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雄辯的迴響 ——從原著讀懂先知中國

金台新聲

導語

老子是真的清心寡欲?墨子的真實身份是劍俠?韓非子怎樣為君主殺人出謀劃策?為什麼我國會形成集體高於個人的傳統?金台讀書會第157期——小史帶你讀懂百家爭鳴的大歷史。

一、模糊的背影

諸子對我們來說是熟悉的。孔子、老子、莊子等幾乎無人不知,我們對《論語》《孟子》《莊子》的經典篇章等也是耳熟能詳,還能背出其中不少名句。

諸子對我們來說又是陌生的。在我們的腦海中,孔子是個主張孝順父母、歡迎朋友、熱愛學習的長者,孟子是個言語激蕩、充滿正義的學者,荀子則是勸你好好學習的人,而我們對墨家、道家、法家也是缺乏起碼的了解。諸子處於什麼時代?學說全貌是什麼?有哪些別樣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少為人知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諸子,僅僅是背影,而且是模糊的背影,隨著時代的漸行漸遠,這個背景愈發的模糊,甚至深不可測。我個人就想追尋并力圖追上諸子,一睹他們的正面風采。但由於時代久遠,追上是永遠不可能,諸子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研究生時聽台灣政治大學劉又銘的荀子講座,產生興趣,發現荀子的學說博大精深,於是開始逐步了解各家各派的諸子學說。期間也有困難和懶惰,但已經走到半路也,便不捨得放棄,慢慢就讀完了20本相關書籍,其中11本是諸子原著。

為什麼要寫作並開通「好大一盤棋」公號?很多人感覺讀書沒用,很容易忘掉,而我覺得寫作是檢驗輸入的最好方式,而公號是個倒逼機制,為了能有推送的乾貨,我就得不斷攝取新的知識,逼自己不斷閱讀。

不讀諸子也能活得很好,為什麼還要讀?一年來很多人不理解,還有不少人諷刺我,我感到很孤獨。其實諸子是一種哲學思想,我們不學哲學的人,其實時時刻刻在用到哲學,更多的是人生哲學。如面對乞丐,有人認為乞丐是騙子,是惡的,不會給予施捨,但有的人認為乞丐是真實的,是善的,會給予施捨。不同人的不同態度就是人生哲學的指導,面對乞丐的不同態度就是你心中的人性哲學,你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驅使你做出不同決策,而這正是諸子討論的很重要的命題。只不過讀了哲學之後,你對自己的行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和過往更加了解,看得更清楚和明白。尤其是諸子,其思想構造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心理。加之其具有的歷史性,值得重視。

人的生存、生活、生命是一種歷史性的展開,歷史不止是過去的事件,而是充滿空間經驗的時間,是人類此刻生存和多種可能的未來。歷史作為過去就存在於此時此刻的現實之中,歷史使過去擁有成為未來的可能性,成為現在的選擇和決斷。

——好大一盤棋

讀書要能把書讀厚,也能讀薄,今天我就用自己的理解為大家畫一張諸子的全景草圖,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讀我公號里的文章,但最好的是拿出諸子原典、原著讀一讀,真有人如此,那我真是功莫大焉了。

二、紛亂的時代

1.諸子流派

率先對諸子百家進行分門別類的是西漢初年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諸子分為六家:儒、道、墨、法、名、陰陽。

東漢時班固以劉歆《七略》作為《漢書·藝文志》的基礎,將諸子分為「九流十家」: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道家以老子、楊子、莊子為代表,墨家以墨子為代表,法家以商鞅、慎子、申子、韓非子為代表,名家以惠子、公孫龍為代表,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縱橫家以蘇秦、張儀為代表,雜家以呂不韋為代表,農家以許行、陳仲為代表,小說家以屈原、宋玉為代表。

2.軸心時代

軸心時代由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他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說,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在這個時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成為世界各大文明的標誌——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老子、孔子。

