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操冠軍的退役生活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8月13日文章,原題:當夢想消逝後,中國前體操冠軍的退役生活
1986年,當孫旭光的母親看到濟南體校的招生通知時,她毫不猶豫地為兒子報了名。她知道這對兒子有好處。如果被招進山東省體操隊,至少20年內他不需要為生計操心。
當時,她沒有想到兒子會成為家鄉首個全國體操冠軍,20年職業生涯中收穫10枚金牌。但她同樣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在30多歲時會失業。26歲退役時,孫本希望成為體操隊的一名教練,但卻被告知隊內沒有他的位置。
在離開體操隊後,他很快意識到,除了在健身俱樂部里當一名私人教練外,過去的榮耀在尋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時一點用也沒有。而且在封閉的訓練環境里被寵愛那麼久後,他發現很難再適應真實的世界。
中國大多數奧運選手最多只有中學教育水平,而很多美國運動員卻擁有或正在攻讀大學學位。教育水平可能在贏取金牌方面起不到作用,卻能在運動員退役後找工作時扮演關鍵角色。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註冊的5萬名專業運動員當中,每年有大約3000名運動員退役,但只有大約1/3的人獲得「妥善安置」。在中國,退役運動員的失業率估計有40%。而且多年的高強度訓練和生活在封閉的國家體制里給精英運動員的心態造成影響,使他們對國家的依賴增強。
那些沒能在國際比賽中奪魁的中國運動員的慘淡生活,與該國受到廣泛宣傳的奧運冠軍形成鮮明對比。一項調查顯示,在115名退役的奧運金牌得主當中,有近一半的人成為官員,也有很多人從商或出任國家隊教練,甚至還有人成為演藝明星。
「我們的訓練強度和做出的犧牲絲毫不亞於奧運冠軍,」孫說,但他們的生活卻和奧運冠軍有天壤之別。不過,孫並不妒忌那些幸運兒。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上,中國男子體操隊奪得團體項目金牌,其中一名隊員就來自孫曾經待過的體校。孫說為他感到高興。▲(作者詹妮弗·鄭[音],陳一譯)
推薦閱讀:
※哪個瞬間讓你感覺無比幸福?
※【休閑生活】戀人的生肖和你相配嗎?
※如何看待苦難造就人這種邏輯?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終於好好告別
※如何快樂的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