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恩師——南公懷瑾先生追思文
06-14
憶恩師——南公懷瑾先生追思文
時間:2013-05-08 06:57:35 來源: 作者:姚海奇【南懷瑾老師為姚海奇、劉玉燕夫婦的題詞:教育之目的爲後世造就利國利民之人才;學問之理念爲群生啓發自覺覺他之慧知】作者:姚海奇我們今天非常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來紀念我的老師,也就是你們的太老師——南公懷瑾先生,為他老人家舉辦一場追思會。在這場追思會後,你們可以看到南公的五彩舍利子照片,非常的漂亮。代表著南公一生的行誼十分圓滿。你們都知道,太老師是禪宗大師、國學大師以及易經的大師,而他老人家荼毗後的舍利也呈顯出三種殊勝。第一點,荼毗大典後燒出的舍利,頭顱是完整的,此即是顱頂舍利。在佛法中,顱頂舍利代表修行與智慧圓滿,代表著文殊師利菩薩般的智慧,這個智慧是非常圓滿的。其次,荼毗後,也燒出了舌根舍利。舌根舍利,代表著說法無瑕。南公一生當中,講經說法六、七十年,能做到說法無瑕,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中國佛教歷史上,也有一位大師真正做到說法無瑕,那就是《金剛經》的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大師。鳩摩羅什大師,傳說是七世佛的譯師,專門講經說法的。有人曾指責鳩摩羅什大師,鳩摩羅什大師則說:「在我死後荼毗,如果舌根完整不壞,則代表我說法是佛說,不是魔說。」果然,在鳩摩羅什大師荼毗之後,其舌根是完整無缺的,這代表著說法無瑕。再來,南公全身骨架燒出數目眾多,顏色斑斕的五彩舍利子。此代表南公一生「三千功滿,八百行圓」,三千的功德圓滿,八百的善行圓成。這就好比道家所說的:「欲修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修地仙者,當立三百善」。這是一個人一生行誼的大圓滿。今天我們在此舉辦南公的追思會,希望在座的師生,能對南公的一生行誼好好加以思索。所謂的追思會,就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行誼做一個總結。南公生前曾經做過一件事,在祖國艱苦困難的時刻,他個人出資幾千萬美金,在他的家鄉——溫州,興建一條由溫州到金華的鐵路,在修建期間困難重重,但是南公還是克服萬難,將金溫鐵路修建完成。他當時跟我們這些學生講,其實修建一條鐵路還是小事,他老人家希望為人類修建一條「人道之路」,這條「人道之路」能夠讓所有的人都能安定穩健地走完人生之路。所謂「人道之路」,每個人體會不同,就我個人的體會,就是將三樣東西結合起來,哪三樣東西呢?即天、地、人,在《三字經》上記載:「三才者,天地人」之謂。我們人是要與天地互相和諧地生存著。首先講天,「天無不覆」,天沒有不覆蓋的東西,無論你是好的,還是壞的,所以天是無私的;其次是地,「地無不載」,大地不會排斥任何的東西;美的東西,丑的東西,乾淨的東西,污穢的東西,都一視同仁,這是「大地之母」的厚愛。天地是偉大的,無私的,但是天地有沒有缺失呢?有的。天地有序的時候,風雨雷電,一切物種,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天地失序的時候,災難與禍害也將層出不窮。因此,將人的角色放在天地之間,與天地共壽,日月同明,這樣的一個「人」的角色,太偉大了。這是什麼角色呢?即是《易經》所說的「參贊天地之化育」的人。能夠參贊天地,與天地共同化育萬事萬物的人,這當然不是普通的人了,在儒家稱之為「聖人」;在道家稱之為「真人」;在佛家則名之為「菩薩」。然而要想達到「參贊天地之化育」,這樣的人,當然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的教育與磨練,才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在儒家《易經》中講「參贊天地之化育」,在道家《莊子》中也提到類似觀念,莊子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人的精神與天地的精神相往來,這又是一種相當高的境界,同時也是非常高的人生修養。再來,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的觀點,人應該向天、地、道及自然學習。然而,在道家思想中也提到另一種態度,所謂「順為凡,逆為仙」,如果人一直是向天地學習,向道法仿效,而沒有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態度,則人永遠是凡夫的境界,如何談得上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因此,禪宗教育提倡「以無門為法門」的精神,如珠走玉盤,周流六虛。人若能有「龍銜海珠,游魚不顧」的氣魄,用大格局,大氣度,將老子說法的順序改成「自然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人」。則人的價值自然能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而「參贊天地之化育」將不會淪為空談,而「順為凡,逆為仙」則將在人間落實。現在,回到我們的主題——教育。1994年,我奉南老師之命赴北京清華大學洽談籌建南懷瑾學院一事,行前,南老師特別囑咐:「中國的未來在於教育,你該立志在中國辦學。」後來,南老師為我們題寫了:「教育之目的為後世造就利國利民之人才;學問之理念為群生啟發自覺覺他之慧知」,這是辰熙的校訓,治校的大綱。如何建立一個教育體系,能夠將人教育成「參贊天地之化育」的程度,這是一個大難題。「由來富貴原如夢,未有神仙不讀書」啊!南老師在世時曾囑咐我們夫婦:「海奇啊!玉燕啊!你們要創辦一個教育體系,這個教育體系是古、今、中、外從未曾出現過的教育體系,它要能照顧所有的人」,此外,南老師還有一個要求,他說:「你們創立的這個體系,要能夠成為後世教育典範。」換言之,這個教育體系是要成功的、可取的,同時也是可以行之久遠的體系,這樣才稱得上是典範。