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英雄:蘇秦為何甘當車裂身死的間諜
(一)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生於戰國時期的蘇秦,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於諸侯之間,從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成為身掛五國相印的顯赫人物。他說服五國聯合對抗秦國,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國際大聯盟,他卓爾不凡的政治才能受到了一代一代文人志士的敬仰,被譽為縱橫家的鼻祖。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經天緯地的謀略家,最終卻沒能擺脫悲劇的命運,他被處以極刑,車裂而死。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蘇秦落得如此下場?他的死究竟是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公元前284年,在齊國國都臨淄的上空,有一群大雁結隊北歸。北歸的大雁紛紛俯視著臨淄城的一個集市,不斷地發出陣陣的哀鳴!
大雁陣陣的哀鳴似乎預示著一個不祥的兆頭!
臨淄城的一個集市上人頭攢動。人們紛紛來到這裡,是想目睹一個殘酷的死亡儀式的舉行。這個殘酷的死亡儀式就是車裂。
那麼,到底是誰的命運如此不濟,竟然要被五馬分身呢?
這個人就是蘇秦!
蘇秦被執行最殘酷的刑罰。這時,蘇秦抬眼望斷天空,悵惘滿懷;面朝北方的燕國,悲壯滿懷;車裂分身,血噴如柱,鮮紅盡染集市街頭。
(二)
歷史的天空在公元前284年初形成了一道奇觀:由五國伐秦演變成五國伐齊。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組成的多國部隊一起浩浩蕩蕩殺向齊國。五國伐齊,已成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面對這樣的局面,齊王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大好江山的失去,原來都是因為進攻宋國惹的禍害。
那麼,是誰鼓動我進攻宋國呢?
第一,齊國進攻了宋國,激化了秦國與齊國的矛盾:一方面,宋國是秦國的老弟,當大哥的自然要為它出氣;另一方面,齊國進攻宋國也給秦國進攻齊國提供了一個借口。那麼,秦國與齊國之間的惡,是誰造成的呢?當然是蘇秦一手促成的。正像有人所言,蘇秦先是通過促成以齊為首的五國合縱攻秦,「離」了齊秦之交,又創造外部環境讓齊國從容滅宋,從而激化了一直不讓齊國滅宋而把宋當作自己小弟的秦國與齊國之間的矛盾。
第二,齊國進攻了宋國,激化了秦國與趙國、魏國的矛盾:本來,齊國忽悠趙國聯合進攻秦國,但是,當趙國、魏國與秦國對抗時,齊國卻利用趙國、魏國對秦國的牽制,進攻宋國為自己撈好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引起了趙國、魏國的強烈反感。
第三,齊國進攻了宋國,讓燕國能夠聯合五國一起進攻齊國。
所有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進攻宋國惹的禍!
那麼,又是誰處心積慮地慫恿齊王進攻宋國呢?
當然就是蘇秦了。
蘇秦——萬惡之源!
(三)
蘇秦的一生,是間諜的一生,是陰謀的一生。雖然榮極一時,卻終究難逃被五馬分屍的命運。究竟該如何評價蘇秦複雜、離奇的一生,這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爭相討論的話題。
那麼,史書中對於蘇秦都有哪些評價?其中又有怎樣的爭論和衝突呢?
故事發展到這裡,需要對蘇秦進行一個總的評價了。
關於人的評價,基本有三種情形:
人沒有死,已經蓋棺定論;
人死後蓋棺定論;
人死後永遠無法蓋棺定論。
對蘇秦的評價非常複雜。
原因在於三方面。
(1)時代背景複雜。
一是,戰國是極端的功利化時代。
二是,戰國無義戰。
(2)爭論大。
第一種觀點:《史記》。
太史公說:「蘇秦兄弟三人,都是因為遊說諸侯而名揚天下,他們擅長於權謀機變。而蘇秦承擔著反間計的罪名被殺死,天下人都嘲笑他,諱忌研習他的學說。然而社會上流傳的蘇秦事迹有許多差異,凡是不同時期和蘇秦相類似的事迹,都附會到蘇秦身上。蘇秦出身民間,卻能聯合六國合縱相親,這正說明他的才智有超過一般人的地方,所以,我列出他的經歷,按著正確的時間順序加以陳述,不要讓他只蒙受不好的名聲。」
第二種觀點:《呂氏春秋·知度篇》。
「桀用羊辛,紂用惡來,宋用唐鞅,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蘇秦是個什麼人呢?除了桀、紂時代外,大概歷史當中宋國的唐鞅可以有一比,宋之唐鞅,齊之蘇秦,天下其無可亡矣。什麼意思呢?原來宋國用了一個人,唐鞅,宋國完蛋了。齊國用了一個蘇秦,齊國也完蛋了。殃國殃民之人就是你蘇秦。這是小人說。
第三種觀點:《荀子·臣道》。
齊之蘇秦,楚之州侯,秦之張儀,可謂「巧佞便說,善取寵乎上。」這個巧佞是什麼意思啊?就是花言巧語,取悅人、騙人,不說真話,口是心非,完全屬於江湖騙子。
第四種觀點:劉向《戰國策書錄》:張儀、蘇秦「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劉向的《戰國策書錄》對蘇秦的評價很高,當然他是把他和張儀一起評價的,張儀、蘇秦什麼人呢?這個人分量重,能量大,到了什麼程度,「所在國重,所去國輕」。這個人在這個國家了,這個國家的地位就非常顯赫,非常重要,不在了,這個國家當然無足輕重。證明這個人的能量和影響力非常大。這個可以理解為大人說、英雄說。(3)史料限制。一是有關蘇秦研究的史料少;
二是蘇秦兄弟的故事比較混亂,不易分辨。
我的評價如下。
第一,喋血間諜
一個偉大的間諜必須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1)忠誠;(2)機智;(3)果敢;(4)勇猛;(5)變通;(6)識時務;等等。
但是,核心問題是要過一道關口:這道關口就是生死關。
任何人都不能左右時間,任何人在時間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面前都無能為力!
