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起飛瞄準全球產業第三級 ---《新財富》雜誌---做中國資本市場第一刊

建國60周年之際,中國經濟和軍工產業都恰好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中國經濟在復甦中和復甦後如何升級增長模式,已成全球熱議的焦點之一;而國慶大閱兵,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中國軍工產業的一次檢閱。中國需要構建一個什麼樣的軍工體系,可能是一個宏大的話題,但我們可以從中美航空企業的比較中獲得他山之石。  通過產業鏈縱向切割,2008年中國航空製造集團將製造類資產剝離出來,由中國商飛承接研發、總裝以及售後服務環節,由中航工業集團整合製造環節,搭建起完善 的民用飛機產業鏈。迄今,中國的大飛機之夢在ARJ21公務機上實現了第一步。坐擁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場,中國飛機製造業的發展前景一目了然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大飛機的主要買家,而支線航空市場更是缺口巨大,2009-2010年中國計劃新開工共60多個支線機場工程,投資規模共計達4500億元,由此將帶來對ARJ21等支線飛機的巨大需求。 中國大力發展航空業勢在必然,然而儘快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從技術實力、管理手段等方面全方位拉近與國際巨頭的距離,卻非一日之功。

  中國商飛:初探民用航空商業模式  2009年9月8日,在香港舉辦的亞洲航空展覽會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的ARJ21公務機模型正式亮相。作為中國民用航空製造業的發展平台和大飛機項目的主體,中國商飛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而這一步,發端於15個月前中國商飛在一團亂麻般的原有航空產業中的孵化再生。  在此之前,中國航空製造集團在產業鏈上採取「一鍋端」的方式,即企業包攬了從產品研發、部件製造、總裝、銷售的全部環節,這使本就有限的資源更加分散。反觀國際航空製造巨頭,製造類資產的剝離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進入21世紀,空客和波音都不約而同地將製造資產從企業中剝離出去。2005年,波音公司以9億美元的價格將兩家製造廠出售。而這兩家製造廠曾生產了波音737大約75%的結構件,並為波音747、波音767、波音777製造飛機駕駛艙。2007年,出於同樣的考慮,空客出售3家、關閉至少4家製造廠。這種在縱向價值鏈上採取的聚焦戰略,有利於波音和空客將更多資源集中於飛機研發、總裝和營銷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圖1)。

  正是借鑒歐美經驗,2008年5月,中國商飛在上海成立,整合了原一二航集團中的民用飛機研發、總裝、營銷服務資產,通過產業鏈縱向切割搭建民用航空製造業發展平台,解決了民用航空產業鏈過長的問題,並承擔起發展中國大飛機項目的重任。大飛機項目被中國確定為未來15年內重點實施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而今,經過短短的15個月時間,中國商飛通過ARJ21的運作模式摸索出為中國民用航空工業商業模式的可操作範本。ARJ21是中國首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渦扇支線客機,布局在70-90座之間。按照每架飛機售價2800萬美元計算,現有ARJ21訂單的總價值已經達到56億美元。以同屬發展中國家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以下簡稱「巴西航空」)為例,雖然受到巴西貨幣雷亞爾相對美元大幅升值、勞動力成本增高的影響,其毛利率最近幾年依然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考慮ARJ21未來銷售將以國內為主,且擁有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其毛利率水平應該也不低於20%。如果以此估算,ARJ21現有訂單給中國商飛帶來的主營業務利潤將超過10億美元(圖2)。

  此外,隨著ARJ21的批量生產,中航重機(主要從航空液壓件和航空鍛造件業務)、ST昌河(主要從航空照明和機載設備業務)、哈飛股份(主要從複合材料結構件業務)、中航光電(主要從航空光電連接器業務)等航空製造業上市公司都將從中受益。  作為中國商飛的第一個飛機產品,ARJ21也是大飛機項目的前奏。目前,中國商飛也已明確了C919大型客機項目的研發管理思路—將按照國際運作模式,從市場調研開始就充分聽取用戶意見,並依此進行產品設計,在製造、營銷過程中採取國際主流的「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進行廣泛的國際合作,發動機、航電、電源等系統將全部通過競標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在這一價值鏈中,中國商飛將負責完成設計研發、總裝、試飛取證和總體營銷。最近,中國商飛相關人士表示,大飛機計劃於2014年底首飛,2016年取得適航證,並交付用戶。  國外經驗表明,在民機產業發展過程中,軍用航空工業也將從中受益。顯然,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下簡稱「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大批軍工企業將分享中國民機產業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而且,這些企業通過在民機項目中獲得的技術提升可以反饋到軍機領域;更重要的是,中國商飛通過民機發展獲得技術提升後也可以參與軍機總體或系統設計,如此一來,中國航空工業就形成了軍民機協同發展,技術資產良性循環的健康商業模式。這從美國波音公司的發展路徑可見一斑。

