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後裔歷史上的六次大遷徙
復聖顏氏的發祥地,本在東魯曲阜,但隨著歷代時局的變化,顏氏後裔為求生存與發展,先後進行了約六次大遷徙,繁衍至今已形成:在中國大陸,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及近海港、澳、台、澎、金、馬各地;在海外,則以東南亞各國為主,遠涉重洋,進入歐、美、澳,散居世界各國。據有關資料估算,全世界所有顏氏後裔人數,已達三百萬之多。第一次遷徙--東徙琅邪 顏回後裔世居於魯。自復聖祖以降,歷戰國、秦、漢、三國,至二十二代顏亮皆單傳。 二十三代 顏敫,東漢靈帝時官至御史大夫,生二子:顏斐、顏盛。顏斐生二子:顏魯、顏歡二公俱無後,自此顏氏子孫以顏盛為宗。 二十四代 顏盛,字叔台,漢末時仕尚書郎,於魏靈帝中平年間出任青州刺史;魏文帝黃初年間,改任徐州刺史,始遷琅邪(今臨沂),代傳孝恭,因號其居住地孝悌里(今山東省臨沂費縣方城鎮諸滿村),賜爵關內侯,娶沛國劉氏,生有四子:長子顏欽、次子顏曾、三子顏興、四子顏士光。顏盛卒後,葬於孝悌里(諸滿村)西北約二公里處,為琅琊顏氏祖墳。顏盛子孫多人卒後均葬於此,因稱「顏林」(今費縣方城鎮顏林村內)。 自此,千百年來,曲阜和臨沂境內顏氏族人春秋來此祭祀。而在近年來,隨著費縣的對外開放,福建、湖南、河北、浙江等地和海外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顏氏後裔也多次到費縣琅琊顏氏始祖故里考察尋根和到顏盛墓及顏杲卿、顏真卿墓祭祀。 二十五代 顏欽,字公若,居琅邪,歷中郎將司馬,大中大夫,東莞廣陵太守,給事中,引直禁省,封葛繹縣子,謚曰「貞」。娶趙氏,生七子:顏默、顏平、顏協、顏雅、顏閔、顏永、顏考。 顏曾,生二子:顏徹、顏壑。 顏興、顏士光(一作士先),二公失傳。 二十六代 顏默,字靜伯,系顏欽長子,歷任晉汝陰(今安徽阜陽縣治)太守,護軍將軍,給事中,襲葛繹縣子。生三子:顏畿、顏輦、顏含。 顏平、顏協、顏雅、顏閔(一作敏)、顏永、顏考、顏徹、顏壑,八公後其傳不明。 註:對於平、協、雅、閔、永、考、徹、壑此八公有無後傳不明,但即使八公不會皆有後,亦不會皆無後,可能是含公(顏含)南遷後,八公之後留居琅邪,南北失去聯繫,後世修治族譜時,對八公後傳情況,便不清楚了。後面此種情況還有很多。 二十七代 顏畿,字世都,居琅邪,西晉咸寧年間(公元二七六--二八○年),得疾歿於醫家,無後傳。顏輦,居琅邪,曾襲葛繹縣子,無後傳。 顏含,字弘都,居琅邪,歷仕三國魏、晉光祿大夫,娶魯國孔氏,生三子:顏髦、顏謙、顏約。 顏氏居琅邪臨沂歷四世,約八十年,至西晉時,已成琅邪望族。故顏氏後裔不論遷居何地,多以此為郡望,稱「琅邪顏氏」。第二次遷徙--南渡建鄴 晉惠帝在位期間,政治腐敗,八王戰亂相繼。永興元年(公元三○四年),北方匈奴貴族劉淵利用時機,起兵離石(今屬山西),自稱漢王,攻佔不止。西晉政權至此元氣大傷,政局岌岌可危。永嘉元年(公元三○七年),東萊人王彌起兵反晉,活躍於青、徐二州。同年九月,琅邪王司馬睿採納王曠之策,移鎮江南,以求自保和發展,被任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假節、鎮建鄴(今南京市)。當時追隨司馬睿渡江者達百族之多。顏回二十七代孫、顏盛曾孫顏含,時任司馬睿幕府參軍,亦率家族南渡建鄴,為過江「百族」之一,僑居上元長干里,所居巷名「顏家巷」(今南京中華門一帶)。 據元張鉉《至正金陵新志》云:「長干里,在秦淮南,越范蠡築城長干。《丹陽記》:大長干寺道西,有張子布宅,在淮水南。