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凈土法7
第七課
思考題
1.為什麼佛教的根本是聞思修行?
2.為什麼說佛法依賴所有的人?我們應怎麼辦?
3.請談一談需要長期聞法的原因。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藏傳凈土法》。其實,《藏傳凈土法》不僅宣講了往生四因,還廣泛闡述了顯宗、密宗的基本佛教知識。尤其針對在家人和剛剛對佛教有所認識的人,它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詳細闡述了非常甚深的佛教道理;同時也針對出家人和對佛教有所認識的智者,宣講了很多具體適用的修行教言。所以在藏傳佛教歷史上,不管是在開法會的時候,還是平時在出家人或在家佛教徒當中講法的時候,許多高僧大德都將《極樂願文大疏》作為主要宣講的內容之一。
這次我很高興跟大家共同學習這部論典,因為本論確實具有許多其他論典根本未曾宣說過的非常甚深的教言。比如,雖然《入行論》在發菩提心方面有不共特點,但在往生極樂世界以及顯密圓融的道理方面卻很少提及。這樣一來,通過這次共同學習,相信很多人的相續一定會有改變。
下面繼續宣講三殊勝中的第二部分。
當今時代,有些聲稱「我無有空閑聽法」之人,真是把自己置於暗劫中還不知曉,實在可悲!的確,在這個時候行持佛法對我們最為關鍵,因為佛陀出世極為難遇、佛法極其難聞、善知識非常罕見。但許多人卻經常聲稱:「我沒時間學佛」、「我現在忙得很」、「我要養家糊口」、「我退休以後再學」、「我老了以後再學」……他們以非法將自己的時間全部佔有。其實這些人非常可憐。本來佛光普照的時候,無數眾生皆可依靠佛法的甘露得以蘇醒,但他們卻偏偏將自己置於沒有佛法的暗劫當中,自己根本不願聽聞佛法。實際上這就像不懂事的孩子,認為讀書是為了別人而不是自己的事一樣荒唐可笑。
如今獲得人身之時,如果沒有空閑聞法,那將來只有墮入惡趣而別無出路,難道那時還有空閑聞法?確實是業力現前,很多人都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斬斷自己聞法、親近善知識的因緣。這樣的話,必將隨著惡業之風而墮入三惡趣,在那個時候你難道還有機會聽聞佛法?看看三惡趣中較好的氂牛、猴子、旱獺等旁生吧,雖然它們很多也一直在「閉關」,但這根本不是佛法。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再將大好時光浪費在看電視、閑聊等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無論再怎樣忙、再怎樣苦,也要擠出一部分時間來學習佛法。實在說,將無聊的事放下,自然就有聽法的時間。否則人生幾十年眨眼就過了,到時後悔也來不及。
佛經中說:「獲得人身不聞法,乃為第九無暇處。」通常佛經論典講的是八無暇,然而獲得人身後不聞佛法,按有些經論的觀點,這是第九無暇處。現在這個時代就有許多這樣的第九無暇者,日常法師曾說:以前的人再怎麼忙,學習知識和聽聞佛法的時間還是有的,而現在的人終日忙於各種瑣事,根本沒有學佛的時間,這就是所謂的第九無暇。
在現在的人中,孩童沉迷於遊戲之樂,年輕人沉迷於令人眼花繚亂的貪嗔之境,老年人沉迷於身心衰退的迷亂當中,而真正以佛法來內觀的人卻非常罕見。不要說像古人那樣學習佛法,就是真正鑽研優秀傳統文化的人也很少見。以前我遇到的老師都很喜歡唐詩宋詞,古文也能倒背如流。可是現在很多老師除了上網、發簡訊之外,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表面上看,現代社會物質有巨大的發展,科技有前所未有的進步,可是倫理道德和高尚行為卻不斷退墮,所以這並非真正的文明。
道友們應該清楚,獲得人身之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佛法,所以大家應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早上早點起床,晚上晚點睡覺,白天少一點散亂,每天都要擠時間學習佛法。我們原來沒有安排學習《入行論》的時候,很多人的生活都很散亂,雙休日要麼去觀光旅遊,要麼跟朋友聊天吃飯,經常做一些無意義的事。自從安排學習以後,很多人都有時間學法,可見我們並不是沒有學佛的時間,只是自己沒有安排好時間而已。本來政府官員學佛很不方便,但有些人還是有辦法,比如領導講話時默念咒語等。
