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詞人朱敦儒 |
朱敦儒,字希真,號岩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詞人,河南(今洛陽)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與群芳爭艷。靖康、建炎年間,隱居故鄉,寫就了許多描寫洛陽自然山水和名勝風物的詞作。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許,兩次舉薦為學官而不出任。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薦朱敦儒,言敦儒有經世之才。高宗於是下詔任他為右迪功郎,並命肇慶府督促他赴臨安任職。敦儒仍不肯受命,在眾親朋的勸說下,他方應詔前行。到了臨安,賜進士出身,授予秘書省正字,爾後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後因發表主戰言論,並與主戰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諫議大夫汪勃的彈劾,於1149年被免職。不久,上疏請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檜的籠絡下出任鴻臚少卿。朱敦儒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學創作上,其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的詞風激昂慷慨;閑居後詞風婉明清暢。由於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時,經常狎妓怡游,尋訪洛陽一帶的山川名勝。他在後來所寫的詞中,曾對這段浪漫快樂的生活做過深情的回憶。在《雨中花》中寫道:「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在《臨江仙》中寫道:「生長西都(洛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花間相過酒家眠。乘風游二室,弄雪過三川。」詞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黃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陽一帶的山水勝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與疏狂。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他的輕狂和傲骨,通過這幾句激情洋溢的詞,表現得淋漓盡致。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戰派一邊,所寫的詞比較具有現實意義,多憂時憤亂之作,「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沉痛凄愴,非常感人。到了晚年,過著閑適生活,詞中充滿了浮生若夢的消極思想與詩酒自放的頹廢情調。比起北宋末的多數詞人來,他在題材開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憂時憤亂與閑適生活兩類詞外,還有宮怨、遊仙以及諷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後期的詞,語言清新曉暢,明白自然,並常以尋常口語入詞。總體而言,他的詞風格曠達,一掃綺靡柔媚的風氣,繼承蘇軾而又有變化,自成一家,在當時詞壇上佔有獨特的地位。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也稱《太平樵歌》。 |
|
21.北宋西京城 |
北宋西京洛陽和東京開封並為當時兩大都會。西京不僅有宮城、皇城,而且有一套龐大的管理機構,皇帝不時巡幸,並選能臣分司西京。宋西京城的建設,先從宮城、皇城開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十月,太祖準備巡幸洛陽,遣庄宅使王仁王圭、內供奉官李仁祚與河南知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勛同修洛陽宮室。這次修復,使宮城、皇城煥然一新。宮城和皇城仍為隋唐五代宮城、皇城舊址。據《宋史·地理志》載,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垣三門:中曰五鳳樓,東曰興教門,西曰光政門;東垣一門,曰蒼龍門;西垣一門,曰金虎門;北垣一門,曰拱宸門。正殿曰太極殿,另有天興殿、武德殿、文明殿(在唐宮中路南側發掘的宋代大型建築基址,應為文明殿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垂拱殿、天福殿、太清殿、思政殿、延春殿、廣壽殿、明德殿、天和殿等諸多宮殿。又有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台、娑羅亭等亭台渠池。宮城東西有夾城,各三里余,宮室共九千九百九十餘區。在唐宮中段北側發掘的宋代建築遺址,應為北宋西京樞密院或崇文院等主體建築之一。夾城內及內城北,皆為左右禁軍駐紮之地。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面三門:中曰端門,東西曰左、右掖門;東垣一門,曰宣仁門;西垣三門:南曰麗景門,中曰開化門,北曰應福門。皇城內分布著官府諸司的衙門。西京外郭城沿用五代舊城,到仁宗時,又做了大規模整修。《宋會要輯稿·方域一》載,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大臣王曾建議:「西京洛河之南,居民甚多,並無城池,請逐漸修築城垣。」於是朝廷命知府李若谷主其事,修建了比較完整的城垣。修復後的外郭城,周回五十二里九十六步。南垣三門:中曰定鼎門,東曰長夏門,西曰厚載門;東垣三門:中曰羅門,南曰建春門,北曰上東門;西垣一門,曰關門;北垣二門:東曰安喜門,西曰徽安門。城內縱橫十街,定鼎橋門大街同隋唐一樣是城市的主幹道。在外郭城修復以前,洛陽已有很多居民,並設有里坊。《元河南志》載,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河南知府張奎在各坊立起坊榜,每坊列榜為識,共計一百二十坊,比隋、唐二代均多。隋唐的三市此時已列為民坊,因為商業的發展已打破「市」的限制。在坊區之間,建有驛站、客館、宗教寺觀等。洛河南北之間,早在宋初已由西京留守向拱重修了天津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地方官員又仿趙州石橋進行了重修,其後又修二引橋以疏水流。宋朝歷代皇帝對西京建設都很重視,特別是宮城、皇城,曾屢加修葺。根據《續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宋史·地理志》等文獻的記載,在真宗、神宗、徽宗時期,對皇城、宮城有過五次大修。特別是徽宗時期,對宮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合屋數千間,盡以真漆為飾,工役甚大,為費不貲」。在國家投資修建宮城、皇城的同時,民間興起大修宅第園林之風,呈現出園林相望、甲於天下的局面。對西京城市之美,宋人多有讚譽。司馬光詩云:「西都自古繁華地,冠蓋優遊萃五方。比戶清風人種竹,滿川濃綠土宜桑。鑿龍山斷開天闕,導洛波四封羽觴。況有耆英詩酒樂,問君何處不如唐?」為了管理西京,朝廷在這裡設西京留守,留守兼河南知府,宋神宗、徽宗時,另設副留守。留守、副留守分左右廳治事。其屬官有司錄、戶曹、法曹、土曹、司理、文學、助教等。另設通判一人,判官、推官各一人,其「使院、牙職、左右軍巡,悉同開封府」。北宋又在西京設四使,即作坊使、內園使、洛苑使、左藏庫使,分別管理居民區、皇宮、皇家園囿、左藏庫。西京設御史台,糾察百官。據有關資料稱:北宋西京洛陽,人口多時在二十萬左右。 |
|
22.宋代皇陵 |
宋代皇陵,即宋陵,位於西京鞏縣(今鞏義市)境內。以今芝田鎮為中心,南北15公里,東西10公里。在此範圍內,按照埋葬的先後順序,可分為五大陵區,即西村陵區、蔡庄陵區、孝義陵區、八陵陵區、回郭鎮陵區。西村陵區有: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蔡庄陵區有:真宗永定陵。另附有大臣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羅彥環墓五座;孝義陵區有: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另附有大臣趙普、曹彬、狄青、楊延昭墓四座;八陵陵區有: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以上通稱「七帝八陵」(包括被追封的太祖之父宣祖永安陵);回郭鎮陵區:此陵區實為宋代宗室親王、子孫墓區,未有帝王葬此。就每座帝陵而言,其陵園均坐北朝南,由四部分構成:上宮、宮城、地宮、下宮。其中上宮:由南向北依次為鵲台、乳台、神道、石刻等;宮城(也有資料稱此為上宮):四周築牆,設南(正門)、北、東、西四門,門外各置石獅一對,四角建角闕,城正中為陵冢,覆斗形,因廣植松柏樹,東西成排,南北成行,「松柏成林,縱橫如織」,故亦稱「柏城」;地宮:即埋葬皇帝的地下宮殿,深16~30米,下方上尖,磚石結構,頂繪日月星辰、銀河等天象;下宮:在宮城北門外約100米處,是皇帝靈柩下葬前暫時放置之地,亦是平時陵園管理人員齋居之地,建有影殿、齋殿、廚房、浣濯院等。神道二側,有東西相對的二列石刻,由南向北依次為:望柱一對,象及馴象人各一對,瑞禽一對,角端一對,仗馬與控馬官六對,虎二對,羊二對,客使三對,武臣二對,文臣二對,門獅四對,鎮殿將軍一對,上馬石一對,宮人二對,一共六十件石雕作品。