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了三十年,等到的居然是這樣一個春節
昨天小夥伴問我,期待過春節么?開玩笑,我怎麼可能不期待?這可是我第一個不問考試成績,不問工資,不催結婚,不催生孩子,不催生二胎的春節,等了30年了,你說我期待不期待?
最近身邊的朋友們都陸陸續續的回家了,朋友圈裡開始各種曬在家豬一樣的生活了,估計都在積極準備小紙條,準備著應對春節那一天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八卦問話。最近特別火的彩虹音樂團的《春節自救指南》就是最好的例子和標準答案。
面對春節,雖然每個小夥伴都說害怕被催婚被催生孩子問成績問工資,但說到底,對家的期待,一年中沒有比此時更加強烈的了。在外面漂泊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年紀,在什麼地方,只要在外面聞到一點家裡的味道,內心都會百感交集的。可能是一件衣服上熟悉的洗衣粉味,可能是家裡熟悉的飯菜香,可能是跟自己家人一樣的口音,總之,都能牽動起內心深處的那個弦。
俗話說,父母在,家就在。父母,是每個人在外漂泊的人回家的最大理由。以前有個公式,假設父母還能陪我30年,每年回家兩次,那麼我們跟父母再見面的機會,只有60次了。每次看到這道數學題,很多人都會哭的昏天暗地的。每次春節,朋友圈到處都是朋友們跟父母的合影。一起吃飯,一起出遊,一起翻看小時候的照片。而最熟悉的那道菜是每個人牽掛了一整年的味道。儘管吃遍了大城市的所有餐館,但最合自己胃口的,依然是家裡父母做的那道最簡單的菜。沒有餐館那麼有賣相,但卻能吃三大碗。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春節回家心心念念盼著的味道。
今年我是第一次帶著兩個孩子一起過年,因此就總想起來自己小時候快過年時候的樣子,那簡直是比過年還要忙碌的一段時光。在家裡大掃除,買新衣服、貼春聯,準備好很多準備過年時候吃的食物。小時候住在廠礦大院里,快過年的時候不同的年貨都在大院的不同地方售賣,跟爸媽推著自行車或者小推車到食堂買雞,到廠門口買魚,爸媽單位也會發很多年貨,多的冰箱里放不下都吊在窗戶外面。
城裡的過年很熱鬧,村裡的過年很喜慶。有一年在過年前去了在農村的遠房表哥家,表哥帶著我走很遠的路去趕集。集市上什麼都有,都集中在一起售賣。雖然很遠,但是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是新鮮而濃烈的體驗。那時候村裡的每家每戶都特別忙碌,還會殺豬宰羊,院子里堆著各種自己地里種的食物,喜氣洋洋的貼春聯,用大鍋做很多吃的,鄰里之間都會互相送一些自家做的食物。那是我童年記憶里最有味道,也是最特別的一次春節。
比起小時候,這些年的過年反倒是冷清了很多,特別是過年之前。小時候的過年前,彷彿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但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網購越來越頻繁和方便,很少有人願意跑好遠親自去買買買,而更多的是在網上購物,想要的東西說到就到。小時候趕集時候覺得,要是像城裡一樣有公共汽車就好了。現在人人都能買一輛車了,甚至能夠免息購車。前幾天表哥打電話給我說,現在家裡生活條件好了,買了長安CS75可以開著隨便去哪裡買東西了,但好像少了一些什麼。可能是小時候那種淳樸的心情,也可能是集市上人頭攢動的畫面。總之,心裡有些空落落的。
這幾天,我每天都在家成箱成箱的收快遞,沒事兒的時候專門開著車到小時候家裡採辦年貨的地方去轉。那些賣米面油牛羊肉的地方還在,但不同的是冷清了很多。
時光荏苒,我們總覺得小時候的那個春節不在了。但也許,不是那個熱鬧的春節不在了,而是喜歡熱鬧的我們長大了。小時候沒吃過太多好吃的,便會覺得春節里的一大桌子菜都是美味佳肴;小時候的我們沒有手機和各種科技產品的干擾,所以覺得春晚的每個節目都值得看好幾遍。而現在我們長大了,吃遍了世間美食,看遍了大好河山,便會覺得,只要不是自己媽媽做的特別味道,其他都是差不多。去年看春晚的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遍看網路解密和吐槽,心裡覺得節目真是越來越差了,但其實自己這麼做也挺無聊的。
昨天跟G先生說,今年過年,我們應該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親自走一走,看一看,參加一些過年期間的社會活動。雖然在我們心裡年味兒漸漸淡了,但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講,他們心目中的過年才剛剛開始。希望在他們心裡,能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充滿著對過年的好奇與熱情。也許有一天,他們也會覺得過年的味道淡了,但至少,內心也曾有過許多關於春節里熱鬧與喜慶的回憶。
推薦閱讀:
※361.與喵共舞191~春節D9-初七
※懷著對妳的愛,我把年味帶到國外
※「春節」喪葬業者的慶典——孔子營銷的猜測
※春節將至,這3大生肖運轉時至,苦盡甘來,財通八達註定發大財
※春節尬聊:你做公關工作啊,那不就是陪酒的嗎?