當然,像前輩高僧大德和山洞中的修行人那樣,把所有時間全都用在佛法上,這對城市裡的人來講非常困難,但抽一部分時間來學佛也應該沒有問題。對於安住在寂靜地方的修行人來講,自然應該放下一切瑣事,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佛法上;即使不能完全放下,也要盡量約束自己,千萬不要過於散亂。學院很多道友都佩戴「止語」牌,門口上也掛著「閉關」牌,這非常好。但有些人雖然佩戴著「止語」牌,卻一直在說話;有些人在門上寫著「請勿打擾,內有閉關」的字樣,但人早就出去了,這樣就不太好。當然有止語、閉關的心也很不錯,但更希望大家都能名副其實。
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後沒有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打擾別人修行。有些居士打電話特別啰嗦,把別人的時間全佔了。有些出家人也很麻煩,去道友家時主人往往很害怕:請他吃一頓飯倒沒什麼,但是這個人很啰嗦,他會一直不走,耽誤我看書。所以希望各位,除了跟別人交流佛法之外,最好不要打擾別人,因為時間非常寶貴;即使你對時間無所謂,也應替別人考慮考慮。
而大家務必清楚的是,佛教的根本就是講法、聞法和修行。雖然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佛教徒,但真正能認清佛教的人卻少之又少,比如很多人都將建寺院、做慈善等行為認為是佛教,其實真正的佛教就是聞思修行,也就是說唯有教法和證法二者堪為佛教。佛經中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其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教法,「自凈其意」是證法,這兩者合起來就是所謂的佛教。世親論師亦云:「佛之妙法有二種,教法證法之體性,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意思是,佛陀的妙法有教法和證法兩種,受持教法者唯一講經說法或聽聞佛法,受持證法者唯一修行佛法。
由此可知,聞思修行乃佛教的命根,所以只有具有教法和證法的道場,才是真正的道場。如果一個道場光有佛像和形象上的佛教徒,而沒有真正的聞思修行,那也只能說這個道場徒具形象,並不存在真正的佛法。所以,今後各個寺院一定要有聞思修行。
如果一個家庭有聞思修行,那這個家庭就是佛教家庭。有些人認為,我們全家都辦了皈依證,家裡也設有佛堂,所以我們家是佛教家庭,這也不一定。因為,是不是佛教家庭,要看你家是否有教法和證法。如果你們家沒有聞思修行,那就不可能有教法和證法,既然如此,也就不是佛教家庭。如果有聞思修行,那才是名副其實的佛教之家。
現在前輩高僧大德紛紛示現圓寂,很多年輕的佛教徒又不懂佛法,這樣佛教將面臨斷層的危險,所以弘揚佛法乃當務之急。雖然弘揚佛法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最根本的就是學習佛法與實踐佛法。其實,不僅僅是弘揚佛法,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應如此。如果只掛著孔孟等聖賢的像,或僅做一些表面儀式,這也不算什麼弘揚。只有首先理解孔孟等聖賢的思想,之後再實踐,這才是延續和弘揚傳統文化。同樣的道理,雖然佛像是見解脫,擺在哪裡都有功德,但若佛法的理念沒有深入人心,只單單在形象上大做文章,如蓋大廟、塑金身,那也不是真正的弘揚佛法。
故大家今後應常用世親論師的教證來作反觀,看自己到底受持的是教法還是證法?同時還應知道,教法和證法二者絕對不能脫離。《札嘎山法》云:修行者要有聽聞,聽聞者也要有實修,這兩者絕對不可脫離;否則,即使整天都坐在山洞裡,也沒有實在的意義。比如要修持六度,如果連六度的本體、數目、作用等都搞不懂,那還修什麼六度?肯定是盲修瞎煉。相反,只是聞思根本不實修,這也是誤區。可惜的是,現在很少有人能懂得這些道理。
所以,首先懂得佛法的道理非常重要,否則自稱佛教徒也非常可笑,那更何況是出家人,故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佛法。
因此,包括在
在藏地,很少有居士講經說法,原因是藏地人口稀少,出家人的比例很高,而且聞思修行的氛圍也很濃厚,所以出家人完全能擔負起弘法利生的重任。比如,在三萬多人口的色達縣就有三十多座寺院,四萬多人口的爐霍縣也有寺院二十多座,而且每一所寺院都有一百多位出家人,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寺院都有講經說法,所以通達佛法的出家人非常多,故出家人站出來講經說法就足夠了。
而漢地的情況恰恰相反,在家人特別多,出家人特別少;一座城市幾百萬人,然而相距很遠才有一座寺院,寺院倒修得很莊嚴,但卻沒有幾個出家人,即使有一些出家人,真正能講經說法的也不多,因此我打算培
