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 人民軍醫出版社 定價:27.00

內容簡介

足部與人體的健康關係密切。足部存在著與人體各組織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足部的每一個反射區都與其對應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學特性。反射區既是診斷點,又是推拿的施術部位。足部反射區的推拿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加強內分泌調節,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自我保健、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作用。本書介紹了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須知和原理,基本推拿手法,足部反射區定位以及常見病症診療等知識,幫助百姓掌握和實施這種中醫保健方法。

目錄

第1章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基本概念

一、足部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二、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

三、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特點

四、正確認識足療的作用,足療不能包治百病

五、不要把足底推拿保健與醫療推拿等同起來

六、提倡家庭足部推拿

七、足部推拿對美容保健的影響

第2章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起源

第3章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原理

第4章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須知

第5章 足部反射區的基本推拿手法

第6章 足部反射區定位

第7章 常見病症一、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適應證

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可以說適用於全身各個系統的疾病,許多病都可以運用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或配合其他治療方法來進行治療。既然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主要作用是調節人體內部的功能,因此它對於各種功能性的疾病療效比較顯著。

1.神經系統疾病 如神經痛、神經麻痹、癱瘓、癲、頭痛、失眠及神經官能症。

2.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的疾病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垂體功能失常造成的發育障礙或肥胖症,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引起的缺鈣、抽搐,各種過敏症等。

3.消化功能及新陳代謝失調 如食欲不振、呃逆、反酸、嘔吐、腹瀉、腹脹、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糖尿病等。

4.循環系統疾病 如心臟功能不正常、心律失常、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等。

5.呼吸系統疾病 如感冒、哮喘、肺氣腫等。

6.泌尿系統疾病 如尿頻、尿失禁、遺尿、尿閉、腎功能不全等。

7.生殖系統及婦科疾病 如不孕症、月經不調、陽痿、前列腺肥大、更年期綜合征等。

8.感覺器官疾病 如近視、耳鳴、暈車、暈船等。

9.運動器官疾病 如骨贅、軟組織損傷、關節炎等。

10.皮膚病 如痤瘡、濕疹、銀屑病、皮炎、脫髮、黃褐斑等。

11.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的顯著作用 由於對藥物過敏或者產生耐藥性,不能用打針、吃藥進行治療或者治療無效;或者應採取手術治療,但由於某種原因不能進行手術。在以上情況下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可以成為一種替代療法或補充療法。

12.其他 對某些目前醫學上還缺乏有效治療方法的病症,不妨採取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調整全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作為一種保守療法。二、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的禁忌證

在下列情況下,不宜採取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進行治療。

1.各種嚴重出血病患者(如吐血、嘔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內臟出血等)因足部反射區推拿有促進血液循環作用,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出血。

2.婦女月經期間及妊娠期間避免引起子宮出血過多或影響胎兒健康。

3.肺結核活動期。

4.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不穩定者。

5.嚴重腎、心衰竭,肝壞死等危重病人。

6.梅毒和腦血栓病人:梅毒和腦血管病的昏迷者和長期服用激素及極度疲勞者,禁忌推拿療法。

在以上幾種情況下,足部推拿的刺激可能引起強烈反應,使病情惡化,因而必須慎用或禁用。

三、足部反射區保健推拿法注意事項

1.治療室要保溫、通風、空氣新鮮 夏季治病時,風扇不可直吹患者雙腳,以防著涼引起不適。

2.早午晚均可推拿(病重者適當減量推拿) 早上、中午、睡前均可進行推拿,嚴重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推拿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力度也應稍輕些,只要有明顯「得氣」感覺即可,對痛感敏感者施力不宜過重。

3.對推拿反應重者應就醫 有些人在治療多次以後,會產生一些反應,如有淋巴迴流障礙的人腳踝會出現腫脹,曲張的靜脈突然明顯腫脹,腳部傷口滲血,發熱,排尿量增加,小便黃,背痛,嗜睡,出汗增多,鼻腔、咽喉、氣管分泌物及婦女白帶增多等現象,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說明施術後人體機體免疫力及代謝功能加強,血流通暢,因此不必擔心,短期內即可消失,仍可繼續推拿。但如上述現象持續不退,則應暫時停止施術,並請醫師檢查,診斷原因後再施治,不過這種情況極少。