宋陵神道石刻,上繼唐、五代藝術風格,又有宋代獨創的藝術特點,是全國範圍內最大的宋代石刻藝術群,具有重大的藝術、歷史、科學價值。宋陵所用石材,多取自今偃師市南部山區。現存的宋陵採石場遺址,位於大口鄉四道溝溝口附近的二條山谷內,谷內石壁上,可以看到因採石所造成的斷面以及大大小小的採石坑。另刻有採石題記六處,字跡多剝蝕難辨,僅有三處保存有宋代年號。刻立於宋代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永泰陵採石記」碑,保存於今偃師市緱氏鎮原永慶寺舊址上,它詳細地記述了修建永泰陵時採石的時間、規模、用工數量及民夫、兵卒採石的艱辛狀況。宋陵何以遠離東京開封,而建在西京洛陽毗鄰?原因之一是,宋太祖等一直欲把國都遷到洛陽。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朝廷劃取西京畿縣鞏縣、偃師、緱氏、登封各一部,設永安縣(治今芝田鎮)以專奉宋陵。1127年,北宋最後二帝宋徽宗、宋欽宗被俘至金國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1135年宋徽宗趙佶死,初葬五國城,後遷葬於廣寧(洛陽附近);1142年,又遷葬於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東南會稽上皇村(今浙江紹興東南),號永佑陵。後欽宗趙桓慘死於金人馬蹄之下,草葬五國城;1171年,金人又以「一品大臣」之禮遷葬於「鞏洛之原」(今鞏義市清易鎮南塬),稱永獻陵。 |
|
23.會聖宮 |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後,欲遷都洛陽,於是在登基不久,就派人在洛陽附近選擇皇陵區,最終確定將皇陵區設在洛陽東部的偃師、鞏縣,後來在這裡新置永安縣。到仁宗時期,這裡已有四座皇陵,即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與杜太后的永安陵、太祖的永昌陵、太宗的永熙陵、真宗的永定陵。為了祭陵的需要,仁宗開始修建陵區的太廟,作為祭陵奉先之所,並成為陵區的管理中心。此工程開始於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歷時四年完成,這就是著名的會聖宮。會聖宮位於偃師市山化鄉的鳳凰山上,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山巒秀麗,溫泉噴涌,是建立宮殿的理想區域。會聖宮建成後,在這裡刻立了會聖宮碑。目前,會聖宮已不復存在,但這通巨碑仍屹立在鳳凰山上。該碑高9.2米,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組成。其體積之大,為我國現存古碑中所少見。碑座為龜形,其下與一八角形石座相連,背面刻一菩提樹下佈道圖,其餘三面均為雙龍鬧海圖。碑首為螭首,其上雕六條龍對稱相交盤繞。在其盤繞的碑首中間形成一圭形額,陰刻篆書「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銘」十一個大字。碑身四周飾以線刻龍形和流雲紋,兩側浮雕雲鶴圖案。正面碑文三十六行,一行八十四字,由翰林學士石中立撰文、翰林院待詔御書院祗侯李孝章書並篆額。石中立,洛陽人,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書丹者李孝章是北宋著名書法家。會聖宮碑為楷書,筆法渾實,結構嚴謹,兼有行、楷、瘦金諸體的韻味,其風格較獨特,在碑刻書法藝術中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迄今在宋陵區發現的八十五塊各類墓誌、碑刻中,就書法藝術而論,僅有蔡京書丹的懷、昌兩王墓碑可以與之相媲美。而論整體價值,則無有出其右者。碑文詳述了修建會聖宮的由來和經過,描繪了建築的宏偉、壯觀和「奉安」、「聖容」禮儀的隆重以及「士庶朝謁」的盛況。其主旨乃在頌揚宋初諸帝太祖、太宗、真宗以及仁宗的武功、聖德、教化、政績。碑文上寫著修建會聖宮經過精心地規劃,用料甚巨,建成之時「隱若中天,宛若化出」。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其主體建築為太祖、太宗、仁宗的神御殿,裡面供奉其畫像,殿內布置如其臨朝時一樣。此外,還有其他各類建築。北宋皇陵,除會聖宮及鞏義的「七帝八陵」外,在洛陽谷水還有一個陵園。據《邵氏聞見錄》說,太祖葬其父母於永安陵之後,想將其祖父趙敬的墓也遷到皇陵區。但是,兩冢相併,開壙皆白骨,難以分辨,遂以墳為園,每歲遣官並祭,洛人謂之一寢二位。因此,這個陵園也應視為北宋皇陵的一部分。據稱,最近,在中信重機公司廠區,發現一個大型碑座和碑首,是上世紀50年代該廠從谷水拉來的,該碑座、碑首與會聖宮碑的碑座、碑首工藝造型和體量相似,很可能是該陵園神道碑的一部分。另外,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硯史》一書,記載了各地名硯,其中有洛陽會聖宮硯,稱此硯石「色紫,發墨不乏,叩之無聲」。1963年,會聖宮碑和宋陵被河南省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宋陵被公布為國家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我市正在進行會聖宮碑申報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會聖宮碑及會聖宮遺址是宋陵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和整個宋陵都是宋代西京洛陽遺迹遺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
24.汝瓷和《汝帖》 |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西方稱中國為「China」,原意即瓷。夏代,人們已開始用瓷土作胎,燒制出白陶器皿;商代,又在瓷土胎上塗釉,燒制出最早的原始青瓷;周代,原始青瓷有新的發展,洛陽西周墓所出土的瓷豆、瓷罐、瓷瓮等,已呈現出了原始青瓷的新水平。經漢晉、隋唐,迄宋代,中國制瓷業達到鼎盛,成為當時對外銷售的主要出口產品。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定窯、鈞窯、哥窯,代表了宋瓷的輝煌。宋代京西路(治洛陽)、河南府(治洛陽)盛產瓷器,宋人王存《元豐九域志》載:宋神宗元豐年間,河南府「貢蜜、蠟各一百斤,瓷器二百事」。汝瓷產於京西路所轄汝州(治今汝州),胎質緻密,釉層勻凈,色澤雅潤,潔如玉,明如鏡,滑如脂,聲如磬。其色有粉青、豆綠、蝦青等,尤以天藍最佳,有「雨過天晴雲破處」的美譽。宋時為宮廷貢品。《清波雜誌》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因此,傳世汝瓷甚少。《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初到榮國府,當作者寫到黛玉之舅母王夫人住室時,特意提到在右邊几上放了一件「汝窯美人觚」,觚里插著時鮮花卉,可見其珍貴。現存世汝瓷,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等處。國畫大師李苦禪曾題寫道:「天下博物館無汝瓷,難稱盡善盡美也。」已經發掘的重要窯址有寶豐縣(宋屬汝州)清涼寺窯址(官窯)、汝州市嚴和店窯址等。宜陽縣城西一公里的二里廟窯址,生產白瓷和青瓷等,其青瓷具汝瓷特徵。《汝帖》,被清代金石學家畢沅譽為「宋石鴻寶」,它是在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由汝州知州王寀搜集、刻制而成的。王寀,自幼聰慧絕頂,《今古奇觀》中的《十三郎五歲朝天》,記載有他少時的軼事。後《汝帖》迭經失亂,至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州守白明義,以重金從洛陽購得明代《汝帖》原拓一部,重新鉤臨、刻石,又親書目錄兩卷,共十四石,現鑲嵌於汝州市文物樓壁間,每石高40厘米、長110厘米,包括先秦八種金文、秦漢至五代名家書法八十六種等。《汝帖》內容豐富多彩,有夏、商、周三代銅器款識,有石鼓文、史籀文,李斯、程邈、諸葛亮、梁鵠手跡,晉武帝司馬炎、南朝宋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等帝王書,竹林七賢書,王羲之父子三人書,唐太宗、武則天、唐高宗等唐王朝帝後書,歐陽洵、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賀知章等唐十書家書,韓愈、裴休、楊凝式等唐、五代七人書等,保存了不少歷史資料。《汝帖》又堪稱是一部書法藝術史,真、草、隸、篆,無不具備。逐帖看去,風格迥異,各有千秋;總而觀之,珠聯璧合,渾然一體。人稱,崔瑗的字「危峰阻日,孤松一枝」;張芝的草書「漢武愛道,憑虛欲仙」;蔡邕的漢隸「骨氣洞達,爽爽為神」;王羲之的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還有資料記載,曹操常把梁鵠的字懸於帳頂而細細欣賞,歐陽詢曾連續三晝夜觀索靖所寫之碑而不忍離開。令人高興的是,這些書壇巨匠的手跡,在《汝帖》中均有保存。這對於書法藝術研究者、愛好者來說實為一大幸事。 |
|
25.宋金西京爭奪戰 |