但在講經說法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要追求名聞利養,這方面我們應隨學上師如意寶。有一次上師如意寶去新龍傳法,在供曼茶時產生了一個不太好的念頭,因為這一次的念頭,從此上師講經說法時再也不收取任何供養,甚至連哈達也不接受。上課時經常說:「不要供養我,我五六年前就已發願不接受任何供養了。」很多老弟子對此都有很深的印象。
下面講一則相關的故事:從前,一頭獅子殺了一頭野豬,隨後來了一隻狐狸,它想吃剩下的肉。獅子對它說:「你背上野豬的屍體。」狐狸因為自己身單力薄而不願意背。它暗想:如果直接說,獅子定會發怒殺死我,這肯定不行。但又想:這個獅子孤高傲慢,又是個笨蛋,可以欺騙它。想到這裡便說:「我既要背屍體又要叫喊,不能同時做兩件事情呀,所以你理應做其中的一件。」獅子由於愚笨而不知道狐狸在騙它,又因為孤高自傲而不願意叫喊,於是說:「這兩件事情當中,我背野豬的屍體,你可以跟著我叫喊。」於是獅子背著野豬的屍體走在前面,狐狸跟在後面叫喊。
這個故事蘊含雙重意義。從隱含的層面來講,愚笨的獅子不肯叫喊,則代表愚笨的人不能講經說法;而聰明的狐狸能叫喊,則代表有智慧的人可以講經說法。從直接的層面來講,獅子背得動野豬的屍體,則代表獅子般的高僧大德能勝任講經說法的重任;狐狸雖然背不動屍體,但它可以跟在獅子後面叫喊,這代表沒有能力講經說法的人也應聽聞佛法,至少也要隨喜讚歎。
前些日子有些居士說:「雖然我們不能像上師那樣,擔負起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但也可以發一點小小的心,要麼當幫手、要麼當啦啦隊。」的確,在真正的高僧大德發出佛法獅吼聲時,弟子雖然做不到這樣,但至少也可以聽聞佛法,或者勸人皈依三寶、聽聞正法,有一定基礎的人還可以給別人開示佛法,等等。哪怕只在一個人的相續中種下善根,這也非常有意義,實際上這也就是弘揚佛法。
我有時候想,像上師如意寶那樣成辦廣弘顯密佛法的事業,這對凡夫人來講,不要說做恐怕想都不敢想。像我這樣的人,不管再轉多少世,也不可能做到上師事業的百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儘管如此,我們也要盡量發心,即使看到路上有一塊石頭擋著行人過路,也要儘力將其挪開;或者見到一個不懂佛法的人,也應多多少少給他講一點佛法;至少也可以隨聲讚歎:「念阿彌陀佛功德很大」、「你這樣聽法很好」、「學習佛法對身心有幫助」。其實這也非常善妙,由此也能成辦眾多利益。
現在有這麼多苦惱眾生,他們對來世一片茫然,對今生的感情、錢財、事業等卻異常執著,一旦無常到來,則根本無法接受。對他們,如果我們能獻上一個微笑,甚至說一句安慰的話,或者用一些簡單的道理來開導,那也功德無量。這樣一點一滴去做,最終必將成辦一切利益,因為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而佛陀在因地時,有時一世僅做一件善事,但這也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只要沒有自私自利的心,即使一輩子只為上師和眾生髮了一兩年心,這也非常令人感到欣慰。
另外,大家一定要清楚,佛法依賴所有的人,即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大家都有弘揚、受持佛法的責任。俗話說「人多力量大」,比如十個人能輕鬆拿起一根長長的木頭,而一個人卻非常困難。同樣的道理,如果大家能齊心協力,那佛教也可以在各個地方弘揚起來,相反一個人去弘揚,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作為普通人,雖然不能做到跟高僧大德一樣,但眾人齊心來做,也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下面講阿底峽尊者前來西藏弘揚佛法的公案:在前弘時期藏地佛教非常興盛,但後來遭到朗達瑪魔王毀滅性的摧殘,致使佛教一片混亂,當時阿里國王智光很想迎請印度持教大德前來藏地整頓佛教。於是智光國王挑選了七名聰明童子,讓他們出家學經,之後派遣到印度求法,由於印度氣候炎熱,大部分都死於熱病,只剩下寶賢譯師和善慧譯師。他們在印度學習顯密教法後,到處尋訪大德,後來打聽到戒香寺的勝燃燈智(阿底峽尊者)乃一切佛教徒的頂嚴,是名副其實的第二遍知。兩位譯師很想迎請尊者,但沒有這個勇氣,只好返回藏地向智光國王介紹了阿底峽尊者的功德,想請求國王迎請尊者。
