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地理4
吳語是漢語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方言,其祖語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上層人士慣用的漢語方言。蘇州屬於吳語區,蘇州人所講的方言稱吳方言。吳語以蘇州話為代表。蘇州話發音清麗軟糯,抑揚頓挫,具有鮮明的音樂感,被形容為「吳儂軟語」。 吳語還創造了許多形象生動的詞語,有的已被普通話吸收。吳歌又稱吳聲歌曲,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民歌民謠的總稱,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傳公元前13世紀,殷商末年周王派長子到江南無錫建都並「以歌養民」, 從那時算起,吳歌已有3200多年歷史。從此吳歌這條燦爛的文化長河開始流淌至今。吳歌是中國吳語地區民歌民謠的總稱。江南水鄉吳文化地區孕育的吳歌,有其鮮明的特色。自古以來,通常是用委婉清麗、溫柔敦厚、含蓄纏綿、隱喻曲折來概括它的特點的,區別於北方民歌的熱烈奔放、率直坦蕩、豪情粗獷、高亢雄壯。吳歌具有濃厚的水文化特點,和聳立的高山、遼闊的草原不同,它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麗,一波三折,柔韌而含情脈脈,和吳儂軟語有相同的格調,有其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崑曲,也稱為「崑劇」, 發源於蘇州崑山,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 因曲調細膩婉轉,有「水磨腔」的美稱。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已有600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的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崑曲榮登19個項目中的榜首。崑山腔始於元末明初,是南曲的一個支派,與海鹽腔、餘姚腔和弋陽腔一起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崑山腔最早只是流行於吳中民間的清曲、小唱。到明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改革,成為文人散曲吟唱的詞曲音樂的主流,稱為崑曲。戲曲作家梁辰魚的《浣紗記》,第一次將崑曲搬上舞台,由清唱成為戲劇。崑曲的著名劇目有: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長生殿》,沈璟的《義俠記》等。另外還有一些經典的折子戲,如《遊園 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至今常演不衰。蘇州評彈起源於蘇州,盛行於江南一帶,俗稱「說書」,是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用蘇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曲藝。蘇州評彈,以它輕便靈活的形式、優美動聽的音樂、生動傳神的說表、引人入勝的內容而博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聽眾幾乎遍布全國,在海外僑胞中也有一定影響,被台灣著名國學大師俞大綱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在古代農耕社會時期,所有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物品,包括種地的農具,身上的穿戴,日常的用品,傢具雜物等,都是靠手工做的。用手工製作的東西,除了材料本身的特質外,都含有製作者的手藝,通過代代相傳流傳下來的手藝,稱為傳統工藝。傳統工藝既體現了人的智慧和技能,也蘊涵著製作者審美上的想像和精神上的追求。所以,傳統工藝是極具文化內涵的藝術品。手所創造的財富,不僅是物質的,更有精神的。而精神財富的價值不僅更大,往往還保持得更久遠。【蘇綉奇葩】【懷袖雅物——蘇扇】【桃花塢年畫】【燈彩藝術】【蘇州玉雕】【紅木雕刻】【戲劇服裝】【蘇派盆景】【吳門醫派】【蘇派古建築】
吳門書畫,源遠流長,歷朝歷代名家輩出。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張噪、張洽、五代騰昌祐、宋代丁渭、元代黃公望等名列畫史的著名畫家就有1200餘人。自元朝以後,江南蘇州一帶,成為文人薈萃之地,許多著名畫家雲集蘇州。史料記載,當時蘇州有畫家150餘人,占明代總數的五分之一,吳門畫派逐漸崛起,到明代中葉景泰至嘉靖年間(約1450-1565年)稱雄我國畫壇。其中,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也稱「吳門四家」是吳門畫派的代表。蘇州旅遊資源種類豐富,尤其是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來看,蘇州僅次於北京、西安,名列全國第三,有九處古典園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鎮,古村落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蘇州旅遊適宜的範圍廣。拙政園、留園等風雅的亭台樓榭、印章石刻,讓你大約所獲,而無體力之累;太湖、獅山樂園等山林野趣讓你領略刺激驚險,而無安全隱患;寒山寺、西園等的莊嚴,讓你心靈得到精華,小巷、農莊讓你感到親切自然,現代的燈光、大道讓你體驗發達的現代等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可上溯至公元前 6 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保護至今的尚有 50餘座,其中蘇州計劃申報世界遺產園林的有27座。蘇州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源於自然、融於自然的「山水城市」。有這一方山水,不可能有蘇州的城市文化底蘊;沒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在萬千壯麗山河中,蘇州不會那麼突出。在蘇州的山山水水之間,幾乎沒一處不記載著蘇州的歷史,沒一處不銘刻著文化的印跡。離開了歷史,離開了文化,離開了城市的故事和傳統,蘇州山水的影響將大為減弱。水文化造就了蘇州,依水而建, 臨水而居,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 ,「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隱含在蘇州的山水、建築中,構成了江南水鄉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
推薦閱讀:
※蘇州的義莊
※蘇州評話雜彈(七):武力點評之《隋唐》篇之:武力排名
※湯家巷這家22歲的蘇式麵館,有人一吃就是22年。
※空谷的迴音 與蘇州居士對話錄
※西交利物浦要在全國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