宋徽宗時,遼國境內的女真族(古稱肅慎,後為滿族主要組成部分)開始強大,完顏部首領阿骨打(完顏旻),於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白城)稱皇帝(金太祖),建國號大金。金朝建國後,連年對遼作戰,不斷取勝。金太祖死後,其弟完顏晟(金太宗)即位,聯合西夏,追擊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二月,擒天祚帝,遼亡。遼皇族耶律大石西遷,後在中亞建立西遼。當年十月,金軍第一次南下進圍北宋都城東京。宋徽宗退位,欽宗即位。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宋欽宗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求和,宋對金稱侄,金軍北撤。八月,金太宗決意第二次南伐,兵分兩路。十月,金西路軍攻陷河陽三城,守城宋軍南逃,西京留守兼西道都總管王襄聞河陽陷敵,遂帶三萬軍馬棄洛陽城逃跑,金人佔領洛陽。伊陽(治今嵩縣境內)人翟進、翟興為宋下級軍官,在洛陽危急時刻組織「豫西忠義軍」以助王師。王襄逃走時,命翟興守城,翟興兵少,抵抗失敗後西走。宋經略史范致虛與翟興會師於潼關,然後引兵東來。翟進則帶小股人馬,破金兵於福昌(今宜陽西),與翟興會師於高都,這時僅有義兵七百人。他們夜行晝伏,五日到達洛陽,夜半攻城而入,殺金西京留守高世由,收復西京,接著又在伊陽白草塢大敗金兵。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擄徽宗、欽宗二帝北還,北宋滅亡。五月,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京(商丘)即位(南宋高宗),接著移駕江南,建立南宋政權,改元建炎。六月,高宗命孫昭遠為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總管。孫昭遠招集義兵,命翟進守澠池、翟興守伊陽、姚慶守偃師,以拱衛西京。十二月,完顏宗翰發動以攻取洛陽為主要軍事目標的南伐戰爭。姚慶在偃師戰死,金兵直撲洛陽,孫昭遠兵少,撤離洛陽,為叛軍所殺,洛陽陷落。翟進在白浪隘(今澠池北)小勝金兵後,退往伊陽山區。次年正月,翟進收集義兵千人,連破金兵營地,率眾進駐龍門,與金兵夾伊河而戰。宗翰在洛陽無法立足,遂焚燒洛陽,遷其民於河北。留左監軍完顏希尹、右都監耶律伊都屯兵白馬寺,阿骨打第四子完顏宗弼(金兀朮)屯兵河間府,自引兵退入陝西。宋高宗聽從宗澤建議,任命翟進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撫制置使,命御營左翼軍統制韓世忠,率所部救援西京。四月,宋金會戰於洛陽。由於指揮失誤,宋師三戰三敗,韓世忠率軍南走。金兵攻入洛陽,翟進率義軍與之進行巷戰,次子翟亮戰死,翟進率殘兵退出洛陽。金兵佔領洛陽後,無法立足,棄城西逃,翟進佔據洛陽。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月,宋將楊進在洛陽南部武裝叛亂,欲與金人會合,攻佔西京。翟進率軍平叛,不幸陣亡。宋任命翟興繼任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撫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討使,然後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在鳴皋山北(今伊川縣南)大破楊進。次年五月,宋任命翟興為河南府、孟、汝、唐州鎮撫使。宋濟南知府劉豫降金,金立劉豫為偽齊國皇帝,都汴京。金兵聯合偽齊,多次派兵進攻翟興,均大敗而歸。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三月,翟興部將楊偉被偽齊收買,將翟興刺殺,河南諸州縣大都為偽齊所佔。翟琮繼任父職,收集散眾,於次年正月攻入西京,擒偽西京留守孟邦雄。二月,偽齊繼任西京留守梁進,襲擊翟琮治所伊陽鳳牛山寨,翟琮派部將李吉大敗梁進,盡斬來犯之敵。是時,中原已全陷於敵,翟琮被迫突圍至湖北襄陽。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正月,宋金議和,金歸還宋河南地。在此之前,金已廢偽齊。宋以李利用為西京留守。次年四月,金人撕毀協議,大舉進攻西京。宋西京留守李利用棄城逃走。河南府下級軍官李興,招募義兵戰於天津橋、定鼎門,失敗後南下。是時,岳飛北伐,李興收復伊陽等縣後,與岳飛部將張應等收復西京。金河南尹李成退往河陽北城。宋任命李興為河南尹。秦檜、宋高宗命岳飛班師後,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八月,金河南尹李成從河陽南下攻西京,遭到李興痛擊。金兀朮遣數萬人支援李成,李興退往永寧(今洛寧)白馬山,金再佔西京。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南伐,宋軍從其後翼攻佔洛陽,旋即撤離。至此,經過三十多年的反覆爭奪,洛陽終於落入金人之手。 |
|
26.金中京保衛戰 |
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蒙古族(唐時稱蒙兀室韋)首領鐵木真被其部眾推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意為海洋一般的大王)」,在斡難河流域建立蒙古汗國。蒙古把滅西夏、金、宋作為軍事目標。於是從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開始,蒙古騎兵開始在黃河以北奔突馳騁,大肆掠奪。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春,蒙古軍圍攻金的都城中都(今北京),金宣宗獻貢人口財物,並將衛王永濟之女岐國公主獻給成吉思汗(為第四個妻子)。蒙古軍退後,金宣宗於五月間率領皇室,載運宮中珍寶,遷都南京開封府,留尚書右丞相完顏承暉留守中都。宣宗南遷後,成吉思汗隨即派兵南下,次年五月攻佔中都,完顏承暉自殺。貞祐四年(公元1216年),蒙古三木合拔都軍經西夏進兵關陝,十一月抵金南京開封府。由於金朝各地援軍趕到,蒙古軍退去。金宣宗南遷後,河北各地已陷於蒙古,金王朝只有固守黃河、淮河之間的中原地帶。於是,在興定元年(公元1217年)八月,將洛陽升為中京,改河南府為金昌府,領九縣四鎮。九縣是洛陽、沔池(澠池)、登封、孟津、芝田、新安、偃師、宜陽、鞏縣,四鎮為龍門、長泉、緱氏、洛口,人口三十餘萬。洛陽之南另設嵩州,轄四縣四鎮。四縣為伊陽、永寧、福昌、長水,四鎮為鳴嗥、府店、韓城、三鄉,有人口十三萬左右。這時的洛陽,經過長期戰亂,已是一片廢墟,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開始在廢墟之上築城。據《元河南志》載,新築的中京城「東據瀍水,南接東城之南郭,西亦因東城之西郭,北縮於舊僅一里。」顯然,金中京城是在原洛陽城東城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城,即今洛陽老城前身。當年,蒙古滅西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死於今甘肅省六盤山下行宮。1229年,蒙古貴族推選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為大汗,並決定全力伐金。金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九月,蒙古軍兵分三路,中路由窩闊台率領攻河中,轉向洛陽;右路由拖雷自鳳翔過寶雞,越宋境沿漢水而下,再向北進入唐州、鄧州,直至汴京;左路由斡陳那顏率領攻取濟南。然後三軍會師於汴京。蒙古中路軍勢如破竹,十二月攻陷河中。次年正月,蒙古軍從洛陽東北白坡渡(今孟津北)強渡黃河。蒙古軍與金軍在鈞州(今禹州市)三峰山、盧氏鐵嶺會戰,金軍敗績,退守洛陽。蒙古軍圍攻洛陽城。洛陽守軍不足五千人,但洛陽城非常堅固,蒙古軍炮轟三個月,仍無法攻下。前守城總指揮溫迪罕斡朵羅貪生怕死,棄城逃跑,蒙古軍乘機攻陷中京,中京留守撒合輦自殺殉國。蒙古軍屠城後,棄城而走。金哀宗令任守真為中京留守、元帥左監軍,帶兵兩千餘,重建中京金昌府。任守真知人善任,破格提拔士兵強伸為警巡使。八月,中京留守任守真主動出擊蒙古軍,不幸死難。中京人推舉強伸為金昌府簽事。當時,郊縣居民皆逃入洛陽城中。蒙古軍再次包圍洛陽,列炮攻城。強伸收集衣帛代為旗幟,樹立於城上,親率士卒赤身而戰,從居民中選取壯士五千人,號「憨子軍」,往來救應,軍民一心,鬥志旺盛。又創造一種「遏炮」,幾個人才能抬動,能發射大石於百步之外,所擊皆中目標。九月,蒙古軍退至百里之外。閏九月、十月,蒙古軍又兩次來攻,其軍隊人數成倍,而中京不能克。金哀宗聞之,降詔嘉獎,以強伸為中京留守、元帥左監軍、行元帥府事。十月,金朝元帥思烈收集潰兵和民眾十萬自南山入洛陽。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三月,金哀宗命使者詔告強伸,可便宜從事。是月,蒙古軍自汴京驅思烈之子於中京東門下,誘思烈降,思烈命左右射之。這時,中京軍民方知道,汴京已經陷落,金哀宗下落不明。思烈聞之大驚而死。遺言,強伸行總帥府事。月余,糧盡,軍民散去。是年五月,塔察兒率蒙古軍復至,陳兵於洛水南,強伸陳兵於洛水北。蒙古軍欲招降強伸,強伸曰:「我本一軍卒,天子命我為留守,誓以死報國耳。」遂率步卒數百大戰於天津橋,敵兵無法取勝。六月,金將兀林答胡土率眾棄城而逃,鷹揚都尉獻西門以降。強伸知城已難守,率部下數十人從東門突圍,轉戰至偃師,力盡被俘,寧死不屈,被殺於中京七里河。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治今河南汝南縣)自殺,金亡。金代前後建都會寧、中都、開封,共歷九帝,一百二十年。其間洛陽為金陪都十六年。 |
|
27.五花寺和靈山寺 |