國王聽到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後,內心生起極大的敬信。他請來譯師精進師子,給他十六兩黃金和很多零散的黃金,並配給他一百多位眷屬,派遣他們到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譯師拜見阿底峽尊者後,向尊者獻上黃金,並表明迎請之意:以前藏地的佛教非常興盛,就像陽光普照大地一樣,可是現在已經非常衰敗,希望尊者能到藏地弘揚佛法。尊者說:我到西藏無非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黃金,二是為了弘揚菩提心。但我並不會為了黃金而去西藏,再加上我也沒有舍自愛他的菩提心,所以我不準備去西藏。譯師非常傷心,拉著尊者的衣角涕淚悲泣、再三祈求,但尊者始終沒答應。於是譯師返回藏地向智光國王復命,國王說:如果實在沒辦法,只有迎請尊者以下的大德,於是又派譯師等前往印度。
為了準備迎請尊者的順緣,智光國王在邊界地方不幸被外道國王俘虜。他的侄子菩提光想盡一切辦法要救回智光,後來他親自與外道國王見面,外道國王說:如果你們改學我派的教法,我不但可以放人,而且可以重賞你們,否則一定要交來等同智光身量的黃金,我才放人。菩提光無奈之下只好到處收集黃金,籌集的黃金還缺一頭之時,外道國王仍然不肯放人。菩提光見到智光後說:缺少的黃金,我再想辦法去找。智光笑著回答:我現在老了,即使贖出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你們既然收集了這麼多黃金,就帶上黃金去迎請阿底峽尊者吧,我一心期望的是:尊者能來藏地弘揚聖教。後來智光在獄中圓寂。
菩提光聽到智光圓寂的消息後,便請那措譯師帶著黃金前往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譯師將智光叔侄迎請尊者的前前後後告訴了阿底峽尊者,尊者非常感動,於是虔誠祈禱度母,並請問去藏地弘法的事宜。度母說:如果你不去藏地,可以活到九十二歲;如果你去藏地,對藏地的利益會很大,但你的壽命會減少二十年,只能活到七十二歲。但尊者毅然選擇前來藏地弘揚佛法。
本來尊者不輕易顯示神變,但為了啟發藏人的信心,後來阿底峽尊者到藏地時也示現了神變,比如騎馬時,身體坐在離馬鞍一肘高的虛空中。智光的妹妹見到尊者後,傷心地說:智光王為了迎請您而付出了生命,所以希望您能久住藏地、光大佛法。尊者當時承諾,一定要在藏地建立佛教的基礎。後來尊者在藏地廣弘了菩提心的教授。由於阿底峽尊者的貢獻,藏傳佛教菩提心的教授至今仍然非常興盛。大家應該知道,如此殊勝教授的最初來源是這樣的。
從這個公案可以看出,弘揚佛法的確需要無數人的共同努力,雖然我們不能做到智光國王與阿底峽尊者等前輩高僧大德那樣,但大家畢竟都獲得了他們的慈恩,既然如此,那我們始終執著自我,一點也不肯為佛法付出,就非常不應理。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也要追隨前輩大德的足跡——弘揚佛法。
要弘揚佛法,首先必須聽聞。但聽聞也不能僅聽一兩次就心生滿足,一定要反反覆復地聞受。很多人都是,在聽聞一兩節課或一兩部法後就認為可以了,其實這遠遠不夠,必須要反覆聽聞。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長期聞思,但卻想很快開悟,他們覺得:六祖大師不識字都能開悟,我的根機也不錯,我也不需要聞思。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你既沒有強烈的信心,也沒有深厚的善根,怎能奢望像六祖那樣很快開悟呢?連加減乘除都不會,怎麼可能馬上當數學家呢?所以我們應該學普通人,一定要系統、次第、完整地學習佛教的教義。
世間也有這樣的諺語:「大海於水不厭足,智者於法不厭足。」意謂:再多的江河匯入大海,大海也不會因厭煩而滿足;同樣,學習再多的正法,智者也不會心生疲厭而心滿意足。薩迦班智達亦云:「欲者不厭受用多,學者不厭格言多。」意思是,貪慾者不會厭煩受用太多,而學者也不會厭煩格言太多。高爾基也說:「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佛法也是如此,知識越廣博的時候,我們的聞思修行就會越趨完美。斯賓塞亦說:「知識愈多,愈覺學問的不足。」同樣,佛法學得越多的時候,越會覺得不滿足。
的確,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示現的,他們一輩子都在精進地聞思修行與講經說法,甚至在圓寂前也從未間斷;這就說明,我們亦應以畢生的精力來修學佛法。可是有些人學了一兩部法就覺得可以了。前一段時間我在北京遇到一個居士,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報名參加第二期的學習?」他說:「這一期學完後,總共有二百多堂課,也可以了。」面對這樣可憐的人我不禁要問:既然對無有實義的身外之物,從來都沒有滿足的時候,現在仍在拚命積累,那對今生來世一切安樂根本的正法,為什麼要心生厭足呢?