雅斯貝爾斯

如果細細推敲,可以發現: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5—前485年)與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同時,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與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同時,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則與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同時。這些偉大的思想家,為什麼會密集出現在歷史的同一時期——公元前500年前後,又為什麼會集中生活在地球的同一緯度——北緯30度上下,也許只能用馬克思的話來解釋:那是「歷史上的人類童年時代」之「發展得最完美的地方」(見《<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3.時代背景

主要集中在春秋戰國:一是春秋,即公元前770—前476年;二是戰國,即公元前475—前221年。

春秋戰國的時代又離不開周的大背景。周滅殷商之後,建立起封建制度,封建的本義為封土建邦,天子將親族、功臣、殷周遺民分封至各地,建立了天子、諸侯、大夫、士層層分封的統治秩序,形成鬆散的聯邦國家,而周天子用以維繫這種統治秩序的:一是分封制,依靠軍事實力;二是宗法制,依靠親情關係;三是禮樂制,依靠上下等級;四是井田制,依靠基層氏族。軍周天子以事實力壓服諸侯,宗法關係維繫感情統治,禮樂制度從文化心理方面讓各方人民對中央形成認同,西周因此繁盛一時。

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周朝維繫統治的制度相繼破壞。第一,分封制破壞,封建最初只是一個據點,貴族的領地彼此不相連接,然而當領土擴張之後,相鄰的諸侯國間難免爭端,於是矛盾和衝突表面化了,有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有了諸侯國內部卿大夫之間的戰爭,甚至諸侯與卿大夫之間也有鬥爭。第二,宗法制破壞,天子與諸侯感情淡漠,例如我和侄子很親密,但我和侄子的侄子就不親密了,我和兄弟親密,但兄弟早被分封在外,兄弟的兒子和我沒什麼感情。第三,禮樂制破壞,等級關係難以為繼,這緣於實力的增長,諸侯漸漸有了不甘為臣的心理。第四,井田制破壞,生產技術的突破帶來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社會基層國人與野人的氏族結構遭受破壞,使社會基礎由氏族變為個別家庭,人從天地和家庭中得以解放,社會流動加速。

我們通常說的禮壞樂崩,本質是周朝一整套社會制度的崩塌,中國第一次進入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另一次是鴉片戰爭之後,全部社會秩序被打破重構。中國的社會政治形態從封建社會向專制社會過渡,統治階級從封建貴族階級向新興地主階級過渡,先秦諸子正是在這種風雲際會的時代登場了。

4.基本精神

諸子具有一個的共同身份——士。士的特點有三個:一是有自由,得益於社會流動的加速和生產力的發展;二是有知識,處在貴族階層最低端的士人擁有受教育的權利;三是有情懷,有經世濟民的責任擔當。

當時,士人面對的社會圖景是混亂不堪的:第一,諸侯相互侵略,頻繁發動對外戰爭,滅國破家不計其數。第二,長期戰爭導致百姓死亡喪亂,流離失所,痛苦不堪。第三,封建貴族被漸次打倒之後,社會財富愈發向極少數人聚集,貧富不均愈演愈烈。第四,諸侯國內政治黑暗,腐敗異常,百姓愁怨。

面對這樣的時代,作為士人的先秦諸子,其學說有同樣的主題——救世,即舊的秩序崩塌之後,建立起怎樣的新秩序?

先秦諸子的共同點便是關切社會現實,關懷人間疾苦,都顯示出強烈的現實問題導向與社會政治指向,這便是先秦諸子哲學的基本精神。與其將他們稱為思想家、哲學家,不如稱為政治家,或政治哲學家。

——好大一盤棋

三、諸子的爭鳴

1.儒家:孔子

說到儒家,不能不先說孔子,說到孔子大家會想到他的什麼主張?是仁?這是高中生的認知,不能說仁不對,而仁只是儒家學說的最重要一方面,為什麼這麼說?就要看看孔子為什麼會專註於仁。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是標準的春秋晚期人,而作為宋國貴族後裔,孔子又是地地道道的封建貴族階級,生活時代與階級立場的烙印深入骨髓。此外,孔子還非常仰慕周公及其創立的禮樂制度,他曾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見《論語·八佾》)還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見《論語·述而》)所以孔子其實是想恢復周朝的封建統治秩序,其理論也是對周朝禮樂制度的合理性論證。