五花寺,位於宜陽縣城西40公里,三鄉鄉境內。雖然當年的五花寺已被歷史的風雨夷為平地,但五花寺塔卻至今巍然屹立於連昌河畔、漢山腳下,雄偉高聳,壯觀異常!該塔為宋塔,密檐式,八角形,上下九層,高約三十餘米,底部周長三十一米,磚石結構。在一、二、三、四、六層正南面均設塔門,但只有第二層為真門,余皆假門,門兩側飾磚雕菩薩、力士像等;有塔心室,室內有通道,可循環登至塔頂。該塔為洛陽地區現存最早的地面古建築,具有重要文物價值。靈山寺位於洛陽市西南約四十公里、宜陽縣城西七公里、靈山半山腰,坐南朝北,面對洛河。相傳因周靈王埋葬於此,故名其山曰靈山。還相傳,此山外貌很像古代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成佛之地),故簡稱靈山。山上有寺,曾名報忠寺,後依靈山而改稱靈山寺。遠遠望去,萬柏蔥蘢,雲煙縹緲,確堪譽為「乃一方之奇觀,光千古之名剎」。靈山寺初創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始創者為僧人憨休老祖。靈山寺大體為一南北長方形院落。山門為高台樓閣式,下部系磚砌高台,中辟山門門洞,門洞石匾額「靈山寺」三字為趙朴初所題;上建殿閣,原供伽藍菩薩。進入山門後沿中軸線上行,第一座大殿為天王殿,內供彌勒佛及四大天王;殿門外有古老的銀杏樹一棵,樹粗數圍,綠蔭如蓋,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第二座大殿原為大悲殿,供觀音菩薩;現改為中佛殿,供釋迦牟尼、阿彌陀、藥師「三世佛」玉像;歇山式頂,為我省遺存不多的金代建築。第三座為大雄殿,內供三世佛(中釋迦牟尼、右藥師、左阿彌陀),均為明代泥塑像。據說三尊佛像的原胎,是用周靈王墓上的三棵大柏樹就地雕成的;廡殿頂,主要為金代遺構,它和中佛殿都具有重要價值。殿前有明代七級石塔一座,上刻佛、羅漢等三十餘尊;另有古碑多方,刻有重修寺院的資料等內容。寺院後部有藏經樓,上下二層,上層藏經,下層為法堂。大雄殿與藏經樓之間有磚牆,將整座寺院隔為前後兩院,牆正中有門相通。牆上鑲砌了二十八幅歷代文人墨客題寫的詩文碑刻,是研究歷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寺院內東西兩側有廂房,羅漢堂設在西邊廂房內,觀音殿、地藏殿設在東邊廂房內。寺院外東南山坡上,有歷代高僧墓塔十七座,它和少林寺塔林、風穴寺塔林,並稱河南三大塔林,均列入全國八大塔林之內。寺院東牆外有鳳凰泉,池深三丈,四時涌流,清澈甘洌。泉水穿流寺內,石橋金魚,景色甚為優美。多年來,當地各級政府、文物部門、佛教界等,多次修葺靈山寺,寶殿煥然,古剎重光!每年農曆二月的靈山廟會,不但是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會,也更讓靈山寺名揚四方!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印度國有舅甥二人,前來中國尋訪名山勝地。行至東周國都洛陽西南、洛河南岸,但見一山,林幽泉清,景山絕佳,為一路之上所罕見。便築廬山間,虔誠修行。多年之後,舅舅因年邁體弱過世,甥兒卻修成正果,以後在山上弘法傳教,香火旺盛,後世弟子皆尊稱他「釋迦牟尼」,那座山就是靈山,靈山寺即當年釋迦牟尼築廬虔修之處。有關資料還說:1948年,楊成武將軍揮師南進,途經宜陽,為保護靈山寺,曾親題「保護古迹,人人有責」紅旗一面,高插靈山山頭。 |
|
28.姚燧 |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後,蒙古軍向南進攻金、宋,並分別於1218年、1235年、1253年三次西征,先後攻佔攻克了西遼、花刺子模國、斡羅思諸部、莫斯科、乞瓦(今基鋪)、孛烈兒(今波蘭)、馬扎兒(今匈牙利)、木刺夷(今伊朗)、黑衣大食(巴格達)、美索不達米亞、大馬士革城,並擬進軍西歐,勢力範圍東自大海、西至多瑙河,成為橫跨歐亞的大汗國。1271年,拖雷之子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乾元之意),建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滅南宋,建立了北抵漠北、南到海南、東臨大海、西及流沙的多民族國家,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的版圖。原來的蒙古大汗國,除元朝之外,已分裂為幾個獨立的汗國,但名義上,元朝皇帝仍是各汗國的「大汗」。元代,我國的文化和科學技術都取得了不少新成就,湧現出一批文化科學名家,洛陽人姚燧就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姚燧,字端甫,號牧庵。官至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已佚;清人集有《牧庵集》三十六卷。姚燧,三歲喪父,由其伯父、元初名儒、著名理學家姚樞撫育成人,他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十三歲時拜理學家許衡為師,十八歲時遊學長安。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三十八歲的姚燧開始步入仕途。他曾任秦王府文學,不久,轉任奉議大夫,兼管陝西、四川的學校教育;至元十二年,姚燧曾三度入蜀為官,至元二十三年封翰林直學士,後任大司農丞;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武宗任其為太子賓客,後欲拜為太子少傅,姚燧借故推辭不就;次年,授榮祿大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至大四年,姚燧厭倦仕途,後卒於家中,享年七十六歲。姚燧以散文見長,他的《送暢純甫文》,記敘了他學文的經過和對文章的見解;他的《文章宗旨》,可以使我們看到元初詩文理論的面目,能探尋出金、元、明詩文發展的脈絡。姚燧雖從師於許衡,然能「窮理致知,反躬實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後成為世之名儒。姚燧的散文大部分是碑、銘、詔等應用文,文學趣味較少,但文章結構謹嚴、敘事簡要,文筆常有變化,氣韻流暢,格調高古,耐人尋味。如《序牡丹》中載,洛陽、西安、燕京等地所植牡丹,品種繁多,有所謂千葉狀元紅者,尤為名貴。當時,姚燧的文章可謂備受推崇,人們皆以能得到他的文章而感到榮幸,尤其是那些賢孝子孫們,為褒揚其先輩之德,必須要得到姚燧所寫頌文,唯此才能為社會所承認;得不到者則倍感羞愧。三十多年間,滿朝文武,貴族世勛,他們的顯行盛德,多為姚燧所書。不僅如此,姚燧的盛名,在一些偏邦藩王中也有很大的影響。高麗瀋陽王父子與元帝聯姻,傾其資財結交朝臣,對姚燧更加殷勤。一日,拜望姚燧,求其作文。姚燧不情願,直至皇帝下旨,才提筆而寫。瀋陽王父子甚是感激,贈以幣帛、金玉、名畫五十致謝。姚燧當即將所贈之物分給眾人,留下金銀交給翰林院使用,自己一文不取。姚燧為文「豪而不宕,則而不厲」,一改宋末那種空洞虛泛、題材狹小、專註形式之弊習。張養浩《牧庵文集》序中贊曰:「古文如唐之韓愈,宋之廬陵(歐陽修)。」姚燧所作散曲則豪邁開闊,充滿生氣。無論是描寫男女愛情,還是隨意抒情,均纏綿盡致,婉麗清新,文辭淺白流暢。盧前《論曲絕句》寫姚燧道:「以古文名世,曲則不經見,然每有所作,亦必婉麗可誦。」足見,姚燧在元曲上的成就也極可稱道。 |
|
29.察罕帖木兒 |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畏吾兒(今維吾爾)人,元末名將。曾祖於元初隨軍取河南,以探馬赤軍戶留居。其祖乃蠻台、其父阿魯溫皆居沈丘(今屬河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末農民起義爆發,作為色目地主階級的一員,察罕帖木兒深感自身利益受到威脅,便糾集武裝,號稱義兵,對抗起義軍。他治軍有方,作戰勇敢,所率地主武裝迅速成為當時規模最大、裝備精良的地方武裝力量,並很快被元朝廷改編為官軍,成為支撐元朝統治的柱石。察罕帖木兒與羅山(今河南羅山縣)地主武裝李思齊聯手攻入羅山城,首戰告捷。朝廷授之為中順大夫、汝寧府(治今河南汝南)達魯花赤(府最高長官)。此後多年,察罕帖木兒帶兵轉戰於中原之間。《元史·察罕帖木兒傳》載,察罕帖木兒「北塞太行,南守鞏洛,而自將中軍軍澠池」。紅巾軍首領劉福通遣大將周會義攻洛陽,他「以奇兵出宜陽,而自將精騎發新安來援」,起義軍無所作為而退兵,察罕帖木兒「追至虎牢,塞成皋諸險而還」,牢牢控制了洛陽地區。元朝廷因此拜察罕帖木兒為陝西行省(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行省最高長官)兼同知樞密院事(元以樞密院掌全國軍事,設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等職)。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察罕帖木兒率軍圍攻汴梁數月,紅巾軍首領、劉福通被迫突圍。此後他以主力屯太行山,分兵駐防山陝、荊襄、河洛、江淮等地。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元月,察罕帖木兒在洛陽召集各路將領,商定發師進攻山東的戰略部署:并州軍出井陘,遼,沁軍出邯鄲,澤、潞軍出磁州,懷、衛軍出白馬,與汴、洛軍水陸分道並進,而自率精銳鐵騎,過孟津,經懷慶(今沁陽),大舉東行。破濟南等地,久圍益都。次年,察罕帖木兒被降將田豐、王士誠刺死。察罕帖木兒被殺的消息傳到朝廷,朝野為之震動。據載,善觀天象的妥歡帖木兒此前曾預言「山東必失一良將」,朝廷即馳詔察罕帖木兒勿輕舉妄動。但使者未到山東,而他已命喪黃泉。朝廷為褒獎他,詔贈為推誠定遠宣忠亮節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為忠襄王,謚「獻武」。後改贈為宣忠興運弘仁效節功臣,追封為潁川王,改謚「忠襄」,食邑沈丘縣。封其父阿魯溫為汝陽王,後又加封梁王。命其養子擴廓帖木兒(本為漢人,名王保保)承襲父職,平定山東,駐兵於汴洛。朝廷加封其為河南王,以汝州為食邑,與弟弟脫因帖木兒同居河南府。察罕帖木兒墓位於洛陽老城西北苗溝村東南的邙山腳下,現存墓冢,上圓下方,高約15米。民國李健人的《洛陽古今談》,曾轉引了清乾隆《洛陽縣誌》關於該墓的記載,並作了若干補充。1983年,在該冢前出土石翁仲一軀,高2.9米,堪稱元代石刻藝術精品。 |
|
30.明軍攻取洛陽城 |
