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不只是一位 1960 年代的反抗歌手

鮑勃·迪倫毫無爭議能俘獲人心。不管《滾石》雜誌何時重新評選最偉大的音樂人,這位今年 75 歲的民謠、搖滾歌手都有可能排名第一。

但瑞典時間 10 月 13 日, 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音樂人鮑勃·迪倫(Bob Dylan)時,人們還是多少有點意外。

一個唱歌的民謠音樂人,只出版過一本詩集、一本寫生集和一本自傳,主要成就集中在大量流行音樂作品的創作和演唱,憑什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詞稱,鮑勃·迪倫「在美國偉大的音樂傳統下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Sara Danius)還將鮑勃·迪倫和古希臘詩人的文學傳統相連,企圖恢復詩歌和音樂兩者之間的聯繫。「如果回到 2500 年前,你會發現荷馬和薩福(Sappho)創作的詩歌,本身就是為了讓別人聽到,也就表示,這些詩詞本身就是為表演而作,有時還會用到樂器,就像現在的迪倫一樣。」薩拉說。

這些說法聽起來仍然需要咀嚼,不那麼順理成章。但去質疑下面這些問題的人明顯要少得多——為什麼是鮑勃·迪倫獲得,而不是同屬詩人歌手的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他們都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在一些人眼裡,似乎鮑勃·迪倫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才是讓他真正得獎的原因,那麼和迪倫在 60 年代同時出名的瓊·貝茲(Joan Baez)或者保羅·邁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呢?

鮑勃·迪倫的影響力超過他們中的任何一人,幾乎是毋庸置疑的。在差不多所有類似《滾石》「最偉大的音樂人」「最偉大歌曲」「Top 10 唱作人」的榜單上,鮑勃·迪倫都是排名最高的那個。《衛報》就專門為此對世界上所有搖滾樂手的書籍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他們發現,在英國圖書館列表中,有關鮑勃·迪倫的圖書是最多的,達到 138 本。

在愣了兩秒之後,人們都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因此消息而雀躍。

來自:telegraph

至於影響力的來源?在這其中,最簡單的一個答案是:鮑勃·迪倫是一個抗議歌手。

他嗓子沙啞,不著調地唱著反戰、愛情、茫然和失望,代表了 60 年代的美國。那是一個反建制、反越戰、嬉皮士、學生運動、民權運動、女性主義等各種政治運動和思潮興起的大變革年代,鮑勃·迪倫和瓊·貝茲、皮特·西格等積极參与各種政治運動,寫了大量的抗議歌曲,是一個反對者的形象。很酷。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在 1963 年的 8 月 28 日,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生了著名的百萬人民權大遊行,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在此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激情演說。眾多支持民權運動的歌手一起現場演唱了鮑勃·迪倫這個當時年僅 22 歲的歌手寫的音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而這首新歌在當時幾乎成為了整個民權運動的聖歌。

來自:folkmusic

「一個人要走多少的路,才能稱得上一個人?(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炮彈要飛多少次,才能將其永遠禁止?(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在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所製作的鮑勃·迪倫紀錄片《沒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當中,則利用影像生動再現了當年的場景。一位黑人女性在紀錄片中接受採訪時覺得,迪倫這首歌唱出了整個時代人的心聲。

1964 年,鮑勃·迪倫發表了專輯《時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這裡面的大量歌曲完全被當時的人們視作一種政治宣言,反戰、平權、追求自由與平等這些詞被加在迪倫身上,他也儼然成為美國 60 年代的代言人,年輕人中反叛反建制的偶像。

來自:亞馬遜

1965 年秋,鮑勃·迪倫發表了專輯《重訪 61 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一首名為《瘦子之歌》(Ballad of a Thin Man)。歌曲中唱道:「因為你知道有些事情正在發生,但你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事情(Because something is happening here But you don"t know what it is)。」而「這句歌詞精確地把握了當時美國在道德、兩代人與種族上的分裂,人們不是以『自己是什麼』來定義,而是以『自己不是什麼』來定義自身」,美國樂評人格雷爾·馬庫斯評論道。專輯另一首歌則是著名的《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它也成為流行音樂中反映那個時代和世界的經典。後來還被滾石樂隊、吉米·亨德里克斯和 Green Day 等人演唱。

