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碰涼水會得「風濕」嗎?
作者:解放軍總醫院風濕科 梁東風 張江林
來源:醫學界風濕免疫頻道
常有一些女性在產後出現周身疼痛,包括關節、肌肉等,而且遇涼、遇風之後疼痛加重,並常有風往關節或骨頭裡面鑽的感覺,因此特別怕涼、怕風。傳統觀念認為是產婦坐月子期間遇風寒潮濕(通俗稱為「受風」)導致,稱「產後風濕」或「月子病」。然而,在現代醫學中並無此診斷名詞。「產後風濕」難道真是「受風」導致的嗎?下面介紹一個病例以供參考。
病例簡介
女性27歲,產後怕風、遇涼關節、肢體痛半年。患者產後1個月出現遇涼或吹風時關節及肢體疼痛,同時有涼風向骨關節里鑽的感覺,間斷出現肢體麻木感、膝關節周圍燒灼感、胸骨周圍疼痛,間斷頭痛、頭暈,常有失眠、心悸、胸悶、陣發出汗。多項風濕化驗均為正常。患者產後由婆婆照顧,因生活習慣的不同,患者對婆婆很多方面都不滿意,又不好多說,只好憋在心裡,時間長了,心裡很是鬱悶,常常獨自哭泣、整夜不眠。出現了風濕癥狀後,一直認為是坐月子期間碰涼水導致,擔心病情惡化,一直比較焦慮、煩躁。來診後考慮其諸多癥狀為抑鬱/焦慮的軀體表現,經醫學心理科會診給予抗抑鬱藥物治療,癥狀逐漸好轉,1個月後癥狀完全消失。
討論
婦女分娩(或流產、婦科手術)之後坐月子是我國傳統的生活習慣,目的是避免產婦在產後受累、受涼,以利於儘快恢復身體狀態。一些產婦的確在產後出現了特別怕涼、怕風、遇涼關節及周身疼痛不適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古代中醫理論中稱為「產後痹」,現又被稱為「產後風濕」或「月子病」,而在現代醫學中並無此診斷名詞。
筆者作為工作多年的西醫風濕專業醫生,臨床所見「產後風濕」病例幾乎都伴有抑鬱/焦慮的因素,其中以周身疼痛表現為主的患者很多符合纖維肌痛綜合征的診斷,抗抑鬱治療療效明顯。
現代醫學的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了女性產後各種疼痛癥狀的發生與產褥期遵守關門窗、不碰涼水等傳統行為無關,而與患者的心理因素有關[1]。這些心理因素包括哺育嬰兒負擔過重、產後生活方式變化過大、產後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變化等給產婦心理所造成的抑鬱/焦慮,而對某些患者來講,其產後怕吹風、碰涼水而偏又不小心有過相關經歷往往成為其抑鬱/焦慮情緒形成的唯一心理誘因。
日本、韓國等亞洲人體質與國人相差不大,但都沒有產後不吹涼風、不碰涼水的習慣及患「產後風濕」的擔憂,更不必說歐美等國,那些認為「中國人骨縫偏大容易風寒入侵」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因此,女性產後應摒棄傳統坐月子方式,提倡科學的坐月子,即產褥期注意休息、個人衛生和適當補充營養,坐月子期間涼水洗手洗臉、窗戶適當打開讓空氣流通等都不會導致「風濕」。
參考文獻:1.周穗贊, 王曉莉, 王燕, 等. 河北省某村婦女產褥期傳統行為及相關疼痛性疾病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06,21(19):2708-271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