4.推拿後要補水 飯後、洗澡後1小時內及空腹等,都不宜進行推拿,推拿停止30分鐘後,要喝溫開水1大杯,500毫升以上,以排泄體內廢物,但對嚴重腎臟病的患者,喝水不得超過150毫升,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5.施術後要用溫水洗手 禁用冷水,患者雙腳應保暖,切忌著涼。

6.治療時應避開骨骼突起處 避免擠傷骨膜,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7.要注意觀察患者反應 推拿時,注意觀察患者對疼痛能否忍受,有無出汗及虛脫休克等癥狀,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在出現休克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推拿,採取頭低腳高卧位,針刺或按壓水溝、合谷、內關等穴位,觀察血壓、心率的變化,靜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復。切不可驚慌失措而加劇患者的緊張情緒。如有特殊意外情況,請及時到醫院處理。

8.禁止吸煙飲酒 推拿前後或推拿過程中,禁止吸煙和飲酒。

9.推拿時婦女不要穿短裙 為防止走光,女士在進行足部推拿時最好不要穿短裙。四、足部反射區推拿的基本順序

全足推拿,應先從左腳開始,推拿3次腎、輸尿管、膀胱3個反射區,再按腳底→腳內側→腳外側→腳背。由腳趾端向下依次推拿,即總體推拿方向是向心性推拿,沿著靜脈、淋巴迴流的方向推拿。最後重複1遍排泄系統手法。一般情況下每個反射區推拿3次,必要時可增至6次。

重點推拿時,大致上可按照排泄系統→基本反射區→病變反射區→相關反射區→基本反射區→排泄系統的順序進行。推拿結束後,無論是全足推拿還是重點推拿,都應將推拿完畢的腳踝先按順時針方向,再按逆時針方向分別搖轉4~6次,才可結束。

在推拿時,關鍵是要找准敏感點施行推拿,這樣可以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減少患者所受的痛苦;找准敏感點,推拿時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推拿處就會有酸痛感覺,才會有療效,事半功倍;如果找不到敏感點而蠻幹一通,只會全無效應而白費力氣,事倍功半。

五、足部反射區推拿的力度

這裡我們首先要提出一個問題:推拿手法的刺激力度是越重越好嗎?

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回答了推拿的方法問題。清代成書的《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得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法也。」因此,嚴格地講,不講究技巧的簡單用力動作是不能稱為手法的。也就是說,推拿治病主要是靠手法技術的運用,而不是用粗暴的蠻力。當前似乎有一種傾向,認為推拿治病只要有力氣就行,甚至認為力氣越大越好,在治療時一味用力,動作生硬粗暴,強拉硬扳,不講究手法技巧,常常把病人搞得苦不堪言,病人越大喊大叫,醫生就越興奮。對於這種情況,在理論上是片面的,在實踐中是有害的,從某些方面說是缺乏醫德的表現。

這裡必須說明,強調手法技巧,並不是說在手法操作時不需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強調力的運用必須與手法技巧完美地揉合在一起。

臨床實踐證明,突然而猛力的手法,不僅常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也是不舒服的,病人往往難以忍受,併產生恐懼感。所以,突然而猛力的手法,僅在必要的、有限的範圍內使用。而緩和、柔穩的手法,不僅不會產生危險性,而且還給人一種舒適的感受,病人樂於接受,也有一種安全感。所以,推拿醫生如被患者稱為「蒙古醫生」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

事實上,足部反射區推拿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療效的重要因素,力度過小則無效果。反之,過大則無法忍受,所以要適度、均勻。所謂適度,是指以推拿處有酸痛舒適感,即「得氣」為原則,這要根據患者對痛覺的敏感程度、病情、反射區的部位適當掌握,以患者能承受為度。掌握分寸不容易,需要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推拿所謂均勻,是指推拿力量要漸漸滲入,緩緩抬起,並有一定的節奏,不可忽快忽慢,時輕時重。快節奏的推拿一般適用於急、重症和疼痛嚴重的疾病,慢節奏的推拿主要適用於慢性疾病。