《重訪 61 號公路》一經發售,裡面的歌曲就被傳唱至街頭巷尾。 1965 年還沒結束,專輯就已經佔據了排行榜第三名的位置。《像一塊滾石》也被《滾石》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之一。

如果作為符號化的反抗偶像,鮑勃·迪倫就和之前的得獎者索爾仁尼琴和阿列克謝耶維奇們找到了共同性,那種反抗性、政治性和時代性似乎是諾獎評委會最為中意也最為政治正確的選擇之一。

2011 年,鮑勃·迪倫曾經來到中國的北京、上海、香港和台灣舉辦演唱會。在北京工體長達近兩個小時的演唱會中,迪倫並沒有像很多中國聽眾期待的那樣演唱聽眾心中最為著名的《答案在風中飄》《時代在改變》等抗議歌曲。據 BBC 報道,當時的一位北京觀眾對路透社說,讓人有點失望,由於政治原因迪倫沒唱多少歌曲,政府到底害怕什麼?

北京演唱會,來自:syracuse

但這未必是鮑勃·迪倫自己所想。

迪倫真的僅僅是個抗議歌手和代表時代嗎?只是政治原因就讓他沒有唱那些所謂的名曲嗎?可就在去年年初他還推出了新專輯 Shadows in the Night ,裡面沒有他自己創作的新歌,所有歌曲都是翻唱自另一位傳奇歌手——弗蘭克·辛納屈。

要說他只把自己當成一個單純的民謠歌手,反倒更準確。

「最大的麻煩是媒體總想把我當成話筒、發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這太可笑了。我所做過的就是唱歌,這些歌直截了當,表現了巨大的嶄新現實。據說我替整整一代人發出了聲音,但我和這代人基本沒什麼相似之處,更談不上了解他們。我離開家鄉不過十年,沒有大聲表達過任何人的觀點。我的命運就是隨遇而安,這與代表任何一種文明毫不相干。真實地面對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事。與其說我是一個仙笛神童,不如說我是一個放牛娃。」鮑勃·迪倫在自傳《像一塊滾石》(中文新版名為《編年史》)中寫道。

這本書當年由於出色的文采,還被《紐約時報》《滾石》《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人物》《衛報》《出版家周刊》等數十家媒體評為 2004 年年度最佳圖書。

《編年史》,來自:亞馬遜

從鮑勃·迪倫自身的經歷來看,他對反抗世界也沒那麼感興趣。 1966 年,迪倫出了一場車禍,暫時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即使這時時代依然如狂風暴雨,迪倫在康復後卻完全遠離了這個時代,而是選擇了和自己的樂隊默默在地下室鼓搗一些稀奇古怪的音樂帶。後來更是拒絕參與任何抗議歌曲的活動,拒絕參與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默默轉向了搖滾。這不僅讓當時極為欣賞他的一些左翼民謠歌手失望,也激起了歌迷的憤怒。

1966 年英國的一場演唱會上,迪倫拋棄代表木吉他的民謠,轉而拿起電吉他玩著搖滾,唱著《像一塊滾石》。一些憤怒的歌迷指責迪倫背叛了民謠,罵他「叛徒!背叛!你不是鮑勃·迪倫!」場面幾乎失控,但他冷淡地回嘴:「我不相信你!你是個騙子!」,然後用力跺腳,跟樂隊說:「他媽的把音樂玩到最大!」在混亂的場面中自顧自地演奏下去。而在新港音樂節的演出中,他和樂隊幾乎直接被噓聲趕下了台。

但在 1960 年代後期搖滾開始成為主流的時候,如眾人所知,鮑勃·迪倫又回到了民謠。這同樣耐人尋味。

關於為何迪倫放棄抗議歌曲,還有一段令人熟知的對話。他的前女友兼 60 年代的「戰友」瓊·貝茲依然在繼續參與社會運動,不理解為什麼迪倫放棄,問其兩人有什麼不同。「很簡單,你相信你可以改變世界,而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改變世界」,迪倫說。

紀錄片《沒有方向的家》,來自:douban

美國著名樂評人格雷爾·馬庫斯(Greil Marcus)在 1977 年出版的作品《老美國誌異》(The Old, Weird America)為我們提供了一點理解這件事的線索。

1960 年代對於美國的音樂界,興起的是一場民謠復興運動。那時的年輕人聽民謠聽的也是一種懷舊感,懷舊的是那個古老的美國,而民謠也絕不是一種簡單的政治歌曲,它更為重要的是真實,真實地表達和面對自己。

