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振軍講吳式太極拳的特點

[轉載]關振軍講吳式太極拳的特點(2013-12-29 11:01:46)

轉載

標籤: 轉載

原文地址:關振軍講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作者:弘博

一、關於吳式太極拳的特點  吳式太極拳在運動外形上與其他太極拳一樣,都是以松、柔、圓、緩、勻為特點,  要求動作輕鬆、舒展、安穩、柔和、緩慢、均勻。而吳式太極拳作為太極拳大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又有她自己獨秀的芬芳。她的特點又十分突出。過去有人講吳式太極拳的特點提出四句話:「輕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我以為這四句話中只有第三句「川字步型」較為具體貼切,其他三句都表述不清。第一句「輕靜柔化」過於概括,不足以說明吳式太極拳的具體特點,第二句「緊湊舒伸」前後矛盾,解釋不清,第四句「斜中寓正」,很多人看了之後都不知所云,而引起意見分歧,爭論不休。  那麼吳式太極拳的特點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從拳理拳法上講,吳式太極拳設計的套路動作細膩、結構嚴謹。在傳拳時拳理拳法完備充實,修鍊中堅持形意並重、身心雙修,在推手技擊中以柔化著稱。她在身形、步法動作變化都與其他拳種有明顯的不同。我們所說的特點,指的就是這些不同之處。只有把這些特點講具體、講清楚,讓人看得見、摸得著、講得清,才能有力地指導練功實踐。下面我從九個方面具體地分析研究吳式太極拳的特點:  (一)拳架適中。  從動作的大小看,吳式太極拳比楊式、陳式緊湊,比武式、孫式舒展;從架子的高低看,吳式太極拳比陳式、楊式架子高,而比孫式架子低。我們從最直觀的比較中看出,吳式太極拳的第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拳架適中,練拳架子高低、動作大小有了準確的標準。這個表述好理解,要比「緊湊舒伸」科學得多。  (二)川字步型。  吳式太極拳對步法要求非常嚴格,其中有正步和隅步之說。所謂正步和隅步是從八卦中引申而來的。正步在四方,即東南西北;隅步走四隅方,即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無論正步還是隅步,要求必須做到左右兩腳平行,腳尖朝著同一方向,一前一後,俗稱川字步。正步兩腳橫向間隔一橫腳,後腳尖與前腳跟距離長一順腳;隅步兩腳橫向間隔寬一腳半,前腳跟與後腳尖的距離長半腳。這樣以練習者自己腳的尺寸,定出步法的距離,既保證了立身中正,也滿足了進退旋轉的最大限度。步法間距適度,所組成的支撐身體平衡的底面積有利於身體的屈伸變換,特別能使重心垂直在底面積的最佳位置上,便於形成身體隨遇平衡,以使重心不變而使肢體活動達到最大範圍和最佳要求。步法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步法不合規矩,就不能練出靈活協調、動作一致、周身一家的風格來。川字步型還有其他的優勢,如在運動中便於松腰溜臀,形成定勢時利於裹襠,在行氣時利於肩井穴與湧泉穴的垂對通達,以便上下貫通。  (三)牮柱式與立柱式身形。  吳式太極拳在身形上與其他太極拳有明顯區別。  1 牮柱式身形:牮(音jian箭)指的是廟中斜著支撐的柱子。吳式太極拳的弓步的身形採用這種牮柱式,這與其他拳種的弓步具有明顯的不同。弓步要求前腿弓膝,膝尖正對前腳尖,後腿蹬直,尾閭對正後腳跟,上身前傾,鼻尖與膝尖、前腳尖在一條垂直線上;後背與後腿形成一條直的斜線,與地面垂直線呈一定的夾角,如牮柱支撐之勢。