足部推拿治病保健作用的機制就是以對反射區的良性刺激,而達到調整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使體內產生自愈力。所以對多數反射區來說刺激強一點,痛感重一點,效果就較好,不痛則無效果。對骨骼系統的疾病治療,必須用強刺激才能取得明顯效果,而嚴重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反射區、肝臟病患者的肝臟反射區以及淋巴和坐骨神經反射區,力度就應減弱,推拿處只要有輕微痛感就可以了。

推拿有補瀉2種手法,按照「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的原則,對實證、體質較好的患者,力度可適當加大,採用強刺激手法;而對心臟病等虛證及老年人、兒童、女性和重病體弱者則用弱刺激手法,延長療程,使患者的內部功能逐漸恢復。還有,對敏感性強的反射區力量不能過大,而對那些敏感性弱的反射區應適當加大力度。總之,要區別對待。六、如何理解推拿手法刺激的「得氣感」

在手法的刺激下,要使被刺激的部位產生得氣感,如《素問·舉痛論》:「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臨床實踐提示,得氣感的有無及強弱都是判斷手法的刺激量和療效的前提,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的好壞。所謂「得氣」,是指手法刺激壓痛點、腧穴或陽性反應物後,通過一定的手法力的技巧變化,使治療部位產生的經氣感應。得氣感的產生有賴於經氣的運行和活躍,得氣感越強,則說明經氣運行越舒暢,手法直接作用於經穴,通過激發經氣的運行,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但是,得氣感絕不是明顯的痛感,因為在正常位置進行按壓刺激時也會有明顯的痛感,但那種痛感和手法刺激壓痛點時產生的得氣感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痛感出現患者很不舒服,不想再被刺激,是無效刺激,非良性刺激,而得氣感患者的感覺是「痛得很舒服」,願意再次被刺激,為有效刺激,良性刺激。

得氣與否,有多種感應,可從患者和醫者兩個方面來判斷。當得氣時,患者會感到有酸、脹、麻、沉,或熱,且必有舒適的感覺。同時,醫者會感到手下有厚實或沉穩或指下有物的感覺。如未得氣,則醫者感到手下虛無,感到找不到陽性反應物,患者也沒有什麼感覺。《標幽賦》說:「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一般而言,推拿時患者得氣迅速而明顯者,療效較好;如無得氣,則可能無效。因此在手法治療過程中,若得氣較慢,甚至不得氣,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屬穴位定位不準確,手法的方向角度有偏差,沒有刺激到有效的作用點或未達到一定的深度,可重新調整手法的部位、角度和深度,再次加力時,往往就會得氣;若因病情較久,正氣虛弱致經氣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覺遲鈍者,可採取兩側對比,取得正確位置再加力的方法,促使手法得氣。

七、足部反射區推拿的治療時間

在進行推拿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病種、症情及其體質,掌握好推拿時間,一般對單一反射區的推拿時間為3~5分鐘,但對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必須推拿到5分鐘,以加強泌尿功能,從而把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總體推拿時間應控制在30~45分鐘,對重病患者,可減為10~20分鐘,推拿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利於恢復健康。

重症、急症病人,每日推拿1次,慢性病或康復期間可隔日1次或每周2次,一般以7~10次為1個療程,休息幾日,再進行第2療程,直至痊癒為止。八、足部反射區推拿要「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足底排列著軀體內臟器官的反射區,足背及其內外側分布著軀體外周器官的反射區。由於頭部器官的神經傳導到足底,在延髓是呈交叉走向,所以頭部器官在中線右邊的,它的足部反射區位置在左足,推拿時就要推拿左足;在中線左邊的,它的足部反射區位置在右足。例如右眼有病,反射區在左足,推拿時就要推拿左足,反之則相反。這與中醫針灸理論「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取穴法完全一致。