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反觀《論語》的思想體系與關鍵概念。周朝分封諸侯靠的是宗法感情與親愛之心,所以儒家也從人際之間的倫理關係和感情出發,建立自己的學說。孔子曾經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見《論語·為政》)

孔子

孔子認為,做到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便是「為政」的一種途徑,提倡並踐行孝、友等倫理道德甚至是比入朝為官更重要的「為政」形式。而這類型的倫理道德還包括仁、義、禮、智、信、孝、悌、友、惠、敏、忠、庄、敬等等,都是對個人的人際倫理關係要求,在此基礎上,不單是對個人的倫理要求,也是君主治國需要具備的品德,更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社會行為規範。我們熟知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儒家將個人道德推而廣之的理論體系,也是周朝制度的重構。與其說孔子發掘了「仁」與「禮」的倫常意義,不如說孔子是對封建制度下周禮與倫理關係的回歸與重拾。

——好大一盤棋

從這個角度,我們能理解為什麼今天中國人非常重視倫理關係,儒家將人際關係和倫常滲透到我們民族的生活習慣、社會氛圍、政治體系、民族性格中去,不由得我們不重視。在眾多倫常要求中,「仁」是最受孔子重視的一條,論語中很多解釋「什麼是仁」,而從不說「仁是什麼」,「什麼是仁」屬於描述的、經驗式的說明,「仁是什麼」則屬於定論式的定義,區別很大。而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民族的思考方式,即重經驗而輕理論。依循上面的角度,如果用一段話概括《論語》:

孔子將個人放在社會關係即倫常中加以審視,而倫常既有人生方面也有社會政治方面;同時,倫常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相互的行為關係;為此,孔子專門提出「仁」「義」「禮」「智」「信」等,作為良好行為關係的比照標準,供其他人效法學習;這學習的過程便是修身,以圖最終實現「仁」的完美人格修養,成為君子;之後以忠恕之道推己及人,齊家,治國,而後天下平,平天下者為「聖人」,代表著儒家至高至善的理想人格。

——好大一盤棋

2.儒家:孟子

孟子的思想是什麼?主要有三點:一是性善,二是義,三是仁政。孟子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見《孟子·告子上》)他認為人性永遠向善就像水永遠向下流,但這個邏輯有問題,水固然向下,但向下為什麼就一定是向善呢?難道就不能是向惡嗎?這就是孟子的不靠譜,而這種不講邏輯只重觀點灌輸的思維方式,深深影響了我們民族。

說到「義」,我們會聯想到正義,這個用以代表光輝正面的道德辭彙。《中庸》說:「義也者,宜也。」《說文》段注有言:「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韓愈在《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這些解釋都與《新華字典》上「正確合宜的道理或舉動」的解釋相近。「義」本義適宜、合理、中肯,我們將它理解為正義是一種窄化的理解。

孟子

孟子義為中國人規定了社會責任,也就是說,個人再倫常關係之中,你不是你,而是處在倫理關係中的你,你應該盡到自己擔負的責任。西方更強調英雄的使命,但中國強調每個人的責任,中國很少有個人英雄主義。

——好大一盤棋

文天祥英勇就義之後,人們在其衣帶中發現一首遺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孟子有言:「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見《孟子·告子上》)「仁」是內心修養,「義」是行為正道,正因有仁心才會有義舉,「義」是「仁」的顯性表達。這就是「仁」和「義」的關係,「義」對人的要求已經比「仁」的要求低了很多。