此勢嚴謹、玄理深奧。只要你做到這種身形就可出現很多奇妙的現象,兩臂在胸前合抱,能禁得起一個人的重量,有人從前方撞擊,你會把他彈出去。  2 立柱式身形:是指身體重心位置必須與一隻腳在一條垂直線上,身體像一根立柱。吳式太極拳的各種式子的重心大多在一隻腳上。即重心與一隻腳在一條垂直線上。這與其他拳種的三角支架式的身形不同啊,他們是重心與兩腳成三角形,如人字形步法,及重心三、七分在兩隻腳上。  吳式太極拳牮柱式和立柱式的身形,能使運動中的升降、伸屈、旋轉等活動,始終保持與重心垂直的位置相結合,使身軀各處都能形成弧形或成螺旋形的運動路線,達到觸之即可升降、伸屈、旋轉、進退,無須先移位的過渡動作,反映迅速、動作輕靈快捷。身形正,下盤穩,步法才能輕靈,進退才能自如。有人用牮柱式身形來解釋「斜中寓正」。「斜中寓正」一詞不好理解,也不科學,直接說牮柱式身形是吳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比什麼不好呢?何必多此一舉來解釋一番呢?  (四)大虛大實。  吳式太極拳特彆強調虛實要分清。吳式太極拳理論中有大虛大實之說,各種式子的重心必落在一隻腳上,這隻承重的腳要實中再實,承擔全部體重;虛腳在則著地不著力,能拿起放下,活動自如。兩腿受力的比重是10∶0,絕無七、三分兩腿之勢。我的師爺楊禹廷先生講,吳式太極拳虛實要分清楚,「實要實足,虛要虛透」。這就是吳式太極拳演練中所說的實中實、虛中虛。這種大虛大實的練法與吳式太極拳立柱身形有直接關係。  吳式太極拳的重心轉換與其他流派有明顯不同,是變換於實腿,發勁合於重心腿。吳式太極拳不像二十四式那樣先倒換重心而後才能上步,而是不用轉換重心直接提起虛腳上步,這樣動作快捷多了。無論進步還是退步,重心轉換時先松腰,使實腿重心穩定(叫實中實)後,當虛腿的胯、膝、足各關節虛松之後,及時向前或向後舒伸,以實腿送虛腿,從而達到重心穩定,自然輕靈。  (五)實腳碾轉。  吳式太極拳轉身的動作與其他流派不同,是由實腳碾轉。吳式太極拳轉身動作的旋轉腿,即軸心腿都是在重心腿上。轉身時重心不變,直接由實腳碾轉。旋轉時要注意以腰帶胯,以胯帶重心腿,以腿帶膝,以膝帶踝,以踝帶足而動,要節節貫穿,不可逾越。實際上就是立軸一轉而帶動軀體轉動。動作協調,周身一家,一動無不動。動作要乾淨利索,不可有一點拖泥帶水。  我記得先前在紫竹院長河北岸小松林教拳。當時,那裡是黃土地,打拳時地上能留下腳印。我讓學生們看我腳下,足跡全無,乾乾淨淨的,只有清清楚楚的幾個小圓,那就是轉身時實腳碾轉的印跡。一個練吳式太極拳的人有沒有功夫,不必見他本人打拳,只要看一看他打拳後的足印就能夠知其高下了。  (六)輕鬆連綿,純任自然。輕鬆自然,連綿不斷是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之一,是練好吳式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松」是根本,「輕」是入門的方法,是練拳的基礎。吳式太極拳的松,指的是自然舒展之意,即每個關節、每塊肌肉都要放鬆,使全身無絲毫僵硬之感。動作要輕,一點都不可用力,靜悄悄的進行。練拳時思想專一,排除雜念,肢體放鬆,動作自然,用意不用力,但用意又不可太過。精神上無一點做作之意,形體姿勢變化輕柔靈活,連綿不斷。一招一式準確到位,又不可有斷續之處,每一塊肌肉都不可有用拙力之形態,勁似松非松,形將展未展,發於無端,成於無跡,接續連綿,無停無止。練功日久,達到不假思索動作自然形成,轉關來脈如行雲流水,一式一式地銜接,毫無跡象可尋。真正做到純任自然。前面我們講過吳式太極拳有「飄逸之美」,這種飄逸如神仙的美感,就來自吳式太極拳的輕鬆自然、連綿不斷。  (七)心靜體松,獨具靜態。  獨具靜態是吳式太極拳的突出特點之一。吳式太極拳講究體松心靜,心無雜念,全身松透,這樣才能做到無一處掛力,無一點掛力。