《實錄》云:長干是里巷名,江東謂山壟之間曰干。建業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民庶雜居,有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並是地里名。小長於在瓦官寺南巷,西頭出江」。 太興三年(公元三二○年),立懷德縣,主要安置南渡琅邪國人,但有郡守而無郡城。到成帝咸康元年(公元三三五年),桓溫任琅邪內史,鎮守江乘縣金城,請求割江乘縣立琅邪郡城,從此琅邪郡有實地,而金城為琅邪都城。邪都城所轄臨沂縣,也於同年割江乘縣西境僑立下來。南朝宋初,琅邪郡改稱南琅邪郡。齊永明年間將郡治向西遷至白下城。到陳太建十年(公元五七八年)廢琅邪郡。 顏含,字弘都,少有操行,以孝聞名舉於世。西晉永嘉初年(公元三○七年)前後,東海王司馬越以顏含為太傅參軍,出補開陽(今臨沂城北)令;司馬睿初鎮下邳,復命顏含為參軍,始自琅邪臨沂孝悌里舉家遷居建鄴(不久改名為建康);生三子:顏髦、顏謙、顏約。故顏含為遷居江南顏氏始祖。 二十八代 顏髦,字君道,歷太尉西陽王散騎將軍,尚書都官郎中大夫,中正給事,黃門待郎,以父老不就;襲爵西平侯加給事中,晉陵(今常州市)、臨川(今撫州市西)、潯陽(今江西九江)太守,待中,本州大中正,光祿勛,溢曰「定」,娶東莞童氏,濟陰江氏,生六子:顏綝、顏綸、顏矯、顏朗、顏暢、顏紹。 顏謙,字子讓,安城(今廣西賓陽東)太守,生子顏熙。 顏約,零陵(今廣西全州)太守,生子顏顯(一作顏遇)。 二十九代 顏綝,字文和,州西曹,散騎都尉,西平縣侯,卒葬南京挹江門外東北老虎山;生二子:顏靖之、顏秉之。 顏矯、顏朗(一作明),二人均早逝,無後傳。 顏暢,州西曹,生子顏邵之。 顏熙,散騎常侍,生二子:顏根、顏實。 顏顯,一作禺,護軍司馬,生三子:顏系之、顏延之、顏坦之。 顏綸(晉廷尉正),顏紹,二公後傳不明。 註:對於綸、紹二公後傳不明,可能是分支再遷徙失去聯繫造成的,後傳不明,並非一定無後,史料中不記無傳,正是先人謹慎之意。 三十代 顏靖之,字茂宗,系顏綝之長子,歷郡主簿,中郎行參軍,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司徒諮議大夫,御史中丞;生三子:顏騰之、顏遵之、顏恭之。 顏秉之,字敬宗,系顏綝之次子,散騎常侍;生二子:顏茂之、顏希之。 顏邵之,系顏暢之子,歷領軍司馬,咨議參軍,領錄事,竟陵(今湖北潛江西南)太守;生三子:顏師伯、顏師仲、顏師叔。 顏延之,字延年,系顏顯之次子,歷官始安(今桂林市)太守,中書傳郎,領步兵校尉,御史中丞,國子祭酒,司徙左長史,秘書監,太常金紫光祿大夫,謚曰「憲」;生四子:顏峻、顏測、顏復、顏躍。 顏根,字道熙,系顏熙之長子,歷治書御史,晉安(今福州市)太守。顏實,字道安,系顏熙之次子,歷御史大夫,永安(今山西霍縣)太守。顏系之,系顏顯之長子,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顏坦之,系顏顯之三子,東陽(今浙江金華)太守。四公後傳皆不明。 註:根、實、系之、坦之四公後傳皆不明。故錄其官職,特別是終任官職,因為這些人往住就定居在任職所在地,人雖失去聯繫,但修治族譜的人卻可以在朝廷任免令中查尋到這些人的一些記裁。 三十一代 顏騰之,字弘道,系顏靖之長子,州西曹主簿,度支校尉,治書御史,巴陵(今湖南嶽陽)太守;生五子:顏興之、顏炳之、顏泰之、顏吾昌、顏思遄。 顏遵之,系顏靖之次子,散騎常侍;生二子:顏文昌、顏蔡之。 顏茂之,系顏秉之長子;生四子:顏楚、顏梵、顏颺、顏霈。 顏師仲,系顏邵之次子,歷中書侍郎,晉陵(今江蘇常州)太守;生子顏斡。 