孟子還有一種獨特的修身方法,即「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見《孟子·公孫丑上》)這種浩然之氣只能自己養,不能給別人。孟子這種浩然之氣,體現在他的「大丈夫」觀念中:「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所指「以順為正」的「妾婦之道」,不知擊碎了多少人虛偽繁華的外表,從靈魂上給予痛切的鄙夷。「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見《孟子·公孫丑下》)「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見《孟子·公孫丑下》)真是令人心潮澎湃。

3.儒家:荀子

荀子作為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師,有三個觀點值得了解:

一是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見《荀子·性惡》)孟子看重人類向善的能力,認為人只要將本性的善發掘出來,世界就會充滿愛;荀子擔憂人類作惡的傾向,認為任由這個傾向發展,結果只能是天下大亂。孟子認為這種向善的能力是可以自行培養使之茁壯成長的,即「善養吾浩然之氣」;荀老師則否定了自行培養的路徑,轉而贊同借外力——「禮」進行引導、規範。

三是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見《荀子·天論》)「天有其時,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夫是謂之能參。」(見《荀子·天論》)充分發揮、提升了人的價值和能力,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二是禮。荀子的「禮」和孔子的「禮」並非同樣範疇,甚至可以說內涵大相徑庭。在《論語》中,的「禮」一般是指周禮,從屬於禮樂制度,其作用更傾向於修養自身時的準則。荀子則不然,主要作用是專制君主的統治工具,用以劃分社會等級。荀子為「禮」賦予更多的社會治理功能,「禮」也成為他理想中社會生活的規定與秩序。再退而求其次,類似於法家的「法」。

荀子

中國宗教不崇拜西方那樣的全知全能的至高無上的人格神,並不對其俯首帖耳,歸功於荀子等哲學家一直以來對天的結構和人地位的提升。

這便反映出中西宗教的分歧所在:第一,西方宗教主客分明、人神分離,上帝在人的主體之外,高高在上,距離感非常強,而中國宗教具有主客一身、人神合一的傾向,天如人一般有好惡喜憂,而且以人世的價值為判斷標準,天志、天道、天命總呈現在人志、人道、人命之中。第二,正因為中國宗教或哲學的特徵在於,不指向對象化的神的建立與崇拜,而是在宗教活動中產生人神一體的感受,所以中國並未有過超驗的上帝觀念,僅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見《論語·八佾》)的神秘敬畏的心理狀態。第三,西方宗教多求來世命運的轉還與改變,中國宗教則求現世甚至隔天便有報應來到,即現世報,關注當下人生,充滿實用精神。

人們常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此言大謬,中國有著與西方不同的宗教存在與信仰方式,在千年文明演進過程中,中國宗教極充分地與倫理、哲學融合,稱儒家為儒教便是由此而來。中國的宗教深受充滿強烈現實問題導向和社會政治指向的諸子哲學精神影響,人們將信仰更多地寄託於倫理的有序與情感的滿足。

——好大一盤棋

4.墨家:墨子

墨子學說在當時是顯學,盛行一時,所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

墨子青年時候是學儒家的,但為什麼背棄儒家?「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糜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見《淮南子·要略》)出身於社會底層,看不慣孔子那些封建貴族壓迫,所以創立了本於儒家的學派——墨家。墨家學說的核心是兼愛。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冊提到「孔子學說是士階層思想的結晶」時說:「士在未出仕時,生活接近庶民或過著庶民的生活,還難看到民間的疾苦,懂得"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當他求仕干祿向上看時,表現出迎合上層貴族利益的保守思想,當他窮困不得志向下看時,表現出同情庶民的進步思想。士看上時候多,看下時候少,因此士階層思想保守性多於進步性,妥協性多與反抗性。」

墨子

儒墨之爭的根本分歧就是仁愛,還是兼愛。兼愛就是平等、同一、無差別、無區分的愛,而仁愛是愛有差等的,是從中心向四周遞減的,用兼愛救世。兼相愛,交相利的互惠互利。

而且墨子是個實踐派,他的墨家不像是學術門派,而是准軍事化組織,首領被稱為鉅子,所謂「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見《淮南子·泰族訓》)墨家門派的信仰是俠客道德的延伸,而且有恐怖分子的嫌疑。

