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鈺讀《道德經》兼評白雲(1-3)

作者:小鈺

《道德經》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小鈺說】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都是可識可見的具體事物,不是「常道」和「常名」。而「常道」和「常名」是不可說出、也無法命名的。

那麼,為什麼「道」和「名」都是無法述說的呢?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被學者看作與西方哲學中的「邏各斯」相當的概念,是哲學的本源與根本。博爾赫斯在小說《鏡子和面具》中將它形容為一行詩,在《阿萊夫》中將它描述為一個點。德里達拆碎了它,說它不存在。然而誰都無法說出它是什麼。

這裡的「名」,小鈺的理解就是「道」之名。「道」是無法命名的,因而「常名」都無法指向「道」本身。「道」的不可言說性,是它在哲學上的地位所決定的。它是一、是本源,包羅萬象,無所不在,卻又置身於萬事萬物之外。它包含一切又超越一切。

【白雲說】在《道德經》一書中,道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道的含義總的來說可以歸為三重。

常道。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萬物即宇宙,自然。常道,為第一因,永恆不變。

天道。指天地萬物的規律。單純強調道的宇宙法則自然規律的一面,則會丟失其他的兩層含義。

德道。指人與道的關係。

此外,道在全書中,也有言說,描述的含義。

名有三重含義:

無名。只表現為純粹的信息。沒有形狀與物象,所以無法描摹。無名,是永恆的信息池,它不可見,分化出萬物而自己卻無絲毫損耗。永恆之名,所以為常名。

有名。信息化為能量,能量化為有質量有形狀的物質。有質有像,開始可以描述。

命名。因為信息編碼不同,事物的表達也各異。差異,是彼此區隔的唯一身份認證。

【小鈺評】我們可以看出,白雲先生的探討超出了「道」的範圍,討論了「道」這個字作為「言說、描述」的含義,這個人人皆知的知識點,在一位聖人的文章中顯得頗為多餘。而如果說「道」這樣的哲學概念能夠簡單地區分為「常道」、「天道」、「德道」,那麼古往今來的學者們就不用那麼忙乎了。

至於白雲先生對於「名」的理解,因為和文本差異過大,只能交給讀者來分析了。

【原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王弼注】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小鈺說】「有」都開始於「無」,沒有具體形象者者,即為道,它是萬物之始。到成為具體事物之後,又得到道的生長、養育。所以說道是萬物之母。

萬物產生於「無」的思想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也是人類早期哲學中比較常見的觀點。但是「有名萬物之母」的思想則頗有新意。道對萬物的滋養,使得萬物「得道」,這一思想在《道德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道對聖人(不是指白雲先生啊!)的關懷,聖人對民眾的關懷,是社會正常運行的維持力量,也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典範。

【白雲說】這裡,天地指的是宏觀的宇宙。萬物泛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宇宙是怎麼來的呢……

道,一種完備的宇宙觀:道為第一因,道生出無,一種混元之氣,純粹的能量,無質無像,所以無名。無生出有,有質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

【小鈺評】「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至少包含兩層意思,既有對宇宙萬物生成的看法,也有對「道」反哺宇宙萬物的闡述,白雲只看到了第一層意思。

【原文】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王弼注】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故常無欲空虛,可以觀其始物之妙。

【小鈺說】天地萬物的生成是自然無為的,因此,以無欲之心去觀照,才能看到它們生成的妙處。

舉個例子說,翡翠是天然生成的、美的。但是如果你是個珠寶商,只看到它的價格,你就不能去體會它微妙的美。過於匆忙的腳步,體會不到路邊的風景,也是一樣的道理。

【原文】常有欲,以觀其徼。

【王弼注】徼,歸終也。凡有之為利,必以無為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後濟。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

【小鈺說】通過萬有和思慮,可以了解到天地萬物的最終歸結。

這句話如何解讀,我沒搞懂。懂的朋友可以給我留言。

【白雲說】老子對待萬物,並不主張人和自然萬物對立,更不主張人在萬物面前刻意的追求矇昧無知。

花園裡盛開了很多花朵。若問老子,那些花,我該看呢,還是不該看呢。老子會這樣回答說,你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又接著問,看多了我會慾望叢生怎麼辦?老子會說,那就別看了,回歸自身。回歸了自身時間久了又覺得寂寞,又想去看那些花了怎麼辦。老子會說,想看就去看吧,我剛才也看了,那些花開的真美。

有人說,看花時,花就存在,不看花時,花就寂滅。是這樣嗎?