在武林中稱楊禹廷為「鬆柔大師」,其內心為靜,其外體為松,二者互相依存合二為一。靜非靜止也,主要是指練拳過程中思想高度集中,徹底清除雜念,身體完全放鬆,動作沉穩緩慢,是動中之靜,是練拳過程中的靜態反映。不動為無極,已動為太極,動中求靜,以靜御動,雖動猶靜。心靜講的是思想高度集中,不胡思亂想,排除各種雜念。心靜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要集中專一。思想要沿著拳路往前延伸,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所有心思都用在拳路上,以思想意念驅使動作。從而達到神舒體靜,連綿不斷,氣斂入骨,上下貫穿,往來自如的自然運動狀態。身體完全放鬆是身靜的表現,它要求練拳者在盤架子時要做到呼吸平穩深長、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放長身肢,外示安逸,內固精神。在動作中不用拙力,隨屈就伸,不可張目用勁,有明顯的發力動作,將內勁含在拳勢之中。所有動作給人一種將展未展,似松非松,觀之似有,撫之則無的虛幻神秘之感,有一種飄逸之美。身體完全放鬆,動作沉穩緩慢是意靜的外在表現。意靜是靜的最高階段,主要反映在神態上要做到目光集中,心領神隨,意到,神到,手到。反映到動作上就是到沉穩緩慢,如動作快猛,必然導致目光散亂,心神不定,氣血不通,重心不穩。沉穩緩慢可使內氣從容運行,暢通無阻,可令周身松靜,心專氣閑,才能深入體會「用意不用力」,從而達到身靜意專氣暢,行拳中神、意、氣、勁川流不息。這也正是吳式太極拳令人喜愛的原因之一。  (八)身心雙修,注重內功。這是吳式太極拳的內在特徵。  1太極內功首要是修心養性,練之由形,成之歸心,在練拳的過程中涵養道德。吳式太極拳前輩們重視武德修養,他們把對太極拳理的研究和做人做事融為一體,在氣節上講究養浩然之氣,大義凜然,在日常生活中性情恬靜平淡,清心寡欲,與世無爭,捨己從人,對人友善,努力使自己成為與社會和諧的人格風範。立於武林,和於人群,太極拳術也達到高層次。又會武功,又會養生,壽命自然會延長,頤享天年。我的師爺楊禹廷、馬岳梁都是光輝的典範。  關於楊禹廷師爺的武德修養,我寫了一篇題為《楊師爺三不主義是武德修鍊的典範》文章,在《武魂》(2009.1期)發表,網上也發了,大家可以參閱。  2 吳式太極拳從祖師爺全佑起直接親受武當內功真傳,真正是武當內功嫡傳,一代一代傳至今天。如抱七星一勢,大腳趾回勾鼻尖為熱腎法,三環套月固氣產熱,氣達四梢的「端引」技法,疏通經絡,開天門、閉地戶等等功法都含在拳架子之中。我寫了一篇文章《吳式太極拳與武當內功秘傳》發表在《武當》(2007年1月),有興趣的同志可找來看一看。我的師伯李經梧先生有專著《太極內功》(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年),可供大家系統學習。  3 吳式太極拳的人中有不少從事醫學工作的,他們將武術、氣功、中醫熔為一爐,形成了獨特的吳式太極拳內功。第三代傳人馬岳梁是武醫結合的第一人,1941年他用中醫推拿氣功點穴和太極拳醫治好美國好萊塢舞蹈家沙斐女士的腰傷。後來這位沙斐女士把太極拳傳到聯合國,並用英文翻譯了吳式太極拳,使之在歐美廣泛流傳。  第四代傳人李經梧、戴玉三等人,在武醫結合上都大有作為。特別是王培生創編了武醫結合的太極功法,將中醫經絡學貫穿在太極拳修鍊之中,提出了「以意引氣,按竅(穴位)運身」的理論。有了這個理論指導,練拳的質量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王培生講究在拳架動作中意想不同的穴位,例如弓步,前弓的腿在前腳落平後要想「解溪穴」,後腿會自己伸直,這時想「委中穴」,後腳會自然後蹬到位,同時要想「夾脊穴」微微後移。