5.道家:老子

儒墨都是有為的,道家主張無為,道家和其他諸子的分歧關鍵在於是有為,還是無為。老子「無」的哲學來自生活的智慧,所謂「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見《老子·第十一章》)推演到政治層面,就是無政府主義,什麼都不要做,天下就會大治。《莊子·天地》有云:「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也。」「無」是老子道家政治和人生哲學的出發點。

老子

無為的主張來自於自然,道家是無比崇尚自然。老子《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這種哲學的指引下,老子嚮往一種生產力倒退,文明退步的社會圖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見《老子·第八十章》)

6.道家:莊子

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心中總有兩種情結:廳堂情結和花園情結。且看江南園林,始入正門定有至少一間用以會客、工作的正廳,正廳之後,四面掩映,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大片園林呈現眼前,而這不輕易示人的花園才是園林主人費力經營並引以為傲的所在,也是江南勝地尤其使人流連忘返的精妙之處。廳堂正式、莊嚴、隆重、典雅,預示著入世做官進而修齊治平,屬於儒家範疇;花園休閑、適意、諧趣、曼妙,象徵著出世優遊同時豁然自在,屬於道家理想。

園林主人在廳堂中經歷案牘勞神之後,總愛信步後院,在形神放鬆的同時享受天然情趣。偶有客至,一番廳堂寒暄和交流,談得投機則直接引客入園,友愛之情在不同場合得到各自的提煉與升華。就連巍巍在上的皇族貴胄,也願意在紫禁城本就擁擠金貴的空間中,為御花園留有一席之地。古代讀書人總依靠這兩種情結互相切換、適應、調劑,儒與道的精神也在一方園林中得到最好的彰顯。

——好大一盤棋

莊子

道家對「無」青睞有加,在《莊子》各個章節中也若隱若現地能看到「無」的正面、側臉抑或背影:無所待是無所依恃,超脫而視利害是非為無物,順應自然與天性是排除一切人為因素,虛己游世的處世態度本就是無所恃的表現……繼被老子抽象化之後,「無」又被莊子投射到為人處世的原則與實踐中去,擁有了更多層次的內涵。

同為道家,莊子給人以不一樣的感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見《莊子·逍遙遊》)但蜩和學鳩對鯤鵬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在榆枋矮枝之間跳躍嬉戲就足夠快樂了。莊子後來說:「此小大之辯也。」這體現了莊子的一視同仁思想,所謂「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見《莊子·秋水》)這就是著名的「齊物論」,是指一切客觀事物歸根到底都是同質與平等的,皆由「道」生,沒有什麼差別,無所謂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藉此表達了宇宙萬物的絕對統一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將事物的相對性歸於「無」。

道家作為隱士群體中的思想家,將士人內心對自然之美的嚮往開掘出來。在這方面,老子和楊朱的貢獻只是初步和啟蒙式的,莊子則是深度和跨越式的,他將現實人生點化為藝術人生,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將至美至樂的藝術精神和人性情感安置在大自然的優美清凈中。以往士人都是在廟堂之上或學宮之內坐而論道,而莊子則將其表達人生哲理的場所轉移到山林之間、溪澗之旁。

——好大一盤棋

孟子愛惜生髮自天性的仁端善心,莊子則中意生命的本真和個體的美麗。就心性而言,孟子開闢出心性的道德領域,莊子則拓展出心性的審美面向;孟子側重在人性的善,莊子傾向於人性的真與美。兩人在人性議題上共同畫出了真、善、美的同心圓,儒道互補果非虛言。

7.道家:楊朱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見《孟子·盡心上》)「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見《列子·楊朱》)這種「貴己」「重生」思想強調極端的個人主義,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但這是反主流的,與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思維不合,於是連著述都沒有留下。

