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宗法師:用佛的智慧走出人生的逆境!

本文摘自釋賢宗法師博客。

文/賢宗法師博客  圖/網路

  問:您為什麼稱佛教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企業」?你是如何看待佛教與商業之間的關聯?

  賢宗法師:我常開玩笑說,「我是世界最大的『連鎖企業』的成員之一。只是我所在的『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我以我的『企業』為榮。」 我所在的「連鎖企業」就是佛教,它所保有的核心理念、群體價值、生活儀軌等自古而然,到了今天依然基本保持著創立時的原貌。

  我把佛教比喻為「連鎖企業」,可能會令很多人感到不適應或不接受。因為人們總是習慣地認為競逐利益才是商業的本性,又認為宗教自性清凈,何談利益二字呢?然而,只需稍稍轉念,便能認知到兩者的共同之處。我們認為,企業的目的不應是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存在的,它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小齒輪,作為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必須以利益客戶,利益大眾作為自己的根本旨歸;而佛教所言,也是利益四眾,是要以人們的心靈為服務的對象,幫助大家確立正信,擺脫苦難糾結。

  因此,從奉獻利他這一點來講,就是企業和佛教共通的地方。當我們能夠客觀地認識金錢,認識人性,便不會產生對於商業的種種傲慢與偏見。《思危》這本書上講:「金錢和愛情一樣,只有當你放棄了徹底佔有的方法時才是最好的獲得。」

  中國自古有重農抑商的傳統,往往以商業為末端。但佛教講求眾生平等,因此我常常說,我們就是「連鎖企業」的一份子。佛教不做行業上的分別,只要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的人,都是我們的朋友,他們都清凈自在,都是一尊佛,都值得我們尊敬。

♂ 賢宗法師在廣東化州南山寺佛七法會上慈悲開示

  問:您如何看待「幸福」這個主流話題,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呢?

  賢宗法師:電影《非誠勿擾2》中有一首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這是藏族詩人扎西拉姆·多多所作的一首詩,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但我認為它的境界遠遠超越愛情的層面,而直指人心。這首詩中蘊含著一個宇宙運轉的根本道理:一切事物自生自長,自存自在,他們擁有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因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有所損益。快樂、幸福也是自在的,我們就在幸福的終點之處,它就在那裡,只是我們感受到與感受不到的差別罷了。快樂、幸福,會因為你對它們感受的缺乏而減少一分嗎?

  覺知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只需要我們發現,而不是漠視。我今天很健康,不受疾病困擾,這難道不幸福嗎?從前,我生病的時候,一個人坐在醫院的走廊上觀察著眼前那些正在做著復健運動的人們,我由衷地感到,雖然只是隔著一幢樓,他們距離外面的世界卻是那麼遙遠。他們活著的信念是終有一天會恢復健康,但願他們離開醫院以後也會記得這個美好的心愿。

  我希望那些在花花世界中汲汲於名,或者汲汲於利,又或者醉生夢死的人走進復健病房來看一眼,他們一定會明白健康真是一件莫大的幸福。莫失莫忘,千萬不要用煙酒去損壞自己的健康,也不要用熬夜、放縱來消磨自己的健康。擁有健康簡直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不幸福的根源是你的心忘記了它,但是幸福不來不去,始終都靜守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之中。每一個不幸福的人都好像是坐在了無量的金山銀山上卻還在伸手乞討金銀。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坐擁的財富,更加無法適宜地運用這些財富。

  幸福和快樂只在一念之間。它本身既然是一種人對於生活狀態產生訴求的觀念,那麼你只要能夠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觀念,不就能夠擁有幸福和快樂了嗎?

  問: 現在人們生命中的那些苦,都是源自哪裡?我們應如何應對?

  賢宗法師:佛教認為,愚痴的眾生,他們的生命中所產生的一切苦,都來自於他無法正確地面對自己。他總是錯把短暫的當作永恆,把絢爛的當作目標,把璀璨的當作愛好,把表象的當作真實。他總是手舞足蹈,依靠直覺活在了表象的世界當中,他不願意用智慧去稍加思考、略約省覺,其實,他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何處會有一個困難,在何時能夠得到解決。那雙被遮蔽的慧眼一直通過膜拜眾神來求得心靈的安寧。他甚至不能夠知道,他自己原本就是一尊菩薩,一尊佛。他本性圓滿清凈,何須高士指點?

  那些不切實際、不合規律的願望造成了無盡的人生煩惱。比如,很多父母生下一個孩子以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所設定的路去行走,希望他出人頭地,希望他光耀門楣。正是這樣的希望使得多少父母最終反而受挫,使得多少孩子原本能夠有所成就的卻因逆反而耽誤了人生。這就是不正確的觀念使孩子背上了巨大的十字架的緣故。

  我想推薦各位為人父母的觀看一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影片中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享受人生就是每天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實現自己的興趣就是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價值就能獲得幸福。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在於他出身於什麼家庭,也不在於他出身於什麼名校或者名牌專業。那些堅持到最後的人,憑藉的都不是金錢或名譽的激勵,而是興趣在不斷鞭策著人的前進,鞭策著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放棄。

  如果你所做的不是你喜歡的事情,只是為了家人、為了名望、為了金錢去工作,那麼每天對於你來說,都無異於坐牢。這樣的工作狀態,也使人的潛力無法得到徹底的激發。

♂ 賢宗法師墨寶

  為什麼我們去旅遊的時候發現時間過得很快,而上班的時候會覺得時間幾乎停滯呢?那最願意讓你傾盡所有精力,忘記時間存在而去做的事情就是你的興趣,找到它,也就找到了你的幸福。如果大家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找到孩子身上真正的興趣點來加以培養,那麼他以後的成就就將無可限量。為什麼一定要要求孩子當大官,為什麼一定要要求他當大老闆呢?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只有尊重生命、尊重人性,才能發現生命中那個最閃亮的點。所以,我常常和身邊的朋友說:「教育就是點燃火焰。」會有人去水中點火嗎,會有人去石頭上點火嗎?點燃火焰有一個先驗的前提,就是要找到適合燃燒的物質,憑藉這種物質去激發事物本有的能量。這就是因勢利導,這就是因材施教。

  我非常喜歡和大家分享三句話:「我是誰,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這是中國古代禪宗的老師對於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也用這三句話來詢問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當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迷惘,就會因此失去方向。

  而真正的大智者,卻總是能夠在不斷地省覺中達到內心的澄明,找到自己本來擁有的無量智慧,去成就無上的事業。

推薦閱讀:

凈宗法師:《凈宗略講》一、凈土宗大意--學佛網
大安法師《凈宗法語大觀》043 | 凈宗緣起/阿彌陀佛因地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凈宗法師:孤獨的人
大六壬發三傳—九宗法之伏吟
《略述密宗法門》——正信密宗,釋疑解惑

TAG:人生 | 智慧 | 法師 | 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