1993 年,歷史學家羅伯特·肯特威爾(Robert Cantwell)寫道:「(民謠復興運動)對整個民謠文化提出了羅曼蒂克的要求——它要求民謠文化訴諸口頭,及時、尊重傳統、有文采、有公共性,是一種有個性的文化,反映權利與義務,乃至信仰,它反對中間派、專家、非個人化、技術統治論文化。」

所以,在格雷爾·馬庫斯看來,民謠的價值體系便是這樣一種將鄉村置於城市之上,將勞工置於資本之上,將真誠置於教育之上,將普通男女未受損害的尊嚴置於商人與政客之上等。而這種特性恰好天然地和當時的政治運動結合在一起。

不過,鮑勃·迪倫和與他同時代的民謠歌手(比如瓊·貝茲和皮特·西格等)不同的是,他不僅要復興民謠,如獲獎詞所說,還要「在美國偉大的音樂傳統下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我們必須把這些歌曲(指民謠)當作傳統音樂,一種植根在六芒星上的傳統音樂。民謠的根基實際上是建立在神話、聖經、瘟疫、饑荒以及各種各樣神秘的東西上面,你可以在所有歌曲中找到它。玫瑰在人們心中開放;赤裸的貓卧在床上後背長出長矛;七年的時間做這個八年的時間做那個……這些都是抽象的,人們所不能觸及的事物。《你站在哪一邊》和《我愛你波吉》並不是民謠歌曲;它們是政治歌曲,它們已經死了」,迪倫說道(轉引自《老美國誌異》一書)。

《老美國誌異》,來自:亞馬遜

為了在語言表達上貼近這個傳統,迪倫特地跑到紐約的公共圖書館,在樓上的一間閱覽室里,利用微縮膠捲閱讀 1855 年到 1865 年之間的報紙,試圖了解那時候的日常生活。

不過鮑勃·迪倫說,「我對當時的語言和修辭手法比對當時發生的事情更感興趣。讀這些報紙並不覺得它們描述的是另外一個世界,只是比現在的世界更有急迫感。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個上帝,引用同一部聖經、法律和文學經典「,迪倫在自傳《像一塊滾石》中寫道。

而他當年在地下搞的音樂也在 1967 年發表為《地下室磁帶》(The Basement Tapes)。這張專輯裡的歌曲顯得十分怪異,但卻恰恰暗合了迪倫所追求的美國古老的民謠傳統。。

70 年代和 80 年代後的迪倫,一邊不緊不慢地出著專輯,然後開始一場名為「永不停止」的世界巡演。此後,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表述中:「迪倫已經成為了一個標誌,他對現代音樂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他也一直是別人進行藝術再創作的穩定源泉。」 Adele 、 Guns N" Roses 、 Johnny Cash 、 Elvis Presley 、 Maroon 5 、 Avril Lavigine 等都翻唱過他的歌曲。到目前為止,他們都有趣地對諾獎的消息表現出了無視。

2013 年,滾石樂隊前吉他手比爾·懷曼(Bill Wyman)曾在《紐約時報》評論版上撰文討論了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事。他說:

「迪倫的作品一直不會恪守常規,不玩道德手段,也不會作為給聽眾的精神食糧或者撫慰品,他的抒情風格非常充沛,他所關注的事情和對象也都明顯不受時間的影響,我們在任何時代都很難找到幾個詩人的作品能擁有像迪倫作品那樣的影響。」

今年 5 月,鮑勃·迪倫還發布了新專輯《墜落天使》(Fallen Angles),這也是他第 37 張錄音室專輯。要知道現年 75 歲的鮑勃·迪倫在 2000 年後共發布了 6 張錄音室專輯,還開始嘗試爵士的曲風,繼續發揮著自己的創造力,真像一塊滾石。

(本文參考了書籍《時代的噪音》《像一塊滾石》《老美國誌異》)

題圖來自:livenet


推薦閱讀:

在這個濫情的年代,一句親愛的,充其量也就是個你好,何必太認真
喇叭褲,松糕鞋,露臍裝,小蠻腰,這個夏天70年代復古風情蕩漾
80年代十大經典迪斯科合集(上)
60、70年代的中國人都在往一個地方跑
那個年代1

TAG:文學 | 歌手 | 年代 | 諾貝爾文學獎 | 獲得 | 反抗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