  中航工業集團:藉助資本市場做大  在ARJ21公務機香港亮相的同一天,2009年9月8日,中航工業集團和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在美國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探討涉及商用飛機、民用直升機、通用飛機等領域的合作,包括空中交通管理、航空電子設備,輔助動力系統和引擎,環境控制系統,照明設備,輪胎和剎車的研發、製造與採購、銷售與售後服務、管理與適航交流等。霍尼韋爾是全球領先的綜合航空電子設備、引擎、系統和服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截至目前,由原一航集團和二航集團製造企業合併、組建僅10個月的中航工業集團已與波音、空客、龐巴迪、巴西航空、歐直、聯合技術公司等眾多世界知名航空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多方位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  重組後的中航工業集團是航空製造業的「超級航母」,控制了中國90%以上的航空製造業資源,下轄近3000億元經營資產,年收入規模超過1600億元,擁有50多個國家級科研機構,200家子公司(其中20多家上市公司),100多個大中型製造單位,上千家企業。  根據集團的戰略規劃,中航工業集團一成立即著手進行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產業化發展,計劃在3年內實現子公司80%的資產和業務進入上市公司,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5年內實現集團80%的資產和業務進入上市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在旗下上市公司定位方面,洪都航空和成飛集成分屬於防務事業部的航空板塊和民品板塊;西飛國際屬於飛機業務板塊;航空動力、成發科技、ST宇航分屬於航空發動機的主機、傳動和控制業務板塊;ST昌河、中航精機、中航光電、東安黑豹屬於航空電子、航空機電、元器件和民品業務板塊;哈飛股份屬於直升機板塊;貴航股份、力源液壓、三鑫股份分屬於通用航空、重機和非航空產品板塊;深天馬、飛亞達、中航地產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航空技術國際(00232.HK)、深圳中航工業集團股份(00160.HK)則分屬於工業投資、航空貿易、貿易物流和置業等板塊;東安動力屬於汽車板塊。中航科工(02357.HK)則被定位為中航工業集團海外資產整合平台(圖4)。在平台整合基礎上著力打造三大軍用飛機品牌(圖3)。

  與此同時,中航工業集團也著力融入區域發展經濟圈,積極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圈進行產業布局(圖5)。

  另外,中航工業集團力圖開拓國際民機轉包市場,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合作層次,以求實現由單純的供應商向風險合作夥伴的躍升,加快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  2009年,中航工業集團的重組進一步提速,除了已完成增發的力源液壓和方案剛獲準的ST昌河,中航工業集團旗下已有7家上市公司啟動了資本運作(ST昌河、力源液壓、貴航股份、ST宇航、東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產)(表1)。

  兩翼互聯,構建民用航空製造產業布局  中國商飛同中航工業集團一起形成中國航空工業兩大經營主體:中國商飛負責民機的設計、總裝、銷售和售後服務,中航工業集團負責中國商飛的轉包製造和軍用飛機等其他航空業務的發展,並由此構建了新型的航空製造產業布局(圖6)。

  航空業以一帶十的經濟帶動作用  航空製造業對國防建設、製造業升級乃至中國經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國家級的戰略產業。  航空製造業技術含量高,市場價值大。數據表明,如果按產品單位重量創造的價值計算,船舶為1,小汽車為9,彩電為50,計算機為300,噴氣客機為800,航空發動機為1400。由此可見,航空製造業屬於高附加值的產業。從國際航空製造業市場看,僅整機製造、航空轉包和航空發動機每年的市場容量就超過2000億美元,整個航空製造業衍生的其他產業價值更是難以計量(圖7、圖8)。

  另外,由於牽涉領域廣泛,航空製造業對機械、電子、材料、化工等產業都有極大的帶動作用。有研究表明,美國民用飛機銷售額每增長1%,能夠帶動GDP增長0.74%。  更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擁有龐大人口的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無疑將是民用飛機最大的市場。2004年,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4國的飛機訂單佔全球訂單的比重僅5%,而到2005年,這一比重一舉躍升到35%。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民航業務發展迅速,民機市場需求高漲。根據民航總局的預測,到2020年,全國機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將分別保持15%和11.4%的年均增長,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13個(目前3個),旅客吞吐量2000-3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6個(目前2個),1000-2000萬人次的機場將達到10個(目前5個)。2005年,中國民航飛機總數為1030架,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超過3380架(圖9、圖10)。因此,波音和空客等航空製造巨頭的預測報告顯示,未來20年3萬億美元的全球民機市場中,中國市場的價值將達3400億美元,佔據10%的份額。