顏峻,字士遜,系顏延之長子,歷丹陽(今江蘇丹陽)尹,吏部尚書右將軍,東揚州(今江蘇揚州)刺史,封建城開國男;生子顏辟疆。 顏測,系顏延之次子,歷江夏王傅劉義恭大司馬,錄事參軍,臨淮(今浙江杭州)太守;早卒。 顏恭之,系顏靖之三子,歷司徒,譙王主簿。顏希之,系顏秉之次子,郎中,新安(河南新安)太守。顏師伯,字長深,系顏邵之長子,生於東晉元熙元年(公元四一九年),卒於南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四六六年),歷左右僕射,丹陽(今江蘇丹陽市)尹,平都子。顏師叔,系顏邵之三子,歷司徒主簿,南康(今江西於都)相,娶臧氏。顏復,系顏延之三子,歷記室參軍,濟陽太守,中書侍郎,兵部尚書。顏躍,系顏延之四子,歷東陽(今浙江金華)太守。後傳皆不明。 另有,顏僧叔,不詳;顏僧度,給事中,大明中博士;顏僧超,歷徐州刺史;顏徽之,歷散騎常傳。四公其上承不明,後傳也不明。 註:上承不明而在史料中突然出現,其中絕大多數人後傳亦不明,這種情況南方還不少。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對原來失去聯繫的人,又偶然得到一點他們的信息,但並未建立持久聯繫,因而以後的情況便又不知道了。 三十二代 顏興之,系顏騰之長子,歷官安寧太守;生子登。 顏炳之,字叔豹,系顏騰之次子,歷官輔國江夏王參軍,奉朝請,員外散騎常侍;生二子:顏見遠、顏宣仁。 顏泰之,系顏騰之三子,生子顏幼明。顏梵,系顏茂之次子,生三子:顏彬、顏翻、顏儼。 顏吾昌,系顏騰之四子;顏思遄,系顏騰之五子;顏文昌,系顏遵之長子;顏蔡之,系顏遵之次子;顏楚,系顏茂之長子;顏颺,系顏茂之三子;顏霈,系顏茂之四子;顏斡,系顏師仲之子。八公後傳皆不明。 顏辟疆(一名辟強),系顏峻之子,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四五六年)在遣送途中被害,沉於宮亭湖。顏舉系顏師伯六子,於南朝宋永光元年(公元四六五年)一併被害。 三十三代 顏登,字康之,系顏興之子,歷仕梁鄱陽王府郎中,無後傳。顏見遠,系顏炳之長子,歷仕安城王侍郎,征西參軍,南齊治書御史兼中丞;於齊和帝中興二年(公元五○二年)卒;配謝氏,生子顏協。顏翻,系顏梵之次子,歷官廣州刺史,生子顏歆之。 顏宣仁,系顏炳之次子,歷仕巴陵王府參軍;顏幼明,系顏泰之子,歷仕征虜記室,晉駕部郎中;顏彬,系顏梵之長子。顏儼,系顏梵之三子。後傳皆不明。 顏積,仕中書郎,上承不明。 三十四代 顏協,字子和,系顏見遠之子,生於南朝齊明帝永泰元年(公元四九八年),卒於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五三九年),葬江陵東郊;歷仕南朝梁湘東王右常傳,領西記室;生四子:顏之儀、顏之奇、顏之推、顏之善。顏歆之,系顏翻之子,生子顏邈之。 顏晃,字元明,生於南朝梁武帝天監九年(公元五一○年),卒於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公元五六二年);歷仕邵陵王記室參軍,中書侍郎,累遷員外散騎常侍兼中書舍人,謚曰「貞子」。顏挺,歷仕山陽(今江蘇淮安)太守。顏誓,歷仕交州(今廣西梧州)刺史。此三公上承不明。 三十五代 顏之儀,字子升,系顏協之長子,生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五二三年),卒於隋朝開皇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冬。