楊朱

8.法家:商鞅

法家理論成型並興起較晚,戰國中期,這時候的時代背景是,諸侯紛紛放棄封建貴族統治,新型地主階級已經幾乎掌握了統治權,轉而極力加強君主專制,圖國家富強,進而吞併別國。

法家不像其他家那樣為全天下人的利益操心,而唯獨鍾情於君主個人,法家是君主的幕僚和謀臣,為君主獻上了血淋淋的殺人鋼刀,最終自己的生命也葬送在刀下。

——好大一盤棋

商鞅

商鞅在保守派的反撲之中死於非命,但他用生命換來了秦國的強大,但是成也商鞅,敗也商鞅,秦國二世而亡的命運從商鞅起就奠定了。「民弱國強,國強民弱。」(見《商君書·弱民》)這種將人民和國家對立起來的觀點為秦國後來的殘暴和滅亡埋下伏筆。

千百年來,少有人公然推崇法家,更無人表示過對商鞅的哪怕一絲好感,為什麼?就是因為商鞅的思想沒有一點溫度,沒有一點感性,沒有一點人間之愛。關於思想的溫度,儒家自不必說,孔子上下奔波,只為「愛人」(見《論語·顏淵》),孟子激辯,卻存有「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見《孟子·離婁下》)的博愛。不問世事的道家在論及生靈時都充滿溫情,老子眼中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見《老子·第四十九章》),而莊子更是竭力回護專制統治下本就剩餘不多的個體私人空間,但《商君書》卻是竭盡全力壓榨私人生活,敲吸百姓脂膏。在這方面,商鞅確實為韓非子開導先路,但哪怕是《韓非子》中都存有不少哲學家應有的思考和對世人的警示,而《商君書》只想把百姓踩在腳下。

總而言之,商鞅制下之民,只能從事農業和戰爭,《商君書·農戰》言:「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隨時準備犧牲一切以全國用,甚至只為全君主一己之私用。但他也提出了一個好的概念——「法」,這個概念被韓非子繼承,也成為法家的名稱由來。

9.法家:韓非子

韓非子被稱為法家的集大成者,是先秦諸子最後一家,綜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形成了韓非子的獨門三劍。而這三種就是獻給君主的刀,是用來加強中央集權而統治人民的,但是法家之法和現代之法區別很大:

韓非之「法」為君主所操,現代之法為人民所掌;韓非之「法」安於君主之下,現代之法高於國家之上;韓非之「法」可因一人好惡而隨意變更,現代之法對個人集權嚴防死守;韓非之「法」自私,一心為君主服務,現代之法普惠,惠及全民大眾;韓非之「法」極有可能淪為獨裁的幫凶,現代之法有效防止獨裁勢力的出現;韓非之「法」只是手段,現代之法才是目的;君主攜韓非之「法」走向集權統治,人民與現代之法行至大道康莊。

——好大一盤棋

韓非子

在我看來,《韓非子》是一部獨裁君主的實操手冊。列舉如下幾條韓非寫給君主的御臣秘籍:

第一,如何制約進而除殺大臣。「其位至而任大者,以三節持之:曰質,曰鎮,曰固。……名實當則徑之。生害事,死傷名,則行飲食;不然,而與其仇:此謂除陰奸也。」(見《韓非子·八經》)對於職位高、權勢重的大臣,有三種制約辦法:一是抵押,即以其親屬做人質;二是安撫,即給予爵祿優厚而且一定兌現;三是固定,即對照檢驗他們的言行並且追求怒斥他們的過錯。當君主想暗地裡除掉某個臣子,如果罪名與罪行相當就直接殺掉;如果他活著會壞事,但殺了會損害君主名聲,那就用飲食毒死他;如果不想這麼做,也可以把他交給仇敵殺死。令人毛骨悚然,臣下如雞犬一般無法保證自己起碼的生存權力,人權盡喪。