  藉助國內市場的巨大空間,中國民用航空工業有望獲得可觀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而且,發展航空工業在帶動製造業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方面具有制高點的作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先進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特別是大型飛機的設計製造,能夠有力地促進和帶動裝備製造業、數控機床產業、電子產業、材料產業、發動機製造業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從而在技術層面提振國民經濟的發展。日本曾作過一次500餘項技術擴散案例的分析,發現60%的技術源於航空工業。而且,有研究表明,向航空工業每投入1萬美元,10年後就可以產生50至80萬美元的收益。  巴西航空的崛起和發展就對整個巴西製造業起到了提振作用。其總部所在的位於帕拉伊巴河河畔的小鎮,如今在巴西航空的「輻射」作用下,已成為一個新興工業中心。德國大眾、美國福特和通用動力公司相繼在這裡建立了它們在全球最大的廠房,一大批生產組合件和電子元器件的企業也落戶於此。此外,皮爾金頓宇航、派克和索那卡等國外供應商也都在這裡建立了生產設施。巴西航空與德國利伯海爾國際公司還在這裡合資成立了專門生產起落架和液壓部件的合資企業。這些因為巴西航空的向心力而聚攏在一起的企業,成就了巴西的一個現代工業「矽谷」。位於這個「矽谷」中心的巴西航空,已具備了向其他產業進行技術溢出的能力。  迄今,圍繞大飛機項目,中國也實現了眾多關鍵技術的突破。2007年4月,作為大飛機關鍵支撐設備的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論證,在西安航空產業基地正式啟動。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是發展大型飛機必備的關鍵設備。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一期工程8萬噸模鍛液壓機的樣機—4萬噸模鍛液壓機於2008年年底完成並投產;二期工程8萬噸模鍛液壓機將於2010年年底完成。項目建成後,將超越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鍛壓設備的噸位水平,為中國生產大型航空結構件奠定基礎。2008年4月,大型飛機起落架用300M超高強鋼、四大牌號鈦合金結構用鋼在寶鋼研製成功,與大飛機項目相關的發動機用特種鋼材等的研發也已全面展開。  發展民用航空製造業對鞏固國防無疑具有重大意義。現代戰爭充分表明航空工業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世界軍事大國也把航空武器的發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美國國防採購1/3以上的金額用于飛機項目。然而,僅僅依靠非市場化的投入和支持模式,航空工業的發展缺乏活力和可持續性。所以,真正能夠成為航空工業持續發展動力的是民用航空,歐美髮達國家航空工業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大飛機經過改裝可以變成預警機、空中加油機、海上巡邏機等,具有很高的軍用價值。如美軍的E-3預警機就是由波音707客機改裝而成,日本的KC-767空中加油機則是用波音767客機改成的。

  衝擊「第三極」  中航工業集團計劃在今後的9年中保持每年30%以上的規模增長速度,到2017年集團收入躍上1萬億元的台階,成為全球航空製造的第三極。  目前,世界最主要的航空製造企業是波音和空客,它們生產了幾乎全部大型民(軍)用客機,除此之外,全球主要民用飛機總裝製造企業還包括加拿大的龐巴迪和巴西航空。其中,巴西航空的發展路徑對中國民用飛機產業最有借鑒意義。  巴西航空成立於1969年,經過4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商用飛機製造商,也是120座級以下商業飛機的最大製造商。迄今,公司已向45個國家交付5300多架各類飛機,其支線飛機銷往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摩洛哥、墨西哥、南非等20多個國家,佔據了世界支線飛機45%的市場份額(龐巴迪佔據了30%)。以支線客機的市場機會為基礎,通過體制改革,引進國際合作,以及政府在法律、稅收上的全力支持,巴西航空已連續兩年成為巴西最大的出口商。2008年,公司總共交付了204架支線客機,銷售收入達到63億美元,實現凈利潤4億美元,公司的累積儲備確認訂單總價值209億美元(圖11)。

