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與平城之間北魏墓葬文化的互動(三)平城墓葬文化對關隴地區的輻射

三、平城墓葬文化對關隴地區的輻射

北魏早期是平城文化的集聚期。這個時期,文化的流向主要是由各地匯入平城,雖然平城文化也在向外反饋,但影響偏弱。到北魏中期,隨著平城文化確立晉制導向,平城成為新文化的中心,擔負起引領者的作用。於是,平城文化向外輻射的能力明顯增強,對原來的文化輸出地區產生更為深入的影響。北魏晚期,文化中心轉移到洛陽,但洛陽文化尚未能全面擴展,部分地區仍然顯示出對平城文化的繼承。關隴地區對這一文化互動過程的反映比較典型,可細分為關中寧夏隴山西麓三個小區。

1.關中地區

1989-1990年,在咸陽機場陵照導航台基建工地發掘墓葬11座。其中M11為斜坡墓道縱長方形土洞墓,墓室東壁南端有一小龕,小龕內出土平沿細頸陶壺1件、雙耳陶罐1件,陶壺器表飾豎線暗紋網格、暗紋弦紋水波紋。該墓與大同南郊北魏早期M106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平沿陶壺近似,雙耳陶罐則應是關隴本地特色。

陝西省郵電學校M1、M3平剖面圖(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郵電學校北朝唐墓清理簡報》)

陝西省郵電學校M1(右)、M3(左)出圖盤口罐(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郵電學校北朝唐墓清理簡報》)

1997年,在咸陽市陝西省郵電學校發掘一批北魏墓。其中M1、M3較為明顯地受到平城文化的影響。這兩座墓各出1件陶盤口罐,體形較矮胖,腹部飾水波紋,與宋紹祖墓所出陶盤口罐相似。大致看來,北魏早中期平城墓葬文化對關中的影響基本上體現在墓葬形制和陶器上,墓葬壁畫並未傳過來。

2.寧夏地區

1981年,在寧夏固原雷祖廟清理一座北魏漆棺畫墓。方形單室磚墓,坐東朝西,報告整理者推斷其年代為太和十年(486)左右。從形制和墓向看,此墓應處於北魏早中期之際,以北魏中期偏早階段,即獻文帝至孝文帝初期(466-476)為宜。

寧夏固原雷祖廟北魏漆棺畫墓出土漆棺畫(固原縣文物工作站:《寧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簡報》)

該墓為夫妻合葬墓,無壁畫,男墓主人葬具為一漆棺,女墓主人棺木無髹漆。漆棺後檔無存,棺蓋、前擋和兩側板上尚存部分圖像,顯示了北魏平城墓葬壁畫從早期向中期過渡的特點。前擋上部正中繪男墓主人坐於屋宇下,側臉舉杯,屋外兩側各有兩鮮卑裝侍者,下部兩側各繪一頭頂有背光的力士。這種以人物為主的構圖形式和題材是平城地區北魏早期墓葬壁畫的特點。棺蓋和兩側板上的圖像雖有較多人物,但構成畫面主體結構的是裝飾花紋。棺蓋上的主體紋飾是多組連續的網狀忍冬紋及縱貫中央的漩渦紋帶,男、女人物畫在棺板最上部,分別正坐於屋宇下,男方一側尚存「東王父」榜題,這應是以東王父、西王母來喻示男女墓主人,但畫面所佔空間和位置布局顯得偏狹。兩側板正中的主體圖像是多組連續的聯珠圈和龜背紋構成的網狀圖像,聯珠圈內繪頭光天人或奇禽怪獸,主圖之間有一窗口繪男女墓主人形象,孝子故事和狩獵圖只是作為上下兩側的邊飾出現。整個漆棺圖像中,雖然墓主人形象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構圖形式的變化和主體圖像的簡約化、裝飾化卻與北魏中期平城墓葬圖像的發展趨勢一致。

寧夏固原雷祖廟北魏漆棺畫墓出土一人二龍造型的銅飾件(固原縣文物工作站:《寧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簡報》)

此墓內還出土5件一人二龍造型的銅飾件。3件鎏金透雕銅飾,均由雙龍組成一橢圓形,中間有一人物分腿跨立在二龍尾上。另外2件鎏金透雕銅鋪首,整體近方形,在鋪首上雕有一個雙目圓睜的獸面,頭頂上為一人二龍紋飾,人物分腿跨立。

大同下深井北魏M1出土鎏金鏤空人龍紋銅飾件(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發掘簡報》)

這類題材在同時期平城墓葬中比較多見。大同下深井北魏M1出土1件鎏金鏤空人龍紋銅飾件,雙龍相對環繞,頭尾相接,組成圓環,中間一人物分腿跨立在二龍首上,雙手高舉擒住雙龍的後爪。大同湖東北魏一號墓的鎏金銅飾,也由雙龍首尾相連形成圓環,一化生童子端坐於雙龍首之上,赤足交腳。大同恆安街北魏韓法容墓出土一對精美的金質鑲嵌寶石耳飾,金耳飾去鏈環身主體呈圓形,整體鏨刻一人擒二龍的圖案。楊眾慶墓所出鎏金鋪首,在獸面上方有一人跨立在雙龍身上。除墓葬之外,在平城地區的窖藏或石窟中也有此類圖案出現。大同南郊色織廠北牆外土龕中發現一批鎏金銅器,分類堆放,似屬窖藏文物,其中10件完整的銅鋪首的獸面上方為一人擒二龍的紋飾。大同雲岡石窟第6窟後室北壁盝形龕內雕刻二龍首尾相對組成的橢圓形環,環內有一飛天。這種一人二龍的造型源於西方一人雙獸的母題,北魏時期從中亞的大夏地區流入平城,在平城地區比較流行。固原漆棺畫墓出現此類銅飾件,與平城的影響有關該墓諸多因素與平城關係緊密,其墓主人可能是曾在平城長期生活,後派駐固原的鮮卑官員。

