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穿過千年的塵埃之四:屈原上篇


《屈原。列傳》考 [上]

屈原,戰國後期楚國人,史藉考載的生卒年份,約摸是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楚國,又稱荊、荊楚,《戰國策?楚策一》里對楚國有過這樣的記載:楚,天下之強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里。楚國地處長江中下游,其地理幅員所蓋大概應該包括當今的湖南、湖北、重慶、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一度曾經向西南一帶有過擴張,楚之遼闊和富庶由此可想而知。當時楚國的首都名叫郢(yǐng)都,亦即是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北面離城8公里的紀南城。便是這座郢都都城,屈原先生在這裡曾經度過了他的大半生。早些年,我由廣東回上川東,如果坐船的話,通常從城陵嘰碼頭,然後溯水而上,約摸兩天的功夫,經過雄奇壯美的西陵峽,兵書寶劍峽,便可以見到這麼一處依山傍水的神仙福地。遠遠望去,那座城市宛如一顆玉白色的珍珠鑲嵌於碧綠盎翠的青山之間,如果趕上晴天霧少,老遠還在船上,就能看見那城市裡隱隱約約的江畔,有長長的銀白色的長堤,青灰色的寺廟以及狀勢玉葫蘆的灰白色寶塔,倒映江面,與絕美的流煙殘霞相映成趣,那裡就是著名愛國大詩人屈原的出生之地,秭歸縣城了,我有近十年沒回過家鄉,亦不知道三峽工程水淹沒處,是不是也連帶秭歸縣城一併淹沒了。。。在中國浩瀚的幾千年歷史中,春秋戰國時期,應該是我國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一個時代。這一時期曾經出現過的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繁榮,幾乎是兩千多年以來,後世各朝各代難以望其項背的輝煌所在。在那樣的年代,士子大夫們通常不僅講求文疏理通,同時更加盛行雄辯之術,亦即是後輩人們所說的口才,辯才,根據史載,屈原先生似乎就應該是這麼一位文採風流能言善辯的飽學士子。年輕時代的屈原,身佩長劍,頭戴高冠,身掛香囊,長得高大俊美。那幾年楚威王仍然在位,十幾歲的秭歸少年屈原,因為才華出眾,長相俊美(古人選才多十分注重儀錶)為楚威王相中,特聘為太子熊槐的侍讀,這一伴就是五年,朝夕相處,兩個志趣相投的青年俊才,大概就是這樣彼此互相吸引,也可能正是因為青少年時代這樣一段時間亦師亦友,亦君亦臣的親密關係,最終才會促使詩人在日後幾翻幾覆的政治坎坷生涯之中,終於寫出了那樣一篇「逸響偉辭,卓絕一世」的《離騷》。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家都已自成中心,互相爭霸,楚國的形勢與中原各國有相似之處,但是由於地理和政治上各項有利因素,楚國逐漸發展成為新興大國。屈原大約最初就發詳於楚國沒落之前的繁華時代,那時候的楚國還沒有那麼懦弱,楚國跟當時的齊國、秦國互為鼎立,實力相當。但是後來,秦國經過銳意變革,尤其是經商鞅一系列變法以後,國家綜合實力逐漸變得強大,一躍而起,對眾諸候國也開始逐漸虎視眈眈。《史記?屈原列傳》里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屈原,名平,是楚國王族的同姓,做過楚懷王的左徒,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他的學識淵博,記憶力非常強,並且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具有非常優秀的政治外交頭腦。