歷仕北周麟趾學士,御史大夫封平陽縣男,後遷上儀同大將軍,御史中正大夫,隋朝進爵新野郡公,調任集州刺史,生二子:顏冠、顏昶。 顏之推,字子介,系顏協之三子,祖籍琅邪臨沂,梁中大通三年(公元五三一年)生於湖北江陵,卒於隋開皇十年(公元五九○年);歷仕梁湘東王國右常侍,鎮西墨曹參軍,散騎常侍,奏舍人事,奉命校書;北齊奉朝請,趙州功曹參軍,黃門侍郎;齊亡入周,為御史上土;隋太子學士;娶陳郡殷氏,生三子:顏思魯、顏愍楚、顏游秦。 顏之善,系顏協之四子,隋葉縣令,生二子:顏頤隋、顏偲。 顏之奇,系顏協之次子;顏邈之,系顏歆之子。後傳不明。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顏氏後裔在江南建康長干里一帶定居九世約二百八十餘年,子孫繁衍,以金陵為依託,居官者眾多,形成江南顏氏巨族。第三次遷徙--西遷長安 北周建德六年(公元五七七年),顏子三十五代孫顏之推,應武帝徵召,舉家隨駕入關,定居京城長安(今西安市)。大象二年(公元五八○年),顏之推之兄顏之儀,在京城長安任上儀同大將軍,御史中正大夫。顏之推任御史上士。次年,隋代周后,顏之推轉為隋王朝效力。其兄顏之儀後裔無傳,故以顏之推為宗。隋初,顏之推之子顏思魯居萬年縣敦化坊。唐初,顏思魯之子顏思古居長安縣通化坊。身居高位的顏氏後裔雲集都城,並在京兆萬年縣寧安鄉鳳棲原建林墓,在城內敦化坊建家廟。隋、唐時期,京兆顏氏眾多,名臣巨卿迭出其門,形成了聲望卓著的京兆顏氏名門巨族。 三十六代 顏思魯,字孔歸,系顏之推之長子,出生於江陵(今湖北),隋初隨父移居京兆長安縣敦化坊,歷仕北齊衛府行參軍,隋東宮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唐武德初為秦王府記室參軍,長寧王侍讀,俞岷將軍;娶陳郡殷氏,繼娶王氏,生四子:顏師古、顏相時、顏勤禮、顏育德。 顏冠,系顏之儀之長子,隨父徙居長安,無後傳。顏昶,系顏之儀之次子,寧仁縣令,徙居長安,無後傳。 顏愍楚,系顏之推之次子,歷仕秦小記室,直內史省通事舍人,隋大業中因事被貶左遷南陽。顏游秦,系顏之推之三子,隋時典校秘閣,唐武德中為廉州(今廣西合浦)刺史,封臨沂男,終鄆州(今鄆城)刺史。顏頤隋,系顏之善之長子,汝南侯侍讀。顏偲,系顏之善之次子。四公後傳皆不明。 三十七代 顏師古,字籀,系顏思魯之長子,訓詁學家,生於南朝陳太建十三年(公元五八一年),卒於唐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歷隋安陽、南海二尉,直秘書省校書郎;唐授朝散大大,敦煌公府文學,遷起居中書舍人,秘書少監,奉詔校定經史,修五禮成,進子爵,終秘書監,銀青光祿大夫,弘文、崇賢兩館學士,中書侍郎;從太宗出征道卒,謚曰:「戴」,配殷氏,生三子:顏趨庭、顏揚庭、顏光庭。 顏相時,字睿思,系顏思魯之次子,亦以學才著稱。歷仕瀛州學士,天策府參軍,唐貞觀中累遷諫議大夫,禮部侍郎,唐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胞兄顏師古卒,因體弱多病,不勝哀而卒,後傳不明。 顏勤禮,字敬之,系顏思魯之三子,唐朝散大夫,校書郎,直秘書省,雍州參軍,弘文、崇文兩館學上,校定經史;原配殷氏,生二子:顏昭甫、顏敬仲;繼配柳氏,生五子:顏殆庶、顏無恤、顏辟非、顏少連、顏務茲。 顏育德,系顏思魯之四子,歷仕太子通事舍人,校定經史,生三子:顏康成、顏強學、顏希庄。顏千里,不詳;顏利仁,仕秘書郎;顏有意,仕沔州(今湖北漢川東南)刺史;顏博古,仕延陵(今江蘇丹陽西南)丞。此四公上承皆不明。 三十八代 顏趨庭,字茂實,系顏師古之長子,後裔回歸曲阜,為嫡長孫。