第二,如何對待臣下提出的建議。「故使之諷,諷定而怒。是以言陳之曰,必有策籍。……成敗有徵,賞罰隨之。事成則君收其功,規敗則臣任其罪。」(見《韓非子·八經》)君主什麼都不要表示,讓臣下先說自己的意見。待其說完後,針對不完善之處,君主再加以嚴厲斥責。因此,臣下發表意見時一定要做會議記錄。等事情辦完之後,君主按照臣子之前言論與事後處理結果進行賞罰。事情辦成了,君主收取他的功勞;事情辦砸了,臣下承擔他的罪責。近乎無恥的論調,全然沒有公平正義可言。

第三,如何判斷臣下是否說了實話。「一曰眾端參觀,……四曰一聽責下,五曰疑詔詭使,六曰挾知而問,七曰倒言反事。」(見《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從多方面驗證觀察臣下的言行;一一聽取臣下的言論並督責其行為;利用使臣下猜疑的命令和奇怪的差遣促使臣下謹慎盡職;用自己已經了解到的情況詢問臣下來考察他是否說謊;故意說與本意相反的話,做與實情相反的事來刺探臣下的陰謀。十足的陰謀詭計,見不得人,更見不得光。

第四,如何保證君主形象的高深神秘。「故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人主欲見,則群臣之情態得其資矣。……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故曰:去好去惡,群臣見素。」(見《韓非子·二柄》)君主不能在臣下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好惡,如果君主沒有喜愛,也沒有憎惡,群臣便會以為君主高深莫測,也就不敢造次。

為什麼韓非子會用「法」?因為他也是性惡論的秉持著,韓非是荀子的學生,繼承了老師的性惡論,也繼承了老師作為規範的「禮」,但荀子還是要引導人向善,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但韓非只為君主說話。

弔詭的是,韓非是被秦始皇殺害的。俗語有云:醫者不能自醫。韓非對人性問題有那麼深入的洞察,卻不能看透勢利同門李斯的心思;他對權臣阻撓法術之士覲見君主的情形那麼熟知,卻不能明白自己萬不能得罪秦王的寵臣姚賈;他深知遊說君主何等危險,自己卻撞進獨裁政治盛行的秦國羅網;他一再告誡他人不要逆君主龍鱗行事,自己偏偏為保存韓國,以身試法,用生命與鮮血為他的「說難」做了生動註腳。

——好大一盤棋

韓非之後,秦始皇統一六合,法家成為最後的贏家。之後的焚書坑儒,禁絕百家,思想界再也沒有春秋戰國時的繁榮,進入萬馬齊喑的時代。秦始皇用鐵與血結束的時代,其實早被韓非子用刀和筆結束了。

四、灰色的船票

今天的我們,如何對待先秦諸子?諸子思想的精華到底在哪裡?畢竟,各家疏漏多多:儒家的賢人政治;墨家的特務組織;道家的反文明進步;法家的君主獨裁。時代、階級、戰爭、立場給諸子思想加上了太多我們今天不能接受,也不可能學習、繼承的內容。

所以,對於諸子學說,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諸子的哲學思想就像彼岸,我們在此岸的人只能買票坐船前往。這張船票之所以是灰色而不是彩色的,是要我們事先洗去時代、階級、戰爭留在諸子思想上的烙印,將本來是彩色的船票變成灰色,才能上船駛向彼岸。

而得到灰色的船票後,彼岸的諸子留給了我們什麼?

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統一,富強,公正;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生活智慧:自然,真實,寬容;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平等,互利,兼愛;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民族精神:仁愛,正義,自強。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寶貴思想遺產。

責編:吳 姍

悅讀者:快樂閱讀常分享,讀書思考共成長

歡迎大家關注並賜稿。


推薦閱讀:

西方古代的先知是一種什麼職業?
阿訇訪談:穆斯林對先知的愛是非穆斯林難以理解的
12生肖2月運勢搶先知,必看!
捏捏手指 有病先知
天機微泄六壬---未卜先知

TAG:中國 | 諸子百家 | 先知 | 原著 | 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