人生這道生死關口任何人都得過。
人這一輩子,一睜眼,一閉眼,一天就過去了。一閉眼,不睜眼,一輩子就過去了。對這句話,恐怕間諜理解得會更加深刻!有時,那些間諜們來不及閉眼,可能一輩子就過去了。
說到蘇秦,蘇秦怕不怕死?任何人都怕死。蘇秦當然不能例外,他也怕死!比如說,當張魁被齊王殺死後,他極力勸說燕王,要離開齊國,返回燕國;比如說,他兩次被軟禁,成為異國之囚時,更是想盡辦法避免死亡。所以說,蘇秦和所有人一樣,怕死!
但比起一般人,蘇秦卻具有常人不具有的面對死的勇氣和決心。
蘇秦面對的生死關在哪呢?
他面對的第一個閻王就是齊國的君王。他在齊國常年卧底,哪一天不面臨死亡的考驗?哪一刻不面臨死神的考問?哪一個是是非非不是一道生死關口?可以講,蘇秦天天拿著生死牌,遊盪在生死之間。他見到的齊國君王,就有可能是自己的閻王老爺!蘇秦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天天與閻王打交道的人。
他面對的第二個魔鬼就是孟嘗君和奉陽君。蘇秦在充當間諜的過程中,除了齊王之外,有兩個人對他的生死威脅最大。這兩個就是孟嘗君和奉陽君。這兩個人就是決命判官。孟嘗君是一個敢於殺掉整個縣城居民的人,奉陽君是敢於殺掉趙武靈王的主兒。對一般人來說,他們就是魔鬼。從這個意義上講,蘇秦就是在與魔鬼打交道。
他面對的第三個死神就是燕王。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君主時代,任何大臣的命運都掌握在君王的手中。在一定意義上講,蘇秦就遊走在燕王的情緒世界裡,君叫臣死,臣不敢也不能不死。
可以想像得出來,在閻王、魔鬼、死神之間遊走,蘇秦一生面臨多大的生死考驗!
從結局看,蘇秦個人的命運是意味深長的——生的貧寒如洗,活的豐富多彩,死的悲壯慘烈!
毫無疑問,蘇秦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007!蘇秦的故事是間諜案例中的經典活教材!