歷唐文皇帝挽郎,朝散大夫,職方郎,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史,生子顏尚賓。 顏昭甫,初名顯甫,字周卿,系顏勤禮之長子,歷仕汝南郡太守,曹王屬,晉王侍讀,唐至德三年(公元七五八年)贈華州(今華縣)刺史,配殷氏,生二子:顏元孫、顏惟貞。 顏敬仲,系顏勤禮之次子,歷仕吏部郎中,平昌縣男,生四子:顏會宗、顏孝友、顏澄、顏潤。 顏希庄,系顏育德之三子,進士,歷仕銀青光祿大夫,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生九子:顏貞固、顏同寅、顏景純、顏升庠、顏昭伯、顏唯亨、顏恭敏、顏攸止、顏知微。 顏揚庭,系顏師古之次子,符璽郎,蔣王傳讀,太子通事舍人;顏光庭,系顏師古之三子,職方郎,涉縣令,著《後漢書》;顏康成,系顏育德之長子,唐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狀元,撰制科太子會人,崇文學士;顏強學,系顏育德之次子,進士,制舉校書郎。此四公後傳皆不明。 另外,又多出十四公,顏斡庭(不詳),顏欣期(著作郎),顏益期(詳正學士),顏中和(渝州刺史),顏日損(大基應制丞,高第),顏嘉賓(早卒),顏舍詢(進士),顏濋(於潛主簿),顏傳興(和州刺史),顏溫(明昌令),顏琮(韓城令),顏璋(海陵蔚),顏湘(蔡州司馬);此外,還有顏論、顏說、顏富、顏諶、顏鹵、顏原、顏評、顏計、顏遇、顏邁、顏逈、顏沉、顏渭、顏注、顏鈣、顏通靈。以上三十公後傳不明。 三十九代 顏尚賓,系顏趨庭之子,歷唐右率府親尉,鹿州司功,監州錄事,下邦令,生子:顏鼎。顏元孫,字聿修,唐京兆萬年人,系顏昭甫之長子,生於唐總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唐開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年)壬申秋七月三日卒;唐中宗嗣聖元年(公元六八四年)甲申科進土,歷仕登封、長安二尉,洛陽丞,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唐玄宗時出為潤州(今江蘇鎮江市)長史,遷滁、沂二州刺史,終朝散大夫,濠州刺史,上柱國,唐廣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贈秘書監;配元氏,生五子:顏春卿、顏杲卿、顏曜卿、顏旭卿、顏茂曾。 顏惟貞,字叔堅,系顏昭甫之次子,生於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卒於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辛亥七月。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六九○年)唐寅科判人高第,授衢州參軍,溫縣、永昌二尉,代兄(顏元孫)為長安尉,遷太子文學,拜薛王友,加勛上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配殷氏,生七子:顏閾疑、顏允南、顏喬卿、顏真長、顏幼輿、顏真卿、顏允臧。 顏會宗,系顏敬仲之長子,襄陽參軍;顏孝友,系顏敬仲之次子,楚州司馬;顏澄,系顏敬仲之三子,右衛翊衛;顏潤,系顏敬仲之四子,涪城尉;顏貞固,系顏希庄之長子;顏同寅,系顏希庄之次子,明經;顏景純,系顏希庄之三子;顏升庠,系顏希庄之四子,歷富陽令;顏昭伯,系顏希庄之五子;顏惟亨,系顏希庄之六子;顏恭敏,系顏希庄之七子,有德行,明《漢書》,歷武功尉;顏攸止,系顏希庄之八子,顏如微,系顏希庄之九子,歷仕制舉,伊閾丞。