老子會說,不是這樣,以有觀有,花在,以無觀有,則失其所觀矣。失其所觀,則失其妙,亦失其繳,兩者皆失,盡喪其道。

【小鈺評】這不是老子說的!「君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日,花色一時明。」這是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理論。白雲先生將這個例子套在老子身上,真是謬以千里了。

【原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王弼注】兩者,始與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不可得而)謂之然則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則是名則失之遠矣。故曰「玄之又玄」也。眾妙皆從(同)而出,故曰「眾妙之門」也。

【小鈺說】始與母這兩者,同出自玄,但名稱不同,在首、開端的為始,在終、末端的為母。不可言說的,可以稱作「玄」,這是一種「冥默無有」的狀態,是不可稱謂的。它是所有的「妙」(萬物之始)的開端。

【白雲說】兩者即指無和有。他們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


《道德經》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樂進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偏舉也。

【小鈺說】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惡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不善的存在。

王弼說,美,是人心所樂於見到、靠近的,惡,是人心所討厭、憎恨的。美、惡之間的關係就像喜、怒的關係(即相反關係),善、不善的關係就像是、非的關係(也是反義詞)。

老子的這兩句話,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有了不美的,人們才知道美的存在。有了不善,人們才知道善的存在。

【白雲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惡的最初的本意,是過。亦即過失之意的過。過的繁體為過。過,從辵從咼。咼,口戾不正也。可見,此句裡面的惡字,正確的含義,是指夸夸其談的不正當的話。

知,從口從矢。本意,有口口相傳之意。這裡取其本意。

這句話的正確解讀: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某些美好的東西如何如何美了,那一定是夸夸其談的不正當的話。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善,從羊從言。古代,羊是吉祥的象徵,所以,善,也有吉的意思。

在道德經中,善字,是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德,是不是保持行於道上。須臾不離大道,則此德為善。反之則為不善。

這句話的正確解讀: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的那些所謂很高明的行為,一定不是什麼真正的高明。

【小鈺評】

先看白雲對「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的解釋:

《說文解字》「惡」:過也。意思是「過錯」。

「過」:度也。意思是經過(度通渡)。

過,從辵從咼。但是,過不等於咼(口戾不正),就好像過也不等於辵(走走停停)。而且,「口戾不正」也不等於「夸夸其談的不正當的話。」

《說文》「知」:詞也。從口從矢。陟離切。

「口口相傳」的意思不見於《說文》,《康熙詞典》里也沒有這一義項。

康熙字典【午集中】【矢字部】知

〔古文〕????【唐韻】陟離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

【說文】詞也。從口從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

【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

【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

【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

【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於齊。

【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

【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

【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註】匹也。又【廣韻】欲也。

【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又猶記憶也。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猶主也。

【易·繫辭】乾知大始。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

【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癒者,或謂之知。

【黃帝素問】二刺則知。

【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又藥名。

【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於且知。又【集韻】【韻會】知義切。

【正韻】知意切。??與智同。

【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

【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又姓。

【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再看白雲如何解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善,從羊從言,在《說文》中是吉的意思。白雲認為:「在道德經中,善字,是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德,是不是保持行於道上。」我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善」的《道德經》中有更廣泛的含義,簡單來說,一切符合「道」的事物和行為都是「善」的,這應該是最明了也是最接近老子本義的看法。