這三個穴位意念到了,弓步才算完成了。這樣練拳會感到全身氣血通暢,身體下盤穩固,氣貼背行,手上就產生出東西,手心有熱、脹,手指上刺痛、麻,或觸電的感覺。大家試驗比較一下,意念穴位跟不意念穴位的效果絕對不同。用太極內功之法練拳打拳的質量提高了,健身的效果就增強了。  (九)以柔化為主,以鼓盪勁勝人。  「以柔為主,化而不打」是吳式太極拳歷代形成的武風。吳式太極拳以強身健體為本,以防身為主。不主動出擊,不以打人為強,故人稱之為「君子拳」。引而不發,靜以觀變,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使人感到的不是剛勁而是柔勁。這些特點在吳式太極拳中有明顯表現。然而並非吳式太極拳只能化不能打,大家不要產生誤解。吳式太極拳在技擊中,要打的時候則是能達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吳式太極拳在推手、技擊時,多是以鼓盪勁勝人。功夫達到至深,鼓盪之勁由心氣貫穿陰陽變化而來,如颶風駭浪,鼓動對方,使之如海船遇風,出入波濤之中,眩暈無主,傾斜顛簸。使其自身重心,難以捉摸。有了鼓盪之作用,再打對方,可隨心所欲。  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吳公藻《太極拳講義》中,專門有一篇「鼓盪」,闡述了吳式太極拳推手、技擊中的這個特點。  關於「鼓盪勁」在推手技擊中的效果,文獻中曾記載太極拳家許禹生曾向吳鑒泉討教此勁,吳鑒泉再三推辭,說此勁打到身上很難受的,輕易不在學生身上試手。而許禹生堅持,只要不造成傷殘,一定要嘗嘗是什麼滋味。二人推起手來,只打幾個圈過後,許禹生頭暈目眩,趕快到衛生間哇哇嘔吐,聲稱太厲害了。  我在教學中與學生推手,只要一出鼓盪之勁,對方就站不住了。上次講課時,有幾位師弟、師妹、師侄都上來試了。推手打輪他們都打得很好,當我一出鼓盪勁時,他們就站不穩了,我不敢多用,打兩三圈就把他們發出去,再多打他們就頭暈難受了。  鼓盪勁是一種動靜、虛實、開合、剛柔、緩急、沉浮等等各種功夫,全面運用綜合到一起的混合之勁。通過刻苦練習,細心體悟,日久天長即能上身。王培生老師創編的套路中有幾個拳勢特別能增長鼓盪之勁。  二、吳式太極拳練法。  關於怎樣練好吳式太極拳,前輩大師馬岳梁先生已做了全面的總結。他說,在思想上(心理上)的要求概括為:靜、輕、慢、切、恆五個方面;落實到身體各部位有七個方面: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垂臀、裹襠含腚、尾閭之中、氣沉丹田。  這是馬志《在國際太極拳劍競賽大會上的發言》,刊載在2001年9月出版的《吳式太極劍》一書之中。我把她全文摘引,附在本文之後,供大家學習。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吳式太極拳功夫上身的幾個要訣,都是具體的要求和練法,供大家參考。  (一)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1 循規蹈矩是吳式太極拳特有的特點。吳式太極拳之所以能夠獨成一家,對其式要求嚴格是其原因之一。所謂循規蹈矩,主要是指練拳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動作進行,即身形正、步法准。如身法上的九大要求一定要做對,立柱式身形,牮柱式身形嚴格按標準做出。步法要求嚴格準確,正步:兩腳平行,兩腳間隔寬約一腳,腳尖和腳跟前後距離長約一腳;隅步:兩腳平行,兩腳間隔寬約一腳半,腳尖和腳跟距離長約半腳。其他各種步法都有嚴格的尺寸,打拳時動作嚴格按規格做,要一絲不苟。  2 按部就班,程序清楚,由低級到高級,拾階而上,循序漸進,不可跳躍。