南老師的囑咐,對我們而言真是一個空前的大挑戰,也是我們時刻必須深思的課題。在多年探索後,有一天,我忽然體悟出南老師話中的含義。此一含意在中國傳統經典中是有所本的。在中國儒家有六經之說,六經之中有一部《禮記》,《禮記·禮運篇·大同章》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首先,《禮記》提出家庭教育:要人們心胸豁達,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時也要孝敬眾人的父母。不獨要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也要教養他人的孩子。不要有分別心,不要固執門戶之見。其次,《禮記》提出老年教育:要老年人能安享天年,老有所終。我的體會是,老年人的教育是必須的,老年人的教育,在於提供一個安享天年的所在,個個有所養,有所安,同時在老人病、苦的時候,能夠得到合理照顧,最後,在面對死亡的時刻,能安然面對,無所恐懼,培養一種「任運自在」的態度。第三,青年教育:要求青年,能有一技之長,能「勇於擔當」,敢於承擔責任,為家庭,為國家,為父母,盡責任,勇於面對困局。第四,要有幼年教育:幼年教育,非常重要,主要在於「培性立志」,幼兒性情好壞,全賴此一時期培養、琢磨。諸葛亮《誡子書》上提到:「非靜無以成學,非學無以廣才」。因此,培性方面,幼兒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至於一個人一生的立志,也應該在此一階段打造、培養。「少小立志,壯老無憂」,及早正確立志,對社會、民族、國家都是一個正面的力量。第五,要有壯年教育:培養「怡然自得」的態度。第六,女性教育:培養女性「相夫教子」的正確態度,現代女性大都在社會中任職,因此在「相夫教子」方面,時間與力度的把握,則有待加強。中國傳統教育中,對女性的教育,主要著重在「相夫教子」。能夠真正做好「相夫教子」的工作,婦女對社會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她們為社會解決了最大的後顧之憂,功在天下,利在千秋。功德之大,難以言喻。第七,還有職業教育: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生活技能,讓人人有所養,個個能養人。人立足在家鄉,為鄉梓服務,促進城鄉一體化,無差異化。第八,要有社會教育:讓社會上喪偶之人,傷殘之人,疾苦病患,都能得到理想的照顧與護理。這麼多的教育項目,它的教育內容要如何制訂呢?南老師一生提倡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他老人家提出了一個方向,南老師說:「中國傳統文化,至少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儒家文化,其次是道家文化,三是佛家文化」。首先,我們談儒家的文化,儒家的教育是根本。南老師提出一個比喻,他說:「儒家教育好比是糧食店」,不可一日或缺的。如果沒有糧食店,則百姓民生問題岌岌可危;只有洋麵包,而沒有中國米飯的日子,也將是中國災難的開始。因此,如何了解中國歷史演變,如何策略中國未來,需要儒家文化的教育。其次,是道家的文化。「道家文化好比是藥店」,人生在世,難免會有病痛,祛病延年是道家文化的特點。在社會生病時候,國家動蕩不安時,道家文化是一帖良方,道家文化「廣博精微,綜羅百代」,是國家、民族生病時,必不可少的靈丹妙藥。第三,是佛家思想文化,「佛家思想文化好比是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無一不包。因此,人生方面的各種需求,包括精神的、物質的,都能在此得到滿足。印度佛教文化傳至中國,中國不僅接續爝火,同時發揚光大,不但已成為中國文化的寶藏,甚至已成為東方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寶藏,值得我們加以重視。在面對人生的生老病苦之際,有時候,我們不能不生感慨。在座的諸位師生,要好好愛惜光陰,把握時機,我們常常提到,在你的一生當中,甚至細微到你的一天當中,你是否掌握好時間?掌握好火候?以及瞬間即逝的良辰?這些都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時光是不會停留的,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及早地把握時光。因此,無論男女,在你的一生當中,必須要把握住最佳的學習時間與機會,莫令人生空蹉跎。在你年輕的時候,時間都花在一些荒唐的以及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到老了時候,想要學習時,一切都力不從心了。最後,我希望在座的全體師生,在緬懷太老師南公懷瑾先生一生行誼時,一定要對他老人家一生對教育的付出與貢獻,學問的鑽研與淵博,以及世事人生的練達與睿智,做一番深刻的省思。此外,南公一生的智慧圓滿,說法無瑕,以及「三千功滿,八百行圓」的功德,都該用心體會一番,如果能夠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則人間又添一樁盛事,一段佳話。在座的師生們,在追思太老師南公之時,一定要同時想到你們的老師,想到如何護持「師道尊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師道的尊嚴,老師才能悉心傳道、授業、解惑。如此,才能造就下一代的人才。因此,師道尊嚴一定要靠你們學生去維護,維護好師道尊嚴,中國文化才能興盛起來。轉載自:【實修驛站】 原文: http://www.shixiu.net/nanshi/liaojie/qt/1001.html
推薦閱讀:
※山水、根藝藝術家曹鳳軍先生 匠心獨運 德才兼備
※新刻來瞿唐先生易註卷之四
※道先生講羅盤的使用:第二層九星翻飛以消砂,以此立向!
※重溫《我們仨》——緬懷楊絳先生
※郝金陽老先生算命故事(轉貼)
TA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