白雲自稱這是這句話的「正確解讀」:「天下人都在口口聲聲說的那些所謂很高明的行為,一定不是什麼真正的高明。」我不知道「高明」這個新的意義是如何引進的,更不知道這麼隨意自封「正確解讀」需要多大的勇氣。

【原文】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王弼注】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名數也。

【小鈺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段話的音韻之美,讓我忍不住反覆閱讀,而其中蘊含的哲理,如此明白曉暢,卻又如此發人深省。王弼言其「不可偏舉」,把握到了老子思想的實質——萬事萬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有了「有」,就必然有「無」;有了「難」,就必然有「易」;有了「長」,就一定有「短」……其實老子並不難讀,小鈺覺得,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直接進入的方式,而不是偏離文本,自作高明。以無為之心,讀無為之文,方得其中真諦。

【白雲說】

有無相生:有和無,是互相轉化的。既可以有生無,也可以無生有。

難易相成:不存在絕對的難,也不存在絕對的易。難和易,都只是參照對比出來的。

長短相形:沒有絕對的長,也沒有絕對的短。

高下相傾:沒有絕對的高,也沒有絕對的下。

音聲相和:沒有脫離音色的旋律,也沒有脫離旋律音調的音色。音聲一起,才能相和。

前後相隨:沒有絕對的前,也沒有絕對的後。只有在萬物之間互相參照的情況下,才存在前後關係。

這段,用了很多排比,都是在闡述一個道理:萬物皆可相輔相成,觀察結果取決於參照系,沒有恆定普適的參照系,任意不同的參照系之間都是等價的。

【小鈺評】白雲的這段解讀大致沒錯,但是我還是覺得它並不完全符合老子的本義。白雲所強調的是「相互轉化的關係」,而老子強調的則是「對立統一的天然存在」。至於「任意不同的參照系之間都是等價的」,這個我不能認同。有無是哲學概念,難易是思維概念,長短高下前後是具體的空間概念,音聲是時間和音樂頻率的概念,參照系具有極大的異質性,不能簡單說成「等價」,只能說它們在哲學上具有同一性。

【原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王弼注】自然已足,為則敗也。

【小鈺說】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聖人,在老子所在的時代,意思就是帝王,那麼有沒有帝王這麼做呢?自然是沒有。這只是老子的政治理想而已。「處無為之事」,就是順應自然和社會的法則,「行不言之教」就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但不強作妄為。

【白雲說】因為任意參照系都是等價的。所以聖人不人為地妄設參照系,奪天之化。既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絕對的參照系,那麼,天下也就沒有是非,也就沒有智巧,百姓不諳是非智巧,故能淳樸自化。所以聖人無為而治。

不言而教。有言,則有意,有意,則有此一是彼一非,有是非,則智巧生,智巧生,則民不復朴,不朴則是常,失常則妄,妄則為奇,奇而天下失其正。

【小鈺評】白雲把「無為」理解為「不人為地妄設參照系」,認為沒有了絕對的參照系,百姓不懂是非智巧,才能淳樸自化,這未免太拉低老子的檔次了。這哪裡是「無為」的大智慧,分明是「愚民政策」嘛!前面我們說了,「處無為之事」需要順應自然和社會的法則,以「道」來滋養民眾。「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以好的政策來治理國家,方能使民風淳樸,人民幸福。老子沒說「無為」是讓百姓不諳是非。

對「不言而教」的理解也是如此。白雲認為「有言」就會產生是非,是百姓懂得「智巧」,不再樸實,從而天下失其正。老子不是這個意思!他的「不言而教」意思是「以身為教」、「潛移默化的引導」、「順應自然」,而不是讓老百姓是什麼都不懂!

