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筋健骨走出去(中國品牌 中國故事)

伊利集團強筋健骨走出去(中國品牌 中國故事)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8日 01 版)

本報北京4月7日電(記者王珂)因乳糖酶缺乏,很多中國消費者喝不慣牛奶。克服這一障礙,要靠創新。

  2007年,伊利集團成立課題小組,成功研發出營養舒化奶,通過無菌添加乳糖酶,將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滿足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者及乳糖酶缺乏者的飲奶需求。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一屆全球乳業大會上,伊利營養舒化奶產品因技術新穎併合理強化膠原蛋白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獲得「最佳創新液態奶產品高度推薦獎」,這是中國乳製品第一次在國外獲獎,為乳業中國「智造」贏得了國際聲譽。

  「走出去,到國際市場上強筋健骨。」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說。作為國內乳製品企業的領頭羊,伊利毅然「出海」,邁開了全球化、國際化的步伐。

  伊利走得快且穩:全球資源體系方面,在紐西蘭投資大洋洲生產基地,與美國最大的牛奶公司DFA達成戰略合作;全球創新體系方面,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辦歐洲研發中心,與紐西蘭林肯大學開展全產業鏈的科研合作;全球市場體系方面,通過奧運會、世博會等重量級國際盛事,迅速積累了伊利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在國際市場上積聚品牌能量……

  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伊利向我們不斷講述著中國乳企做強品牌、服務世界的精彩故事。

  (相關報道見第九版)

伊利「智造」,讓創新成為態度(中國品牌 中國故事)

本報記者 王 珂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8日   在發達國家被稱為「完美食品」的牛奶,在我國一度遭遇「貧奶國」的尷尬:即便國內乳業馬不停蹄,中國人均乳製品佔有量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早日讓中國人喝上適合自己的品牌牛奶!」這是中國消費者心底的呼聲,也是中國乳業人一貫的追求。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領頭羊」伊利當仁不讓。通過踏踏實實的行動,伊利向世人講述了一篇又一篇中國乳企後發追趕、砥礪奮進的動人故事。

  一杯「中國製造」的放心奶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把好安全關,是食品企業最本分的職責。」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有句這樣的口頭禪。

  伊利與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洽談合作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伊利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的故事:

  DFA是很多自稱「西部牛仔」的美國奶農共同發起的,首席執行官史密斯也是一個「牛仔」,性格直來直去。

  「我要找的合作夥伴不是一般的供應關係,必須是一個看得上眼的長期合作夥伴。這麼多年在中國沒有合作夥伴,因為不太相信中國企業能達到我們的標準。」與伊利的第一個照面,史密斯就來了一個「下馬威」。

  充分溝通才能消除誤解,伊利決定邀請史密斯來中國考察。在伊利杜爾伯特工廠,史密斯一行剛進入參觀通道,便迫不及待地隔著透明的玻璃幕牆,觀察生產車間的情況。接著詢問伊利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得知伊利不僅有ISO9000、HACCP、誠信管理三大體系,而且有質量保證控制點管理體系,史密斯豎起大拇指。

  參觀中,史密斯一行碰巧趕上伊利「奶牛學校」上課,授課教師是美國業界知名的桑德斯教授,聽課的是伊利自有牧場和合作牧場的管理者。看到「學生們」認真地和桑德斯交流「奶牛福利」「牛舒服了才能產好奶」的理念,史密斯和同來的股東們徹底服氣了。

  伊利致力於打造最完善的管理監控體系、國際最嚴格的檢驗標準、所有產品的全程追溯、透明化的監督平台,生產出一杯又一杯代表著安全、健康的「中國製造」牛奶。

  「你們有100多項檢驗項目,這太苛刻了!」有的外國供應商拿到伊利的原料使用標準後感嘆。

  伊利對質量的執著,贏得市場和消費者點贊。荷蘭合作銀行最新發布的《2014全球乳業20強》排名報告中,伊利集團名列全球乳業10強,成為唯一進入全球10強的亞洲乳品企業。