  目前,巴西航空擁有研製大型客機的能力,其開發的E170/190系列已進入波音和空客的產品市場,而且在舒適度和每個座位所佔的飛機容量上,不輸于波音737和空中客車A320機型。因此,不排除巴西航空將與波音、空客在某些領域同場競技的可能。  進行對比研究後,我們認為中國民用航空業在未來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有機會超越巴西航空。中國目前航空工業的整體實力,尤其是軍用航空工業的技術實力大大超越巴西。且伴隨著機載雷達、電傳操控、航電匯流排、大推重比渦扇發動機等核心系統獲得突破,中國相繼推出了FC-1、殲10、殲11改進型三款具有國際第三代、甚至三代半水平的戰鬥機,標誌著中國三代戰鬥機技術已取得全面突破。而巴西目前只能生產輕型攻擊機和教練機,並不具備完整的航空工業產業鏈體系,更多系統製造業務主要靠外包完成。因此,鑒於軍用和民用航空製造業在技術方面的通用性,中國發展民用航空工業技術基礎更強。  而龐大的國內市場更是支撐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堅實基礎。根據波音和空客等航空巨頭的預測,未來20年中國年均大型民用客機的市場需求將達到150億美元左右,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0%,這一水平相當于波音或空客年民機銷售額的一半,足以支撐一家大型航空製造企業的發展。事實上,在與國際航空製造企業的合作中,龐大的市場已成為中航工業集團的重要談判籌碼,並藉此同波音、空客、霍尼韋爾等一流廠商達成合作。而全球化的合作與資源配置,是現代民用航空工業成功的關鍵。在E170/190系列的生產中,巴西航空負責了前機身、頭錐、中央機身II段和機翼到機身的整流罩,其主要合作夥伴公司所承擔的生產責任則包括:通用電氣公司提供渦輪風扇、動力裝置,發動機短艙;美國霍尼偉爾公司提供航空電子系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機翼旋轉軸、發動機吊架等,所有這些合作夥伴還都向巴西航空提供了從事系列化生產的組織管理專有技能。而通過合作,巴西航空的自主能力在最新的E170/190項目中所佔有的份額也有所提高。  在未來的15到20年間,中國民用航空製造業有望衝擊世界航空工業的「第三極」。

中國軍工產業家當盤點

據不完全統計,10大軍工集團目前旗下擁有58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3500億元,流通市值超過2000億元。通過軍工資產證券化,很多軍品業務進入了上市公司,並將上市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機制引入軍工行業,為軍工行業發展注入了動力(附表)。上市公司之外,軍工集團內仍有大量優質資產沒有上市。在我們統計的五家軍工集團中,集團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僅占其總資產規模的16%(附圖)。目前,各大軍工集團為了進一步提高軍品科研生產能力,提升民品市場競爭力,都在按照專業化的思路進行業務重組。

新中國成立後的13次國慶閱兵

閱兵是國家武裝力量接受國家和人民檢閱的一種儀式,既是國家展示軍隊戰鬥實力和武器裝備水平的重要平台,還可以起到增強民族凝聚力、樹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舉行了13次國慶閱兵。1949-1959年的11年間,中國每年都舉行國慶閱兵,這11年里,受閱裝備實現了從建國初期的繳獲和引進武器到基本實現國產化的轉變。1984年,舉行了建國後規模空前、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受閱的武器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在這次閱兵中,戰略導彈部隊首次向世界公開。1999年,建國50周年之際,中國舉行了第13次國慶大閱兵。此次閱兵的規模龐大,陸、海、空、二炮、武警等武裝力量均有參與,展示了眾多先進的武器裝備。

第13次國慶閱兵規模空前、武器先進第13次國慶大閱兵,400多台戰車和132架飛機受閱,其中的95%為國產新裝備。與第12次閱兵相比,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主戰武器。我軍第一次向世界展現了海軍新型艦載武器和加受油機,後者表明我空軍具備了遠程空中打擊的能力。除此之外,東風31戰略彈道導彈、機動式地地戰略導彈、重型反坦克導彈、新型牽引高炮等也是首次向世人展現。

第14次國慶閱兵值得期待第14次國慶閱兵,近90%是新裝備亮相,裝備型號比上次閱兵增加了約10種。殲10戰鬥機、殲11戰鬥機、偵察機、電子干擾機、空警2000預警機、轟油6加油機、武直10、99式坦克、VN1新型輪式戰車、「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等新型導彈、無人機等。經過我們分析發現,國慶閱兵與當年和次年的GDP增長率並無太大相關性(附圖)。


推薦閱讀:

賺錢的幾層境界,你是哪一層?丨財富
你會算命嗎依自己出生年月日可查一生財富大小
周六開始,這3大生肖財富暴漲,氣勢如虹,鈔票如雨,享受富貴!
梁乃崇:佛教的財富觀
從胡潤財富報告看通向財富之路

TAG:中國 | 市場 | 航空 | 資本市場 | 雜誌 | 財富 | 資本 | 產業 | 中國資本市場 | 瞄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