有學者認為:老子希望「聖人」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這可以看作對「無為」的補充解讀。

【原文】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智慧自備,為則偽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小鈺說】「作」就是興起。「辭」的意思不好理解,查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也沒有結果。《說文》解釋為「訟」,此處不符。(誰說《說文》中的意思能夠解釋一切文章,誰就是白痴,哦,不,白雲。)魏源《老子本義》解作「萬物作焉而後應之不辭耳,此因應無為之道也」。「不辭」就是不拒絕,完全隨應萬物,無為而治。「有」:據為私有。「為而不恃」,有所施為,但是不倚靠(不求達到什麼目的)。這段話的意思就是:

萬物興起的時候,順其自然。

發展了但不據為己有。

有所施為,但不求什麼目的。

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白雲說】萬物作焉而不辭,辭,本意為訟。沒有什麼是天生有罪的,所以天道也不會對萬物的生與息加以指訟。

【小鈺評】這段話的主語是人,而不是天道,它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分明就是一句話,白雲不至於連句讀都要懷疑吧?「辭」為何意,前人都表示難解,但白雲居然按照《說文》直解,其可靠性大有疑問。「萬物作焉」中只有「生」,沒有「息」,「有罪」更是無從說起,與《道德經》全文及此處上下文完全不符。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注】使功在己,則功不可久也。

【小鈺說】正因為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如果因為世間萬物而患得患失,就不可能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老子從「動」中看到了「靜」,從變化中看到了永恆,他的智慧至今還值得我們學習。

【白雲說】對此白雲啥也沒說。

【小鈺評】他沒說我就不評論了。


《道德經》第三章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王弼注】賢,猶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貴者,隆之稱也。唯能是任,尚也曷為?唯用是施,貴之何為?尚賢顯名,榮過其任,為而常校能相射。貴貨過用,貪者競趣,穿窬探篋,沒命而盜,故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也。

【小鈺說】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相爭。王弼注中說:尚賢顯名,榮過其任,為而常校能相射。相射,就是相勝的意思。釋德清云:「尚賢,好名也。名,爭之端也。」所以,尚賢則民爭,不尚賢則民不爭。賢人之間,矛盾最多,古之賢人,大致相當於今之知識分子,喜歡相互挑毛病、筆墨官司,古今都一樣。

不珍愛難得的財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竊。王弼說:貴貨過用,貪者競趣,穿窬探篋,沒命而盜。在老子生活的時代,群雄四起,競相爭權奪位,搶佔錢財,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肆虐,社會處於動蕩、大變動的形勢。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動亂不安、矛盾突出,於是想通過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是他良好的願望。聯想現代社會,我想到了「鑽石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這不就是人類對財物過度迷戀的後果嗎?還有書畫、藝術品的種種天價炒作,也是如此。

不顯耀可貪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惑亂。王弼說的是:故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也。因此,有錢人可千萬別炫耀、露財,否則激發盜賊的貪慾,受害者就是自己了。聽說福建人結婚要戴幾十個金手鐲,這不是亂世之風嗎?

【白雲說】不尚賢,使民不爭。此句中,賢為其本意,指多財。尚字的本義,有重度過度的意思。尚賢,則是說,過度追求太多的財富。……串起來講,這句話就是說,使人們不過度的追求過多的財富,這樣他們就不會互相爭名奪利。

【小鈺評】段玉裁說文解字註:賢:多財也。財各本作才。今正。賢本多財之稱。引伸之凡多皆曰賢。人稱賢能,因習其引伸之義而廢其本義矣。白雲的觀點與蔣錫昌想同,將「賢」解為「多財」。而「尚」的意思,王弼說「嘉之名也」,也就是「肯定、推崇」,《說文》解為:曾也。庶幾也。而段玉裁注本補充了「積累加高之意」,但仍不可解為「過度、重度」。因此,筆者認為,將「不尚賢」解釋為「不過度的追求過多的財富」是不符合老子本義的。

【白雲說】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此句,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一句的遞進。從現代社會看,的確是這樣,一個普遍的過度追逐金錢的社會,他們會進一步用已經掌握的財富,去追逐他們認為有更高價值的東西。……這句話的解讀:聖人應該使人們不要追逐那些稀奇的東西,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過度的私慾而互相的竊賄。