  一杯「中國智造」的創新奶

  牛奶如今已是普通食品,但這個普通食品的發展與升級,卻有著不普通的科技含量。

  2004年,一項「我國不同地區母乳差異化研究」項目在伊利啟動,旨在通過對母乳的研究,增加對嬰幼兒營養需求的了解,從而優化、提升嬰幼兒配方奶粉研製標準。

  為了找到最適合中國寶寶的配方,伊利在國內採集母乳。根據地理、經濟、飲食等因素,伊利鎖定上海、南昌、廣州、北京等城市為母乳採集地,選擇當地20—40歲足月分娩健康產婦作為採集對象。

  「這是一項全新的研究,對方很難明白我們正在勾勒怎樣的一張藍圖。與10位產婦溝通後,有一兩個人願意提供母乳就不錯了。」母乳採集工作的負責人之一、伊利技術研發中心工作人員方芳說。

  2008年,伊利建成我國首個中國母乳資料庫,為中國乳企研發適合中國嬰幼兒的配方奶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和科學依據。依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數據支撐,伊利奶粉事業部研發出代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最高水準的創新產品——金領冠系列,填補了國產高端奶粉的市場空白。

  「要讓創新成為伊利的態度。」潘剛說。在創新戰略驅動下,截至2014年底,伊利集團授權專利數量總計1682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374項,發明專利364項,發明專利的授權率繼續穩居國內乳品行業首位。

  一杯「服務世界」的國際奶

  作為國內乳製品企業的領頭羊,伊利毅然「出海」,邁出全球化、國際化的步伐,向世界講述中國乳業品牌的精彩故事。

  伊利海外投資的第一個項目,是一家紐西蘭當地奶農合作成立的公司——紐西蘭大洋洲乳業。

  在伊利投資前,曾有一名外國商人在當地投資。這位商人不熱衷實業卻大玩資本,不僅沒有帶動當地乳業發展,還留下一堆複雜的債務關係。聽說伊利來投資,紐西蘭奶農心裡打鼓:「會不會又是一個資本玩家?」

  奶農的領袖、大洋洲乳業的最大股東阿達·勒溫,是談判中最難「搞定」的。伊利工作人員登門拜訪。一次又一次上門,伊利團隊開誠布公地談牧場管理、中國市場現狀、後續合作等。為了說服勒溫,伊利邀請他來中國。看到伊利牧場、了解工廠管理情況後,勒溫終於鬆了口,併當場表態:「你們有能力管好工廠。」

  伊利紐西蘭項目成功簽約並啟動,第一個簽約的供奶商就是勒溫牧場。

  如今,伊利的全球戰略被稱為「全球織網」,構建了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三大體系,核心是用全球最優質的資源服務中國的市場。

  伊利「走出去」的步伐又快又穩:全球資源體系方面,在紐西蘭投資大洋洲生產基地,與美國最大的牛奶公司DFA達成戰略合作;全球創新體系方面,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辦歐洲研發中心,與紐西蘭林肯大學開展全產業鏈的科研合作;全球市場體系方面,通過奧運會等重量級國際盛事,迅速積累了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

  「走出去」過程中,伊利注重履行社會責任,尊重當地文化習慣,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中國企業形象,而且實現了投資的互利共贏。

  「中國最大乳業公司伊利的投資,已經直接帶來70多個就業崗位,而以後的建設預計還將帶來150個就業崗位,這還不算項目帶動的建築業、運輸業發展和創造的就業。」紐西蘭先驅報這樣評價伊利在當地的投資。

  「每一次創新,都是為了人們的健康;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人們的幸福。」懷揣著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願景,伊利正在翻開中國乳企服務世界的新篇章。


推薦閱讀:

美國終於承認:中國故意放走斯諾登是給美國面子!
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銀獎獲得者龍開勝獲獎感言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名刀,有一把殺了絕世猛將,青龍偃月刀排第三
中國宰相列表
2012中國最美漢中油菜花

TAG:品牌 | 中國 | 故事 | 中國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