後傳皆不明。 顏隱朝,進士,拔萃,河北尉;顏匡朝,朐山令;顏元淑,校書郎;顏志正,下郢令;顏志恭,右衛翊衛;顏志廉,右衛翊衛;顏志謙,贊善大夫;顏志宣,殿中侍御史;顏景靈,校書郎;顏大智,并州錄事參軍;顏遴幾,校書郎。十一公上承不明,後傳也不明。 四十代 顏鼎,系顏尚賓之子,生子:顏迢。顏春卿,系顏元孫之長子,以明經撰第拔萃科,歷仕浦、蜀二縣尉,劍南節度使判官,調翼城偃師丞;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七四○年)卒於東都;生子顏紱。 顏杲卿,字昕門,一字孔思,系顏元孫之次子,周武則天如意元年(公元六九二年)生,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七五六年)正月初八日卒;陰補齋郎,江、遂二郡司法,除韓南判官,功遷鄭州司兵,魏郡錄事,太常寺丞兼常山太守,唐肅宗干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贈太子太保,謚曰「忠節」;配崔氏,生三子:顏泉明、顏威明、顏季明。顏曜卿,系顏元孫之三子,工詩,善草隸,年十六以詞學直崇文館,歷城丞 唐開元中,以書判超等選調吏部,授淄川司馬,終朝散大夫;生六子:顏翰明、顏通明、顏沛明、顏襲明、顏徽明、顏德明。 顏旭卿,系顏元孫之四子,美丰姿,善草隸,胤山令;生三子:顏歲、顏仙期、顏准。 顏茂曾,系顏元孫之五子,訥言敏行,頗工篆籀,嘉陵犍為司馬;生四子:顏靚、顏副昌、顏峴、顏覿。 顏閾疑,系顏惟貞之長子,仕杭州參軍,孝友仁讓,專精詩傳春秋,生二子:顏顥、顏慈明。 顏允南,字去惑,系顏惟貞之次子,生於周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六九四年),卒於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冬十一月十日;唐開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以挽郎入高第,授鶉觚尉,歷仕右衛兵曹,領軍錄事,江南經略判官,大理評事,左補闕,國子司業,累官正議大夫,上柱國,金鄉縣男;生三子:顏顱、顏穎、顏正岳。 顏喬卿,系顏惟貞之三子,仁友,精晉史,有吏才,仕富平尉;生四子:顏頊、顏頁、顏頎、顏頡。 顏真長,系顏惟貞之四子,清直舉明經進士,早逝。 顏幼輿,字令執,系顏惟貞之五子,生於周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七○二年),卒於唐玄宗天寶九年(公元七五○年)七月三日;仁和有蘊,精班漢書,進士齋郎,歷新息簿,唐天寶八年(公元七四九年),仕左衛帥府兵曹,賜緋魚袋;娶殷氏,生三子:顏頌、顏頂、顏願。 顏真卿,乳名門羨子,字清臣,號應方,系顏惟貞之六子,生於唐中宗景龍三年(公元七○九年),卒於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七三四年)登第,歷仕校書郎,醴泉尉,除長安尉,三院御史,遷平原太守,兵部員外,戶部侍郎兼領平原郡防禦使,河北採訪招討使,吏部侍郎,除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荊南節度觀察御使,遷撫州(今江西臨川市)刺史,湖州刺史,拜刑部尚書,充禮儀使,拜太子少保,遷太子太師,官至光祿大夫。初封丹陽縣子,進爵侯,改封「魯郡開國公」;娶韋氏,生二子:顏君頁、顏碩。 