至於延髓以下的軀幹和四肢器官、組織,它的神經傳導,呈垂直走向,因此,左邊的身體有病推拿左足,右邊的身體有病推拿右足,分得十分清楚。

九、常見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

足部反射區推拿保健法是安全有效的,但任何事物總是有正反兩個方面,臨床上如果對疾病規律認識不足,以致對手法的適應證、禁忌證掌握不恰當,或手法操作不當,疏忽大意,不但會減弱應有的療效,有時也會出現一些不應有的意外情況,輕者導致患者主觀的不適,重者嚴重危害患者健康,故當積極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時處理。在推拿治療過程中,應細心觀察患者的反應,與患者親切交談,注意進行心理治療。如患者的情緒穩定,心情舒暢,信心很足,則會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反之,效果就要受到影響。同時亦可防止意外發生。

1.眩暈

(1)臨床表現:是指在手法施治過程中病人發生急性微循環功能障礙,導致組織器官血液灌流不足,使組織代謝發生障礙和細胞遭受損傷,患者突然頭暈、噁心、面色蒼白、神呆目定、四肢發涼、出冷汗,脈搏細弱而快、血壓下降、呼吸深而快、甚至出現驚厥和昏倒等癥狀。

(2)發生原因:①患者自身因素。手法治療的過程中,病人過於緊張、體質虛弱、過度疲勞、空腹、過飽、醉酒等。②手法刺激過重或操作時間過長造成休克反應。再加上患者自身因素的存在,更易發生暈厥。此類眩暈主要是血管收縮,腦缺血缺氧或低血糖性休克。

(3)處理措施:要注意觀察患者表情有無異常,對疼痛能否忍受,有無出汗及虛脫休克等癥狀,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在出現休克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推拿,讓病人平卧於空氣流通處,採取頭低腳高卧位,給病人喝些茶或開水,一般經休息後可以減輕或解除癥狀。如果暈厥嚴重,可採取針刺或按壓水溝、合谷、內關,拿肩井,掐十宣,按足三里等方法,促使其蘇醒。同時觀察血壓、心率的變化,靜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復正常。切不可驚慌失措而加劇患者的緊張情緒。

(4)預防措施:施法前應注意消除對患者不利的因素。當病人緊張時,做好其思想工作,消除恐懼感;對體質虛弱、空腹和初次接受手法治療的患者手法不宜過重,時間不宜過長,待病人適應後,再逐漸加重刺激量;注意診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中、環境安靜;劇烈運動後或過度勞累後的病員不予重手法治療。需要使用重手法刺激時,必須在患者能夠忍受的範圍內;操作時醫者注意力要集中,認真操作,隨時觀察病人的反應,多詢問病人的感受,若出現眩暈應及時處理。2.疼痛

(1)臨床表現:患者在經推拿手法治療後,特別是初次接受推拿的患者,局部皮膚出現疼痛、腫脹等不適感覺,甚至在夜間加重,用力按壓則疼痛不止。

(2)發生原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多是由於醫生技術不熟練,或局部操作時間過長,手法刺激量過重造成。

(3)處理措施:一般不需要處理,1~2天這些現象即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較為劇烈,可在局部配合濕熱敷,並做輕柔的按揉法。

(4)預防措施:苦練手法,用力合理,時間恰當。操作時手法宜輕柔、時間不宜過長,手法幅度要小,施術之手與患者軟組織之間不要產生大力摩擦或猛然衝擊。

3.破皮

(1)臨床表現:做手法後出現皮膚破損現象。皮膚表面有擦傷、起皰、破損。

(2)發生原因:手法使用不當,和患者皮膚之間有過度摩擦。

(3)處理措施:局部塗搽消毒藥水,如聚維酮碘、汞溴紅等,且避免在破損處操作,並防止感染。

(4)預防措施:做手法時,不能硬性摩擦,擦法可視情況使用介質。

4.流產

(1)臨床表現:有文獻報道,一懷孕婦女,做足部反射區手法時,在子宮、生殖腺等反射區施以很強的力量,3次手法後引起陰道大出血而流產。

(2)發生原因:婦女病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敏感性很強,如施術不慎,用力過重,便會導致流產發生。

(3)預防措施:婦女懷孕期間慎用足部反射區手法,如一定要做,手法宜輕柔,且禁忌刺激有關生殖的反射區,如子宮、生殖腺等。

推薦閱讀:

反射的愛和恨
足部反射區總論-足底反射區圖
如何根據手掌反射區診斷健康
反射鏡
足部反射區療法是中醫藥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TAG:保健 | 推拿 | 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