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觀察︱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一)
那些大嚷著別人濫用言論自由的人,其實往往只想把言論的「自由」留給自己一個人而已,用權力壓制權利,用獨裁取代民主。
文|趙錦 發自美國芝加哥
本屆美國總統大選,最有爭議的候選人可能非唐納德·特朗普莫屬了。
自從宣布競選以來,特朗普便頻頻製造各種種族歧視和極端排外的言論——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宣稱他親眼在曼哈頓目睹穆斯林在911襲擊之後歡呼雀躍;他把墨西哥人一概視為「罪犯」和「強姦犯」,發誓入主白宮後馬上動手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建造一堵高牆,並要求墨西哥政府來承擔費用;主張大批遣送沒有合法記錄的移民,並宣稱要禁止任何穆斯林入境。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言論還涉及贊同對囚犯使用酷刑、限制媒體新聞自由和隱射他和競爭對手的私處等諸多或不符合美國民主原則或污穢低俗的語言。
在為此受到輿論批評時,這個自稱是「華盛頓外圍人」的地產大亨只以一句「我煩透了那些政治正確的廢話」一筆帶過,毫無忌憚,更別說有絲毫道歉的意思。
特朗普的這些言論,讓他在包括臭名昭著的三K黨領袖大衛·杜克(David Duke)在內的一部分民眾中獲得極大的支持。這些人中自然不乏極端種族主義者,但也有人只是覺得他直話直說,口無遮攔,因此值得信任。[1]
然而在其他人看來,甚至包括很多共和黨成員,特朗普的言論就像一顆顆小型炸彈,每次爆炸都讓人既憂且怒,哭笑不得。這些民眾輕者認為特朗普是一個壞透了的笑話,是讓美國在全世界面前丟臉的家醜,重者則認為他的言論公開宣揚種族歧視和宗教偏見,是「仇恨言論」(hate speech)。這樣的言論居然在總統大選的舞台上出現,不得不讓人懷疑是美國政治和文化出現危機的表現。
在特朗普說出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言論的第二天,白宮發言人伽什·俄內斯特(Josh Earnest)就在新聞發布會上指責道:「昨晚唐納德·特朗普說的話讓他失去了任職總統的資格。」俄內斯特的觀點得到很多民眾的支持,在推特上也出現了#TrumpIsDisqualifiedParty這樣的熱門話題。
然而那是在去年12月中旬發生的事。將近三個月後,特朗普不但沒有失去競選資格,而且其受支持度仍保持在共和黨首位,在初選中一直遙遙領先,獲得共和黨提名看起來越來越可能會成為現實。連曾經說過要考慮以自由派競選的紐約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也宣布,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愛太深厚」,不願意參選而為特朗普進駐白宮提供更大的機會。
漫畫:「大嘴巴」特朗普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朗普現象」已經讓這屆總統大選有一些超現實的感覺。有的讀者可能會問,他這樣的「仇恨言論」在美國到底是否受到法律約束?
簡言之,答案是否定的,即美國法律對仇恨言論沒有約束。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來看一看什麼是仇恨言論。一般來說,「仇恨言論」指的是針對具有某種種族、民族、宗教信仰、性別、性取向、殘疾等身份特徵的個人或群體的言論上的惡意攻擊。這種言論上的攻擊建立在歧視和偏見的基礎上,和受攻擊者本身的行為無關。
在法律上,美國對仇恨言論的處理和其它很多西方國家都不一樣。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有關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申訴不滿的權利。」當然,有一些言論是被排除在受保護的言論之外的,比如誹謗、涉及兒童的淫穢製品,以及泄漏國家機密的言論等,但仇恨言論卻不在這些例外之中。
因此,除非是涉及直接煽動、教唆別人採取惡意行動的語言,也就是超越了「言論」界定之外的行為,仇恨言論本身是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的。也就是說,作為言論的一種,雖然醜惡,但仇恨言論在美國仍然被視為《憲法》所規定的公民權利,受到《憲法》的保護。
不得不承認,美國可能是世界上「言論自由」適用最為寬泛的國家。其他西方國家很多都把仇恨言論排除在言論自由保護的範圍之外。比如在德國,公開使用納粹標記是一種嚴重的犯罪。在歐洲,有十一個國家都把否認二戰時納粹大屠殺的言論視為可以受到法律制裁的仇恨言論。在加拿大和以色列,大屠殺否認者也同樣會受到起訴和法律制裁。但在美國,所有上述這些言論卻都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2]
因此,在美國,在保護言論自由和反對仇恨言論之間的選擇經常讓人蹙眉。比如,從最近幾年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和一個名為「阻止美國伊斯蘭化」的仇恨組織(hate group)之間的法律糾葛,就可以看出美國民眾為了言論自由所付出的代價。從2012年到2015年,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多次因為拒絕在地鐵和公交車上發布這個組織的反伊斯蘭教、反穆斯林的廣告,而多次以侵害言論自由之罪被告上法庭,並打輸官司,從而不得不讓這些大幅廣告發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今天,據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的統計數據,美國全國有892個仇恨組織,[3]他們組織集會、遊行、出版等權利一樣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就連極端種族主義的三K黨都可以揮舞著象徵著奴隸制的邦聯旗(the Confederate flag)、頭戴三角白頭罩舉行合法的遊行示威,或是為政客提供競選資金(因為政治捐款也被視為「言論」)。