第二,忠臣衛士
忠臣衛士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可敬。
蘇秦十分敬業,他做到了職業間諜應當做到的一切。
當時,由於有人進讒言,燕王對他也有過懷疑。昭王一度打算讓別人替換蘇秦回國。
蘇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寫信申辯。
其一,評說自己一生的功過。他說:燕和齊的仇恨由來已久。我為燕齊的邦交奔走,本來就難以獲得各方面的信任。齊是燕國的心腹大患,我在齊國,大可使齊不謀攻燕,小可使齊趙關係破裂,以此為大王的大事做準備。五國伐秦,燕雖然出兵出糧,但一來免去齊稱帝燕稱臣的恥辱,二來沒有齊趙攻燕的禍患。後來奉陽君接受齊的封地,將我扣在趙國。大王救臣下出於水火,現在齊趙都不謀攻燕,燕得以修飭國力,我雖無功,但自以為可以免罪了。
其二,述說自己的委屈。我作為燕臣,在齊國活動,本來就會有流言蜚語。我如在齊顯貴,燕國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齊作賤,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齊王重用,燕大夫就會對我抱有希望,希望達不到又徒增埋怨。齊國如有不利於燕的地方,就把責任都歸到我頭上,天下人不攻齊,就說我善於為齊謀劃。我的處境也可以說是夠危險的了。我不畏死報效於大王,大王卻懷疑怪罪於臣下,我實在感到恐懼。儘管我自以為可以列於天下公卿之中無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賢人,我願在齊與他認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寬解大王的憂慮。
燕昭王終於沒有撤換蘇秦。
其次,可愛。
蘇秦愛自己的事業,愛戴自己的君王。
有一次,燕王受讒言的影響,對蘇秦的忠誠產生懷疑。燕王說:「你自己不忠誠信實罷了,難道還有因為忠誠信實而獲罪的嗎?」蘇秦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有一個人在很遠的地方做官,他的妻子和別人私通,他快要回來時,和她妻子私通的人就憂慮,妻子說:『你不要擔心,我已經做好了毒酒等著他呢。』過了三天,她丈夫果然回來了,妻子讓侍妾端著有毒的酒給他喝,侍妾想告訴他酒中有毒,又恐怕他把主母趕走;可是不告訴他吧,又恐怕她的毒酒害死了主父,於是她假裝跌倒,把酒潑在地上。主父大發雷霆之怒,將她打了五十竹板。所以侍妾一跌倒而潑掉了那杯毒酒,在上保存了主父,在下保存了主母,可是自己卻免不掉挨竹板子,怎麼能說忠誠信實就不能獲罪呢?不幸的是我的罪過跟侍妾的遭遇相類似啊!」燕王說:「先生恢復原來的官職吧。」
從此,燕王愈發優厚地對待他。
最後,可信。
有人做了這樣的評價,我認為很有道理:蘇秦接受了燕昭王交給他的間諜使命,一諾千金、終身不變,直至被車裂處死於齊,以自己的身死換取燕昭王伐齊戰略的最終成功,他對燕國忠貞不貳,這樣的慷慨事迹,至今還激勵著我們,為我們一筆洗刷了戰國說客毫無原則,只會為自己謀利,「掉搖口舌、翻雲覆雨、招搖撞騙」等偏見和印象。
我國古代有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叫做「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說是當年孔子孔老先生,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周遊列國,節奏非常快,孔席也就是他的坐席還沒有焐暖呢,又到另一個地方遊說,傳播思想。墨子也是為了自己的思想能夠發揚光大,煙囪都還沒有被熏黑呢,起來又到另一個國家去。這反映了什麼呢?反映出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真理,傳播自己的思想周遊列國,工作節奏非常快。這個成語用在蘇秦身上不為過。我原來講過,他為了實現所謂五國謀秦,來到眾多國家,這是艱難的達喀爾拉力賽,任何國家都去,風餐露宿,一直走下來,工作效率非常高,日程安排得非常非常滿,勤政、廉政。
第三,終結者
蘇秦是影響戰國格局最終走勢的關鍵人物。
要說明蘇秦是深刻影響戰國格局的人物的例子太多了。在這裡,我們先說一個人的命運就可以證明。這個人就是齊湣王。
齊湣王的命運非常慘!慘到什麼程度呢?
後來,齊湣王手下的一個叫淖齒的人發動政變,抓住了齊湣王,將他處以酷刑。齊湣王所受的酷刑,恐怕是古來君王中最慘的了:淖齒把齊湣王的筋活生生給抽出來,拿筋當繩子,把齊湣王懸吊在宗廟的房樑上。齊湣王是個比較有噸位的人,吃水比較深,這樣大的身軀,靠一根筋是吊不住的。所以,我們不知道淖齒抽了他多少根筋出來,才把他吊在樑上。齊湣王的疼痛難以言表,「宿夕而死」(就是從傍晚一直吊到次日黎明,才活活疼死)。
齊湣王的死無疑是一場異常慘烈的悲劇。而這個悲劇的導演正是蘇秦。可以說,蘇秦設計的五國攻秦和五國伐齊都是戰國期間最偉大的設想,也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最大的陰謀!正是蘇秦的策劃使齊國萬劫不復,也才有齊湣王的失意,才有齊湣王的死亡。
齊湣王的死同時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齊湣王的死宣告了齊國的衰敗,同時在此消彼長中凸顯了秦國的強大。齊國從此一蹶不振,客觀上為秦國統一全國掃除了一大障礙。而導致這個情況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蘇秦縱橫外交、強燕弱齊的策略,打破了秦齊兩極左右天下的格局。齊國的消沉,使秦國也從此一極獨大。華夏從秦齊兩極對抗走向不可逆的統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蘇秦也算是為華夏的統一作出了貢獻。
那麼,蘇秦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
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蘇秦仍然保持著縱橫家的英雄本色,戰國時游士的精神風貌。
推薦閱讀:
※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圖書館
※歷史是大眾還是英雄創造的?
※決戰2028——青梅煮酒,誰是天下英雄?
※岳飛:無可置疑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