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女老師與嚴謹女醫生的20年情緣 錢江晚報
本報見習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孫美燕
剛過去的2014年最後一個月,錢江晚報記者接二連三採訪浙大醫學院附屬婦女保健醫院(下簡稱省婦保)的產科醫生,報道那些分娩中發生意外的產婦,如何最終脫險,平安生下寶寶的。 採訪省婦保醫院產科主任賀晶時,錢報記者意外遇上了前來探望賀主任的一對母女。母親叫姚彤華,當年就是在賀晶所在的病房分娩的。女孩今年22歲,在美國念書,聖誕節放假回家來了。因為賀晶經常在搶救病人,姚彤華母女沒能見上賀主任,於是就約定元旦放假這幾天找機會見個面。 一個產科醫生和一個產婦的20多年情緣,有哪些故事?新年,錢報記者好奇地趕去探個究竟。 每逢女兒生日 母女同去探望產科醫生
昨日,如約見到賀晶,生性熱情的姚彤華立馬迎了上去,遞上女兒在美國挑選的禮物——一支護手霜和一盒椰子味的巧克力。
「賀醫生的雙手很寶貴的,一定要好好保護。」姚彤華注意到,賀晶每次洗完手都會擦護手霜,她默默記下了老朋友這個細節。對一個用雙手迎接新生命的產科醫生而言,這不僅是女人的愛美之心,也是對職業的一份尊重。
1992年8月6日,姚彤華在省婦保生下女兒,並結識了當時還是主治醫生的賀晶。此後的20多年,姚彤華經常在女兒小暢生日的時候帶她看望她的「賀阿姨」。
姚彤華英語專業畢業,是一名英語老師。聊天過程中,她思維發散,想到什麼說什麼,經常「跑偏」;賀晶則是條分縷析,甚至在紙條上記下回答記者問題的要點。
賀晶「吐槽」姚彤華的文科生思維,沒邏輯,太隨意。姚彤華則辯護說,自己是一個浪漫的文藝女。就是這樣兩個貌似性格迥異的女人,維繫了20多年的友誼。
當年產房記日記
女老師直嘆女醫生真美啊
「氣質美女」是姚彤華對賀晶的第一印象。和賀晶現在標誌性的白髮不同,那時33歲的她,還是一頭黑色直短髮。
姚彤華回憶,每一次賀晶走進病房,她總是拿一本又大又厚的《產婦科學》。越仔細打量,越覺得賀晶是一位氣質美女。「她真的很美,是那種端莊文雅的美。我丈夫後來總結,賀醫生是一個有事業心的知性美女。」
打動姚彤華的,不僅是賀晶的外貌,還有她淵博的知識和強大的氣場。
賀晶到病房查房時,身後總跟著一群更年輕的醫生和實習生。她手捧病歷,給學生們介紹產婦的情況,講解產科知識。姚彤華心想,這個女醫生年紀輕輕的,就那麼厲害了。
「我記得有一次她和年輕醫生講解剖宮產後的縫合,有一種叫『美容縫合法』,她說用這種縫合法,以後穿比基尼都看不出傷疤。我當時心裡就盤算,我要是剖宮產,一定要讓她給我剖。」
可惜的是,姚彤華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時候,賀晶身體不適,不能親自為她做手術。這成為姚彤華心裡的一大憾事。
姚彤華在產區病房一共住了21天,和賀晶也慢慢熟絡起來。她當時住在十三病房一號床,賀晶就喊她「十三一床」。
姚彤華出院後,有一回帶寶寶回醫院洗澡,碰上了賀晶。賀晶看她抱著的女兒面色紅潤,白白胖胖,脫口而出:「十三一床,孩子照顧得很好嘛。」這句「十三一床」,讓姚彤華深感親切。
賀晶很驚訝,這些事情,過了20多年了,姚彤華怎麼還記得那麼清楚?自己可是完全沒有印象了。其實,那是因為姚彤華當年住院時,每天寫日記,上面記錄了她住院期間的所見所感。現在這本日記姚彤華依然珍藏著。
「哎,你們文科生啊。」賀晶不禁也佩服姚彤華的這份堅持。
如今女醫生鼓勵女老師
「你要當浙江的六六」
文科生姚彤華原本對醫學知識一竅不通。此前,她與醫學唯一的接觸,是小時候住在上海,她伯父常常帶著她去一位醫生家中做客。
與賀晶的交往,讓她耳濡目染了不少婦產科、乳腺外科方面的知識。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可是賀晶的頭號粉絲,賀晶的講座、孕婦課,她都盡量抽出時間去參加。