對內,經常給懷王出謀劃策,商討國家大事,發號施令;對外常代表國家接待外賓,應酬諸侯。那時候楚懷王一度非常信任他。楚懷王之所以信任他,無非一點,那就是對他的才華與忠誠持賞識態度。楚懷王即位始,屈原已經開始展露自己的政治經緯。一是對內,屈原主張效仿秦國的商鞅變法,渴望在本國推行變革,削減集團利益,修法度,紓民生,舉賢授能,廣納人才,強化中央集權體制。二是對外的疆域防禦,面對各諸候虎踞龍盤的分立格局,屈原一向目光如炬,擁有自己鮮明睿智的政治主張。縱然當時秦國在奪取一系列小國利益之後,對楚荊之國這個龐然大物頻頻示好,然屈原一早識破秦帝國之野心與奸計,在堅持聯齊抗秦的戰略上,屈原一向敵友分明,始終如一。應該說,屈原初入朝庭,與懷王圖議國事的時候,起初幾乎一帆風順的,許多朝政主張,懷王也能聽叢,對他個人的政治觀點一向信任有加。屈原真正與楚懷王這個曾經一度亦師亦友的年輕大王真正產生分歧,大概是從主張變法這一年開始的。由於屈原的變法主張生生的觸動了貴族們的既得利益,率先向屈原發起攻擊的,就有當時在朝庭頗為德高望眾的上官大夫。關於上官大夫這一節,太史公在《屈原列傳》里是這樣寫的,「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上官大夫與屈原初初入朝時的官品相當,上官為了爭寵,想得到懷王的信任,偏偏能力不及,於是嫉賢妒能,懷恨屈原的卓越才能。這一年懷王讓屈原修制新的法令,屈原起草好之後還沒定稿,但是上官大夫見到新的法令顯然觸動了他們貴族階層的既得利益,於是乎想勸說屈原更改法令,偏偏這個屈原固執己見堅決不改,這下上官大夫真的惱羞成怒了,於是就在楚懷王面前讒毀屈原,說他在制定新的法令時,藐視君王,居功自傲,總誇耀自己的功勞,好象除了他自己,誰也做不出來一樣。懷王顯然中了奸計,很是生氣,從此開始刻意疏遠屈原了。寫到這裡,忽然想起也是發生在這個大王身上的一則《美人劓(yì)鼻》的故事,說是這一年魏王送給楚王一個美女,楚王非常喜歡。楚王夫人鄭袖知道後,假意毫不生氣,並且裝出籠絡美人的樣子,送這送那給她,直到這個新美人完全對她放鬆了警惕,這個鄭袖假裝十分誠肯的對這個新美人說:「大王非常喜歡、寵愛你,但討厭你的鼻子。你見到大王,只要捂住鼻子,大王就會長久寵愛你了。」於是美人聽從了鄭袖的話,每次見到楚王,故意捂著鼻子。誰知道一來二去,這個鄭袖反而趁機跑到楚懷王面前告刁狀,說這個新美人之所以總捂鼻子是因為討厭聞到大王的氣味。楚懷王頓時大怒,竟讓手下武士割去了美人的鼻子!從此美人不美,鄭袖又得到了專寵。就這麼一個小肚雞腸的女人輕輕一划,堂堂一國之君便完全不辯是非真偽,糊裡糊塗的受了擺弄,由此可見這位國君的耳根子有多麼的軟弱。從來伴君如伴虎,自古將相如美人,帝王信任,則榮華又富貴,帝王一冷淡,則自個兒的命運也就根著是翻雨又覆雲了。公元前313年,局勢一度又再次緊張。其實那一時期秦國之外的六個諸候國已然有過幾次軍事聯盟,楚國曾經還是率眾聯盟的一方盟主。奈何因為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盤算,打起仗來各懷鬼胎,如此諸候聯手非但不曾團結一致所向披靡,反而被強大的秦軍打得兵敗勢頹,從此以後提起秦國各諸候國更是心驚膽戰,秦軍的氣焰反而日益高漲,大有橫掃天下俯視群雄的味道了。這一年,為了應對秦國對楚國的茲擾磨擦,被戰事逼得五內俱焚急火攻心的楚懷王又開始懷念起他的那位被冷落多時的老師屈原夫子來了,急忙下令派他出使齊國去商談齊楚聯盟的軍機事宜。重獲重用的屈原並沒有跟那個心胸狹窄的君王計較,這一年,屈子一路春風撲面躊躇滿志的趕著馬車,馬不停蹄的駕車東行,出使齊國,在齊國,由於夫子的風度翩翩,文才斐然,更加上足智多謀,屈原在齊國的拜會頗受當時的齊宣王誠心待見,出行接待,視若貴賓,聯盟抗秦的議事章程,前所未有的順風順水。這一次的齊楚結盟,在事實上,著實狠狠的抽了野心勃勃的大秦帝國重重一記耳光。