王培生老師教拳經常引用的古語:「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學拳要嚴格按程序走,不能一年級的學生想去學三四年級的課。要由站樁、身法、步法、單式練起,這是打基礎,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才能盤架了。盤架子也要按步驟進行。第一步是姿勢正確;第二步是各式之銜接,來關去脈要清楚,練習連綿不斷;第三步,練用意不用力,換勁去拙力,練鬆柔,練的是輕柔圓活;第四步練習各種勁法;第五步是拆手,講招法的運用,盤架中練慣用意,無人似有人。練套路過程中穿插器械訓練。  盤架子有了一定基礎,再練推手。由單輪到雙輪,由定步到活步。先練沾連黏隨,不丟不頂;再練虛實變化,能聽勁懂勁,達到陰陽相濟,也就是練形,練勁,(練意),練神。嚴格按程序依次一步一步地提高水平,才能把真東西學到手,也就是行話所說的功夫上身。  我把這兩個方面的規矩叫做練好吳式太極拳必須遵守的兩項基本原則,你違背了這兩條原則,就會白花心思,什麼也學不到。有不少人走了彎路浪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二)練身法有秘傳。  太極拳九大身法: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收腹,裹襠,溜臀,頂頭懸。如何保證身法正確,關鍵在收臀。如臀不能收,向外撅出,其他八大身法就都無法實現。因為臀部向外突出本是人體固有的現象,在拳術中如果臀不溜,則腰不能松,腹不能收,胸必外張,背不能拔。屁股一撅,必使身體上下隔絕成為兩橛,勢必妨礙全身的完整和統一,而減小身體的靈活程度,以至失去拳術的大部分作用。所以練吳式太極拳時,要求絕對不能突臀或撅臀。收臀是吳式太極拳對身形的基本要求。吳式太極拳前輩徐致一先生講:「弓腰收臀,屈膝坐腿」是吳式太極拳的特點。所謂收臀(又叫溜臀),身體下蹲時,臀部要自然放鬆下垂,腹部向內收縮,襠向里裹,含胸拔背,使臀部與背部相平。收臀姿勢做得準確,可使重心下降,臀部肌肉放鬆,腰肌放鬆,腹部充實,丹田飽滿,氣不外泄,下盤穩固,增加身體的穩定,腰間運轉靈活。可見只有收臀才能放鬆身軀,保持身體的穩定,收臀是九大身法之核心關鍵動作。  怎樣才能準確地做好溜臀,各家拳譜、名家著作只講其名,不講做法。唯我吳式太極拳前輩傳下秘訣:「曲膝下坐,尾骨前翻」。把尾巴尖朝前送,小肚子前翻,腹部收縮,腰部自然放鬆,原來腰帶處的大窪子被填平了,背與臀成一平面。我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學拳開始就必須學會收臀之身法,把原來的秘傳毫無保留地傳給學生。  (三)「輕」字入手去拙力。吳式太極拳講究的是鬆柔功夫。初學拳者,身體不能放鬆,打拳時渾身僵勁,使的是拙力,不能實現「用意不用力」。要入門必須經過一個換勁的過程。當年我隨鄭時敏老師學拳,我年輕,理解的也快,很快就把八十三式的套路打熟了。那時學拳心切,一天要打上七、八遍。我向年齡大的同學顯擺自己學得快、打得好。鄭老師見到後,批評說:你打的是什麼拳呀?全身還是拙力,跟吳式太極拳還不沾邊呢。去掉拙力,要像小孩逮蝴蝶似的,屏著氣,靜悄悄地,躡手躡腳,動作輕輕地,精神集中,連大氣都不敢出。從輕字入手做好每一個動作。我按老師的要求,心靜氣沉地練拳,大約經過一年,才把拙勁化掉。  老師講練吳式太極拳要立足一個「慢」字。怎麼才能慢下來?從輕字入手,動作輕了,自然就慢下來了。練拳的過程中,動作輕輕,維持適當緩慢均勻的速度,是為了便於以氣運身,使內氣能夠從容運行,暢通無阻。練拳時用拙力就慢不下來,不慢則心不能靜,心不靜則意不能專,動作不輕不慢,則氣不能沉,氣不沉則周身不能松靜。慢是太極拳練意、練身的關鍵。