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教、啤酒看中國的融合與矛盾
從佛教、啤酒看中國的融合與矛盾
[來源:新華網|發布日期:2011-12-03]
詹姆斯·卡特/文 汪析/譯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1月29日文章,原題:酒吧和寺廟——見識中國的啤酒、佛教和旅遊 抿一口青島啤酒,我想到兩件事:中國啤酒產量世界第一,比第二位的美國多一倍;中國的佛教徒人數世界第一,比第二位的泰國多出一倍。啤酒和佛教都不是中國本土的,卻能在這裡生根發芽、興旺繁榮,深入到中國人的骨子裡。細察這兩樣東西也能解釋為什麼美國人和中國人總是彼此誤解。
夏日一個雨天,我來到青島啤酒博物館。這裡可看到中國受外國影響的一段複雜歷史:該啤酒廠最初由歐洲殖民者創辦,一戰時落入日本人手裡,上世紀30年代再度被日本佔領,1945年由美軍接管。1949年後被收歸國有,1954年開始出口啤酒。如今,青島啤酒已是中國銷量最好的啤酒,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的中餐館都可見到。
青島啤酒的複雜歷史及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反日情緒,如今都已被濃濃的商業氣息所淹沒。銅製釀造桶和佳釀廣告宣揚的是啤酒往昔的國際性,而曾創辦和維持酒廠的外國人卻鮮被提及。這符合中國目前力推經濟增長的政策。但在這個城市的其他地方,我曾看到當地對德國人角色的另一種看法。在一戰德國軍事要塞遺址,講述的是德國人(對中國人)的壓迫,在那裡,德國人成了「洋鬼子」,造成中國的百年動蕩。
博物館的遊客多是日本人,酒吧服務員說他們是博物館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對年輕德國夫婦坐下後,不少人圍過去聽他們講述青島這座城市和啤酒。我猜若是在德軍要塞遺址,他們不會受到類似歡迎。中國人想要讓青島成為享譽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外國人不再是帝國主義威脅,青島也不會再度淪為殖民地。
離開啤酒博物館,我去了湛山寺。該寺建於上世紀20年代,建寺的初衷是給這個經過多年外國統治的城市增加中國特色。它是青島早期的中式建築之一,象徵著20世紀初佛教與民族主義的關係——今天差不多依然如此。佛教很久以前從印度傳到中國,現在已是該國官方認可的五大宗教之一。北京希望宗教能有助於填補信仰真空,促進「和諧社會」。
寺前擠滿賣小吃的推車、賣紀念品和香的店鋪。老年人恭敬地完成上香任務,年輕人看起來更多覺得這事挺逗樂或不好意思,他們大笑著擺出姿勢照相,引來虔誠香客們的不滿。這充分表明了在現代中國人們面對佛教的態度分歧。
在中國,處處可見這種矛盾和轉型。我曾想,中美關係經常變得緊張,是不是因為兩國存在諸多共同之處:比如眼光短淺的自信,認為自己的國家必須在世界上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堅信為了經濟增長能不惜一切代價。
中國進行了國家資本主義的試驗,這說明「沒有民主的資本主義不可行」這類觀點已行不通。中國汲取外來的經濟和政治思想,將其塑造成具有獨特的中國特徵而又高效運轉的某種東西,這就跟中國融合佛教和啤酒一樣。同樣,我遇見的中國人不容易歸類。啤酒館的服務員一口流利英語,她代表的是中國沿海的國際化,還是對遊客口袋裡錢的慾望?而湛山寺(年老和年輕的)香客們面對的或許是同一個問題:中國是什麼,做中國人意味著什麼?這似乎是中國人還在苦覓答案的問題。
(編輯:張世輝)推薦閱讀:
※啤酒瓶該怎樣進行舊物改造成工藝品?
※為什麼男人喝酒有啤酒肚,女人則沒有?
※為什麼大多啤酒喝起來有苦味?
※酒 · 會 | 12.16 酒局不止,願所思皆得所願
※比利時的酸啤酒--法蘭德斯紅艾爾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