然而,就在齊楚聯盟首戰告捷的這個緊要關頭,一位在歷史上被太史公稱之為傾危險詐的人物在楚國的都城郢都出現了,它的出現簡直就是楚國社稷江山安寧的一枚剋星,他的出現宛如吞噬晴空太陽的一條天狗,此人是誰呢,此人不是旁人,此人就是那位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橫掃六合所到之處無不弄得雞飛狗跳的大名鼎鼎的縱橫家張儀。他就是大秦帝國繼商鞅之後從別國弄來的第二個價值連城的活寶貝。端的是這麼一個人物,千萬別小看了他的個人能力。當然提起這個張儀,首先你不能不去說說他的那位非同凡人的師傅鬼谷子。居史書上說此人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那麼究竟什麼是縱橫家呢,簡單點來說,平日里老百姓的鄰里之間有了矛盾,找個德高望眾的人在中間做東,負責調停說和的那個人。這樣的人若果放諸於國與國之間的調停,用現代的話來說,可以稱之為政治家或者外交官。前段時間柯林頓干那事兒,大概就應歸之於縱橫捭闔的一種。鬼谷子就是中國古代最早專研這門學科的祖師爺,曾經還專門為此著書立說,開授學業,其中戰國時代,師從於他門下的就有這麼兩個大名鼎鼎的得意學生,一個叫蘇秦,就是那位主張將六國縱向聯合一致抗秦的那個人。而張儀就是鬼谷子後來新收的小徒弟,此位小徒弟偏偏走的是跟那位蘇秦師兄針鋒相對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線,張儀的政治主張則是專門化解那一種諸候聯盟,使得六國諸候最終全部向大秦帝國俯首稱臣。這師徒三個人,大概其一早就把地球當成了個太極球,玩弄於鼓掌之中。東西為橫,南北為縱,於是,一個謀事聯合,一個專攻拆解。這就是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合縱聯橫。張儀的鬼才奇計,還有那條三寸不爛之舌,一早已聞名卓著於眾諸候國之中。這一年,為了瓦解齊楚聯盟的強大軍事抗衡,秦惠王再次派譴張儀假意前往投靠楚國,實際上其目的完全是為分化齊楚。由於剛打了勝仗,一聽說張儀來了郢都投靠於楚,那位愛顯擺的楚懷王顯然按奈不住心情,竟親自前往張儀下榻之處,噓寒問暖,和顏悅色。。。話說,這位張儀一見楚懷王,果然擺出一幅苦口婆心之態,勸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計無便此者。」果然,那個鼠目寸光易反易覆的腦殘大王,竟真的被眼前這個舌燦蓮花的傢伙給迷惑了。一聽說秦國願意歸還六百里商於之地,條件不過是與齊國斷絕邦交。楚懷王興奮得都快手舞足蹈,竟真的背信棄義起來,當場應允了張儀的遊說,為了向秦國獻媚表忠,更讓人好笑的是,還專門派一位叫宋遺的傢伙飛馬馳往齊國,去痛痛快快的罵了齊宣王一通。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憂憂。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屈原懵了,齊宣王也被這個軟骨頭懷王整懵了。這一首著名的《抽思》,據說就是夫子寫於齊國因楚生變遷怒於屈原,將他強行收監的這一段時期。此詩的全文,原是以一種比擬的修辭手法,闡訴了夫子對懷王又一次軟弱上當受騙的行為無比悲怨的憂憤。細想想,在此期間,我們這位可憐的夫子先生,大概其也被自己那位不爭氣的君王這一招小人行為給氣得吐血了吧。神呀,這是個什麼樣的君王呀,他為何這樣容易急燥,那麼輕易就上了小人的當呢。



推薦閱讀:

[原創]屈原是何時成為愛國詩人的? 【貓眼看人】
屈原名句精選
【攝影+遊記】秭歸屈原祠
《離騷》[戰國著名詩人屈原詩作]
倒影回聲話屈原

TAG:屈原 | 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