在慢中還要做到「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對內要求精神集中,呼吸勻細;對外要求節節貫穿,完整一氣,做到運動如抽絲,表裡精緻無微不到。總之,練吳式太極拳必須從輕字入手,心靜氣沉做好每個動作,日久天長才能練出鬆柔功夫。  (四)移步(邁一步)六拍下盤功。  練出下盤功夫是學好吳式太極拳的基礎。太極拳動作「進退須有轉換,往返須有摺疊」。腳下動作「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抬腳邁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要從走步練起。跟我練拳第一關就是走步。每進一步,左右腳交換一次前後位置,必須嚴格地按六拍進行。如從左弓步變為右弓步:第一拍輕提右腳,使腳跟離地約兩三公分;第二拍像抽絲一樣,右腿向前運行,使兩膝相貼;第三拍輕輕地邁出右腳,腳跟著地不著力;第四拍松肩沉胯,右腳放平,身體重心不能前移,此動最難,有人初練時,左腿都會打哆嗦;第五拍屈右膝重心前移;第六拍右腳下踩,左腳後蹬,形成右弓步。這就是邁步如貓行的具體練法。這樣練步,腿勁增長很快。更重要的是能克服「跳坑」等毛病,為今後推手技擊的鏟勁打下基礎。這樣練下盤功夫,學員們反映非常之好。  (五)沉氣固氣在腳板。  練太極拳,養浩然之氣、丹田飽滿之後才可言氣遍全身。如何養丹田之氣,我體會其關鍵在腳底板的動作。邁步前行時,腳跟不能抬起,邁步時腳跟一抬,便形成一次小腹的放鬆,丹田氣斷一次,氣就上浮一次。練拳時要保持氣沉丹田,要形成氣存在丹田的感覺,不能讓氣浮上來,始終保持松腰收腹、空胸實腹,使丹田有如一個氣團,不可使之散。拳譜中有三個勿使,其一雲「勿使有斷續處」。練拳時會感到腳跟往起一抬,就形成一次斷續,丹田氣就渙散一次。我師爺楊禹廷老先生特別重視腳板放平,一點都不要著力,氣不能斷。這在拳譜也能找出理論根據。《宋譜?心會論》關於太極拳主宰賓輔說明,其言曰:「腰脊為第一主宰,喉頭為第二主宰,心地為第三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掌指為第二賓輔,足掌為第三賓輔」。可見足掌的動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們好好地研究。  (六)堅持「實中實」的練法,達到氣貼背行的效果。  太極拳要求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動牽往來,氣貼背行。《拳譜》有「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具體怎麼做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不但古人沒有具體說明,當今的太極拳著作中也沒有人具體闡述。唯我吳式太極拳練法中有虛中虛、實中實之說。「實中實」就有「務沉著」之意。行拳中重心移到實腿之後,再向下沉氣,使重心腿承擔全身重力的百分之百,而虛腿做到虛中虛,不承擔身重,而能自由移動。這時體內之真氣便由腳而腿,再到腰,沿脊背上行,這叫氣貼背行,也就「收斂入骨」。王培生老師在教攬雀尾一勢第六動右掌前掤到位後,要意想右手的五個指甲蓋貼地,這時右腳便呈現實中實,這時氣下沉,脊背便產生氣貼背行之感。而後再走第七動右掌後掤。練拳時要堅持松力沉氣,重心腿要做到實中實,便會形成氣貼背行的效果。這是非常細緻的動作,要突出意念的活動。長期堅持便能氣遍全身,太極內勁自會上身。  (七)內外三合練整勁。  太極拳要求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到達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通過六合的練習練成周身一家,形成整勁。