元代建國後,在中央設中書省以掌全國政務,中書令為長官。除中書省直轄的河北、山西、山東以外,另在全國分置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遼陽、嶺北等十個「行中書省」,代表中書省在各地行使權力,簡稱「行省」,長官一般是平章政事。行省設置,影響深遠,後明、清迄今,一直沿用。元代洛陽,屬河南省(治開封),為河南府路治所之所在,其規模布局略同金代。由於元朝廷從一開始就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各級政權的日趨腐朽,所以從建國不久,就連續不斷地爆發了各族人民的起義鬥爭,而且愈演愈烈,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終於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大起義。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常遇春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攻入河南省。洛陽一戰,元軍大敗,延續了近百年的元朝政權即將走到盡頭。察罕帖木兒死後,為鎮壓南方的農民起義,元朝廷詔封察罕帖木兒的養子擴廓帖木兒為河南王,統帥關陝、晉冀、山東諸道的所有軍隊。但是,一些與察罕帖木兒同時崛起的大將及勃羅帖木兒的舊部不服管轄,公開抗拒擴廓帖木兒的調遣,互相之間還導致了爭鬥和征戰。元朝廷軍隊的內耗,為朱元璋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契機。他迅速剷平併兼並了各支農民起義軍,步步蠶食,擴充實力,擴大地盤。並積極尋找時機,欲與元朝廷決一雌雄。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在一舉消滅了張士誠之後,即著手北伐。他任命中書左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中書平章政事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先取山東,並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這一口號得到了當時漢族地主階級的積極響應。此時,河南王擴廓帖木兒是唯一能與朱元璋義軍相抗衡的力量。由於元軍內訌嚴重,擴廓帖木兒為擴大勢力,進攻陝西,元順帝大怒,下詔免去了他的官職,並命中央軍從北路攻擊他。擴廓帖木兒退居太原,命其弟脫因帖木兒率軍十萬鎮守洛陽。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治今南京)即帝位,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此時,面對勢不可當的朱元璋北伐大軍,洛陽城危在旦夕,元朝廷太常禮儀院使陳祖仁,請求起用擴廓帖木兒鎮守河南省,順帝不許。擴廓帖木兒大怒,殺盡太原的朝廷命官。順帝又下令削去了他的爵位,命朝廷軍隊剿滅擴廓帖木兒。朱元璋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遣使招降。六月,朱元璋親赴河南洛陽,祭祀擴廓帖木兒養父察罕帖木兒亡靈,並令附近百姓為其守墓;又封擴廓帖木兒之妹為愛子秦王之妃,以瓦解元軍力量。與此同時,朱元璋以徐達為統帥,迅速佔領山東。然後從濟寧直搗汴梁,洪武元年三月,元朝汴梁守將左君弼不戰而降。四月,明徵西將軍鄧愈攻克南陽,揮師北進,與徐達所部從東、南兩個方向合圍洛陽。徐達揮師迅速攻克虎牢關,進至洛河南岸。此時,脫因帖木兒率五萬兵馬屯洛水北岸,明將常遇春率百騎強渡洛河,元師大敗,脫因帖木兒棄城而逃。徐達率師攻入洛陽城後,迅速調兵遣將攻克了陝州、嵩州、汝州等地,又命都督馮國勝攻打潼關。元朝廷潼關守將望風而逃,明軍攻至華山而還。洛陽一戰,元朝精銳之師被消滅。徐達揮師北上,八月初二,順利攻克大都。順帝已在幾天前北逃,元朝滅亡。自成吉思汗建國至此,凡歷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若自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算起,凡歷十一帝、九十八年。 |
|
31.爛柯勝跡 |
「爛柯勝跡」為新安縣「八景」之一,泛指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爛柯山麓一帶的名勝古迹,主要有王喬洞、洞真觀等。相傳很早以前,新安縣鐵門鎮某村,有一打柴樵夫,名叫王樵,或叫王喬。有一天,王喬雞鳴而起,進山砍柴,三個時辰過去後,他已打好了兩捆柴,便在一塊巨石旁坐下休息。抬頭向前遠望,見前邊不太高的山上,有兩位白髮老人對坐下棋,他便來到旁邊觀看。地上有老人吃剩下的半個桃子,他就順手撿起來吃了。此時他回頭望望山下,但見那裡的樹葉黃了又綠了,綠了又黃了;那裡的野花,開了又謝了,謝了又開了。抬頭仰望,幾隻仙鶴在空中盤旋飛繞。王喬覺得該回家了,他走到柴捆前一看,斧柄已腐爛成灰,斧頭也銹得不成樣子。回到村裡後,他看到的房舍都不是原來的模樣,而且一個人也不認識。當他說自己就住在本村、名叫王喬時,村民們紛紛說,王喬是我們的老祖先,早在不知多少年前就死在「爛柯山」上了。王喬此時恍然大悟:原來那下棋的二位老人本是仙人,他已在「仙界」度過了不知多少年了。於是他只好回到原處,求二位老人收他為徒。誰知二位老人轉身離去,王喬隨後追趕,只見山側有一山洞,老人轉身進去,王喬緊隨其後,伴著一聲巨響,烈火從洞中噴出,王喬就在烈火中化作了「仙人」。那個洞就是「王喬仙洞」,老人下棋的山就是「棋盤山」,爛斧柄的山就是「爛柯山」。今存王喬仙洞坐北朝南,共兩洞口,洞內相通。洞口外兩側鑲有石刻,洞內兩側有「透靈碑」;洞口前平台上,另立一方元碑。大約因為爛柯山一帶確為仙山福地,故元代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皇帝敕命在此修造了一座宏偉的道教建築——洞真觀。據有關資料記載,洞真觀坐北朝南,觀前原有戲台,觀內為三進院落。進入山門,一進建有三清殿,為觀內主體建築。今存之三清殿,面闊五間,長13.7米;進深三間,寬10.2米。殿內東、西、北壁上均飾彩繪,約計三十幅,畫面為道教故事。該殿歷史上曾多次重修,原供太上老君,即老子,今像已不存。二進為官廳,供接待公卿官宦之用;三進為道房,為道士個人修鍊及住宿之處。三清殿東西兩側,有三宮殿、王母殿,均為清代重修;三清殿西南,有瞬廳三間,原藏有百餘方碑刻,今多流失;三清殿旁有「香珠泉」一口,其泉水春溫、夏涼、秋爽、冬暖,遊客常攜器取水,返回後與家人共同品嘗。據當地老鄉回憶,民國年間,洞真觀香火旺盛,為全縣寺觀之首,每逢農曆三月三廟會,人山人海,熱鬧異常。「爛柯勝跡」原有十大景觀,分別為「扒頭王樵」、「樹倒成石」、「神碑透靈」、「柏樹頂缸」、「老柏抱揪」、「槐柏搭橋」、「古柏鐘聲」、「東荊西棗」、「火燒柏心」、「玉梅弄琴」,有些今已難覓蹤跡。 |
|
32.洪洞縣有棵大槐樹 |
在今日洛陽一帶,不少人都說,他們的祖上是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的。「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怎麼回事呢?自北宋末年以來,以開封、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戰亂連年,災荒不斷,人口銳降,荒地日多。金代佔據中原時,已經是「地曠人稀」的局面,到了元代,更是「兩淮之北,大河之南,所在蕭條」。據《元史》載,當時河南府路(治洛陽)所轄十二縣,僅有六萬五千多人,平均每縣五千人稍多。至元末明初,「居民鮮少」、「多是無人之地」。這便是當時移民墾田的社會歷史背景。為儘快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明朝廷推行屯田政策,移民墾荒。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朝廷「徙澤、潞民無業者墾(黃)河南、北田,賜鈔,備農具,復三年」。當時准許山西省地少人多的地方,每戶可以分出人丁,前往河南、山東、北平等地墾荒種田,並給每人發錢鈔二十錠,作為安家費用。政府還供給耕牛、農具、種子,所開荒地可以成為自己的產業,並免去三年租稅,三年往後,每畝僅納稅一斗。到了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明朝廷又下令山西太原府、平陽府(今臨汾)、澤州(今晉城)、潞州(今長治)、遼州(今左權)、沁州(今沁縣)、汾州(今汾陽)兩府五州人多地少、無田無地人家分其丁口,遷往包括河南省在內的其他地區開荒種田。據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志》一書說,大槐樹長在洪洞縣廣濟寺左側,明代洪武、永樂年間,山西澤、潞、沁、汾、平陽等地,有丁無田或田少丁多之家,曾先後七次集中於大槐樹旁廣濟寺內,由駐在寺內的移民管理機構,組織他們分遷各地。大槐樹上有一老鴰窩,移民們在告別故土、前往異鄉之前,回首仰望,老鴰窩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紀念!從此以後,每每想起故鄉,眼前就浮出了老鴰窩!明成祖崩於北征回師途中,長子朱高熾(皇太子)遵遺詔繼位,是為明仁宗。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病死,太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自仁宗、宣宗以後,由山西向中原的移民活動已基本告一段落。但受親朋故舊聯絡而遷入河南省者則仍有不少;宣宗年間(公元1426年~1435年),還因山西發生災荒,災民流入河南省,後來也成為當地的居民。有關資料說,明代由山西遷入河洛地區的移民為數不少,如洛陽縣、偃師縣、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永寧縣(今洛寧)、鞏縣、孟縣、滎陽縣等均有。孟津縣謝姓,先祖居山西長子縣,打鐵為業,明初率三個兒子過黃河至孟津,後在黃河南岸發展成一大村落,取名「鐵謝」,再後又由鐵謝分遷於今小浪底鎮廟護村、雅溝村、橫水鎮謝家溝村等。洛龍區辛店鎮太后庄村《崔氏族譜》清代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序云:「大明初,始祖道亨,自洪洞遷洛,居於洛西太后庄。」又如洛陽老城董氏、偃師寇店鎮韓寨趙氏等許多姓氏家族,由其宗譜及有關碑誌資料看,也都由山西遷來。需要說明的是,今日洛陽居民中僅有一部分(而決非全部)為山西移民後裔,而在山西,也決非只有洪洞縣人遷出。河洛、中原地區原有居民,與山西移民團結互助,辛勤勞作,使河洛與中州大地得以恢復,並逐漸發展繁榮起來。《明史》等有關資料稱,到了明成祖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洛陽縣已有人口八萬三千多;就全河南省來說,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有人口一百九十一萬多,至神宗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已達到了五百一十九萬多。 |