註:據《顏真卿志》載顏真卿生三子:顏頗、顏君頁、顏碩;福建德化《泗濱顏氏族譜》載顏真卿生四子:顏頗、顏君頁、顏碩、顏庀;《永新雙乳峰(山背)顏氏族譜》載顏真卿生八子:顏穎、顏顥、顏頎、顏頌、顏頁、顏頂、顏碩、顏君頁;《廣東南海蟾步房譜》載顏真卿生十一子:顏穎、顏順、顏頎、顏頌、顏頂、顏原、顏君頁、顏碩、顏湛、顏頸、顏禺。 顏允臧,字季寧,系顏惟貞之七子,生於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七一○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冬十一月五日;歷仕太康尉,延昌今,拜侍御史兼太子中允,江陵少尹兼待御史,充荊南行軍司馬;娶韋氏,生三子:顏覿、顏淇、顏頸。 顏允濟,好屬文,榆次尉;顏挺,明經,有詞理,萬年尉;顏廣成,將軍;顏舒,制舉,長安尉;顏說,明經,渭陽尉;顏援,明經;顏據,明經;顏揆,明經;顏撰,明經書;顏振,高陵尉。 京兆顏氏,名卿眾多,人才濟濟,成為顏氏後裔最為輝煌的時期。第四次遷徙--回歸東魯 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時期,天下紛爭,動蕩不安。後周太祖廣順年間,顏子四十三代孫顏旻率領顏氏近支族人,離開長安,輾轉東移,從此,便和長安、江南的族人失去了聯繫。居長安的其它顏氏後裔有的留居長安,有的返回建康及琅琊臨沂,有的居官南遷,這是歷史上顏氏後裔第四次大規模的遷徙。 四十三代 顏旻,率五子顏君則、顏君佐、顏君雅、顏君信、顏君立東遷。顏君則無傳。顏君佐繼嗣為宗,任金鄉丞,其子顏文威隱居嶧山(今山東鄒城市東南)著書立說。顏君雅長子顏文蘊首先率家人回到曲阜定居故里;次子顏文鐸官至節度副使,贈太常卿,始於曲阜城近郊買地立林。後周廣順二年(公元七三九年),太祖郭威駕幸曲阜,追封顏子為「兗國公」,特授顏文蘊之子顏涉為曲阜主簿。顏文威之子、宗子顏承祜亦自嶧山歸居曲阜,又一次促成了曲阜故里顏氏的繁衍生息,發展成為長江以北龐大的顏氏家族。 四十六代 顏承祜,系顏文威之子,後周廣順二年九五二年),太祖郭威封顏子為兗國公後,顏承祜由嶧山遷回曲阜故里定居;生二子:顏崇德、顏仲昌。顏涉,系顏文蘊之子,鄉貢進士,後周廣順二年(九五二年),太祖郭威以其為兗國公後,特授為曲阜縣主簿,居曲阜故里,生四子:顏匡朗、顏匡密、顏匡美、顏匡贊。顏衍,字祖德,系顏文鐸之子,後梁龍德二年(九二二年)擢第,歷仕北海主簿,臨濟、鄒平令,以治行聞,累遷河陽三城節度使,知州事,後晉開運末年拜御使中丞,周初為尚書右丞,顯德初年為工部尚書;生五子:顏檉、顏進朝、顏知勉、顏知謙、顏卓。 四十七代 顏仲昌,系顏承祐之子。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講五經賜弟,南京判官,贈太子少保。生子四:顏太初、顏太易、顏太沖。 四十八代 顏太初,生三子:顏復、顏公弼、顏隨。顏端,生三子:顏繼、顏希、顏紹。另有顏太易、顏太元、顏太沖、顏祚、顏悔、顏魯六公皆後傳不明。 四十九代 顏復,生六子:顏嬈、顏岐論、顏蝶,顏岹、顏嶣。顏公弼,生二子:顏峒、顏嶼。顏隨,生三子:顏崿、顏峈、顏嵫。顏繼,生二子:顏昌、顏擇。顏希,生三子:顏終、顏絪、顏經。顏紹,生四子:顏廣、顏唐、顏康、顏庚。 五十代,分南遷和留守故里的兩部分。顏曉、顏岐、顏綸、顏碟、顏岹、顏嶣、顏峒、顏嶼、顏諤、顏峈、顏嵫十一公俱南遷。由於南宋、金、元政權長期劃江分治,信息阻隔,十一公後傳不明。留守故里,奉記祖林廟的九公。顏昌,生五子:顏成攀、顏元、顏明、顏文。顏擇,生四子:顏暉、顏昕、顏昉、顏守道。顏終,生二子:顏崇、顏立。