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發布的全美仇恨組織地圖
因此,像特朗普這樣的政客,雖然他的仇恨言論讓很多人驚愕和憤怒,卻沒有任何法律可以限制他。
需要指出的是,「言論自由」的公民權利是和政府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說,政府不能對公民禁言。然而,公民和組織同樣可以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用公開譴責、遊行示威等方式來反對仇恨言論。事實上,這正是美國民眾對付仇恨言論的唯一方法,即以言論對言論,展開文化戰,爭取社會廣泛認同。
因此,在美國,有仇恨言論的地方,幾乎都有反對這個仇恨言論的聲音。有三K黨遊行的地方,幾乎都有其他民眾組織的反三K黨、反種族主義的遊行。紐約地鐵反穆斯林的廣告也受到很多公眾和輿論的譴責。
同樣的,去年特朗普主持《周六夜現場》「SNL」(Saturday Night Live)的時候,就有民眾在NBC的演播室外面集會遊行抗議SNL給他這個平台。另外,特朗普本周五將要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舉行競選集會活動,但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五千人在一個學生髮起的請願書上簽名,要求學校取消這次活動。請願書上聲明:「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平台是建立在仇恨和危險的偏執上。(這個平台)在芝加哥是沒有一席之地的,特別是在一個高等教育機構。」[4]
2015年11月8日,特朗普第一次以總統候選人身份出現在《周六夜現場》,被兩名模仿者挖苦。節目現場不乏抗議者。(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諷刺的是,特朗普因為輿論對他的批評,不斷抱怨媒體對他不公,明確表示如果他當選以後要限制媒體的言論自由。他在幾個禮拜前的一次集會上說道:「我們將要放開那些誹謗法。這樣當《紐約時報》發表一篇丟臉的攻擊文章,或者當不登新聞的《華盛頓郵報》發表一篇攻擊文章,我們可以起訴他們,贏他們的錢,而不是因為他們受到完全的保護而束手無策。」足以看出,那些大嚷著別人濫用言論自由的人,其實往往只想把言論的「自由」留給自己一個人而已,用權力壓制權利,用獨裁取代民主。
雖然言論自由的適用範圍是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在筆者看來,保證平等廣泛的言論自由仍然優於對言論進行選擇性的限制,而用依靠言論來對仇恨言論進行約束更是美國民主理想最典型的體現之一。在理想世界中,一個民主社會的文化輪廓,應該通過言論——不管是商討、辯論還是對抗——而不是武力或以武力為後盾的政治霸權來勾勒。
看特朗普言論的現象,除了本周談到的法律以外,我們下周將繼續探討前面提到的美國文化中所謂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的實質是什麼?為什麼特朗普對「政治正確」表示反感,而且他的態度在很多人中能產生共鳴?我們從特朗普對「政治正確」的宣戰又能學到什麼?
作者留言:
關於美國總統大選,您還想知道些什麼?關於美國政壇及社會運轉方式,您有哪些疑問?關於本系列,任何您感興趣的問題或話題,歡迎來信,我將儘力回答。
趙錦.3月9日.美國芝加哥
美國大選觀察直通作者郵箱:
USdaxuan@gmail.com
注引:
[1]Alan Rappeport, 「Donald Trump, challenging political correctness, strikes a chord,」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2, 2016. http://www.nytimes.com/politics/first-draft/2016/01/22/donald-trump-challenging-political-correctness-strikes-a-chord/?_r=0
[2]安東尼·劉易斯,《言論的邊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簡史》,徐爽翻譯,法律出版社,2010年。參考「我們所痛恨的思想」一章。
[3]見地圖,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2016年3月8日。https://www.splcenter.org/hate-map
[4]見取消特朗普在UIC競選集會的請願書,2016年3月8日。http://petitions.moveon.org/sign/cancel-trumps-rally-at?source=c.tw&r_by=14230783
劍客會|有溫度的思想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傳遞友誼
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劍客會ijiankehui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美國大選觀察」系列上一篇
推薦閱讀:
※漫話美國的政治正確與政治不正確 順便給川普洗地鳴冤
※「政治正確」的喪鐘:川普當選
※「政治正確」的洪水之上
※最好的最正確的學習方法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