|
33.明代伊藩王 |
朱元璋在締建明王朝成功後,將自己的諸子和個別宗室封為藩王,讓他們率領精兵分駐全國要地,建立起由皇權直接控制的軍事中心。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除長子朱標早死及幼子朱楠無封地外,其他二十四子均分封王爵,賜予國號。其中,燕、寧、遼、谷、代、晉、慶、秦、肅九王均立國塞上,駐守在東北、北方和西方邊陲;內地則有齊、魯、趙、周、沈、伊、唐、郢、楚、湘、蜀、潭、岷諸王,分布於江、淮、河、漢、川等地區。位於中原腹地的洛陽為伊藩王駐地。伊藩開基第一王朱□(左「木」右「彝」),是明太祖朱元璋與葛麗妃所生的庶二十五子,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為伊王,建國於洛陽,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從朱□(左「木」右「彝」)封王到就國,明代的封藩制發生了很大變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火文繼位,燕王朱棣發動了名為「靖難」的大規模內戰,奪得皇位,是為明成祖。對於封藩制度已經嚴重危害到中央皇權統治這一點,朱棣是有切身體會的。他登上皇位後,便集中全力捍衛最高皇權的利益,斷然執行強硬的削藩政策,一再加強對宗藩的監視、約束和限制,形成了宗藩不得干預兵事、干預政事的所謂「藩禁」制度。在明代眾多藩系中,伊王一支排行第二十五,是最小的一房(太祖第二十六子朱楠早夭,不算一房)。明成祖對他這個最小的弟弟顯然是不屑一顧的,朱元璋規定親王歲祿為一萬石,而明成祖賜給伊王的歲祿只有兩千石。可能心中有怨氣,或系天生的劣根性,朱□(左「木」右「彝」)到洛陽後,便在洛陽城胡作非為,殘害百姓。他為人好武厭文,喜歡砍殺,經常挾彈帶箭到市郊遊獵,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動輒斬劈,弄得血濺一身,而他竟喜歡濺血的衣服。他又下令在大庭廣眾之下男女裸體混雜取樂,生活荒淫無恥。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左「木」右「彝」)病死,明朝掌禮之臣上奏請削去他的爵號,明成祖雖然未答應,但謚其號為「厲」,史稱伊厲王。伊厲王朱□(左「木」右「彝」)的後裔,以明太祖所定的「顒勉諟訏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這二十字為本系輩分。伊厲王死後十年,明成祖駕崩,明仁宗登基,伊厲王之子朱顒火央承襲伊王之爵,為伊簡王。他嗣位後,和乃父一樣,「縱中官擾民,洛陽人苦之」。河南知府李驥以法治之,他竟誣奏李驥,李驥被逮捕,久後才得免。伊簡王死,伊悼王朱諟釩、伊定王朱諟鋝、伊庄王朱訏淵、伊敬王朱訏淳等相繼為王。敬王死,其子朱典木英嗣位,此人性貪而剛愎自用,各級官吏若不聽從他,他就設計陷害。為擴修伊王府,竟然強奪民舍三千餘間。郎中陳大壯與其相鄰,房屋被奪,並被拘禁餓死。其宮室修成後,大如皇宮。為了充實後宮,他關閉洛陽城,強選民間女子七百餘,留姝麗者九十人,其餘令其家人用錢贖身。河南按察僉事林騰蛟,在查實朱典木英的罪行後,即上奏揭發。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在生命垂危時,林對兒子說:「必須待伊王定罪之後,再把我的靈柩運回故里。」不久他含恨去世,年僅四十三歲。都御史張永明、林潤等相繼奏聞朱典木英罪,明世宗令朱典木英毀掉所僭造宮城,他不奉詔。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在朝廷上下和洛陽百姓的同聲譴責下,朱典木英被明世宗削去伊王爵位,廢為庶人,終身囚禁在開封,明代的伊藩王國終結。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一月,神宗皇帝生母李太后,頒賜少林寺大藏經六百三十七函。為貯存藏經,第二年,李太后令拆移伊王府殿材,敕建千佛殿,伊王府被毀。此後,神宗將福王封於洛陽。伊王府故址,位於今老城西大街北側,人稱「舊府門」的一座門址,是伊王府的南大門。 |
|
34.福藩王本末 |
明神宗寵幸鄭貴妃,生朱常洵,神宗欲立其為太子,但由於他非嫡長子,遂遭到大臣們的反對。神宗將朱常洵封為福王,以洛陽為封邑,賜田四萬頃,花費重金為其營造王府。朱常洵大婚,費銀三十萬兩。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在朝臣一再要求下,神宗令其就藩洛陽。神宗賞賜福王百萬金銀,又把沒收大學士張居正之家產以及四川茶稅賜給他,又准其壟斷洛陽鹽市。這樣,神宗耗天下財富以賜福王,造成中央財政巨大虧空。福王貪財嗜利,縱酒好色。明末崇禎年間,中州旱蝗交織,人相食,李自成農民軍日益壯大,數攻洛陽。當時,人們都稱福王府比皇宮還要富,明朝派來援救洛陽的兵卒都罵道:「福王府金錢百萬,而令我們餓著肚子去戰死。」居於洛陽的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勸福王,讓其出資勞軍,朱常洵卻不以為然。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殺朱常洵,火燒王宮三日不絕。李自成退兵後,崇禎帝派員到洛陽為福王舉行葬禮,立廟樹碑,葬朱常洵於北邙山。其壙志,1924年在孟津縣廟槐村南被盜出土。當李自成攻破洛陽時,朱常洵之子朱由崧,隨其母鄒氏逃亡懷慶府(治今沁陽)。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朱由崧襲爵福王,就藩洛陽。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順國,自稱大順王。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殺。朱由崧及潞王朱常淓南奔。在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於五月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建南明政權,稱監國。不久,稱帝,改明年(公元1645年)為弘光元年,是為弘光帝。史可法、馬士英、王鐸等為大學士。弘光帝深居內宮,迷於酒色。奸臣馬士英、王鐸等弄權,排斥兵部尚書史可法,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南明政權危如累卵。為抵禦清軍南下,史可法部署兵力:以總兵劉澤清轄淮、海,駐淮安,經理山東一路招討事;總兵高傑轄徐、泗,駐泗州,經理開、歸一路招討事;總兵劉良佐轄鳳、壽,駐臨淮,經理陳、杞一路招討事;靖南伯黃得功轄滁、和,駐廬州,經理光、固一路招討事。以上江北四鎮,同武昌的左良玉部組成江淮防線,防大順軍或清軍南下。然而,弘光政權內部黨爭不斷,內訌不已,搜刮掠奪,無意抗清。十月,清廷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二萬兵征討南明。不久,因陝西李自成大順軍日熾,多鐸奉命轉兵西向,從而給弘光政權以喘息之機。十一月,史可法抵清江浦(今江蘇淮陰),籌劃淮河防禦,先後數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上下醉生夢死,不予重視,失去了寶貴的時機。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正月,清廷命多鐸等大舉南下,史可法飛章告急,並調總兵高傑至徐州,預趕往歸德,以掣清軍。次年正月,高傑被許定國誘殺,弘光政權唯一的積極行動告止。不久,弘光政權內訌又起。三月,駐武昌之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之名,率所部東下,自漢口達蘄州,二百里舳艫相接。南京馬士英急調黃得功部赴長江抵禦。清軍乘機向徐州進發,南明總兵李成棟登舟南遁,清軍遂連陷潁州(今阜陽)、太和。四月一日,弘光朝廷密詔史可法督軍入援南京,以御左良玉。時清軍入亳州,向邳州(今江蘇睢寧西北),徐、泗告急,史可法又奉命急還揚(州)、泗(州),但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三鎮兵仍應詔入衛南京。清軍一路陷亳州,一路陷碭山,於九日佔領徐州。十三日,泗州守將李遇春降清,史可法退守揚州。清軍渡過黃河,於十八日抵揚州城下。史可法率揚州軍民英勇抵抗七晝夜,二十五日,清軍攻破揚州城,史可法被俘,慷慨就義。部將劉肇基率殘部和百姓繼續巷戰,直至矢盡人亡,無一人投降。五月八日,清軍乘大霧夜渡長江,次日克鎮江。十四日,清軍自鎮江南下丹陽,直抵南京城下。南明大臣王鐸等率滿朝文武不戰而降,跪迎清軍入城。弘光帝逃往蕪湖被俘,次年被斬於北京。弘光政權滅亡後,南明先後出現了隆武、永曆等政權,江南人民的抗清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 |