顏絪,生一子:顏伯琚。顏經,生三子:顏秀,顏榮、顏實。顏廣,生一子:顏福。顏唐,生一子:顏禧。顏康,生一子:顏佑。顏庚,生一子:顏祥。 顏廣、顏唐、顏康、顏庚兄弟四人徙居臨沂一帶定居。 五十一代 顏成及其三子顏仙、顏俊、顏和徙居滋陽縣(今兗州市)顏家村。 五十四代 顏珍於宋金之際徙居於陽縣。第五次遷徙--扈蹕南徙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宋高宗趙構南渡長江,以顏回五十代孫宗子顏曉為首的叔兄弟十一人奉召伴駕,顏氏後裔再次南徙。 五十代 顏曉,字平伯,承務郎,系顏復之長子,奉召伴駕南徙,居武林(浙江杭州),建炎五年(紹興元年,公元一一三一年)卜居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無嗣,以顏岐之子顏堪為宗。 顏岐,字夷仲,承務郎,系顏復之次子,宋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以尚書左丞擢中書門下侍郎、資政殿大學士、正奉大夫、魯郡侯,伴駕南徙,築別業於浙江嘉興府桐鄉縣石門鎮北十里白馬塔,後自成村落,四名曰「陋巷村」,歿葬陋巷橋北,諸昆季散居浙江上虞、海鹽、慈溪、福建漳州等地。 顏嵛,字德配,承務郎,系顏復之三子,承務郎,南徙。顏蝶,系顏復之四子,承務郎,南徙。顏昭,系顏夏之五子,朝奉郎,南徙。顏瞧,系顏復之六子,朝奉郎,南徙。 顏峒,系顏公弼之長子,左朝奉大夫,越州監,南徙。顏嶼,系顏公弼之次子,登仕郎,南徙。 顏鄂,系顏隋之長子,敦武郎,南徙。顏賂,系顏隋之次子,南徙。顏嵫,系顏隋之三子,生子溥,南徙居浙江山陰縣。 另有顏仲弘於南宋初「由山東渡江來」,居浙江湖州安吉縣。其子孫曆元、明兩代難記其傳。至清初,顏正色(字於廷)為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舉人,康熙十二年(公元一六七三年)進士,歷任湖北廣濟縣、廣西北流縣知縣,升任鬱林直隸州知州,誥授奉政大夫。 原居江南的顏氏後裔亦有小規模的遷徙,使顏氏後裔子孫遍及江南各省;而北方故里曲阜顏氏後裔由四十八代顏端之子顏繼,繼嗣為宗,主奉祀事。至明代景泰二年(公元一四五一年),朝廷特授復聖顏子後裔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世代承襲。民國初年,改授復聖顏子奉祀官。第六次遷徙--走向海外 第六次大遷徙,是概指自明末天啟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顏思齊(後世尊為「開台王」)帶隨從人員駕駛十三艘大船開發台灣島開始的顏氏後裔向近海港、澳、台、澎、金、馬等處;以及跨海向東南亞各國;直至近代又越洋進入歐、美、澳;走向世界向大陸以外的地區和國家的遠徙。這些遠徙行動,較之在大陸以內華夏文化圈內的遷徙,更為艱苦,遇到的困難更多,更需要以無畏的勇氣,堅定的意志和頑強不懈的拼搏精神去奮鬥。對此,目前尚無充分的資料給予記錄表述,但又不能不提及的原因是,海外宗人繼承了顏氏先祖的奮發向上,拼搏不息的精神,並將之發揚光大。這正是人生所應具備的基本精神,是社會發展前進的動力源泉。
推薦閱讀:
※全球8條候鳥遷徙路線:中國有其三(圖)
※榆林鄭氏先祖遷徙尋蹤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財富的遷徙:哪裡能讓1塊錢生出2塊錢 甚至更多
※文藝青年城市遷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