3.隴山西麓

1972年,在甘肅張家川縣發現北魏晚期的王真保墓。該墓墓門券頂上方出土志文相連的石墓誌兩塊。墓誌末尾有「大趙神平二年歲次己酉十一月戊寅朔十三日庚寅記」的題款。除了墓誌位置在墓外而不在墓內的情況,志文中還有「望墳追贈」、「使持節即柩宣策」的內容,這表明大趙神平二年是王真保死後獲得追贈和埋葬墓誌的年代,而非其真實下葬年代。據研究,王真保屬於略陽休屠王氏,死葬時間當在宣武帝時期(500-515),也就是北魏晚期的早段。大趙神平二年是秦州義軍王慶雲所建政權的年號,對應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已至北魏末期。

「大趙神平二年」墓王司徒墓誌(秦明智,任步云:《甘肅張家川發現「大趙神平二年」墓》)

「大趙神平二年」墓王司徒墓誌(秦明智,任步云:《甘肅張家川發現「大趙神平二年」墓》)

王真保墓為橫長方形單室磚墓,尚保留著平城地區北魏前期磚室墓的特點。隨葬品中,陶細頸壺2件,平底,一件為盤口,頸部飾帶紋一周,另一件為喇叭口,腹上部飾弦紋三道;銅細頸壺1件,喇叭口,圈足,肩腹部飾劃紋五組;這三件壺的造型還明顯保持著北魏早中期平城地區的風格。出土5件龍頭銅帳鉤,平城地區有類似發現,如沙嶺壁畫墓出土銅帳鉤1件、楊眾慶墓出土鉛帳鉤6件。王真保墓帳鉤的形制與楊眾慶墓的相當接近。

墓中還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器物,陶罐2件,一件小口,短頸,雙腹耳,平底,肩腹部飾三道弦紋;另一件侈口折唇,雙耳,腹上部有帶紋一周。鐵灶銅釜甑1套、長柄銅鐎斗2件與固原漆棺畫墓所出對應銅器相似。雙耳陶罐和兩種銅器同時期在其他地區幾乎不見,也就成為隴山一帶的特色。兩塊石墓誌皆為正方形,體現了洛陽地區的新因素,表明北魏末期洛陽墓葬文化的影響已擴及隴右。總體來看,王真保墓中平城文化因素的影響仍佔主導。

四、結語

關隴,特別是關中地區,本是漢晉時期的文化中心地帶。魏晉時期,隨著薄葬觀念的盛行,在都城洛陽地區逐漸形成新的墓葬文化,即晉制。在晉制定型並外擴的過程中,西晉的滅亡中斷了晉制的擴張,造成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發展進程很不一致。關隴地區的長安曾在西晉末期做過都城,受到晉制的影響較多,於是十六國時期以關隴為根據地的國家基本上延續了晉制的路線,墓葬中沒有壁畫,而重視陶俑群及其相關組合。對於較偏遠的河西、東北地區來說,由於受晉制的影響較弱,墓葬大多延續著漢魏時期的特徵,比較崇尚厚葬,重視壁畫,卻不怎麼發展陶俑群。

兩相比較,藉助壁畫的渲染,厚葬的墓葬自然比薄葬的墓葬更容易吸引人。北魏早期的平城文化正是主要吸納了東北、河西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內容繁複的壁畫模式、北魏中期,為了更切實際地與南朝爭奪正統,北魏文化政策轉向晉制,從而使關隴的陶俑群因素獲得翻盤的機會、由此,關隴地區與平城地區的文化關係趨向緊密。北魏晚期,晉制發展的中心由平城轉到洛陽,實施更為徹底的漢化改革但由於未能處理好平城文化與洛陽新興文化的過渡關係,造成平城文化的脫節滯後。本來二者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卻走向了相互對立的境地。更不幸的是,洛陽新晉制在達到成熟的同時,也很快遭遇到西晉舊晉制同樣的危機,即政權的分裂和解體,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其他地區全面深入地建立自己的影響。關隴地區就是這樣的狀況,一方面緩慢接受著洛陽新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地方特色日益突出。這表明在不能繼續發展平城文化的形勢下,關隴地區通過增強地方特色來保持與洛陽地區的文化距離,暗含著對平城文化的偏向。這客觀上推動了北魏的東西分裂。隨後統治關隴地區的西魏北周擁有兩大政治基石,一是來自平城附近的北鎮人士,二是紮根本地的關隴豪強。這二者能夠成功地結合,最終齊心協力滅掉北齊,與北魏中晚期以來關隴更認同平城的文化心態有莫大關係。

(文章來源:《史志學刊》2016年第2期)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要有嘻哈?
南充有沒有名人故居?
盼我們的文化融入「主流」
黎族婚俗禮儀文化知多少
齊魯文化

TAG:文化 | 地區 | 墓葬 | 北魏 | 輻射 | 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