|
35.儒相劉健 |
劉健,字希賢,明代洛陽縣人。英宗時,代徐溥為內閣首輔(宰相),孝宗、武宗時連任,成為明「弘治中興」的功臣。《明史·劉健傳》曰:「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著名國學大師章炳麟稱其為中國歷史上「六大儒相」之一。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劉健考中進士,任庶吉士,授編修,負責《英宗實錄》的編撰。不久,任少詹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劉健遷為禮部侍郎,兼御林院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務。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任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不久,主持撰修《大明會典》。《大明會典》系明代官修的記載典章制度的史書,又名《明會典》。早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仿《唐六典》編修《諸司職掌》,記載明洪武二十六年以前所創建與設置的主要官職制度。孝宗嗣位後,為方便臣民遵循,遂於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敕命大學士劉健纂修,賜書名《大明會典》。經過正德年間校訂後刊行,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資料。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劉健為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代徐溥為內閣首輔後,竭力盡智,勤於政事。由於措施得當,成功化解了周邊少數民族的入侵。他極力勸諫孝宗例行節儉,順利擺脫了當時面臨的經濟困境。孝宗在位十八年,劉健和李東陽共同輔政,出現了明朝中期相對繁榮和穩定的局面。孝宗臨死,遺詔劉健、李東陽、謝遷為顧命大臣。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正月,不滿十六歲的朱厚照繼承皇位,成為明朝第十一位天子。皇帝新承天命,總要恩賜臣子、晉封部下。武宗照例加封了重臣劉健、謝遷、韓文等人,劉健仍為首輔,同時又任命宦官劉瑾為五千營總監軍。詔書一下,朝野議論紛紛。晉封劉健等人,群臣心服口服,而對劉瑾的任命,大臣們深感不滿。劉健即聯合謝遷、韓文等元老,聯名上疏,要求收回對劉瑾的詔命。但此建議遭到武宗的拒絕,還把劉健等五十三人列為奸黨,標示朝堂,並將劉健等削官為民。而劉瑾、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深得武宗的寵愛,時稱「八虎」。劉瑾尤為人奸詐,其黨羽遍布朝野,連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都成了他的幫凶。後劉瑾又設立了內行廠,其危害程度遠在東、西廠之上。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劉瑾因謀反被誅,劉健復職。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劉健卒,時年九十四歲。他臨終遺表數千言,勸諫嘉靖皇帝正身、勸學、親賢、遠佞,可見其忠心耿耿。朝廷詔贈其為太師,謚「文靖」。葬於洛陽城東小李村(今瀍河回族區小李村東北)。有《劉文靖公奏議》等傳世。《明史·劉健傳》曰:「東陽以詩文引進,海內士皆抵掌談文學,健若不聞,獨教人治經窮理,其事業光明俊偉,明世輔臣鮮有比者。」 |
|
36.從曹端、尤時熙到孟化鯉 |
明代是理學發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與宋代理學合稱宋明理學。而明代理學的開創者是河南府澠池縣人曹端。曹端,字正夫,號月川,五歲開始學河圖洛書,及長,拜宜陽名儒馬子才為師,專攻性理之學,對宋代洛學大師邵雍、二程的著作融會貫通,並形成一家之言。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三十三歲的曹端參加了河南鄉試,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又參加了京城的會試,以副榜(乙榜)第一的身份,被授為山西霍州學正(主管學務的官員)。他在霍州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了眾多弟子,在民間享有很高威望。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曹端卒在霍州。聞其死,霍州人罷市巷哭,留葬霍州,後改葬澠池曹滹沱村。曹端的著作有《太極圖說述解》、《通書述解》、《西銘述解》、《四書詳說》、《性理文集》、《周易乾坤二卦解義》、《拙巢集》、《存疑錄》、《家規輯略》、《月川圖詩》、《月川詩文集》等。清代張王景又集曹端遺文八種,合刊為《曹月川先生遺集》。在這些著作中,曹端繼承了二程、邵雍的思想,但是又將邵雍的太極說和二程的性理說統一起來,提出太極、性、理是統一的,是構成萬物的根本,而理則是至善、至誠,唯有行此,則可實現天地和人倫的和諧。《明史·儒林傳》稱曹端為「明初理學之冠」。時人尊其為「曹子」。明代中期以後,南宋洛學的另一個派別陸九淵心學復活,代表人物是王守仁。王氏之學分南北兩門,北門以尤時熙為祖。尤時熙,字季美,號西川,洛陽縣人。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鄉試中舉,歷任元氏、章丘學諭,國子學正,戶部主事。後以母病辭官,遂不復出,居家三十餘年,在洛陽以教書著述為業。當時,王守仁《傳習錄》始出,學者多非議,而尤時熙認為道學盡在於此。王守仁發揮陸氏心學,提出「致良知」等學說。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為江右劉魁,尤時熙為劉魁的弟子。尤時熙著《擬學小記》等著作,根據王守仁「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和「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的思想,訓釋「格物致知」,他將「格」訓為「則」,將「物」訓成「好惡」。認為吾心自有天則,學問由心,心有好惡。故學者當在好惡所在用功。因為物我本是一體,故人情不通,吾心不安。尤時熙發揮了王守仁的「道無方體」、「心外無物」的觀點,他說,道無形無色,道由心生,可千變萬化。尤時熙提出知行合一,他說,天下道理只是一個,談到知時不必說行,談到行時不必說知,因為二者是統一的。《明史·儒林傳》載,尤時熙卒,「其門人孟化鯉最著」。孟化鯉,字叔龍,號雲浦,河南府新安縣人。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在河西徵稅,遂講學河西。改吏部,任文選郎中。因正直無私,不迎合權貴,被削職為民。孟化鯉回新安後,建立書院,聚眾講學,有弟子數百人。著有《諸儒要錄》、《尊聞錄》、《讀易囈言》等,有《孟雲浦集》傳世。孟化鯉認為,人為天地之心,而人之心即浩然之氣。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順。所以應注意心之涵養,必須修身正心才可以調和陰陽、通達四方。孟化鯉最著名的弟子,為明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呂維祺退職後,在洛陽廣收門徒,設立伊洛會,敬祀「伊洛七賢」。「伊洛七賢」即程顥、程頤、司馬光、邵雍、曹端、尤時熙、孟化鯉。二程、司馬光、邵雍為北宋伊洛四賢,曹端、尤時熙、孟化鯉為明代伊洛三賢。「伊洛七賢」代表了宋明理學發展的兩個階段,他們的學說是宋明理學的基石。 |
|
37.呂維祺和他的家族 |
呂維祺,字介孺,號豫石,河南府新安縣人,明代著名理學家,其父為河南府名儒呂孔學。呂維祺自幼習理學,二十六歲,即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進士,授兗州(今山東兗州市)推官,擢升吏部主事。因得罪魏忠賢,辭官還鄉,設芝泉講會,傳播理學。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復官,任南京兵部尚書。又因「剿寇」不力,歸居洛陽,設立「伊洛會」,廣招門徒,著書立說。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進攻洛陽,呂維祺勸福王朱常洵散財餉士,以濟時荒,福王不聽。呂維祺乃盡出家私,設局賑濟。城陷,呂維祺被俘,農民軍中有認識呂維祺者,欲釋放之,呂維祺「不辱大節」,於洛陽城周公廟「引頸受死」。呂維祺著述豐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經本義》、《孝經翼》、《節孝義忠集》等傳世。王鐸與呂維祺交遊至深,曾將一女嫁給呂維祺之子呂兆琳,兩家結為姻親。李自成攻陷洛陽時,王鐸正流寓於懷州(治今河南省沁陽市),為悼念親家呂維祺,他長歌當哭,賦詩多首,其中有「風黯城崩舊洛原,憐君誓死不徒存」的詩句,尤為稱道。呂維祺之子呂兆琳,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等職。呂兆琳之子呂履恆,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中進士,是康熙年間著名詩人、劇作家、方誌學家。