有一回,她和一名全科醫生聊天,一個個專業術語從她口中蹦出來,醫生驚訝不已,「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有時候,連賀晶都誇她,「婦產科知識已經很熟悉了嘛。」
和很多文科生一樣,姚彤華多多少少有點兒文學夢。在掌握了不少醫學知識後,她開始為幾家醫院寫一些文章。
但僅僅靠關起門來看看醫學書籍,聽聽講座,得到的素材還太少,於是她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深入了解中國當下的醫療環境。
她加了許多醫學院學生的微信,從他們的朋友圈窺探醫學生的學習狀態,看看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被培養成一名醫生的。這其中,也包括很多賀晶帶的研究生。
她主動到省婦保和其他醫院報名做志願者,幫助前來看病的人指路,為外國病人翻譯。從中,她觀察病人的看病過程,醫生的工作常態。
2013年11月,常山縣人民醫院正式成為省婦保的緊密型協作醫院。她跟隨謝臻蔚醫生來到常山縣,希望掌握優質醫療資源到基層的第一手資料。
但在賀晶看來,做做志願者,寫寫通訊稿,對這個「才女」來說都還只是「小打小鬧」,她常督促姚彤華,「大作一定要有」。
而姚彤華確實也有個小野心,那就是寫一本醫療小說或者醫療劇本。作家六六在母親生病後,寫作了《心術》,最後被拍成了熱播電視劇。賀晶告訴姚彤華,「你呀,要爭取當浙江的六六」。
兩母親相互分享育兒經
懂得母愛需要適時放手
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不管思維方式多麼不同,但姚彤華和賀晶有一個共同特點,她們都是各自女兒的媽媽。
20多年來,姚彤華和女兒小暢一直與賀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小暢考上心儀的大學了,申請上美國的高校了,她們都會第一時間告訴賀晶。
這次見面時,賀晶還關心起了小暢的感情大事。「有沒有對象?該談戀愛了啊,給自己增加點經歷。」
姚彤華說,與賀晶二十多年的交往,不僅讓她收穫了很多育齡期的保健知識,也學到不少教育孩子的好辦法。「賀醫生自己的女兒非常優秀,是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的。所以我常常向她取經。」
女兒學習生涯的幾個關鍵時刻,都有賀晶的參與。
2001年,姚彤華一家搬到城西後,她面臨女兒轉學的選擇:是去離家遠的求是小學浙大路校區,還是家門口的競舟路校區?
賀晶現身說法,她自己女兒當年在擇校時,選擇的是離家最近的學校。她的理由是,孩子在小學階段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而且,姚彤華當時才三十齣頭,正處在事業的上升階段,捨近求遠,只會讓自己無法兼顧家庭和事業。
這個理科女的分析有理有據,姚彤華又怎麼會不被說服呢?
去年8月12日,女兒小暢離開杭州,飛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求學。初次和女兒分隔那麼遠,心思敏感、細膩的姚彤華緩不過勁兒。女兒前腳剛走,她就已經開始想念了。
賀晶很了解她這個老朋友,「她們倆母女感情很好的,所以一開始她情緒就有點低落。」為了寬慰姚彤華,賀晶轉發了一段話給她——
我們要成為這樣一種母親,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母愛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
姚彤華看到這段話後,知道賀晶是勸她,是時候放手,讓女兒展翅高飛了。
推薦閱讀:
※男孩輸液中身亡是怎麼回事?
※醫生推薦患者到超市買飲料當藥用!當地衛計委回應
※3歲小女孩哭著喊肚子痛, 父親送她去醫院檢查, 醫生偷偷報了警!
※醫生說不能跑步,就真的不能跑了?
※為什麼婦產科醫生說,器大活好的男人有時不如一根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