人人都想得到安樂,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僅有物質的進步遠遠不夠,在精神上一定要有佛法的滋潤。美國的斯爾曼教授在一本書中說,佛教對人心向善有巨大的作用,他以錫蘭島[1]證明說:在阿育王時代,該島是個吃人島,但自從佛法傳入當地後,人心全都變得善良了。以前,藏地也是個野蠻的地方,自從佛法傳入後,藏民族也變成了善良的民族,以致現在世界各國的有智之士都在學習藏傳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以前蒙古也是一個野蠻的民族,但接受佛教後,很多人都拿起了念珠,心也變得善良了。所以,哪裡有佛教,當地的人心就會善良,那裡的人們也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拿我們學院來講,在一個小小的山溝裡面,幾千個人住在一起,大家都能和睦相處、生活也很快樂。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佛法,在這麼一個窮山溝里有這麼多人,將會是什麼樣的狀態。這樣觀察的時候,我們就能感覺得到,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居住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這是因為,很多人一直拚命追求的錢財等身外之物,不一定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相反它還是痛苦之因。既然如此,那我們怎能不反反覆復聽受一切安樂之源的佛法呢?
為什麼要這樣呢?譬如,荒蕪的田地,只降一次雨水並不能徹底濕潤。同樣,對於我們無始以來便以不善業乾涸了的相續,僅僅聽一次佛法也難以調柔。一般來講,因乾旱等原因造成的荒田荒地,降一兩次雨水是不能耕耘的;就像新疆、內蒙那些早就荒蕪的田地,如果下一兩次雨,就想馬上開墾,這也非常困難,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徹底濕潤。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相續被不善業早已乾涸,已經變成了非常可怕的荒野,如果沒有佛法長期滋潤,那也不可能長出解脫的菩提苗芽。
現在很多人認為:我已皈依了,也拜了上師,還聽了法,可是為什麼還沒得到解脫?還有人抱怨:「我聽了一次灌頂,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肯定不會有感覺,因為你的相續乾涸的時間太久了,所以一個寶瓶里的水肯定不夠,要在你的頭上不斷地降下法雨,這樣通過十年、二十年的澆灌,你的相續才會柔軟起來,菩提的種子才會發芽。
所以,除了聾啞人或精神不正常者外,凡是知言解義的人都應反覆聽聞佛法。如果經常聽聞,或多或少都會懂得一些法義,即使是文盲和愚笨者也沒問題。有些老太太也沒有多少文化,但她們經常聽光碟、看法本,所以慢慢也能了知很多道理。世間的知識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最
薩迦班智達也說:「倘若囑咐又催促,雖是旁生亦能知。」若經常囑咐催促,即使旁生也能了知人的意圖。旁生尚且如此,人如果天天聽聞佛法,再笨也能懂得一些法義。凡夫人往往有這樣的毛病,如果善知識天天督促,他就會學習;如果沒有外在的壓力,一般來講不會主動學習。可喜的是,現在很多佛友都在主動學習佛法,這非常好。
以上反覆強調了佛教的教育,對現在人來講,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可能在我這樣說了之後,有些人當天會想:「既然上師今天這樣講了,那我一定要一邊聞思修行一邊弘揚佛法,明天給誰打個電話呢?噢,應該給他講一點佛法!」其實,人的分別念很不可靠,剛講完課時你很想弘揚佛法,但過兩三天就不一定有這樣的想法了,這就不太好。
好,今天講到這裡!
迴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1]在今天的斯里蘭卡。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七集)
※從各角度看凈土宗
※世親菩薩的凈土思想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七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十三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