好安排,總不能讓人家擠在一起站著。現在這麼多分身佛要來,為了迎接他們,這個娑婆世界也變清凈了。前面經文在講阿羅漢得授記時,描述過很多清凈的佛國土,現在娑婆世界也變成了這樣,類似的情形之前解釋過,這裡的文字請你自己看。

然後,過來集會的分身諸佛,數量實在太龐大了,法華會的這麼一點地方完全不夠,佛就把原來的天、人等眾生移去了別的地方。不過,可能是連世界一起移走的,因為如果突然把你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肯定馬上就會察覺。當然,這是佛的神通變化,我們還沒到那個境界,就不作過多的猜測了。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加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會場準備好了以後,諸佛就各自帶領一位大菩薩作為侍者,來到娑婆世界,各站於寶樹之下。每一棵寶樹都高五百由旬,枝葉繁茂、花果豐麗,樹下設有高五由旬的寶飾師子座,諸佛在上面結加趺而坐。分身諸佛就像這樣,一尊一尊地到達、安坐,遍滿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但就算這樣,也還不夠安置世尊一方的分身佛。

這裡就很驚人了。十方的其中一方,我們假設是東方。東方世界的分身佛,每一尊帶著一位大菩薩,就是一次來兩個人;過來以後,佛坐在寶樹下的師子座上。像這樣,把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坐滿了,都還不夠東方的全部分身佛坐!「師子座」,也作「師子床」、「獅子座」、「猊座」,因為佛是人中獅子,所以佛坐的地方,不管是哪裡,都叫師子座。

「由旬」,一由旬大概是三十或四十公里,樹高五百由旬、師子座高五由旬,這個高度就很驚人了。不過,雖然高度驚人,師子座還是樹的百分之一,佛坐上去的話,也不會到樹的高度,這個比例跟我們的一般情況也差不多,只是整體放大了。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凈,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庄校。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世尊看到這種情況,為了讓所有分身佛都能容身,就在八方各變現出二百萬億那由他個國土。這些國土中沒有阿修羅道和三惡道,只有天道和人道眾生,佛又把這些眾生暫時移到了他方國土。這一千六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的相貌都和法華會現場的娑婆世界一樣,而且,一概沒有大海江河、高山險峰,通為釋迦牟尼佛一佛的國土。各處地面平正,覆蓋著寶交露幔,懸掛著幡蓋,薰燒著大寶香,諸天的寶花也遍布其地。

「八方」,就是十方去掉上、下兩方的八個方向。這是因為佛為了照顧大眾視覺上的方便,所以在一個水平線上變現國土。「目真鄰陀山」的「目真鄰陀」是龍王的名號,也有解脫的意思。「寶交露幔」,是一種用寶珠交錯裝飾的幔帳。這個「露」的意思,說法不一:有的說指露水,表示這種幔是用來遮擋露水的;有的說指顯露,也就是裝飾的寶珠顯露在幔上;有的說這種幔只用寶珠串編,中間有空隙,沒有遮蔽,所以稱為露幔;還有的說是因為裝飾的寶珠像露珠一樣晶瑩,所以稱它為露幔。總之,這是一種幔帳。這一千六百萬億那由他國土,和娑婆世界一起通為釋迦牟尼佛一佛的國土,又是臨時變化的,所以佛沒有安排既佔地方又不能容受「來賓」的大山大海。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凈,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幡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然後,佛為了讓分身諸佛都能安坐,又在八方各變現了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國土情況跟之前的完全一樣。有一點需要注意,剛才一段是為了「容受」諸佛,這一段是為了「來坐」,有一點不同。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佛國土準備好以後,十方分身諸佛絡繹來集,沒過多久,八方國土都各有四百萬億那由他佛遍滿其中。當他們在師子座上坐定,就派侍者菩薩來向釋迦牟尼佛問訊,他們把手中滿掬的寶花遞給侍者,交待說:「你到耆闍崛山的釋迦牟尼佛那裡,照我的話問訊:『世尊是否少病、少惱,氣力安樂?諸菩薩、聲聞眾是否也都安隱快樂?』然後你把這些寶花散在佛前,作為供養,並轉告他:『我也希望開啟這座寶塔。』」於是,使者菩薩們按照吩咐,將分身佛的話轉告給了釋迦牟尼佛。

「掬」,就是用雙手捧;「滿掬」,即兩隻手能捧起的那麼多。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佛廣傳
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講記---索達吉堪布開示
釋迦牟尼佛略傳
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

TAG: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