詩作有《冶古堂文集》、《夢月岩詩集》等。其詩師法盛唐,雄渾壯闊;其劇作有《洛神廟傳奇》,是現存最早的豫西調劇本;另編著有《寧鄉縣誌》。呂履恆之弟呂謙恆,在其故里青要山苦讀四十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進士,是著名文學家。其詩以抒情為主,有婉約之象,古文力追上古,與方苞過從甚密,著有《青要山文集》、《青要山詩集》及《一統志萬姓通譜》等著作。呂履恆共三子,長子呂憲曾,工詩,著《漵亭詩草》;次子呂宣曾是著名學者,著《靖州志》、《永興縣誌》、《古宮室名制考》、《古冠裳圖考》、《古鄉飲酒圖考》、《讀札說》、《瑤民兩安便略》、《柏岩文集》、《柏岩詩集》等;三子呂守曾,進士及第,好詩,與袁枚為友。詩多為艷詩,纏綿篤摯,有《松萍詩草》傳世。呂憲曾有二子,即呂公遷、呂公澤,不入仕,皆為詩人。呂公遷著有《見山亭集》,呂公澤著有《拙堂集》。呂宣曾有二子,即呂公路、呂公滋,二人均為著名詩人。呂公路著《介亭詩草》,呂公滋著《碩亭本草》。呂公滋又工於考據學,有《春秋本義》傳世。呂守曾之子呂公溥,主持荊山書院多年,著有《寸田詩草》,袁枚為之序,稱其為「詩中雄伯」。呂公溥還是劇作家,有《彌勒笑》劇本傳世。呂謙恆之子呂耀曾,康熙後期中進士,是著名詩人,著有《橫山詩草》、《白燕詩集》等。呂耀曾之子呂肅高,曾主持修《長沙府志》,著有《南村詩草》等。呂耀曾之孫呂燕昭,工詩,與袁枚交厚,袁枚《隨園詩話》多錄其詩,著有《福堂詩文集》。新安呂氏世家從呂維祺起,到清乾隆年間,歷五代,共有十五人成為著名學者、詩人,至少有八人中進士,占明清兩代新安縣全部進士二十五人的三分之一,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
|
38.抗倭名將李天寵 |
「南倭北虜」,是明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必須面對的兩大外患。在北方明政府曾設九邊以防「北元」,在南方則是採取建立衛所、設置戰船等措施,加強海防以備倭寇。明初,正是日本的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內戰爭不斷,一些失意的官僚,處於困境的武士、浪人、海商等,勾結張士誠、方國珍殘部及沿海地方部分亡命之徒,結夥為盜,成為倭寇。元朝末年,倭寇便經常侵掠我國沿海地方,明朝建立後,更是經常侵入沿海為禍。於是朱元璋先後派遣湯和等人前往沿海進行大規模的海防建設。洪武時期,明代在沿海地方及長江兩岸共建有五十四衛、九十九所、三百五十三巡檢司、九百九十七烽堠,軍隊總人數達四十萬左右,艦船一千餘艘。為了有效地組織沿海衛所軍隊進行防海備倭鬥爭,明政府在東南各省共設有山東、揚州、金山、浙江、福建、廣東等六個總督備倭都司,同時各省專置按察副使一員,負責巡視、監察海道,稱為「海道副使」。這嚴密的防禦體系,給沿海地區帶來了百餘年的和平,頗受後人稱道。嘉靖中葉後,海防設施年久失修,衛所軍素質低下,數量不到原來的一半,世襲軍官大多為紈絝子弟,根本不能領兵作戰。海防的敗壞給了倭寇可乘之機。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浙之東西,江之南北,瀕海數千里地方,同時告急,以至於世宗皇帝(嘉靖)感慨國家是「南破北虛」。於是明政府於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首次設立浙江巡撫,後又設立總督,全面指揮抗倭戰爭。朱紈是首任浙江巡撫,王忄予是第二任浙江巡撫,李天寵是第三任浙江巡撫。李天寵,河南府孟津縣人,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進士。初任御史,後調任徐州兵備副使,曾在通州、如皋擊退進犯的倭寇。由於其時倭寇大舉進犯、明朝將帥舉措失當,東南沿海失地千里。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六月,擢李天寵為左僉都御史,代王忄予巡撫浙江。同時任命南京兵部尚書張經為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首任總督,與李天寵共同領導平倭戰爭。李天寵剛到任,正遇倭寇進犯紹興,李天寵全殲了來犯之敵。當時,倭寇主力盤踞在浙江柘林川沙窪,張經、李天寵指揮明軍合圍之,取得了石塘灣大捷。倭寇突圍,向嘉興方向逃竄,張經、李天寵命參將盧鏜固守嘉興,命副將陳宗夔固守秀水、歸安、嘉善,命裨將梁鍔固守崇德、德清。盧鏜擊破倭寇對嘉興的進犯,倭寇轉攻秀水、歸安、嘉善,由於嘉善知縣鄧植棄城而逃,倭寇攻陷嘉善。然後,倭寇圍攻德清,而德清守軍不足千人,梁鍔力戰而死,德清陷落。奸相嚴嵩及其死黨胡宗憲、乾兒子趙文華誣陷張經、李天寵嗜酒廢事,明世宗將二人罷免。嚴嵩奸黨又誣陷二人縱容倭寇、養寇自重,明世宗又將二人下獄,並於當年秋天斬首於北京西市。這是明代歷史上的一大冤案。張經、李天寵被冤殺,使抗倭將士憤怒解體,倭寇勢力強大,局面已無法控制。二人被殺八年後,嚴嵩集團敗亡,張經、李天寵的部將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受到重用,在他們的英勇抗擊和剿滅之下,倭寇終於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被基本肅清。 |
|
39.李自成攻克洛陽 |
明朝自神宗萬曆時期開始迅速走向衰落,東北的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後金汗國,開始對明朝進行長期的戰爭。熹宗在位時,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把持朝政,政治黑暗,加之全國性水旱蝗災連年暴發,大批農民破產逃亡,形成大規模的流民潮。熹宗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農民暴動從流民集中的陝北首先爆發。當年,熹宗駕崩,其弟朱由檢繼位,翌年改元崇禎,是為明思宗。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高迎祥、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山西。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六月,黃河在孟津決口,饑民大增。次年,高迎祥的農民軍攻破澠池、宜陽,到達洛陽外圍。由於城池堅固,高迎祥繞洛陽城而東去。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高迎祥、李自成攻佔伊陽(今汝陽)、嵩縣,消滅明將湯九州部。接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在靈寶會師,率軍東進,佔領陝州(治今三門峽)、澠池、新安,圍困洛陽。明將左良玉等赴洛陽救援,於是農民軍退去。高迎祥進入陝西,明將孫傳庭大破高迎祥,俘之而殺於北京。李自成繼稱闖王。崇禎帝任命楊嗣昌為統帥,全權處理「剿寇」事宜。楊嗣昌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軍事圍剿計劃,從四面八方向農民軍合圍進剿。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李自成突出重圍,與劉宗敏等進入豫陝交界的商洛山中。但經濟狀況的惡化使明政府難以鞏固戰果。從崇禎十一年開始,連續四年發生全國性大饑荒,以河南為甚。當時,蝗蟲蔽天,赤地千里,野無青草,人相食,死者載道。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當中原饑荒正烈之時,李自成由四川魚腹山率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饑民紛紛歸附。李自成於當年十二月兵臨宜陽城下。宜陽駐有重兵,數萬饑民圍困宜陽二十日,攻克宜陽城。然後揮師西進,圍困永寧(今洛寧)。永寧是明萬安王封地,南京吏部驗封司郎中張鼎延也退居永寧,但城中無政府軍,張鼎延組織家兵和地方武裝堅守城池,李自成軍攻城三晝夜,從東南角攻破城池。接著又迅速佔領盧氏、陝州、靈寶、澠池、新安、偃師等,洛陽城成了豫西一座孤城。崇禎帝為避免洛陽失守,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派總兵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各引兵至洛陽。明軍挖護城河,修築城垣,力圖固守。當月,李自成率數十萬兵圍困洛陽。總兵王紹禹守北門,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守城中,劉見義、羅泰兩個副將守東關。但明守軍也是缺衣少食,福王雖屯糧數萬,卻不肯犒軍。正月十七,李自成率眾攻城。東門守將劉見義、羅泰無心抵抗,於次日到七里河投降李自成。李命二降將攻城。十九日,李自成軍從四門同時攻城,但未克。北門守將王紹禹平時肆虐殘暴,剋扣軍餉。當次日攻城正緊時,軍士嘩變,獻城投降。李自成軍從北門破城而入,攻佔福王府,福王潛逃到迎恩寺(故址在今洛陽一高)被俘。正月二十一,李自成在周公廟召集民眾,宣布福王朱常洵的罪行,處死朱常洵、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等。《豫變紀略》卷四載:「洛陽新破,所有震驚」,「遠近饑民,荷旗而往,應之者如流水」,「自是而後,(起義軍)所過無堅城,所遇無勁敵,諸將皆望風而走」。攻克洛陽是明末農民戰爭的轉折點,大明王朝的喪鐘就要敲響了! |
|
推薦閱讀:
※2017年拍賣年鑒 | 元明清瓷—五彩
※李漁的政治詩有哪些?是否曾表明(或暗示)過對明亡和清朝接替的態度?
※李雪濤 | 湯若望筆下的明清之變
※明清仕女畫有什麼特點?
※【引用】中國的世界遺產:明清皇家陵寢3
TAG:故事 | 洛陽 |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