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血糖是十分重要的檢測指標,不要以為它很簡單!
作者:侶行家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在糖尿病的診療過程中,血糖是十分重要的檢測指標。可以說,血糖監測是患者優化糖尿病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
通過定期測血糖,不僅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高血糖、了解病情的控制情況從而評價治療效果,也有利於降糖治療方案的制訂和調整,以更好的達到治療目標。
但在臨床工作中和患者的生活中,血糖監測常常是不規範甚至錯誤的,會影響降糖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看看下面這些問題你都搞明白了嗎?
為何要測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能夠間接反映在沒有應激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機體自身的基礎胰島素分泌水平,還可體現降糖葯的遠期療效。
正常情況下,人體胰島素的降糖能力很強,若胰島素分泌量在正常值的25%以上,空腹血糖基本會維持在正常水平或僅有稍微增高;胰島素分泌能力不低於正常的4%時,空腹血糖不超過11.1mmol/L;如空腹血糖超過11.1mmol/L,說明胰島素分泌量已極少或沒有分泌功能。
應空腹多長時間?
只有在過夜禁食8~12個小時後並於次日早晨8點之前抽血所測得的血糖值才算是其空腹血糖值。有人把午餐及晚餐前空肚子時抽的血也稱為空腹血糖,是錯誤的,此時的血糖應稱為餐前血糖。有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患者在抽血時已經接近中午,其實這時患者的血糖值已經不能代表其平時空腹血糖的水平。
另外,空腹血糖必須早抽,如果抽的比平時打胰島素或服口服降糖葯的時間還晚,就難以反映平時真正空腹時的血糖水平,還可能會因為延遲打針或吃藥而影響一天甚至幾天的血糖控制。要測空腹血糖時,最好帶上降糖葯或胰島素,一抽完血立即採取降糖措施,將抽空腹血糖所造成的血糖波動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靜脈血糖和手指血糖一樣么?
理論上,這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這是因為靜脈血糖采血於靜脈,手指血糖是從指尖毛細血管中采血。而血液是從毛細血管流到靜脈的,在到達靜脈之前,身體利用了一部分葡萄糖,結果使靜脈血糖比手指血糖低。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靜脈血用的是血漿或者血清,不包括血細胞,而手指血用的是全血,包括血細胞和血漿,而血細胞中糖分比血漿或者血清低。
因此一般來說,空腹時兩者可相互抵消,靜脈血糖與指尖血糖相差不多,但飯後2小時內指尖血糖可能會略高於靜脈血糖。
為什麼要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
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主要反映患者進食及所服降糖葯是否適量。大部分人往往只關注空腹血糖,但大量研究證實,餐後血糖的意義甚至比空腹血糖更大,其優點表現在:
1,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往往是餐後血糖首先升高,然後再出現空腹血糖增高,因此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有助於早期診斷糖尿病。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並不高,而餐後血糖卻很高,只查空腹血糖往往會誤以為血糖控制良好而貽誤病情。
2,能較好地反映吃飯及服藥情況,這是空腹血糖不能代替的。
3,不影響正常服藥和打針,也不影響正常進餐,不會引起血糖的波動。
4,與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後高血糖與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關係更為密切。嚴格地控制餐後高血糖,有助於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併發症。
值得注意的是: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前必須和平時一樣吃藥或打針,吃飯的質和量也要和平時一樣。餐後2小時血糖應該從進第一口餐開始計算,因為從吃第一口開始,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就已經開始,從進餐中或吃完飯開始計算時間,都是不正確的,可能會影響測定結果。
為什麼有時候餐後2小時血糖比空腹血糖還要低?
有研究資料表明,正常人平均餐後2小時血糖比平均空腹血糖高2.0mmol/L。但有時候餐後2小時血糖比空腹血糖還要低,實際上是因為有的患者在餐前吃過口服降糖葯,所謂飯後其實也是服藥後,服藥後血糖比服藥前低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也有患者餐前並沒有服藥,餐後血糖也下降了,這可能是由於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不是很差(如糖耐量受損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餐後由於血糖升高的刺激,更多的胰島素分泌出來,使血糖降低了。
當然,也有的時候是由於血糖測定不準造成的,如果沒有上述的原因,可進一步進行血糖檢測明確原因。
(本文為醫學界內分泌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來源。)
推薦閱讀:
※監測排卵:性激素六項在不孕症中意義重大
※甲狀腺疾病與妊娠 | 妊娠遭遇甲減怎麼辦?記住持續監測甲功
※【分享】吳壽嶺:監測血壓變化軌跡,教你識別卒中高危人群
※【論文精選】不良反應與監測:CFDA通報抗感染葯的不良反應及修訂說明書的現狀分析
※骨密度:重複篩查有價值、定期監測可預測 10 年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