【小鈺評】第一句說的是賢能,第二句說的是財物,本是並列關係。白雲的誤解基於他對「賢」的誤讀。而「盜」只是偷竊,並無「受賄」之意。

【原文】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王弼注】心懷智而腹懷食,虛有智而實無知也。骨無知以干,志生事以亂,(心虛則志弱也)。

【小鈺說】因此,聖人治理政事,要使百姓心靈開闊,吃飽飯,意志柔韌,強健體魄。【據陳鼓應】:這裡的「虛」和「弱」都是老學的特有用詞,都是正面的、肯定的意義,如第十六章「致虛極」,四十一章「弱者道之用」等。此處「虛」指心境的開闊,「弱」指心智的柔韌。小鈺根據上下文,「虛」與「實」相對,應理解為空曠、澄明;「弱」與「強」相對,可理解為「柔韌」,亦可作出同解。

【白雲說】這裡的虛心,不只是簡單的指謙遜,實腹,也不是簡單的指吃飽飯。然後,白雲表示將要「泄露天機」,稱「虛心,為降心火,以離中真陰,下濟腎水,坎水充實,故曰實腹。腎水堅實,則生志,志多髓空,志閑髓實。虛心實腹,講的是坎離循環,上為離火下為坎水。弱志強骨,講的是精髓循環,上為髓,下為精。強骨,不是單純的講骨頭的硬質外腔,更主要的是說,骨頭內部的髓。」

【小鈺評】「虛心實腹,講的是坎離循環。弱志強骨,講的是精髓循環。」難道扯到了周易就算是泄露天機了?離為火,虛心是降火,勉強可以說通。坎為水,實腹明明說的是吃飽的意思,談不上腎水充實。再說「坎離循環」是怎麼來的?水火明明是相剋的……

【原文】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不敢為也。

【王弼注】守其真也。知者謂知為也。

【小鈺說】經常使老百姓沒有詐偽的心智和爭盜的慾念,也就是保持心靈的純真和樸質。致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在這裡「智者」指的就是當時的統治者。老子希望統治者以無為的方式治理百姓,讓百姓保持民風淳樸,社會保持安定。

【白雲說】腎水的匱乏,會產生心火。精髓的匱乏,會產生志。心亂志狂,則百欲叢生。道德經里,是把過度的慾望當做一種病態來對待。並且認為,要治好這種病,就是反過來,回歸本真。

人因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萬物叢中,進而產生了知識。

【小鈺評】雖然對「腎水」、「心火」的解讀方式,我覺得有過度引申之嫌,但「道」與「知識」的對立卻是很有啟發的觀點。如今很多人沉浸在具體的知識之中,卻偏離了大道之行,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悲哀。

【原文】為無為,則無不治。

【小鈺說】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就不會發生「不治」的現象了。這我不得不說,老子太樂觀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靠「無為」恐怕是不行的。後世諸子百家大多被看作修身之道,便是他們作為「帝王之道」的初衷無法實現的後果。

【白雲說】本章中,反對的是過度的慾望,尚賢,貴難得之貨,這些都是超出正常生存和生活所需的過度慾望。讓百姓從這些不必要的過度的戕害自身的慾望中解脫出來,安樂與樸素自然健康的生活,聖人別的什麼都不需要做,百姓就能自在自得自樂的生活下去。

【小鈺評】老子的出發點,是勸解「聖人」行無為之道,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讓百姓主動去「從慾望中解脫出來」。老子作為奴隸主階級的哲學家,始終站在統治者的視角,這一點我們需要注意。

老子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希望人們能在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

——待續——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和分享、轉發的習慣,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堅持需要信仰,專註更顯執著,

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推薦閱讀:

【道德經】 十五卷 古之善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
道德經和聖經的合一
《姬氏道德經》道理卷: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教你修仙,《易經》給你神通,中華兩部奇書!
道德經講義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