一般地講,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也就是意到,氣到,勁到;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外三合稱為六合。先從外三合練起,外三合是左右交叉的,左手與右腳合,左肘與右膝合,左肩與右胯合。右三與左三亦然。通過外三合訓練使身體動作協調,逐步達到勁整。(以後安排專講一次內外三合的訓練)  (八)氣達四梢出內功。  太極拳理論有四梢之說,四梢分內四梢、外四梢。外四梢指身體之末端,手、足、手指、足趾之端。古人認為此四梢末乃梢之梢也。真正四梢是內四梢:發(頭髮)為血之梢;舌為肉之梢;齒(牙)為骨之梢;甲(指甲)為筋之梢。氣滿四梢,練功有成。練功,氣不能達於身是虛而不實,氣不能達於四梢,實而仍虛。我們先說氣達外四梢:  在打拳時,每一定勢,豎腰立頂,要氣貫手指、腳趾,要到指尖、趾尖,到指肚還不夠,要到指甲芯(指甲與肉相接處),這種方法叫「端引」。所謂「端引」指的是四肢末端的牽引力,即手腳在運動過程中,由末端牽引而出,形成的節節貫通,對接拔長之力。端引是由意念生成的一種牽引力,也是由意念生成的一股氣流。所以,端引既是一種力也是一種氣,是由意念而產生的一種內力(也有人把它說成是一種生物電)。拳論里說的「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說的就是這種內力。這是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和感覺到的內力,也是吳式太極拳的獨門功夫。一投足一伸手即可形成的這種內力,力達四肢尖端,引而不發,收放自如。端引做好,練拳時明顯給人一種非常輕巧的感覺,行拳如流水,輕鬆自然,連綿不斷。不僅自己能感覺得到,外人也能看得見。  練功日久,功夫有成不僅外四梢有感覺,內四梢也有感覺。齒為骨之梢,練功有成,骨質增強牙有力,練功中不自覺咬之;發為血之梢,練功中頭髮可以動彈,如開天門發功時,頭髮會往起豎立;舌為肉之梢,練功有成,全身肌肉氣滿,舌頭上氣感特彆強烈,有時走路舌頭上都有冒氣的感覺。  以上講的是練好吳式太極拳,確保功夫上身的幾個問題。有兩項基本原則,七個具體練法。我把這些編成八句歌訣:

循規蹈矩程序明,身法秘傳要記清;輕字入手去拙力,一步六拍下盤功;丹田固氣在腳板,內外三合練勁整;實中加實氣貼背,氣達四梢內功成。

  以上這八句,是我向王培生、鄭時敏兩位老師學習太極拳悟出來的心得體會。我以為這八句話完全符合太極拳譜中所講的五字訣:「心靜、氣斂、勁整、身靈、神聚」的基本原理。可以說是五字訣某些方面的具體運用。  今天我把這些練拳的體會合盤托出,毫無保留地提供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練習吳式太極拳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幫助我進一步提高拳藝。  當然,學習吳式太極拳、推手技擊到高級階,還要講究「守中用中」,以及雙軸運轉等綜合技法,以後再跟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分享:

0

喜歡閱讀(5) 評論 (0) 收藏(0) 轉載原文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圈子

前一篇:[轉載]關於太極拳的用意問題作者:關振軍
推薦閱讀:

tjboyue的【太極】5
太極圖說註解序
起承轉合藏玄關 太極真功從此傳
三豐太極亂環術傳承人 揭秘真實太極
太極拳之精髓

TAG: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